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按钮按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048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按钮按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大按压面的按钮,与其按压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大按钮由于外形尺寸大并具有较大的按压面,外观上比较醒目、突出,容易识别, 而且操作起来轻便、舒适、手感好。但是,因为按钮的传动部通常设在按钮的中部,操作大按钮时,如果按压在按钮的中部或较靠近中部的位置上,传动部可以正常工作,但如果按压在按钮的任一侧部时,往往会造成按压面失衡另一侧翘起,导致中部的传动部不能正常工作, 容易使按钮操控失效,本实用新型即针对此不足而作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按钮按压结构,在任意点按压均能正常工作, 保证大按钮操控可靠、有效。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按钮按压结构,包括有按钮座及按钮,所述按钮座为中部透空的框体,于按钮座的顶端结合一饰盖;所述按钮具有一按压面,按钮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较该按压面低的肩部,按钮安装在按钮座上时,该按压面处于饰盖的透空部,并肩部恰顶抵于饰盖的的内面,按钮作动可驱动按钮座内的一联动装置。该按钮与按压面相背的另一面中部凸出一驱动部,按动按钮藉由该驱动部传动该联动装置动作。该按钮驱动部与联动装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该饰盖与按钮座采用卡扣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按钮的肩部与饰盖的配合,即使按到按压面的边缘位置,与该按压点相对的另一侧按压面的肩部会受到饰盖的限制不会翘起,按钮同样可以驱使联动装置下移作动,因此按压按钮按压面上的任意点时,均能使按钮正常工作,确保按钮工作的稳定可靠、操控有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001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按钮按压结构,包括有一按钮座1,所述按钮座1 为一中空的框体,按钮座1的顶端结合一饰盖2,该饰盖2与按钮座1是采用卡扣方式相结合,本实施例中,该按钮座1的内壁设有扣槽11,而饰盖2的底部设有倒钩的扣爪21,但具体应用不以此为限,该饰盖2中部为透空部22 ;一按钮3安装于按钮座1上并位于饰盖2的透空部22,该按钮3用以驱动按钮座 1内的一联动装置3,该按钮3具有一按压面31,该按压面31的大小及形状对应饰盖2的透空部22,按钮3的周缘向外延伸环绕形成一较按压面低的肩部32,在按钮3安装在按钮座1上时,该肩部32恰顶抵于该饰盖2的内面,并使按钮的按压面31位于饰盖2的透空部 22而且与饰盖2的表面平齐;又,该按钮3在与按压面31相背对的另一面中部凸出一驱动部33,按动按钮3藉由该驱动部33传动该联动装置4动作,该驱动部33与联动装置4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以帮助按钮动作后可自动复位,另外,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按钮座1、饰盖 2以及按钮3的外形可以设计成方形的、圆形的或者其它形状;至于前述的联动装置4非本案的技术关键,故不再赘述。大按钮采用上述结构,如图3所示,按压按钮3的中部时(图中箭号所指向),按钮 3整体下移可以驱动联动装置4 ;如果按压点是在按钮按压面的侧部时,如图4、5所示(图中箭号所指向),由于有了按钮3的肩部32与饰盖2的配合,即使按到按压面的边缘位置,与该按压点相对的另一侧按压面的肩部32因为饰盖2的限制不会翘起,按钮的驱动部33同样可以驱使联动装置4下移作动,因此使用者操作时按压按钮按压面31上的任意点时,均能使按钮正常工作,确保按钮工作的稳定可靠、操控有效。
权利要求1.一种大按钮按压结构,包括有按钮座及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座为中部透空的框体,于按钮座的顶端结合一饰盖;所述按钮具有一按压面,按钮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较该按压面低的肩部,按钮安装在按钮座上时,该按压面处于饰盖的透空部,并肩部恰顶抵于饰盖的的内面,按钮作动可驱动按钮座内的一联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按钮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钮与按压面相背的另一面中部凸出一驱动部,按动按钮藉由该驱动部传动该联动装置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按钮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钮驱动部与联动装置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按钮按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饰盖与按钮座采用卡扣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大按钮按压结构,包括有按钮座及按钮,所述按钮座为中部透空的框体,于按钮座的顶端结合一饰盖;所述按钮具有一按压面,按钮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较该按压面低的肩部,按钮安装在按钮座上时,该按压面处于饰盖的透空部,并肩部恰顶抵于饰盖的的内面,上述结构,按压按钮上的任意点时,均能使按钮正常工作,确保按钮工作的稳定可靠、操控有效。
文档编号G05G1/02GK201993668SQ20112003508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9日
发明者柯文模 申请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