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1645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包括:处理芯片,以及与该处理芯片连接的无线发射电路、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旋转编码器和按键扫描电路;还包括用于提供稳定电压的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旋转编码器、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或按键扫描电路反馈的检测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外部的受控装置。本实用新型将无线发射电路、旋转编码器、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和按键扫描电路等集为一体,使本实用新型具备无线指示、翻页、全屏等各种功能,便于用户的全方位操控,可以广泛用于演示、教学、会议、培训等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多媒体电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智能电视、网络电视、客厅电脑的普及化,使得每个电脑使用者都需要一堆的电脑外设来满足平时的操控需求。桌面越来越简洁,连接也越来越简单,这些都需要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外设来满足我们生活中的需求,尤其是在智能电视及客厅电脑迅速取代传统桌面电脑的时代,客厅不可能像在书房一样摆上一堆的输入输出设备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亟待一种满足用户对电脑,智能电视进行多方位操作的外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旨在多种功能集为一体,便于用户的全方位操控。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包括:处理芯片,以及与该处理芯片连接的无线发射电路、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旋转编码器和按键扫描电路;还包括用于提供稳定电压的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旋转编码器、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或按键扫描电路反馈的检测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外部的受控装置;所述处理芯片的型号为BK2433KB,所述第一陀螺仪型号为LSM330DLC,所述第二陀螺仪的型号为MPU-6500 ;
[0006]所述第一陀螺仪的第一脚至第六脚接地,第七脚至第十四脚接在电源和第九十一电容的连接点上,第九i^一电容一端接地,第十五脚接地,第十六脚接电源,第十七脚串联第九十四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脚连接,第十八脚串联第九十三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脚连接,第十九脚串联第九十二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连接,第二十脚串联第九十一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连接,第二十一脚接电源,第二十二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六脚,第二十三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第二十四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第二十五脚接地,第二十六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二脚,第二十七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一脚,第二十八脚连接处理芯片的二十脚;
[0007]所述第二陀螺仪的第一脚至第七脚悬空,第八脚接电源及串联第六十三电容后接地,第九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一脚,第十脚串接第六十二电容后接地,第十一脚接地,第十二脚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连接,第十三脚接电源及串联第六十一电容后接地,第十四脚至第十七脚悬空,第十八脚接地,第十九脚悬空,第二十脚接地,第二十一脚悬空,第二十二脚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第二十三脚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第二十四脚接接处理芯片的二十脚。
[0008]本实用新型将无线发射电路、旋转编码器、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和按键扫描电路等集为一体,使本实用新型具备无线指示、翻页、全屏等各种功能,便于用户的全方位操控,可以广泛用于演示、教学、会议、培训等领域。[【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在一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处理芯片的电路连接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陀螺仪的电路连接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陀螺仪的电路连接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旋转编码器的电路连接图;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稳压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0015]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复位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0016]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系统指示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0017]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编程电压端的电路连接图;
[0018]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按键扫描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0019]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充电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的阐述。
[0021]本 申请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智能控制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结构功能的缺失及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以期满足在演讲时对投影及电脑的智能操作需求。
[0022]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包括:处理芯片,以及与该处理芯片连接的无线发射电路、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旋转编码器和按键扫描电路;还包括用于提供稳定电压的电源管理电路,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及充电电路;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旋转编码器、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或按键扫描电路反馈的检测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外部的受控装置。所述处理芯片的型号为BK2433KB,所述第一陀螺仪型号为LSM330DLC,所述第二陀螺仪的型号为MPU-6500。
[0023]下面提供一具体的电路连接实施例:
[0024]如图2到11所示,处理芯片型号为BK2433KB,处理芯片的第一脚I至第二脚2接按键扫描电路,如图10所示。第三脚3、第四脚4及第六脚6悬空,第五脚5接系统指示电路,如图8所示。第七脚7和第八脚8连接晶振,第九脚9接电源VCC,第十脚10接地,第十一脚U、第十二脚12为射频引脚,第十三脚13在第二电感L2和第九电容C9之间,第十四脚14串联第二电阻R2后接地,第十五脚15接地,第十六脚16接电源VCC,第十七脚17悬空,第十八脚18接旋转编码器,第十九脚19接第一陀螺仪,第二十脚20至第二十一脚21均连接第一、第二陀螺仪,第二十二脚22接第一陀螺仪,第二十三脚23至第二十五脚25均连接第一、第二陀螺仪,第二十六脚26接第一陀螺仪,第二十七脚27接电源管理电路中的稳压电路,如图6所示。第二十八脚28为LBD脚,第二十九脚29、三十脚30接地,第三i^一脚31接电源VCC,在第三i^一脚31和电源VCC的连接点上还有一接地的第十五电容C15,第三十二脚32为复位端,如图7所示。第三十三脚33接按键扫描电路,第三十四脚34悬空,第三十五脚35至第三十七脚37悬空,第三十八脚38、第三十九脚39接旋转编码器,第四十脚40、第四十一脚41接按键扫描电路,第四十二脚42接系统指示电路及编程电压,编程电压如图9所示。第四十三脚43接编程电压及电源管理电路中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如图11所示。第四十四脚44、四十五脚45、五十六脚56接编程电压,第四十六脚46至第五十五脚55接按键扫描电路。
