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213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和维护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数码相机、媒体播放器等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已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工具。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一般采用充电电池供电,需要经常充电。许多设备充电时仍可以工作,目前的现有技术中,设备充电时,由适配器对电池充电,由电池供电,即适配器不直接对设备供电。
由于适配器对电池充电时,如需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持工作状态,则电池仍需供电,因此,会出现下述问题一是电池处于不停的充放电过程,电池的充放电次数是有限的,反复多次充放电会缩短电池寿命;二是当电池损坏或遗失时,此时即使有适配器,设备也不能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电池充电时仍需工作的情况下,电池无需同时向设备供电,从而避免反复充放电。
为此,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可在适配器充电时,切断电池供电,而由适配器直接供电。避免充电时电池处于反复充放电的状态,减轻电池的负担,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并且,当电池损坏或丢失时,电子设备可以使用适配器工作。
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充电单元、系统供电单元、电池;该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适配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对电池提供充电电源;该系统供电单元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内部工作电压;还包括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第三端连接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
若适配器未接入时,所述开关单元接通第一端与第二端,由电池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若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第二端与第三端,由适配器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
优选地,当适配器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时,该适配器同时向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供电;若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饱和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池需要充电,则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流。
优选地,该开关单元还包括检测端,该检测端与该适配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适配器是否接入;所述检测端子未检测到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若检测到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充电单元、系统供电单元、电池;该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适配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对电池提供充电电源;该系统供电单元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内部工作电源;还包括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二极管,连接于所述适配器输出端与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之间,且其阴极接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其阳极接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所述适配器未接入时,所述开关单元接通第一端与第二端,由电池向系统供电;所述适配器接入时,则所述开关单元断开第一端与第二端,由所述适配器通过所述二极管向系统供电。
优选地,当适配器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时,该适配器同时向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供电;若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饱和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池需要充电,则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流。
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检测端,该检测端与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端未检测到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第一端与第二端,由电池向系统供电;若其检测到所述适配器接入时,则断开第一端与第二端,由所述适配器通过所述二极管向系统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便携式电子设备实现了适配器充电同时向系统供电,使电池充电过程中无需同时向系统供电,避免电池反复充放电影响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适配器可直接向电池供电,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了后备电源。


图1是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适配器未接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适配器接入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适配器未接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适配器接入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框图。
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含充电单元110、系统供电单元120、电池130。
该充电单元110的输入端连接适配器900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对电池130提供充电电源;系统供电单元120的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工作电压。
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单元140,该开关单元140第一端141连接电池130的输出端,第二端142连接系统供电单元120的电源输入端,第三端143连接该适配器900的输出端。
如图1所示,当适配器900未接入时,所述开关单元140接通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由电池130向系统供电单元120提供电源。
如图2所示,当适配器900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140的第二端142与第三端143,由适配器900向系统供电单元120供电;适配器900同时向充电单元110供电,充电单元110的充电饱和检测装置对电池130进行充电电流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表明电池130需要充电,则充电单元110输出端向电池130提供充电电源。
该开关单元可以有检测端144,该检测端144与该适配器900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适配器900是否接入。
所述检测端144未检测到适配器900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140的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若检测到适配器900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140的第二端142与第三端143。
如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框图。
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充电单元110、系统供电单元120、电池130。
该充电单元110的输入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适配器900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对电池130提供充电电流;系统供电单元120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内部工作电压。
