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终止工作的低噪声稳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8794阅读:1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快速终止工作的低噪声稳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噪声稳压电路以及用于该稳压电路中快速终止工作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一起动电压信号,导通一输出节点、一反馈节点、以及一接地电压源,以快速拉低该低噪声稳压电路的一输出电压的稳压电路与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电子产品中,常常会使用到稳压电路来执行电压调整的工作,并提供稳定的电压到设置于稳压电路外部的元件。举例而言,在许多微控制器系统中,为了要提供一用来执行数据运算、数据处理的核心电路(Corecircuit)及另一输出入电路(I/OCircuit)不同的偏压,通常就会以一稳压电路根据较高的直流电压来产生一较低的(稳压)输出电压,并分别以该直流电压及该输出电压来提供偏压(Bias)到输出入电路及核心电路。请参阅图1,图1为一常规稳压电路10的示意图,而图1中还包括一外接在稳压电路10的外部电路元件18,例如上述的核心电路。常规稳压电路10包包括一放大器电路12(Amplifier)、一输出晶体管14、以及一负载模块16,负载模块16又包包括一负载电容CL与二负载电阻RL1、RL2,该负载电容CL与二负载电阻RL1、RL2连接在一输出节点NOUT与一第二电压源VSS(第二电压源VSS通常提供一低电平直流电压或一接地(Ground)电压)之间。放大器电路12包包括一第一接收端Na1及一第二接收端Na2(该第一及第二接收端Na1、Na2可视为两个差动输入端),第一接收端Na1电连接到一外接的参考电压发生器13(ReferenceVoltageGenerator),用来分别接收一参考电压(ReferenceVoltage),第二接收端Na2电连接到一反馈节点NF1,接收一反馈电压(FeedbackVoltage),而该参考电压即由参考电压发生器13所产生。这样,放大器电路12可依据参考电压、反馈电压、以及一起动电压信号(EnableVoltageSignal)ENABLE以在一输出端Np1输出一驱动电压到输出晶体管14,来控制输出晶体管14的栅极(Gate)偏压。
在本常规实施例中,输出晶体管14设计为一P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输出晶体管14的栅极经由节点Np1电连接到放大器电路12,漏极电连接到输出节点NOUT,而其源极电连接到一第一电压源VCC。第一电压源VCC即为系统中提供的高电平的直流电压,举例而言,若稳压电路10设置在一微控制器系统中,第一电压源VCC设为3.3V(伏特)的直流偏压,亦即,该3.3V的直流电压即为提供该微控制器系统及该稳压电路10工作的直流偏压,而在该稳压电路10工作下,外接的外部电路元件18则会可被偏压在较低的2.5V,也就是说,在这种配置下,稳压电路10利用3.3V的直流电压(第一电压源VCC),在输出节点NOUT产生出2.5V稳定的输出电压,供应外部电路元件18工作时的电功率需求。请继续参阅图1,输出晶体管14可依据由栅极的驱动电压操作以调整控制一输出电压在输出节点NOUT,此外,输出节点NOUT连接到具有一定电容值的负载电容CL,该负载电容CL可用来稳压,也能从旁滤除(Bypass)掉交流波动的干扰,而当该负载电容CL被充电到稳态后,就能在输出节点NOUT建立起稳态的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一方面会提供到外部电路元件18作为偏压的电压使用,一方面也会经由二负载电阻RL1、RL2的分压而在一反馈节点NF1建立反馈电压,将该反馈电压提供到放大器电路12。
常规技术中驱动稳压电路10工作的情形可描述如下。第一电压源VCC会将具有高电平的直流电压提供到稳压电路10,同时第二电压源VSS会将具有低电平的直流电压或接地电压提供到稳压电路10。在起动电压信号ENABLE提供一高电平的直流电压到放大器电路12后,放大器电路12及稳压电路10开始工作,此时,放大器电路12在输出端Np1输出一低电平的驱动电压到输出晶体管14的栅极,导通第一电压源VCC与输出节点NOUT,使得输出晶体管14源极与漏极间的电压几乎相当于直流电压VCC、VSS间的电压差,并在其漏极与源极间导通大的电流作为充电电流,将负载电容CL充电。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输出节点NOUT的电压会逐渐上升,节点Np1的电压也会逐渐上升,使得输出节点NOUT的输出电压逐渐趋于稳态的定值。到了稳态时,放大器电路12会维持反馈电压与参考电压相等,该稳定的输出电压就能作为外部电路元件18的直流偏压。当输出电压的电压大小偶有改变时,放大器电路12就会对应地调整控制驱动电压来进行动态的补偿。
当欲终止(Disable)该稳压电路10工作时,起动电压信号ENABLE会改为提供一低电平的直流电压到放大器电路12,该低电平的起动电压信号ENABLE会终止放大器电路12工作,使得放大器电路12在输出端Np1转为输出一高电平的驱动电压到输出晶体管14的栅极,由于输出晶体管14为P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该高电平的驱动电压会关断输出晶体管14,使得第一电压源VCC与输出节点NOUT不再相互导通,也就是说第一电压源VCC不再提供高电平的直流电压到输出节点NOUT。在稳压电路10通过负载模块16放电的过程中,因负载电容CL具有一定的电容值,会导致放电时间的拖延,连带延宕了稳压电路10终止工作的效率,也使得稳压电路10无法提供精准而稳定的输出电压。再者,稳压电路10终止工作的时间的增长也代表电功率消耗量的增加且无法精准而稳定的终止输出电压,这样,常规稳压电路10则无法设置在在处处讲求低能源消耗与精准而稳定地控制电压输出的携带式电子系统(如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中。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并基于上述稳压电路10的基本结构,在USPatentNo.6,362,609,“Voltageregulator”中已提出利用新设置一晶体管来加快稳压电路10终止输出电压工作的速度。