[0025]如图2,无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 ;第一电感LI连接在处理芯片BK2433KB的两射频引脚(11,12)之间,第一电感LI的一端依次串第二电感L2、第九电容C9后接地,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依次串联第三电感L3、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为无线信号发射点。
[0026]如图3,第一陀螺仪负责把运动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给处理芯片,第一陀螺仪所使用的芯片型号为LSM330DLC,陀螺仪的第一脚I至第六脚6接地,第七脚7至第十四脚14接在电源VCC和第九i^一电容C91的连接点上,第九i^一电容C91 一端接地,第十五脚15接地,第十六脚16接电源VCC,第十七脚17串联第九十四电阻R94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脚19连接,第十八脚18串联第九十三电阻R93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脚19连接,第十九脚19串联第九十二电阻R92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23连接,第二十脚20串联第九i^一电阻R91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23连接,第二i^一脚21接电源VCC,第二十二脚22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六脚26,第二十三脚23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五脚25,第二十四脚24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四脚24,第二十五脚25接地,第二十六脚26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二脚20,第二十七脚27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i^一脚21,第二十八脚28连接处理芯片的二十脚20。
[0027]如图4,第二陀螺仪负责把运动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给处理芯片,该陀螺仪所使用的芯片型号为MPU-6500,该陀螺仪的第一脚I至第七脚7悬空,第八脚8接电源VCC及串联第六十三电容C63后接地,第九脚9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i^一脚21,第十脚10串接第六十二电容C62后接地,第i^一脚11接地,第十二脚12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23连接,第十三脚13接电源VCC及串联第六十一电容C61后接地,第十四脚14至第十七脚17悬空,第十八脚18接地,第十九脚19悬空,第二十脚20接地,第二十一脚21悬空,第二十二脚22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五脚25,第二十三脚23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四脚24,第二十四脚24接接处理芯片的二十脚20。
[0028]如图5,旋转编码器用来检测滚轮信号,并将检测到的滚轮信号传输给处理芯片BK2433KB,旋转编码器的第一脚I分别连接电源VCC和处理芯片BK2433KB的第十八脚18,第二脚2分别连接电源VCC、处理芯片BK2433KB的第三十八脚38和NPN三极管Q3的基极,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源VCC和处理芯片BK2433KB的第三十九脚39。
[0029]如图6,电源管理电路为各个电路器件提供稳定电压,具体连接结构参照附图,在此不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按键扫描电路由于采用的常规连接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设计出,因此不做阐述。
[0030]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将处理芯片、无线发射电路、旋转编码器、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和按键扫描电路通过电路连接集中一起,便于用户的全方位操控,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是硬件连接关系,并不涉及到对软件的创新,处理芯片等可以采用现有的与封装好的芯片如BK2433KB等。
[0031]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芯片,以及与该处理芯片连接的无线发射电路、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旋转编码器和按键扫描电路;还包括用于提供稳定电压的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处理芯片根据旋转编码器、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或按键扫描电路反馈的检测信号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给外部的受控装置;所述处理芯片的型号为BK2433KB,所述第一陀螺仪型号为LSM330DLC,所述第二陀螺仪的型号为MPU-6500 ; 所述第一陀螺仪的第一脚至第六脚接地,第七脚至第十四脚接在电源和第九十一电容的连接点上,第九i^一电容一端接地,第十五脚接地,第十六脚接电源,第十七脚串联第九十四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脚连接,第十八脚串联第九十三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脚连接,第十九脚串联第九十二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连接,第二十脚串联第九十一电阻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连接,第二十一脚接电源,第二十二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六脚,第二十三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第二十四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第二十五脚接地,第二十六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二脚,第二十七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一脚,第二十八脚连接处理芯片的二十脚; 所述第二陀螺仪的第一脚至第七脚悬空,第八脚接电源及串联第六十三电容后接地,第九脚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 i^一脚,第十脚串接第六十二电容后接地,第H^一脚接地,第十二脚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脚连接,第十三脚接电源及串联第六十一电容后接地,第十四脚至第十七脚悬空,第十八脚接地,第十九脚悬空,第二十脚接地,第二十一脚悬空,第二十二脚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五脚,第二十三脚接处理芯片的第二十四脚,第二十四脚接接处理芯片的二十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的第一脚至第二脚接按键扫描电路,第三脚、第四脚及第六脚悬空,第五脚接系统指示电路,第七脚和第八脚连接晶振,第九脚接电源,第十脚接地,第十一脚、第十二脚为射频引脚,第十三脚在第二电感和第九电容之间,第十四脚串联第二电阻后接地,第十五脚接地,第十六脚接电源,第十七脚悬空,第十八脚接旋转编码器,第十九脚接第一陀螺仪,第二十脚至第二十一脚均连接第一、第二陀螺仪,第二十二脚接第一陀螺仪,第二十三脚至第二十五脚均连接第一、第二陀螺仪,第二十六脚接第一陀螺仪,第二十七脚接电源管理电路,第二十八脚为LBD脚,第二十九脚、三十脚接地,第三i^一脚接电源,在第三i^一脚和电源的连接点上还有一接地的第十五电容,第三十二脚为复位端,第三十三脚接按键扫描电路,第三十四脚悬空,第三十五脚至第三十七脚悬空,第三十八脚、第三十九脚接旋转编码器,第四十脚、第四十一脚接按键扫描电路,第四十二脚接系统指示电路及编程电压,第四十三脚接编程电压及电源管理电路,第四十四脚、四十五脚、五十六脚接编程电压,第四十六脚至第五十五脚接按键扫描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智能飞鼠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电感;第一电感连接在处理芯片的两射频引脚之间,第一电感的一端依次串第二电感、第九电容后接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依次串联第三电感、第四电阻,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为无线信号发射点。
【文档编号】G05B19/042GK203965873SQ20142041750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6日
【发明者】左海明 申请人:深圳市云鼠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