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7676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具体来说是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应用于机械钟表制造领域。
技术背景 通过重锤释放能量是为机械钟表提供动力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于大型的机械钟表来说,重锤释放被作为重要的动力来源。目前大型机械钟表常用的重锤提升机构是将悬挂重锤的钢绳缠绕在钢绳卷筒上形成的偏心力矩,通过机械齿轮传动向外传输动力矩。但这样的提升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当重锤下落需要提升时,偏心力矩消失将影响动力矩向外传输,会而影响钟表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持动力矩不间断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包括中心转轴、重锤、钢绳卷筒和钢绳,所述钢绳卷在钢绳卷筒上,所述钢绳卷筒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上,所述重锤悬挂在钢绳上,所述钢绳卷筒内安装有内齿轮并与内齿轮固定为一体,所述内齿轮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上,所述中心转轴上套装有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上装有外套,所述中心齿轮的外套上套装有力矩传输齿轮,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内齿轮之间固定有行星轮轴,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内孔与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外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行星轮轴与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齿轮所在面垂直、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行星轮轴上安装有行星齿轮,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所述中心齿轮上固定套装有蜗轮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管是在重锤偏心悬挂时还是在靠外力提升重锤时,都能保证力矩传输齿轮逆时针转动,向外输送力矩,供钟表机构正常工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行星轮轴,所述每个行星轮轴上分别装有行星齿轮。进一步,所述至少两个行星轮轴以中心转轴为中心呈均匀角度分布,所述每个行星轮轴到中心转轴中心的距离相等。进一步,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蜗轮之间采用键连接为一体,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内孔与所述中心齿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进一步,所述连接力矩传输齿轮的内孔与力矩传输齿轮的外齿的部件为圆环状。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三个行星轮轴,所述三个行星轮轴之间每相邻两个行星轮轴与中心转轴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度。进一步,所述蜗轮设有蜗杆。[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星轮轴和行星齿轮对称的分布在中心齿轮上,使得各个齿轮在啮合转动的时候受力均匀,不至于某一个方向上受力大而过早损坏,设计更加合理;蜗轮配套有蜗杆,在不提升重锤时具有自锁作用,钢绳卷筒上的偏心力矩不会通过蜗轮释放。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图I沿A-A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内齿轮,2、行星齿轮,3、中心齿轮,4、力矩传输齿轮,5、钢绳卷筒,6、蜗杆蜗轮,
7、钢绳,8、中心转轴,9、重锤,10、行星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包括中心转轴8、重锤9、钢绳卷筒5和钢绳7,所述钢绳7卷在钢绳卷筒5上,所述钢绳卷筒5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8上,所述重锤9悬挂在钢绳7上,所述钢绳卷筒5内安装有内齿轮I并与内齿轮I固定为一体,所述内齿轮I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8上,并连同中心转轴以中心转轴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所述中心转轴8上套装有中心齿轮3,所述中心齿轮3上装有外套,所述中心齿轮的外套上套装有力矩传输齿轮4,所述力矩传输齿轮4以中心转轴8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也可以独立旋转。所述中心齿轮3与所述内齿轮I之间固定有行星轮轴10,所述力矩传输齿轮4的内孔与所述力矩传输齿4轮的外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行星轮轴10与所述力矩传输齿轮4的齿轮所在面垂直、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为圆环状,所述行星轮轴10可以随力矩传输齿轮4的旋转而绕中心转轴的轴心线旋转,所述行星轮轴10上安装有行星齿轮2,所述行星齿轮2可以以各自的行星轮轴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独立旋转,所述内齿轮I与所述行星齿轮2啮合,所述行星齿轮2与所述中心齿轮3啮合,所述中心齿轮3上固定套装有蜗杆蜗轮6并与所述中心齿轮3合为一体,以中心转轴的轴心线为旋转中心,可以独立旋转。