其相关电路操作请参阅其专利内容,在此不再详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一种低噪声稳压电路以及用于该稳压电路中快速终止工作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公开的稳压电路同时具备了快速终止工作(FastDisable)以及拉低放大器电路的反馈电压的技术特征,我们以常规稳压电路的结构为基础,新增到少二放电晶体管,使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能通过放电晶体管快速放电;除此之外,在放大器电路的相关反馈输入端新增至少一滤波电容,在滤除相关的射频干扰信号(RFInterferenceSignal)以降低噪声的同时,亦能利用放电晶体管迅速拉低放大器电路的反馈电压,来实施降低噪声并缩减放电时间,这样,本发明的稳压电路即能快速的终止工作,真正提供低噪声、精准、且稳定的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稳压电路(VoltageRegulatorCircuit),用来在一输出节点(OutputNode)输出至少一输出电压(OutputVoltage),该稳压电路包包括有一放大器电路(Amplifier),包包括一第一接收端及一第二接收端,用来分别接收一参考电压(ReferenceVoltage)及一反馈电压(FeedbackVoltage),该放大器电路依据该参考电压、该反馈电压、以及一起动电压信号(EnableVoltageSignal)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一输出晶体管,包包括三端(Port),该三端分别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该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一电压源,并接收该驱动电压,该输出晶体管依据该驱动电压操作以调整控制该输出电压在该输出节点;一第一放电晶体管(DischargeTransistor),包包括三端,该三端分别电连接到一反相起动电压信号、该输出节点、以及一反馈节点,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依据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操作以开关控制是否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其中该反馈节点电连接到该第二接收端,可提供该反馈电压到该放大器电路;一第二放电晶体管,包包括三端,该三端分别电连接到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该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电压源,该第一放电晶体管用来依据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操作以开关控制是否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以及一负载模块,电连接到该输出节点、该反馈节点、以及该第二电压源。另外,包包括至少一滤波电容(BypassCapacitor),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的该第二接收端,用来滤除至少一射频干扰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于一稳压电路中快速终止(Disable)该稳压电路工作的方法,该稳压电路包包括有一放大器电路(Amplifier),用来依据一起动电压信号(EnableVoltageSignal)输出一驱动电压;一输出晶体管,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一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一电压源,用来依据该驱动电压调整控制一输出电压在该输出节点;一第一放电晶体管(DischargeTransistor),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输出节点、以及一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放电晶体管,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电压源;该方法包包括有(a)使用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以使该驱动电压关断该输出晶体管,终止调整控制一输出电压在该输出节点;(b)在步骤(a)中,使用该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一放电晶体管,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以使位于该输出节点的该输出电压被快速拉低(Pull-down)到接近位于该反馈节点的电压值;以及(c)在步骤(a)中,使用该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以使位于该反馈节点的电压值被快速拉低到接近该第二电压源的电压值。另外,包包括(d)在步骤(c)中,当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时,将该反馈电压快速拉低到接近该第二电压源的电压值;(e)在步骤(d)中,使用该滤波电容滤除至少一射频干扰信号;以及(f)在步骤(a)中,当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时,导通该终止晶体管以快速关断该输出晶体管,终止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


