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880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涉及智能型电力设备调试及维护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电容器的电网供电方式导致系统安全性降低及在线程序下载及升级方式复杂的问题。该在线编程所需的串口与智能电容器的RS485通讯接口的串口复用,简化了控制电路设计。该串口同样通过RJ45端口接入调试盒,调试盒包括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和RS232电平转换电路,最终接入计算机实现在线编程功能。解决了在线程序下载及升级方式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和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保证了供电安全,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安全性。本新型适用于其他场合在线程序升级。
【专利说明】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型电力设备调试及维护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智能电容器一般通过继电器投切电容,以实现低功耗、低发热运行和紧凑型设计,并且现有主流智能电容器均采用磁保持继电器,以进一步降低控制电路的功耗,减小装置体积。
[0003]由于继电器出厂初始状态并不确定,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可能会改变继电器状态,造成安装后不能保证电容器处于切除状态,上电瞬间,电容器将直接与电网连接,可能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引起装置保护甚至器件损坏。因此,电容器安装后,需要进行调试,切除连通的继电器,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但对于一般的电容器,其控制电路供电方式通常采用与电网接线的方式,也就是说必须把电容器接入电网才能对智能电容器进行调试,但贸然接入电网又会引起上述冲击电流过大问题。
[0004]在智能电容器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产品软件版本的升级以及应用场合的用户功能定制设计,需要智能电容器的软件程序进行升级,目前对智能电容器的软件程序的升级方式比较复杂,通常需要工作人员研发控制电路并对该电路重新编程,不但成本高,也非常不方便,导致程序升级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电容器的电网供电方式导致系统安全性降低及在线程序下载及升级方式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
[0006]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它包括PC机、控制器和智能电容器6,它还包括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1、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RS232电平转换电路5和调试盒7 ;
[0007]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和控制器位于智能电容器6中;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1、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和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位于供工作人员使用的独立调试盒7内;
[0008]所述调试盒7上设置有一个RJ45接口 71 ;所述智能电容器6上设置有一号RJ45接口 61和二号RJ45接口 62 ;所述调试盒7上的RJ45接口 71与智能电容器6上的二号RJ45接口 62通过RJ45接头连接;一号RJ45接口 61连接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用于避免与二号RJ45接口 62的数据相互干扰;
[0009]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用于通过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为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供电;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还用于为调试盒7内的RJ45接口 71供电;
[0010]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用于为用户提供模式选择界面,且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按键指令;
[0011 ] 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用于接收来自二号RJ45接口 62的数据,且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
[0012]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用于为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供电;
[0013]RS232电平转换电路5用于将PC机发送的数据传送至RJ45接口 71。
[00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合用户操作面板的按键电路,实现无需开盖即可下载程序。该在线编程所需的串口与智能电容器的RS485通讯接口的串口复用,简化了控制电路设计。该串口同样通过RJ45端口接入调试盒,调试盒包括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和RS232电平转换电路,最终接入计算机实现在线编程功能。解决了在线程序下载及升级方式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和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保证了供电安全,提高了系统的供电安全性。
[0015]上述调试供电电路和调试电路绘制于同一电路,并最终安装在一个用于现场调试人员使用的调试盒内,使得该装置携带方便,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其他场合在线程序升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智能电容器内的RJ45的接线图;
[0017]图2为智能电容器内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0018]图3为调试盒内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0019]图4为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它包括PC机、控制器和智能电容器6,它还包括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1、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RS232电平转换电路5和调试盒7 ;
[0021]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和控制器位于智能电容器6中;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1、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和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位于供工作人员使用的独立调试盒7内;
[0022]所述调试盒7上设置有一个RJ45接口 71 ;所述智能电容器6上设置有一号RJ45接口 61和二号RJ45接口 62 ;所述调试盒7上的RJ45接口 71与智能电容器6上的二号RJ45接口 62通过RJ45接头连接;一号RJ45接口 61连接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用于避免与二号RJ45接口 62的数据相互干扰;
[0023]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用于通过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为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供电;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还用于为调试盒7内的RJ45接口 71供电;
