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以及钟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892发布日期:2019-03-05 19:36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指针以及钟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手表、仪表等测量仪器类中使用的指针以及具备该指针的钟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表的指针中,如日本特开2002-168971号公报所记载那样,公知如下结构:在针主体设置开口部,在该开口部设置蓄光材料,并在针主体以及蓄光材料的上表面设置具有透光性的金属薄膜,当蓄光材料在暗处发光时,发出的光通过金属薄膜而向上方放出。

然而,在这样的手表的指针中,由于蓄光材料的厚度是与针主体的厚度相同的厚度,所以无法充分确保蓄光材料的体积。因此,在这样的蓄光材料中,不仅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光亮度,而且发光时间较短,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光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能够实现高亮度化且能够延长发光时间的指针以及具备该指针的钟表。

本发明的方式之一是一种指针,其特征在于,具备:厚度部,其以比针主体的厚度厚的方式形成于该针主体;收纳部,其贯通上述厚度部的表背地设于上述厚度部;以及蓄光材料,其设于上述收纳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钟表模块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钟表模块的指针的放大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指针的a-a视角中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手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手表具备钟表模块1。该钟表模块1组装于手表外壳(未图示)的内部,并具备壳体2。在该壳体2的上表面配置有文字板3,并在该壳体2的内部设有钟表机芯4。

如图1所示,该钟表机芯4具备通过文字板3的贯通孔3a而向文字板3的上方突出的指针轴5,并构成为在该指针轴5的上端部安装有指针6。由此,钟表机芯4构成为使指针轴5旋转,而使指针6在文字板3的上方走针,从而指示时刻。

如图1~图3所示,指针6具备针主体7。该针主体7具备称作托座(ハカマ)的针安装部8和多个厚度部10~12,并且构成为在指针轴5的上端部安装针安装部8。在该情况下,针主体7由铝、黄铜等金属形成为细长的形状。

即,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针主体7的作为一端部的前端部7a(图2中右端部)形成为前端尖细,另一端部7b侧(图2中左端部侧)形成为宽度较宽。针安装部8是针主体7的旋转中心,并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的比中间部偏向另一端部7b侧的位置,具备设为贯通至针主体7的表背面的圆形的安装孔8a。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多个厚度部10~12具备:沿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设于针主体7的位于针主体7的前端部7a侧的部位的第一厚度部10;沿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设于针主体7的位于该第一厚度部10与针安装部8之间的部位的第二厚度部11;以及沿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设于针主体7的位于针安装部8与针主体7的另一端部7b之间的部位的第三厚度部12。第一厚度部10、第二厚度部11、第三厚度部12沿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排列地设于直线上。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针主体7的位于前端部7a侧的部位,第一厚度部10通过压花加工而突出地设于针主体7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即,该第一厚度部10具备通过压花加工而突出于针主体7的表面的凸部10a、和在针主体7的背面侧(图3中下表面侧)敞开的凹部10b,它们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第一厚度部10的凸部10a的外周形成为比凹部10b的内周稍大。在该情况下,凹部10b的深度形成为与针主体7的厚度t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凸部10a的厚度t比针主体7的厚度t薄(t<t),且是针主体7的厚度t的一半左右的厚度(约1/2t)的厚度(t≈1/2t)。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该第一厚度部10的凸部10a,从凸部10a的表面贯通至凹部10b地形成有比凹部10b的内部形状稍小的长方形的开口部13。由此,在第一厚度部10设有通过凸部10a的开口部13和凹部10b而贯通第一厚度部10的表背面的收纳部14。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该收纳部14的深度形成为与针主体7的厚度t和凸部10a的厚度t双方的厚度相同的大小(t+t≈3/2t)。并且,该收纳部14通过设于针主体7的长方形的凹部10b、和设于针对该凹部10b的凸部10a的长方形的开口部13而容积形成得较大。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该第一厚度部10的收纳部14内设有与光反应而发光的蓄光材料15。该蓄光材料15积蓄外部光作为光能,并利用该积蓄的光能在暗处发光,该蓄光材料15以足够的厚度且以足够的容量埋入在收纳部14内,该收纳部14设为通过凸部10a的开口部13和凹部10b而贯通针主体7的表背面。蓄光材料15由埋入于收纳部14的凸部10a的开口部13的第一蓄光部和埋入于凹部10b的第二蓄光部形成。并且,在指针的俯视情况下,第二蓄光部的面积形成为比第一蓄光部的面积大。

