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5554发布日期:2019-09-17 19:4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领域,特别是涉及上链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摇表器是一种机械手表的商量装置,机械手表在不使用时,仍然需要保持上链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机械手表停走,机械手表一旦停走,需要返回远程进行校准,对于一些贵重的机械手表,返厂校准的费用比较贵,而且来回路程遥远,很不方便。

所以当一些需要待售的机械手表,需要将机械手表处于一种运动状态,此时就需要使用摇表器,目前市面的摇表器一般采用专利号为CN201820066221.2这种形式,这类摇表器在插拔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容易在拔出时将按扣损坏,尤其机械手表仍然在内胆时,只有暴力破坏内胆才能将机械手表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链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不但可以实现将表架固定在内胆中,还能防止插拔表架时防止表架在内胆中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内胆和设置在内胆中的表架,所述内胆的内壁表面竖向设置有第一凸起物,所述第一凸起物上方设置有第二凸起物,所述第一凸起物和第二凸起物间隔设置,所述表架上设置挡肩,所述挡肩卡接于第一凸起物和第二凸起物形成的间隙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内胆的内壁设置第一凸起物和第二凸起物,挡肩通过卡接第一凸起物和第二凸起物之间,实现固定表架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物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凸起物厚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一凸起物与第二凸起物的厚度,实现对挡肩的限位,防止表架过多的滑入内胆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物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第二凸起物的厚度进行了限定,使得在表架插入内胆时,阻力更小,操作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表架包括表枕,所述表枕的两侧横向设置挡肩。

在本技术方案中,限定了挡肩设置的方式,挡肩设置的方式可以减少挡肩的使用材料,减少材料的使用,提升经济价值。

进一步的,所述挡肩为两端粗中部细的结构,挡肩的中部卡接在第一凸起物和第二凸起物形成的间隙中。

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挡肩限定为两端粗中部细的结构,较粗的两端可以牢固的将挡肩固定在表枕上,较细的中部则是进一步的减轻了在插拔过程中所需要的力度,使得操作更加流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物为半圆柱体,所述表架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物匹配的引导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半圆柱体具有较小的摩擦,可以增加插拔过程中的顺畅度,配合引导结构可以快速的定位并插拔表架。

进一步的,所述表架还包括伸缩部分和底撑,所述伸缩部分的两端连接底撑和表架,所述底撑侧面设置引导结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阐述了伸缩部分、底撑和表枕的连接关系,并且明确了引导结构的位置关系,引导结构的位置可以将表架更好的引入内胆中,相对于将引导结构设置在其位置,位于底端的底撑可以自始引导表架,适合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快速定位和插拔。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结构为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由上至下深度逐渐变浅。

在本技术方案中,明确了引导槽的深度变化,引导槽深度逐渐变浅也是保证在插拔表架过程中的顺滑和流畅。

进一步的,所述表架还包括橡胶片,所述橡胶片覆盖于表枕的上表面,并与表枕形成空腔。

在本技术方案中,橡胶片与表枕之间形成的空腔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尤其是对比较重的手表来说,该空腔可以减轻表枕对手表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表枕的上表面呈U型,所述橡胶片呈拱形。

在本技术方案中,限定了表枕和橡胶片的具体形状,方便更好的形成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表架和内胆之间设置第一凸起物、第二凸起物和挡肩,实现了表架与内胆的稳定卡接。当挡肩破损时,无需暴力损坏内胆即可将表架取出;此外三者的结合还起到了引导和限位的作用,方便表架的插拔和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上链装置,包括内胆1和设置在内胆1中的表架2,所述内胆1中设置有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所述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之间间隔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之间留有间隙。更进一步来说,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在竖直方向呈一条直线。其中第一凸起物3位于下方,第二凸起物4位于上方,第一凸起物3为半圆柱状,第二凸起物4为三角状,第二凸起物4的厚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加,第二凸起物4下端的厚度小于第一凸起物3的厚度。

前述的表架2包括表枕22、伸缩部分23和底撑24,其中表枕22是用来固定表头的,表带环绕伸缩部分23且在底撑24部分扣合。此处摇表器的常见构造,在此就不在复述了。在表枕22的侧面横向设置有挡肩21,该挡肩21可以与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形成的间隙卡接。具体来说,挡肩21的形状为两端粗中间细的条状,挡肩21的中部卡接在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的间隙中;当然,挡肩21也可以呈现中部凹陷的条状,便于卡接在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的间隙中。

相对于常见的摇表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凸起物3、第二凸起物4配合挡肩21的方案具有体积小,受力均匀的优点,通过点对点的固定,减轻表架2对内胆1的作用力,防止因插拔表架2对挡肩21造成过度的损坏,大大的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表架上还设置有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与第一凸起物匹配滑动,具体来说在底撑24的侧面还设置有引导机构,引导机构表现为引导槽26,该引导槽26形状呈锥形,且引导槽26在底撑24侧面的深度自上至下逐渐变浅,当表架2插入内胆1时,引导槽26依次划过第二凸起物4、第一凸起物3,最终使挡肩21卡接在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之间,完成将表架2固定在内胆1中的目的。

在固定表架2的过程中,第一凸起物3采用半圆柱体,其目的在于减轻第一凸起物3与引导槽26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体验。

挡肩21采用两端粗中间细的结构是为了减轻挡肩21与第一凸起物3或第二凸起物4之间的作用力,使得表架2在插拔时无需是用过多的力气。

引导槽26采用由上至下逐渐变浅的结构是为了在插拔的过程中,引导槽26与第一凸起物3之间的滑动不会特别生硬,使得滑动更加流畅。

表架2还包括橡胶片25,橡胶片25覆盖于表枕22的上表面,橡胶片25与表枕22的上表面形成空腔,该空腔的作用减轻表头对表枕22的压力,避免长时间使用对表枕22造成损害。具体来说,橡胶片25呈拱形,表枕22的上表面呈U型,橡胶片25通过胶水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表枕22的上表面。

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由于挡肩21卡接在第一凸起物3和第二凸起物4之间,当分离力作用在第二凸起物4时,第二凸起物4的作用力会使挡肩21的中部发生一个偏移量,这样受到较大的分离力作用下,挡肩21的中部会发生弯曲,且弯曲总是发生在挡肩21最薄弱的方向,此时由于挡肩21发生形变,可以将表架2拉出内胆1中。无论是挡肩21、还是第二凸起物4收到破坏,都可以将表架2由内胆1中取出,无需暴力拆开内胆1,将未破损的部件还可以继续投入使用,避免浪费。

其次由于第一凸起物3的存在,第一凸起物3对表架2起到一个引导和限位的作用,可以方便将表架2插入到内胆1中,有效的防止因表架2插入错位而导致的卡死或者是毁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