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8775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该装置主要提供一种止回爪作用,能使闹钟定时而转轴时,左右回转负荷量相等。
[精准]二字一向是钟表业追求的目标,除了要求钟表能够精确标准外,对于钟表的寿命乃是从业者研究创新的重点,由于现代的消费倾向要求范围既广且深,因此必须不断地追求完美,方足以提供一种竞争性强的新产品。
以往闹钟转轴的作用方式,一般是利用时针齿轮与闹针齿轮间装设有弹片,利用两齿轮间的摩擦力来控制闹针的转动,属于弹性拘束方式,这样,以此类方式来调动时,虽然闹针向左右两方向的操作力均相等(因系采用摩擦方式),然而由于采用弹性拘束方式,无法很精确地调至所欲的时间,往往转闹针转过了头必需反过来转,需费较多的时间调整,对使用者而言,设定的感觉极差,已渐渐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进而有另一种止回爪拘束方式,由于是采用格进动作,譬如说以10分钟为一间隔格进,故调整的精确性较以往的弹性拘束方式来得好,然而一般使用者由于会产生左右操作力显著不平均的现象,仅利用一单方向旋转,若因一时旋转方向错误,经时间累积亦会造成机件之摩损,可靠性较差,故以上二者之缺点,钟表业工作者无不弹精竭虑地欲解决此种困扰,而本实用新型即是在此背景下所蕴育而生的创新设计,以能提供一种精准且寿命长的钟表。
故本实用新型创作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准定时,且左右回转操作力均等的“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
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藉止回爪动作,设定感觉极佳的“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装置包括一个与设有孔部的齿轮B经常啮合的时针齿轮、一个与上述齿轮B同轴安装的齿轮A,该齿轮A上表面设有设计成斜面的凸部,并与齿轮A上设有与齿轮A同轴的鸣声停止板,该鸣声停止板与一端固定于PC板的可动接片弹性接触,而可动接片的自由端非鸣响时处于一个固定接片的略上方,另设有一个凸出于后盖的旋钮,该旋钮不可相互转动地插装在调整轴上,该调整轴上的齿轮与齿轮A啮合,其特征是,所述齿轮A的下面具有园筒体,该园筒体外侧具有弹性的对称间隔设置的位置决定齿部,该位置决定齿部与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呈内齿轮状的定时齿部套合,所述套合是当齿轮A不转动时为内外齿啮合,当齿轮A转动时,齿轮A与基座上的定时齿部作相对进格转动而改变啮合位置。
所述位置决定齿部为三个,以120度的等间隔分布,并与齿轮A为一体成型。以下举一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的构造设计图;图1(B)为图1(A)的水平剖面示意图;图2(A)是齿轮A的底视图;图2(B)是齿轮A的侧视图;图2(C)和2(C′)是止回齿部的局部详细图图2(D)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格进构造图图3(A)是常用闹钟定时转轴构造图,表示弹性拘束式。
图3(B)是常用闹钟定时转轴构造图,表示止回爪拘束式。
图号部分说明如下(1).时针齿轮(2).闹针齿轮(3).板弹片(4).基座(5).闹针小齿轮(6).指针轴(7).后盘(8).止回爪(9).指针轴(10).PC板(11).时针齿轮(12).齿轮A(121).凸部(13).齿轮B(131).孔部(14).鸣声停止板(15).转轴(16).可动接片
(17).固定接片(18).旋钮(19).调整轴(20).弹性位置决定齿部(21).定时齿部(22).圆筒(23).透孔(24).闹针齿轮请参阅如图3所示,图3(A)表示弹性拘束方式的闹针定时转轴,当欲设定闹铃时间时,即旋转闹针小齿轮(5),带动闹针齿轮(2)旋转,由于旋转时是以一种类似连续式滑动,借助与时针齿轮(1)和闹针齿轮(2)间之板弹片(3)的摩擦而阻止其运动,然而,由于设定感觉差并不怎么受人欢迎,而图3(B)是表示止回爪式之格进作动的闹针齿轮,如图所示由于止回爪(8)能于预设的定时齿部内拨动(未图示)而产生间歇定位作用,进而产生格进作动,它由于止回爪(8)的倒钩形状设计,一端被固定,而另端乃设一弹性突部,于左右回转时与预设的定时齿部接触情况截然不同,且时间久了,弹性亦容易伤失,使得逆时针方向格进较顺时针方向格进操作来得轻松(图3B系其底视图),而另一方面于顺时钟方向格进时,由于接触施力状况差,故有明显的作用力不平衡现象。