图1为一常规稳压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稳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稳压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图3另一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符号说明10、30 稳压电路 12、32 放大器电路13 参考电压发生器 14、34 输出晶体管16、36 负载模块 18、38 外部电路元件20、40 反相器 22 放电晶体管41 第一放电晶体管 42 第二放电晶体管44 终止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为强调一低噪声稳压电路在终止工作(Disable)时的操作情形。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一(低噪声)稳压电路3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请注意,图2所示的稳压电路30以多个金属氧化半导体(MOS)晶体管及相关电路元件完成,而在实际实施时,此多个金属氧化半导体晶体管可用别种晶体管,如双极结型晶体管(BJT)来加以完成。请见图2,稳压电路30包包括有一放大器电路32(Amplifier)、一输出晶体管34、一反相器40(Inverter)、一第一放电晶体管41(DischargeTransistor)、一第二放电晶体管42、与一负载模块36。实际实施时,放大器电路32可为一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Amplifier)或一差动放大器(DifferentialAmplifier);放大器电路32包包括一输出端NP1、一第一接收端NA1及一第二接收端NA2,第一接收端NA1可接收一参考电压,而第二接收端NA2可接收一反馈电压(FeedbackVoltage),放大器电路32另接收一起动电压信号ENABLE(EnableVoltageSignal),用来控制其工作与否,在放大器电路32进行工作时,放大器电路32会依据参考电压、反馈电压、以及起动电压信号ENABLE在输出端Np1输出一驱动电压。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晶体管均以金属氧化半导体晶体管完成,因此,每一晶体管具有三端与外部电路相接,分别为一栅极(Gate)、一漏极(Drain)、以及一源极(Source)。放大器电路32的输出端NP1连接到输出晶体管34的栅极,而该输出晶体管34的漏极电连接到一输出节点NOUT,源极电连接到一第一电压源VCC。第一电压源VCC用来提供一高电平的电压值,而输出节点NOUT会连接到一外接电路元件38。当稳压电路30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大器电路32会输出适当电平的驱动电压,导通输出晶体管34并因此调整控制一输出电压(OutputVoltage)在输出节点NOUT,供应外接电路元件38工作时的电功率需求。
负载模块36包包括有一负载电容CL与用来分压的第一、第二负载电阻RL1、RL2,负载电容CL连接在输出节点NOUT与第二电压源VSS之间,其中的第二电压源VSS可提供一接地(Ground)电压或一低电平的电压值。第一负载电阻与该第二负载电阻RL1、RL2以串联(SeriesConnection)的方式相互连接,第一负载电阻连接在输出节点NOUT与一反馈节点NF1之间、而第二负载电阻RL1、RL2连接在反馈节点NF1与第二电压源VSS之间,这样,反馈节点NF1上的电压值即介于输出电压与第二电压源VSS提供的电压值之间,而此反馈节点NF1又电连到放大器电路32的第二接收端NA2,于是,经过第一与第二负载电阻RL1、RL2分压后落于反馈节点NF1上的电压值,即可作为放大器电路32的反馈电压。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放电晶体管41的源极与第二放电晶体管42的漏极在反馈节点NF1相互连接,且第一放电晶体管41与第二放电晶体管42皆为N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第一放电晶体管41的栅极电连接到反相器40,漏极电连接到输出节点NOUT,第二放电晶体管42的栅极亦电连接到反相器40,源极电连接到第二电压源VSS。反相器40用来将起动电压信号ENABLE转换为一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并将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提供给第一放电晶体管41及第二放电晶体管42,这样,第一放电晶体管41及第二放电晶体管42的导通与否,是依据反相器40产生的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的电压电平高低来决定。
当欲终止该稳压电路30工作时,起动电压信号ENABLE会提供一低电平的直流电压到放大器电路32,随后放大器电路32会在输出端Np1输出一高电平的驱动电压到输出晶体管34的栅极,以关断输出晶体管34,不再导通第一电压源VCC与输出节点NOUT,以停止提供正向电压到该输出节点NOUT。在此同时,反相器40则将低电平的起动电压信号ENABLE转换高电平的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并将此高电平的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传送到第一放电晶体管41及第二放电晶体管42的栅极。由于第一及第二放电晶体管41、42为N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高电平的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会导通第一放电晶体管41,导通输出节点NOUT与反馈节点NF1,同时,第二放电晶体管42亦会被导通,该反馈节点NF1与第二电压源VSS相互导通,使得反馈节点NF1上的反馈电压被快速拉低(Pull-down)到接近第二电压源VSS提供的低电平电压值,并由于第一及第二放电晶体管41、42皆具有很小的阻抗值,位于输出节点NOUT的输出电压会选择通过第一及第二放电晶体管41、42快速放电,避免了负载模块36中的RC电路对放电时间的延迟,大幅降低放电所需的时间。
请注意,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利用两个放电晶体管(第一及第二放电晶体管41、42)的设置,并利用此二放电晶体管22(的源极与漏极)在反馈节点NF1相互连接的设计,使反馈节点NF1上的反馈电压与输出节点NOUT上的输出电压一并被快速拉低,同时实施了迅速终止工作(FastDisable)与快速拉低放大器电路32的反馈电压的两技术特征,基于此,在稳压电路30终止工作时,输出节点NOUT应视为与反馈节点NF1相互导通,而非与第二电压源VSS(接地电压或预设的低电平电压)直接导通。请继续参阅图2,为使本发明的稳压电路30具有反馈低噪声的技术特征,稳压电路30还包括一滤波电容Cp(BypassCapacitor),此滤波电容Cp电连接到放大器电路32的第二接收端NA2,可滤除相关的射频信号并降低噪声。请回头参阅图1,若欲在常规结构中设置此滤波电容Cp,则此滤波电容Cp会使第二接收端NA2上的电压调整的速度降低,同时拖慢了整个稳压电路30终止工作时的速度,然而,在本发明图3所示的稳压电路30中,由于反馈电压可通过第二放电晶体管42迅速拉低其电压值,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不会牺牲掉放电的速度与终止工作的效率,使本发明的稳压电路30输出低噪声、精准、且稳定的输出电压。