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开关单元140,该开关单元140的第一端141连接该电池130的输出端,第二端142连接系统供电单元120的电源输入端。
该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二极管150,连接于适配器900的输出端与系统供电单元120的电源输入端之间,其阴极接系统供电单元120的电源输入端,其阳极接适配器900的输出端。
如图3所示,适配器900未接入时,所述开关单元140接通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由电池130向系统供电单元120提供电源。
如图4所示,适配器900接入时,开关单元140断开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由适配器900通过所述二极管150向系统供电单元120提供电源,适配器900同时向充电单元110供电,充电单元110的充电饱和检测装置对电池130进行充电电流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表明电池130需要充电,则充电单元110输出端向电池130提供充电电流。
该开关单元140还可以有一检测端144,该检测端144与该适配器9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检测适配器900是否接入。
所述检测端144未检测到适配器900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140的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由电池130向系统供电单元120提供电源;若检测到适配器900接入时,则断开第一端141与第二端142,由适配器900通过所述二极管150向系统供电单元120提供电源,且适配器900同时向充电单元110供电,充电单元110对电池130进行充电电流检测,如果检测结果表明电池130需要充电,则充电单元110输出端向电池130提供充电电源。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U2是开关单元,其管脚PIN4接电池输出;管脚PIN2,PIN3输出系统供电电压VSYS;管脚PIN5为检测端,当其接入高电平时,U2断开管脚PIN4与管脚PIN2,PIN3的连接;否则,U2接通管脚PIN4与管脚PIN2,PIN3。
U1是电源管理芯片,负责系统供电管理和电池充电管理。U1集成两个直流-直流转换器和两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给终端的各个部分供电。VSYS是系统电压,根据上述U2的导通情况,其电压在没有接适配器时来自电池,接适配器时来自适配器。
U1的充电电路部分中,管脚PIN1是适配器输入端,接适配器电压输入;PIN3是电池温度检测输入端,检测电池温度;PIN4,PIN5是充电电流输出和电池电压感应输入端,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流;管脚PIN6是充电指示端,当充电时输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1导通并发光。
系统供电电路输入部分中,PIN7,PIN8是两个直流-直流转换器的电压输入,从VSYS取得电压。
系统MPU电压输出部分中,PIN10是一个直流-直流转换器的电压输出,输出3.3V电压;PIN11是另一个电压输出,输出1.5V电源。
系统外设电压输入部分中,PIN13和PIN14是两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压输入,PIN14取自3.3V电压;系统外设电压输出部分中,PIN15和PIN16是两个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分别输出2.85V和1.8V的电压。
当适配器未接入时,开关单元U2的PIN5脚悬空,此时U2接通管脚PIN4与管脚PIN2,PIN3,电池输出电压VBAT通过开关与VSYS相连,由电池为系统供电。当适配器接入时,高电平AC_CHARGE接到PIN5,此时U2管脚PIN4与管脚PIN2,PIN3的连接断开,同时AC_CHARGE通过二极管D2与VSYS相连,由适配器直接为系统供电;此时,AC_CHARGE同时提供给电源管理芯片U1的适配器充电管脚AC,电源管理芯片从其输出端VBAT_A及VBAT_B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流。
应当指出,本实施例利用二极管的导通特性,实现适配器向系统供电。也可以在适配器接入后,由开关单元U2断开电池与系统供电的同时,接通适配器与系统供电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此时开关单元的内部结构应作相应的改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充电单元、系统供电单元、电池;该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适配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对电池提供充电电源;该系统供电单元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内部工作电压;其特征为,还包括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第三端连接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若适配器未接入时,所述开关单元接通第一端与第二端,由电池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若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第二端与第三端,由适配器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为当适配器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时,该适配器同时向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供电;若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饱和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池需要充电,则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为该开关单元还包括检测端,该检测端与该适配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适配器是否接入;所述检测端子未检测到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若检测到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端。
4.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充电单元、系统供电单元、电池;该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便携式电子设备适配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对电池提供充电电源;该系统供电单元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内部工作电源;其特征为,还包括开关单元,其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二极管,连接于所述适配器输出端与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之间,且其阴极接所述系统供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其阳极接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所述适配器未接入时,所述开关单元接通第一端与第二端,由电池向系统供电;所述适配器接入时,则所述开关单元断开第一端与第二端,由所述适配器通过所述二极管向系统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为当适配器向系统供电单元供电时,该适配器同时向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供电;若所述充电单元的充电饱和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池需要充电,则所述充电单元的输出端向电池提供充电电流。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为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检测端,该检测端与所述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检测端未检测到适配器接入时,则接通所述开关单元第一端与第二端,由电池向系统供电;若其检测到所述适配器接入时,则断开第一端与第二端,由所述适配器通过所述二极管向系统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一个开关单元,当适配器未与便携式电子设备连接时,该开关单元接通电池与系统供电单元,由电池向系统供电。当适配器与便携式电子设备相连接时,该开关单元断开电池与系统供电单元的连接,适配器的电压通过二极管或通过所述开关单元与系统供电单元连接,由适配器直接向系统供电;同时,适配器根据充电饱和检测情况,如果电池需要充电时,对电池充电。本便携式电子设备实现适配器充电同时向系统供电,使电池充电过程中无需同时向系统供电,避免电池反复充放电影响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适配器可直接向电池供电,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了后备电源。
文档编号G05B19/04GK2791996SQ20052001172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8日
发明者单文英, 裴春梅, 吴功伟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