请继续参阅图1,图1A表示构造设计图,乃是延着转轴(15)、指针轴(9)、调整轴(19)上依图1B中所示方向剖开后向外拉伸展开的剖示图,时针齿轮(11)是和齿轮B(13)经常啮合,另一齿轮A(12)是与上述齿轮B(13)具有同一转轴(15),在齿轮A(12)上设有同轴的鸣声停止板(14)(是可上下移动的),该鸣声停止板(14)与一端固定于PC板(10)的可动接片(16)弹性接触着,而可动接片(16)的自由端平时是处于一固定接片(17)略上方。另设有一突出于后盘(7)的旋钮(18)以不能相互转动状态插入调整轴(19),该调整轴(19),在平时旋钮(18)不被拉起的状态下,与齿轮A(12)啮合著着,并且在齿轮A(12)上设置有具弹性的位置决定齿部(20)。
于操作时,操作者旋转旋钮(18),使被固定住的调整轴(19)带动齿轮A(12),此一旋转动作,使设置于齿轮A上的具有弹性的位置决定齿部(20)与基座(4)上所设的定时齿部(21)套合而作间歇性的位置的决定,另一方面,齿轮B(13)与时针齿轮(11)啮合,一天作一圈的回转,当齿轮A(12)的凸部(121)和齿轮B(13)的孔部(131)行至一致时,齿轮B(13)即会往下移动,由于齿轮A(12)的凸部(121)设计有一斜面,故可当回转继续时齿轮B(13)可再度回升至原来的位置,如此不断重复,而在上述齿轮B(13)的孔部(131)与齿轮A(12)的凸部(121)一致时,齿轮B(13)往下掉进而使鸣声停止板(14)往下,而弹性紧贴其上的可动接片(16)亦往下触及固定接片(17)而发出闹铃声响,而当手按按钮(未图示)时,可动接片(16)即离开固定接片(17)而立即停止闹铃声,而于平时不按按钮当齿轮B(13)回升时,使鸣声停止板(14)亦往上,亦可带动可动接片(16)往上离开固定接片(17)。至于齿轮A(12)上设置的弹性位置决定齿部(20)与基座(4)之定时齿部(21)的套合情况为本创作之精髓所在,将作更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2所示,图2C是表示基座(4)的定时齿部(21)的局部放大图,它是一个内齿轮设计,而图2A、2B分别表示齿轮A的底视图与侧视图,其中齿轮A(12)上的3个弹性位置决定齿部(20)分别为120度等角配置,该3个位置决定齿部(20)位于齿轮A(12)的凸起圆筒形上,且与图2C中的定时齿部(21)相啮合,而图2D系其结构的局部放大,表示位置决定齿部(20)和定时齿部(21)作间歇性的定位作用,由于上述3个位置决定齿部(20)是介于圆筒(22)与定时齿部之间且设计左右对称,并具有弹性,故向左右回转时,负荷力量左右均等,而在此透孔(23)提供一个当位置决定齿部(20)和定时齿部(21)啮合时,具弹性的位置决定齿部(20)向内应变内缩之空间,以使其顺利格进作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其主要是籍止回爪作实施格进的精准定时,并籍3个等角120度分布安置的具有弹性的位置决定齿部的设置,配合基座的定时齿部,可使左右回转时,定位感觉好、左右回转操作力相等且定时精准。
权利要求1.一种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与设有孔部的齿轮B经常啮合的时针齿轮、一个与上述齿轮B同轴安装的齿轮A,该齿轮A上表面设有设计成斜面的凸部,并于齿轮A上设有与齿轮A同轴的鸣声停止板,该鸣声停止板与一端固定于PC板的可动接片弹性接触,而可动接片的自由端非鸣响时处于一个固定接片的略上方,另设有一个凸出于后盖的旋钮,该旋钮不可相互转动地插装在调整轴上,该调整轴上的齿轮与齿轮A啮合,其特征是所述齿轮A的下面具有园筒体,该园筒体外侧具有弹性的对称间隔设置的位置决定齿部,该位置决定齿部与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呈内齿轮状的定时齿部套合,所述套合是当齿轮A不转动时为内外齿啮合,当齿轮A转动时,齿轮A与基座上的定时齿部作相对进格转动而改变啮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位置决定齿部为三个,以120度的等间隔分布,并与齿轮A为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闹钟定时转轴改良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采用一种类似止回爪的装置,该装置包含有一与时针齿轮经常啮合的齿轮B及与之同轴的齿轮A,于齿轮A的圆筒体上设有120度等间隔且具有弹性的3个位置决定齿部,该位置决定部与基座上的定时齿部配合,上述齿部与齿轮A的设置关系依据材料力学及对称原理设计,故无论在闹铃定时,左右旋转负荷力量均相等。此装置,可作精准定时设定,且左右回转负荷力量均等,可延长钟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04B23/04GK2050180SQ8921450
公开日1989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8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89年7月31日
发明者李祜升 申请人:东升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