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8605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AN总线的适配卡。
背景技术
现有的CAN总线与PC机的连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为通过一个转换器与PC的串行口连接,该种方式设计简单,但转发数据速度较慢。第二种方法为在PC机的扩展槽里插入一块适配卡,由于使用适配卡交换的数据量较大,适合现在CAN总线的需要,所以为近年来大多使用适配卡的方式。适配卡可以对数据起到转发的作用,即收集CAN总线上各个节点上的数据,转发给上位机,并把上位机的命令和数据发给各节点,除了数据交换的任务外,还要完成对CAN总线上的用户系统的部分监控、管理工作,故又称为智能适配卡。这种适配卡需要的硬件条件较高,需要较多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目前比较流行的CAN 总线器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CAN控制器,如PHILIPS公司的SJA1000等,另一类是带有在片CAN总线的微控制器,如P8)(C592等。但是现有的CAN总线器件通信距离不够大、 抗干扰能力不够强、并且没有防爆功能,因而不能在矿井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CAN总线器件通信距离不够大、抗干扰能力不够强、 并且没有防爆功能,因而不能在矿井下使用的问题,从而提出的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本实用新型的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包括CAN总线、CAN控制器接口芯片、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CAN控制芯片、第一锁存器、双端口存储器、第二锁存器、PC机扩展槽、EPR0M、第三锁存器、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复位电路和中断申请电路。CAN 总线的输入输出端与CAN控制器接口芯片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接口芯片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与第一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锁存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双端口存储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存储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第二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锁存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PC机扩展槽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PC机扩展槽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和第五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的第六输入输出端与第三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三锁存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OM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的第七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OM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的第八输入输出端连接在复位电路的输入输出端上。中断申请电路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C机扩展槽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使用 PCA82C251作为CAN控制器接口芯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实际的矿井下,安全地安装和使用CAN总线智能适配卡的问题,PCA82C251保证了所设计的系统通信距离足够大,且提高了系统的瞬间抗干扰能力, 6N136达到了防暴的目的,使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
,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它包括CAN总线1、CAN控制器接口芯片2、第一光耦合器3、第二光耦合器4、CAN控制芯片5、第一锁存器6、双端口存储器7、第二锁存器8、PC机扩展槽9、EPR0M10、第三锁存器 11、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12、复位电路13和中断申请电路14。CAN总线1的输入输出端与 CAN控制器接口芯片2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接口芯片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耦合器3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4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光耦合器3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4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5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5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与第一锁存器6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锁存器6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双端口存储器7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存储器7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第二锁存器8 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锁存器8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PC机扩展槽9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PC机扩展槽9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12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14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12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14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5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和第五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5的第六输入输出端与第三锁存器 11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三锁存器11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0M10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5的第七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0M10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5的第八输入输出端连接在复位电路13的输入输出端上。中断申请电路14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C机扩展槽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使用PCA82C251作为CAN控制器接口芯片2。本实施方式中,采用PCA82C251可以增大系统的通信距离,提高系统的瞬间干扰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二、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
,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第一光耦合器3和第二光耦合器4使用的是6N136。本实施方式中,采用6附36进行信号隔离可以达到防爆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
,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采用的是P80C591微控制器作为CAN控制芯片5。
具体实施方式
四、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
,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使用的是CY7C0944PV-AC作为双端口存储器7。
权利要求1.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它包括CAN总线(1)、CAN控制器接口芯片 O)、第一光耦合器(3)、第二光耦合器G)、CAN控制芯片(5)、第一锁存器(6)、双端口存储器(7)、第二锁存器(8)、PC机扩展槽(9)、EPR0M(10)、第三锁存器(11)、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12)、复位电路(13)和中断申请电路(14) ;CAN总线(1)的输入输出端与CAN控制器接口芯片( 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接口芯片O)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耦合器( 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4)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光耦合器(3)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5)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第二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5)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与第一锁存器(6)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一锁存器(6)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双端口存储器(7)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存储器(7)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与第二锁存器(8)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二锁存器(8)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 PC机扩展槽(9)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PC机扩展槽(9)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第三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1 的第一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14)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双端口 RAM控制电路(1 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和中断申请电路(14)的第二输入输出端分别与CAN控制芯片( 的第四输入输出端和第五输入输出端相连接,CAN控制芯片( 的第六输入输出端与第三锁存器(11)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第三锁存器(11) 的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OM(IO)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 的第七输入输出端连接在EPROM(IO)的第二输入输出端上,CAN控制芯片(5)的第八输入输出端连接在复位电路(13)的输入输出端上,中断申请电路(14)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C机扩展槽(9)的复位信号输出端与复位电路的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使用PCA82C251作为CAN控制器接口芯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其特征在于第一光耦合器(3 )和第二光耦合器(4 )使用的是6N1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是P80C591微控制器作为CAN控制芯片(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是CY7C0944PV-AC作为双端口存储器(7)。
专利摘要矿井监控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涉及一种CAN总线适配卡,解决了现有器件通信距离不大、抗干扰能力不强、不能防爆,不能在矿井下使用问题,适用于矿井监控系统。它的CAN总线的输入输出端与CAN控制器接口芯片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CAN控制接口芯片的第二和第三输入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入输出端与CAN控制芯片的第一和第二输入输出端相连,第一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CAN控制芯片的第三输入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入输出端与双端口存储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第二锁存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与双端口存储器的第二输入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入输出端连接在PC机扩展槽的输入输出端上。
文档编号G05B19/418GK202003220SQ20112011159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冯进玫, 刘鑫, 张智勇, 王宏民, 郭继坤 申请人:黑龙江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