[0024]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用于为用户提供模式选择界面,且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按键指令;
[0025]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用于接收来自二号RJ45接口 62的数据,且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
[0026]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用于为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供电;
[0027]RS232电平转换电路5用于将PC机发送的数据传送至RJ45接口 71。
[0028]【具体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的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
[0029]控制器为STM32F103R8T6芯片,为现有技术,用于工作人员编制新程序,该新程序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实现在线升级。
[0030]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包括电容C15、C13、DC-DC隔离电源B0505S-1W ;
[0031]DC-DC隔离电源B0505S-1W的3脚接数字地;DC_DC隔离电源B0505S-1W的4脚同时连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3的正极和+5V电源;电容C15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负极同时接电源地;
[0032]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的连接关系:复位按键RESET5、电阻R25 ;复位按键RESET5的一端连接+3.3V电源,复位按键RESET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25的一端和STM32F103R8T6芯片的BOOTO端,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电源地;
[0033]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包括Ul电路、U2电路、U3电路、U4电路和二号RJ45接口 62 ;
[0034]U4 电路:包括电阻 R5、R10、R16、可调电阻 R7、R14、R11、SN75176B、电容 PCl 和 C2 ;
[0035]可调电阻Rll的一端同时连接二号RJ45接口 62的RS485B连接端、一号RJ45接口 61的RS485B连接端、可调电阻R7的一端、电阻RlO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
[0036]可调电阻Rl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号RJ45接口 62的RS485A连接端、一号RJ45接口 61的RS485B连接端、可调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lO的另一端和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0037]可调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可调电阻R14的另一端和数字地;
[0038]电阻RlO的一端还连接SN75176B的7脚;电阻RlO的另一端还连接SN75176B的6脚;
[0039]SN75176B的8脚同时连接电容PCl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源;电容PCl的阴极同时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数字地;
[0040]Ul电路:包括三极管11、电阻1?1、1?2、1?3、1?4、1?6、电容(:1和光耦仍;
[0041]光耦Ul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l的一端和+3.3V电源;电阻R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STM32F103R8T6芯片的ARM_RXD信号端和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三极管Tl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源地;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三极管Tl的基极和光耦Ul中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光耦Ul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光耦Ul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二号RJ45接口 62的RXD信号连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U4电路中SN75176B的485RXD连接端;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
[0042]U3电路:包括光耦U3、电阻R17、R18、R19、R20和三极管T3 ;
[0043]光耦U3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3.3V电源;光耦Ul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STM32F103R8T6芯片的ARM_TXD信号端;光耦U3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7的一端和电源;电阻R1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号RJ45接口 62的TXD信号连接端、U4电路中SN75176B的TXD信号连接端和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三极管T3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电阻R20的一端和数字地,电阻R2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光耦U3中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
[0044]U2电路:包括光耦U2、电阻R15、R13、R12、R8和三极管T2 ;
[0045]光耦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3.3V电源;光耦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STM32F103R8T6芯片的ARM_485EN信号端;光耦U2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8的一端和电源,电阻R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U4电路中SN75176B的485EN信号连接端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三极管T2的发射极同时连接光耦U2中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数字地;
[0046]RS232电平转换电路5包括RJ45接口 71、RS232芯片、电阻R21、R22、电容C3、C4、C5、C6、C7 和插针 J3 ;
[0047]RJ45接口 71的RXD信号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RS232芯片的9脚;RJ45接口 71的TXD信号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RS232芯片的10脚;
[0048]RS232芯片的16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源地;RS232芯片的2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源地;
[0049]RS232芯片的I脚和3脚之间串联电容C5 ;RS232芯片的4脚和5脚之间串联电容C6 ;RS232芯片的6脚连接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源地;RS232芯片的7脚连接插针J3的2脚;RS232芯片的8脚连接插针J3的3脚;插针J3的5脚接电源地;