基于上述图2实施例中的稳压电路30,并着眼于该稳压电路30在终止工作时的操作情形,本发明用来快速终止该稳压电路30工作的方法实施例可归纳于下列步骤,并请见图3,图3为本发明一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步骤100开始,准备终止稳压电路30工作;步骤102在将放大器电路32终止工作之前,稳压电路30在输出节点NOUT输出稳态的输出电压。当欲终止该稳压电路30工作时,使用起动电压信号ENABLE停止放大器电路32工作(此时,起动电压信号ENABLE为一低电平的直流电压信号),使该放大器电路32输出一高电平的驱动电压,进而关断(以一P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完成的)输出晶体管34,停止导通第一电压源VCC与输出节点NOUT,同时进行到步骤104与步骤106;步骤104使用反相器40将起动电压信号ENABLE转换为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高电平),使此高电平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导通第一放电晶体管41,导通输出节点NOUT与反馈节点NF1,此时输出电压的值非常接近该反馈节点NF1上的反馈电压,并进行到步骤108;步骤106利用反相器40转换的高电平反相起动电压信号IN_ENABLE导通第二放电晶体管42,导通反馈节点NF1与第二电压源VSS,以使位于该反馈节点NF1的反馈电压被快速拉低到接近该第二电压源VSS的电压值,进行步骤108;步骤108在进行完同时步骤104与步骤106后,位于该输出节点NOUT的输出电压亦会被快速拉低到接近第二电压源VSS的(接地或预设的低)电压值,完成本发明迅速终止稳压电路30工作的技术特征。
事实上,在步骤102中,当低电平的起动电压信号ENABLE输进放大器电路32,以停止放大器电路32工作时,放大器电路32仍需耗费一定的时间将输出的驱动电压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为了更快速精准的终止放大器电路32工作,最好能在起动电压信号ENABLE由工作时的高电平一变为低电平后,驱动电压能立刻反映起动电压信号ENABLE的改变,在最短的时间内关断输出晶体管34。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图3稳压电路30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承袭图2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技术特征,图4的稳压电路30只多新增了一P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作为“终止晶体管44”。终止晶体管44的栅极、漏极、以及源极分别电连接到起动电压信号ENABLE、输出晶体管34的栅极、与一高电平电压源,在实际实施时,可用第一电压源VCC提供该高电平的电压。在本发明公开的结构下,终止晶体管44可依据起动电压信号ENABLE以调整驱动电压的值。当起动电压信号ENABLE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欲停止放大器电路32工作时,会同时导通该终止晶体管44,导通高电平电压源与漏极,使此高电平电压迅速提升位于输出晶体管34的栅极的电压值,亦即,将驱动电压由低电平迅速拉到高电平,以快速关断该输出晶体管34。
这样,基于上述图4实施例的稳压电路30,可在图3方法实施例的步骤102中加入一相关步骤,请见图5。图5为图3另一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新增的步骤为步骤103当起动电压信号ENABLE由一高电平的直流电压信号转为一低电平的直流电压信号后,此低电平的起动电压信号ENABLE会导通终止晶体管44,以快速提升驱动电压的值,迅速关断输出晶体管34,终止导通该输出节点NOUT与该第一电压源VCC。
此外,在实际实施时,放电晶体管的数目可依设计者的需求增加,无须限定为两个。由上述的各种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低噪声稳压电路以常规稳压电路的结构为基础,利用新增的到少二放电晶体管及一滤波电容,迅速拉低放大器电路的反馈电压,并同时使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通过放电晶体管快速放电,同时具备了低噪声反馈降压机理(Low-noiseFeedbackPull-low)及快速终止工作(FastDisable)的技术特征,进一步降低噪声并缩减放电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损耗,使本发明的稳压电路能真正提供低噪声、精确、且稳定的输出电压。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进行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稳压电路,用来在一输出节点输出至少一输出电压,该稳压电路包包括有一放大器电路,包包括一第一接收端及一第二接收端,用来分别接收一参考电压及一反馈电压,该放大器电路依据该参考电压、该反馈电压、以及一起动电压信号以输出一驱动电压;一输出晶体管,包包括三端,该三端分别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该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一电压源,并接收该驱动电压,使该输出晶体管依据该驱动电压操作以调整控制该输出电压在该输出节点;一第一放电晶体管,包包括三端,该三端分别电连接到一反相起动电压信号、该输出节点、以及一反馈节点,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依据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操作以开关控制是否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其中该反馈节点电连接到该第二接收端,可提供该反馈电压到该放大器电路;一第二放电晶体管,包包括三端,该三端分别电连接到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该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