即,如图2以及图3所示,收纳部14形成为其深度比针主体7的厚度深,且容积较大。因此,埋入于该收纳部14的蓄光材料15形成为其厚度比针主体7的厚度t厚,且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由此体积形成得较大。由此,构成为当蓄光材料15在收纳部14的内部发光时,其亮度变得足够高,并且发光时间变长。

由此,如图2以及图3所示,蓄光材料15构成为,通过从针主体7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射入外部光,来充分地积蓄外部光作为光能。并且,该蓄光材料15构成为,利用积蓄的光能在暗处以较高的亮度发光,该发出的光从针主体7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放出,由此照亮文字板3的表面侧。

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蓄光材料15以其表面与第一厚度部10的凸部10a的表面为同一面、且背面比针主体7的背面稍微凹下的状态设置,但也可以设为与针主体7的背面为同一面。即,该蓄光材料15以背面比针主体7的背面稍微凹下的状态设置,由此调整针主体7的重量平衡。并且,该蓄光材料15的背面设为与针主体7的背面为同一面,由此增厚蓄光材料15的厚度,从而增大体积。

另一方面,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针主体7的位于针主体7的靠前端部7a侧存在的第一厚度部10与针安装部8之间的部位,第二厚度部11通过压花加工而突出地设于针主体7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即,该第二厚度部11具备通过压花加工而突出于针主体7的表面的凸部11a、和在针主体7的背面侧(图3中下表面侧)敞开的凹部11b,它们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与第一厚度部10相同,该第二厚度部11的凸部11a的外周形成为比凹部11b的内周稍大。在该情况下,凹部11b的深度形成为与针主体7的厚度t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凸部11a的厚度t比针主体7的厚度t薄,且是针主体7的厚度t的一半左右的厚度(约1/2t)的厚度(t≈1/2t),并且形成为与第一厚度部10大致相同的大小。

并且,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针主体7的位于针安装部8与针主体7的另一端部7b之间的部位,第三厚度部12通过压花加工而突出地设于针主体7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即,该第三厚度部12具备通过压花加工而突出于针主体7的表面的凸部12a、和在针主体7的背面侧(图3中下表面侧)敞开的凹部12,它们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

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与第一、第二厚度部10、11相同,该第三厚度部12的凸部12a的外周形成为比凹部12b的内周稍大。在该情况下,凹部12b的深度形成为与针主体7的厚度t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凸部12a的厚度t比针主体7的厚度t薄,且是针主体7的厚度t的一半左右的厚度(约1/2t)的厚度(t≈1/2t),并且形成为宽度比第一、第二厚度部10、11的宽度宽。

上述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分别构成为,即使通过压花加工在针主体7的多个部位设置突出于针主体7的表面的凸部10a~12a,通过与上述凸部10a~12a分别对应地在针主体7的多个部位设置在针主体7的背面侧敞开的凹部10b~12b,针主体7的重量也不会变化。

并且,对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各表面实施有表面处理。即,对第一厚度部10的凸部10a的位于开口部13的缘部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第二厚度部11的凸部11a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以及第三厚度部12的凸部12a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实施有镜面加工、拉丝加工、梨皮面加工等表面处理。

接下来,对制作该手表的指针6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通过基于冲压的冲裁加工来在针主体7形成针安装部8的安装孔8a,并且通过基于冲压的压花加工来形成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即,形成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压花加工是在针主体7的厚度方向上将针主体7冲裁一半的半冲裁加工。

当通过该压花加工而在针主体7形成有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时,突出于针主体7的表面的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凸部10a~12a和在针主体7的背面侧敞开的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凹部10b~12b在针主体7的多个部位处分别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

即,第一厚度部10设于针主体7的位于前端部7a侧的部位。第二厚度部11设于位于针主体7的靠前端部7a侧存在的第一厚度部10与针安装部8之间的部位。第三厚度部12设于位于针安装部8与针主体7的另一端部7b之间的部位。

在该情况下,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各凸部10a~12a和各凹部10b~12b分别对应地设于针主体7的表背面。即,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各凹部10b~12b的深度是与针主体7的厚度t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