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多个行星轮轴10,所述多个行星轮轴之间以中心转轴为中心呈均匀角度分布,所述每个行星轮轴10到中心转轴8中心的距离相等,所述每个行星轮轴上分别装有行星齿轮2,如图I所示,所述中心齿轮3与所述蜗杆蜗轮6之间采用键连接为一体,所述键连接是通过键实现轴和轴上零件间的轴向固定以传递运动和转矩,其中“键”是用来连接轴上零件并对它们起轴向固定作用,以达到传递扭矩的一种机械零件。所述力矩传输齿轮4的内孔与所述中心齿轮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三个行星轮轴,两相邻力矩传输齿轮与中心转轴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度,所述三个行星轮轴上分别装有行星齿轮。所述蜗轮设有蜗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钟表正常工作时在蜗轮蜗杆自锁的作用下,蜗轮和与之同体联动的中心齿轮不动;钢绳卷筒和与之固定安装的内齿轮在重锤偏心力矩的作用下转动,为主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2转动,并推动行星轮轴和力矩传输齿轮4绕中心轴的轴心线转动。当蜗杆带动蜗轮和与之同体的中心齿轮转动,为主动齿轮时,分为二种情况,以下分别描述(I)假设力矩传输齿轮和行星轮轴不动;中心齿轮转动,带动行星齿轮2自转绕行星轮轴中心轴线转动,行星齿轮2又带动内齿轮I和钢绳卷筒转动;此时,中心齿轮3至内齿轮I的传动比为i=_(Zl/Z3),为逆向减速传动如设定中心齿轮3和蜗轮为逆时针转动,则内齿轮I就为顺时针转动,与正常工作时相反,可卷绕钢绳提升重锤。(2)假定内齿轮I和钢绳卷筒不动;中心齿轮3转动,带动行星齿轮2转动,并推动行星轮轴和力矩传输齿轮4绕中心轴的轴心线转动,此时,中心齿轮3至力矩传输齿轮4的传动比为i=l+Zl/Z3,为同向减速传动如设定中心齿轮3为逆时针转动,则力矩传输齿轮4也为逆时针转动;可向外传输动力矩,供钟表机构正常工作。以上描述可知当蜗杆带动蜗轮和中心齿轮3逆时针转动时,⑴和⑵二种情况同时存在,既可驱动内齿轮I顺时针转动,提升重锤;同时又驱动力矩传输齿轮4逆时针转动,向外传输动力矩,供钟表机构正常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包括中心转轴、重锤、钢绳卷筒和钢绳,所述钢绳卷在钢绳卷筒上,所述钢绳卷筒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上,所述重锤悬挂在钢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卷筒内安装有内齿轮并与内齿轮固定为一体,所述内齿轮固定安装在中心转轴上,所述中心转轴上套装有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上装有外套,所述中心齿轮的外套上套装有力矩传输齿轮,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内齿轮之间固定有行星轮轴,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内孔与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外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行星轮轴与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齿轮所在面垂直、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行星轮轴上安装有行星齿轮,所述内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中心齿轮啮合,所述中心齿轮上固定套装有蜗轮并与所述中心齿轮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至少两个行星轮轴,所述每个行星轮轴上分别装有行星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行星轮轴以中心转轴为中心呈均匀角度分布,所述每个行星轮轴到中心转轴中心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蜗轮之间采用键连接为一体,所述力矩传输齿轮的内孔与所述中心齿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圆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安装有三个行星轮轴,所述三个行星轮轴之间每相邻两个行星轮轴与中心转轴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设有蜗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传输机构,具体来说是一种保持不间断动力传输的重锤提升机构,应用于机械钟表制造领域。它包括齿轮、中心转轴、重锤、钢绳卷筒和钢绳,所述钢绳卷在钢绳卷筒上,所述钢绳卷筒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重锤悬挂在钢绳上,所述钢绳卷筒内固定安装有内齿轮,所述中心转轴上套装有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的外套上套装有力矩传输齿轮,所述中心齿轮与内齿轮之间固定有行星轮轴,所述行星轮轴上安装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内齿轮和中心齿轮啮合,所述中心齿轮上固定套装有蜗轮并与中心齿轮合为一体。这种机构能保证不管重锤是在悬挂时还是在靠外力提升时,力矩传输齿轮都能逆时针转动,向外输送力矩,供钟表机构正常工作。
文档编号G04B1/08GK202649684SQ2012203053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
发明者王宗纲, 朱长红 申请人:烟台持久钟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