电压源,该第一放电晶体管用来依据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操作以开关控制是否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以及一负载模块,电连接到该输出节点、该反馈节点、以及该第二电压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还包括至少一滤波电容,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的该第二接收端,用来滤除至少一射频干扰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每一晶体管的三端分别为一栅极、一漏极、以及一源极;在该输出晶体管中,该栅极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该漏极电连接到该输出节点,该源极电连接到该第一电压源;在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中,该栅极电连接到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该漏极电连接到该输出节点,该源极电连接到该反馈节点;在该第二放电晶体管中,该栅极电连接到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该漏极电连接到该反馈节点,该源极电连接到该第二电压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压电路,其还包括一终止晶体管,该终止晶体管的栅极、漏极、以及源极,分别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以及该第一电压源,其中该终止晶体管依据该起动电压信号操作以开关控制是否导通该驱动电压与该第一电压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当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并导通该终止晶体管时,该终止晶体管控制该驱动电压以关断该输出晶体管,以终止该调整电平的输出电压在该输出节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与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分别为一N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而该输出晶体管与该终止晶体管分别为一P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负载模块包包括有一负载电容,连接在该输出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之间;一第一负载电阻,连接在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之间;以及一第二负载电阻,连接在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之间,其中该第一负载电阻与该第二负载电阻以串联的方式相互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还包括有一反相器,电连到该第一放电晶体管及该第二放电晶体管的栅极,用来将该起动电压信号转换为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以提供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到该第一放电晶体管及该第二放电晶体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该第一电压源提供一高电平的电压,而第二电压源提供一接地电压或一低电平的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当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时,该驱动电压关断该输出晶体管,以停止提供该调整电平的输出电压到该输出节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当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时,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一放电晶体管,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当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时,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以将该反馈电压快速拉低到接近该第二电压源提供的电压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电路,其中该放大器电路为一运算放大器或一差动放大器。
14.一种用于一稳压电路中快速终止该稳压电路工作的方法,该稳压电路包包括有一放大器电路,用来依据一起动电压信号输出一驱动电压;一输出晶体管,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一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一电压源,用来依据该驱动电压调整控制一输出电压在该输出节点;一第一放电晶体管,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输出节点、以及一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放电晶体管,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电压源;该方法包包括有(a)使用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以使该驱动电压关断该输出晶体管,终止调整控制一输出电压在该输出节点;(b)在步骤(a)中,使用该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一放电晶体管,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以使位于该输出节点的该输出电压被快速拉低到接近位于该反馈节点的