并且,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各凸部10a~12a的厚度t是针主体7的厚度t的一半左右的厚度的厚度(t≈1/2t),并且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因此,在针主体7中,即使在多个部位设有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针主体7整体的重量也不会变化。

在该状态下,在第一厚度部10的凸部10a,从凸部10a的表面贯通至凹部10b地设置比凹部10b的内部形状稍小的长方形的开口部13。由此,在第一厚度部10设有通过凸部10a的开口部13和凹部10b而贯通针主体7的表背面的收纳部14。

该收纳部14的深度是与针主体7的厚度t和凸部10a的厚度t双方的厚度相同的大小,并且通过设于针主体7的长方形的凹部10b和设于针对该凹部10b的凸部10a的长方形的开口部13而厚度比针主体7的厚度厚,且容积形成得较大。

而且,对第一厚度部10的凸部10a的位于开口部13的缘部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第二厚度部11的凸部11a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以及第三厚度部121的凸部12a的表面(图3中上表面)实施镜面加工、拉丝加工、梨皮面加工等表面处理。

在该状态下,在第一厚度部10的收纳部14的内部埋入蓄光材料15。此时,收纳部14的厚度比针主体7的厚度厚,并且收纳部14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从而收纳部14的容积形成得较大。因此,埋入在收纳部14内的蓄光材料15形成为厚度较厚且体积较大。

并且,此时,即使针主体7形成为与针安装部8相比的靠前端部7a侧的部位比靠另一端部7b侧的部位长,在针主体7的靠前端部7a侧的第一厚度部10设置贯通针主体7的表背面的收纳部14,并在该收纳部14内设置蓄光材料15,由于蓄光材料15的比重比针主体的比重轻,所以针主体7的重心也位于针安装部8的中心。

在该情况下,为了调整针主体7的重量平衡,也可以在第二、第三厚度部11、12的各凹部11b、12b内埋入比重较重的树脂、金属。由此,形成调整了重量平衡后的指针6。

接下来,对该指针6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向钟表机芯4的指针轴5安装该指针6的情况下,使指针轴5的上端部嵌入地嵌装于针主体7的针安装部8的安装孔8a。由此,将指针6安装于钟表机芯4的指针轴5。在该状态下,若钟表机芯4使指针轴5旋转,则伴随该指针轴5的旋转而指针6在文字板3的上方走针。由此,指针6指示时刻,从而能够知晓当前时刻。

在该情况下,即使针主体7形成为与针安装部8相比的靠前端部7a侧的部位比靠另一端部7b侧的部位长,在针主体7的靠前端部7a侧的第一厚度部10设置贯通针主体7的表背面的收纳部14,并在该收纳部14内设置蓄光材料15,由于蓄光材料15的比重比针主体的比重轻,所以针主体7的重心也位于针安装部8的中心。

并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第三厚度部11、12的各凹部11b、12b内埋入比重较重的树脂、金属,来调整针主体7的重量平衡。由此,当针主体7伴随指针轴5的旋转而走针时,针主体7以针安装部8为中心而平衡良好地旋转,从而能够延长电池寿命。

并且,此时,若向指针6的蓄光材料15照射外部光,则蓄光材料15积蓄外部光作为光能。在该情况下,由于埋入于针主体7的收纳部14的蓄光材料15的厚度较厚且体积较大,所以能够充分积蓄光能。并且,当在暗处使用该手表时,埋入于针主体7的收纳部14的蓄光材料15以较高的亮度发光。

即,由于埋入于收纳部14的蓄光材料15的厚度较厚且体积(容量)较大,所以当发光时亮度变高,并且长时间地发光。这样,当蓄光材料15发光时,该发出的光向针主体7的表面侧和背面侧放出。因此,能够明亮地照亮针主体7的表面以及文字板3的表面,并且能够长时间地照亮,从而能够良好地观察确认指针6正在指示的时刻。

这样,根据该手表的指针6,通过具备以比该针主体7的厚度t厚的方式形成于针主体7的第一厚度部10、贯通表背地设于该第一厚度部10的收纳部14、以及设置在该收纳部14内的蓄光材料15,能够实现蓄光材料15的高亮度化,并且能够延长蓄光材料15的发光时间。

