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管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2131阅读:1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文氏管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氏管,特别是涉及一种文氏管的改良。
背景技术
文氏管已被各相关产业界广泛运用于各式器具的设计,在相关运用对象中较常见于产生杀菌、除臭的臭氧水供给设备,由已知的先前技术设计得知,一般文氏管的运用极为普遍,且文氏管的结构设计均利用入口与出口间的压力差来产生分支管的负压吸力,由此带入分支管的添加气体与混合输出。
但是,一般已知的文氏管设计在不同压力差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分支管负压会跟着改变,也就是当入口压力较小的环境下,文氏管内的压力差较小,分支管的负压也会较小,因此文氏管的分支管负压常因使用对象及安装环境的压力供给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同一支文氏管装在水压大的地方和装在水压小的地方,所产生的负压效果不同,所以固定式的文氏管结构并不能吻合广泛适用的理想要求。
虽然也有利用附加监控设备,如分支管产生负压所带入文氏管中混合的气体含量检测,可以控制分支管外接的气体产生量,但该种设计却造成附加设备组件的增加及成本的提高,而且对文氏管本身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功能增进。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依各种不同安装对象及不同安装环境的不同压力供应,而能轻易适当调整文氏管进出压力差及所产生的分支管负压压力值的文氏管结构,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氏管的改良,在文氏管的内部设置控制阀,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文氏管的改良,包括有文氏管、负压分支管及控制阀,文氏管入口端的内部设有锥形压缩通道,压缩通道的末端喷射口连通于一混合腔,混合腔后端连通于文氏管的出口端,在混合腔的腔壁处,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负压分支管,文氏管入口端压缩通道的末端喷射口设有可控制喷射口大小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可为改变压缩通道喷射口管径大小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阀可为电力控制或手动控制的阀体。
本实用新型一种文氏管的改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阀的调整控制,可以控制文氏管的喷射口大小,达到文氏管能依不同使用对象、不同使用环境及实际设置位置的不同水压大小,而调整文氏管内的进出压力差。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阀的调整控制,对与文氏管内部相通的负压分支管的负压大小,可以轻易地予以调整设定控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3-3剖视图;图4为图3控制阀调整易位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标号说明1-文氏管 10-入口端 11-压缩通道110-喷射口12-混合腔 13-出口端2-负压分支管 3-控制阀 31-贯穿通道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文氏管的改良,包括有文氏管1、负压分支管2及控制阀3,文氏管1前端为入口端10,入口端10的内部设有锥形压缩通道11,压缩通道11的末端设喷射口110,喷射口110连接有混合腔12,混合腔12后端连通于文氏管1的出口端13,在混合腔12的腔壁处,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负压分支管2。
在喷射口110上设有可控制喷射口110管径大小的控制阀3;控制阀3为电力控制或手动控制的阀体或任何可以改变喷射口110管径大小的控制组件,本实施例中控制阀3为手动控制的阀体。
如图3、4所示,控制阀3内具有一贯穿通道31,利用控制阀3的旋转易位可以使贯穿通道31与喷射口110做对正或错置的调整,从而控制喷射口110管径的大小。
权利要求1.一种文氏管的改良,包括有文氏管与负压分支管,文氏管入口端的内部设有锥形压缩通道,压缩通道的末端设有喷射口,喷射口连接有混合腔,混合腔后端设有文氏管的出口端,在混合腔的腔壁处,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负压分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喷射口设有可控制喷射口大小的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氏管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可为改变压缩通道喷射口管径大小的控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氏管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可为电力控制或手动控制的阀体。
专利摘要一种文氏管的改良,文氏管的内部设有一控制阀,该控制阀设于文氏管压缩喷射口末端,通过控制阀的设定调整控制,可以控制文氏管的喷射口大小,达到文氏管能根据使用对象、使用环境及实际设置位置的水压大小而调整控制文氏管内的压力差,进而产生与文氏管内部相通的负压分支管的负压大小能轻易的予以调整设定控制。
文档编号G05D16/04GK2798154SQ2005200115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其昌 申请人:王其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