电压值;以及(c)在步骤(a)中,使用该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以使位于该反馈节点的电压值被快速拉低到接近该第二电压源的电压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放大器电路包包括一第一接收端及一第二接收端,用来分别接收一参考电压及一反馈电压,该第二接收端电连接到该反馈节点,使得位于该反馈节点的电压值为该反馈电压,该方法还包括有(d)在步骤(c)中,当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时,将该反馈电压快速拉低到接近该第二电压源的电压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稳压电路还包括至少一滤波电容,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的该第二接收端,该方法还包括有(e)在步骤(d)中,使用该滤波电容滤除至少一射频干扰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稳压电路还包括一终止晶体管,该终止晶体管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输出晶体管、以及该第一电压源,该方法还包括有(f)在步骤(a)中,当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时,导通该终止晶体管以快速关断该输出晶体管,终止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第一电压源。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电压源提供一高电平的电压值,而第二电压源提供一接地电压或一低电平的电压值。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稳压电路还包括一负载模块,该负载模块包包括有一负载电容,连接在该输出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之间;一第一负载电阻,连接在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之间;以及一第二负载电阻,连接在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之间,其中该第一负载电阻与该第二负载电阻以串联的方式相互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稳压电路还包括有一反相器,电连到该第一放电晶体管及该第二放电晶体管,用来将该起动电压信号转换为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该方法还包括有(g)在步骤(b)中,使用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以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以及(h)在步骤(c)中,使用该反相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二放电晶体管,以导通该反馈节点与该第二电压源。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输出晶体管、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以及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分别为一氧化半导体晶体管或一双极结型晶体管。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与该第二放电晶体管分别为一N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而该输出晶体管为一P型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该输出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到该输出节点,该输出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到该第一电压源;该第一放电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第一放电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到该输出节点,该第一放电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到该反馈节点;该第二放电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第二放电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到该反馈节点,该第二放电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到该第二电压源。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放大器电路为一运算放大器或一差动放大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快速终止工作的稳压电路,该稳压电路包包括有一放大器电路,用来依据一起动电压信号输出一驱动电压;一输出晶体管,电连接到该放大器电路、一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一电压源,在该输出节点可输出一输出电压;一第一放电晶体管,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输出节点、以及一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放电晶体管,电连接到该起动电压信号、该反馈节点、以及一第二电压源;其中当该起动电压信号停止该放大器电路工作时,该起动电压信号导通该第一放电晶体管与第二放电晶体管,导通该输出节点与该反馈节点,并快速拉低该输出电压。
文档编号G05F1/56GK1609743SQ20031010245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1日
发明者柯凌维, 邱继昆 申请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