即,在该指针6中,由于第一厚度部10形成为比针主体7的厚度t厚,并在该第一厚度部10贯通针主体7的表背面地设有收纳部14,所以能够使收纳部14形成为比针主体7的厚度t深来使容积形成得较大。因此,能够增厚设置在收纳部14内的蓄光材料15的厚度,来增大蓄光材料15的体积,从而能够实现蓄光材料15的高亮度化,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延长蓄光材料15的发光时间。

在该情况下,第一厚度部10具备突出于针主体7的表面的凸部10a、和与该凸部10a对应的设于针主体7的背面的凹部10b,由此即使在针主体7设置第一厚度部10,针主体7整体的重量也不会变化。并且,收纳部14设为通过设于凸部10a的开口部13和凹部10b而贯通第一厚度部10的表背面,由此能够使收纳部14形成为比针主体7的厚度t深,并且能够使收纳部14的容积形成得较大。

因此,在该指针6中,能够使埋入在收纳部14内的蓄光材料15的厚度形成为比针主体7的厚度t足够厚,由此能够使蓄光材料15的体积形成得较大,从而能够使蓄光材料15以较高的亮度发光,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延长蓄光材料15的发光时间,另外即使在收纳部14内埋入有蓄光材料15,针主体7的重量也不会增加。

在该情况下,第一厚度部10的突出于针主体7的表面的凸部10a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设于针主体7的背面的凹部10b形成为比凸部10a的外形稍小的长方形,并且设于凸部10a的开口部13形成为比凹部10b的外形稍小的长方形,由此能够使收纳部14形成为在针主体7的长边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

由此,能够大幅度地增大收纳部14的容积,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大设置在收纳部14内的蓄光材料15的体积,由此能够使蓄光材料15以更高的亮度发光,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延长蓄光材料15的发光时间。

并且,在该指针6中,第一厚度部10通过在针主体7的厚度方向上将针主体7冲裁一半的作为压花加工的半冲裁加工来形成,由此能够简单且容易地在针主体7形成第一厚度部10,并且即使在针主体7形成第一厚度部10,针主体7的重量也不会变化。

在该情况下,在第一厚度部10中,通过作为压花加工的半冲裁加工,能够使凸部10a的外周形成为比凹部10b的内周稍大,能够使凹部10b的深度形成为与针主体7的厚度t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能够使凸部10a形成为针主体7的厚度t的一半左右的厚度(约1/2t)的厚度(t≈1/2t)。

并且,在该指针6中,通过在针主体7的多个部位设置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来利用上述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提高指针6整体的外观设计性。在该情况下,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设有在背面侧敞开的凹部10b~12b,由此即使在针主体7设置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针主体7的重量也不会增加。

并且,在该指针6中,即使针主体7形成为与针安装部8相比的靠前端部7a侧的部位比靠另一端部7b侧的部位长,在针主体7的靠前端部7a侧的第一厚度部10设置贯通针主体7的表背面的收纳部14,并在该收纳部14内设置蓄光材料15,由于蓄光材料15的比重比针主体的比重轻,所以也能够使针主体7的重心位于针安装部8的中心。因此,当针主体7伴随指针轴5的旋转而走针时,能够使针主体7以针安装部8为中心而平衡良好地旋转,由此能够延长电池寿命。

另外,在该指针6中,通过对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表面实施表面处理,能够更加提高指针6的外观设计性。即,通过对第一厚度部10的凸部10a的位于开口部13的缘部的表面、第二厚度部11的凸部11a的表面、以及第三厚度部121的凸部12a的表面实施镜面加工、拉丝加工、梨皮面加工等表面处理,能够更加提高指针6的外观设计性。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基于冲压的压花加工在针主体7形成有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切削加工来切削形成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并且也可以通过激光加工来切削形成第一~第三厚度部10~12。并且,也可以通过卡舌弯曲加工来形成第一厚度部10。在平行地形成狭缝(卡舌)后通过拉伸加工来形成即可。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应用于指针式的手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一定是手表,例如能够应用于旅行手表、闹钟、座钟、挂钟等各种指针式钟表。并且,本发明不一定是钟表,例如也能够应用于仪表等测量仪器类。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包括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