[0050]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包括电源插头P1、二极管Η)6、Η)5、电感L1、电容PC2、PC3、C32和电源管理芯片LM2575 ;
[0051]电源插头Pl的一端接数字地,电源插头Pl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PD6的正极;二极管PD6的负极同时连接电容PC2的正极和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I脚;电容PC2的另一端接数字地;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4脚同时连接电感LI的一端、电容PC3的正极和电容C32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2脚和二极管PD5的阴极;电容PC3的负极同时连接电容C32的一端、二极管Η)5的正极、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5脚、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3脚和数字地;电容C32的一端作为+5V电源的输出端,且同时连接RS232芯片的16脚和DC-DC隔离电源B0505S-1W的2脚。
[0052]本实用新型中,图4中的外部电源接入电路图中的电源插头Pl处。用户按键状态能确定控制芯片的上电启动模式。通过上述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在线编程的串口与用于智能电容器RS485通讯的串口共同使用STM32F103R8T6芯片的同一个串口,且与STM32F103R8T6芯片的信号隔离。
[0053]智能电容器内的两个RJ45端口,其中一个RJ45端口仅连接RS485通讯信号,而另一个端口除了连接RS485通讯信号,还连接外部供电信号和用于在线程序下载的串口信号。
[0054]通过调试盒与智能电容器连接,实现外部供电,此调试盒与计算机连接,实现了在线下载程序。
[005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电容器的电网供电方式导致系统安全性降低及在线程序下载及升级方式复杂的问题,以及结构不紧凑的问题。
[0056]首先,如图1所示,智能电容器的RJ45端子包含用于RS485通讯的A、B两根信号,用于串口通讯的RXD和TXD收发信号,串口的参考地信号VSS485,用于系统电流检测的Is信号、GND信号,和控制系统供电信号VCC。每个智能电容器有两个RJ45端子,仅一个RJ45端子连接上述信号,而另一个RJ45端子仅连接RS485通讯的A、B信号和系统电流采样的Is信号、GND信号,如图1所示。这样在智能电容器互联时,RXD和TXD信号不连接,避免相互干扰,VCC也不连接,避免了不同智能电容器的控制电源电压不等时相互干扰。
[0057]其次,用于下载程序的串口信号RXD和TXD与嵌入式芯片的串口通信线通过光耦电路进行隔离。同时RXD和TXD与用于RS485通讯的串口使用同一个串口。TXD和RXD信号一方面直接送到RJ45端子,另外一方面也送到SN75176B实现RS485协议转换。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让下载程序时,SN75176B的发送使能无效,接收端一直处于高电平状态,RXD信号不受影响。
[0058]最后,将STM32F103R8T6芯片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信号与按键信号KEYl相连,当按键按下时,启动模式为串口下载程序ISP模式。
[0059]例如,对于本发明中采用的STM32F103芯片,若BOOtO管脚为高电平,B00T1为低电平,则上电时芯片将处于ISP模式。因此,把B00T1接地,而Β00Τ0接到用户操作的按键输入端。这样,只需智能电容器上电时按住该按键,则电容器控制芯片将进入ISP模式,通过串口下载电路即可实现程序在线下载,该过程中无需打开电容器壳体。
[0060]外接的控制供电电源电路,串口 RS232电平转换电路最终封装于同一调试盒。安装调试人员通过该调试盒连接直流控制电源、计算机和智能电容器。
[0061]工作原理:结合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
[0062]图2、图3所示,控制电源直接接到RJ45端子。在调试板上,外接直流电源通过RGA接头送到电路,其中二极管PD6保证了只有在控制板没有供电时,外部电源才会供电。
[0063]如图2所示。上电时,如果按键RESET5按下,则Β00Τ0信号为高电平,此时嵌入式芯片进入在线编程模式。该模式下,芯片所有管脚为高阻态,故发光二极管U2不导通,输出端为高阻态,经后续电路,由于电阻R12,R13上拉,三极管T2导通,故SN75176B的DE信号为低电平,即发送使能信号无效,因此RS485的A、B信号将分别取决于其上拉和下拉状态,即75LS176的接收端信号485RXD始终为高电平。因此,该模式下,当下载程序时,接收端收到信号,会直接改变串口接收信号状态。如果接受信号RXD为高电平,则光耦Ul不导通,三极管Tl的基极被R6下拉,故Tl集电极电位ARM_RXD为高电平;如果接受信号RXD为低电平,则光耦Ul导通,三极管Tl的基极经电阻R2,R6分压,其电位使Tl发射极导通,Tl工作于饱和状态,故Tl集电极电位ARM_RXD为低电平。
[0064]可见,RXD数据能够顺利送入嵌入式芯片的ARM_RXD信号,ARM能够接受串口数据。同理,当芯片串口发出数据时,TXD状态与ARM_TXD信号状态相同,并连接到RJ45端口,串口数据能顺利发出。TXD信号同时连接到SN75176B,用于RS485发送数据。当不在线下载程序时,RXD和TXD信号均悬空,此时RS485信号能够正常与ARM芯片通讯。
[0065]智能电容器发送过来的RXD和TXD信号经过RS232芯片进行电平转换后接入计算机,这样完成了计算机与智能电容器控制芯片的通信,如图3所示。由于RJ45仅有8根信号线,并被完全占用,无法再提供RS232的供电电源。为此设计一辅助电源,通过调试板上的VDD电源提供RS232所需5V供电。电路如图3所示,VDD通过降压电路转换为5V电压,再通过一隔离DC-DC模块B0505S-1W,得到隔离的5V电压。由于VDD可能变化范围较大,因此降压电路采用的是由控制芯片U5 (LM2575),电感LI,电容C12和二极管PD5组成的Buck型降压电路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它包括PC机、控制器和智能电容器(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RS232电平转换电路(5)和调试盒(7); 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和控制器位于智能电容器(6)中;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和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位于供工作人员使用的独立调试盒(7)内; 所述调试盒(7)上设置有一个RJ45接口(71);所述智能电容器(6)上设置有一号RJ45接口(61)和二号RJ45接口(62);所述调试盒(7)上的RJ45接口(71)与智能电容器(6)上的二号RJ45接口(62)通过RJ45接头连接;一号RJ45接口(61)连接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用于避免与二号RJ45接口(62)的数据相互干扰; 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用于通过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为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供电;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⑴还用于为调试盒(7)内的RJ45接口 (71)供电; 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用于为用户提供模式选择界面,且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按键指令; 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用于接收来自二号RJ45接口(62)的数据,且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 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⑷用于为RS232电平转换电路(5)供电; RS232电平转换电路(5)用于将PC机发送的数据传送至RJ45接口(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容器的在线编程及调试电路,控制器为STM32F103R8T6芯片,其特征在于,智能电容器控制电路外部供电电路(I)包括电容C15、C13、DC-DC 隔离电源 B0505S-1W ; DC-DC隔离电源B0505S-1W的3脚接数字地;DC_DC隔离电源B0505S-1W的4脚同时连接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3的正极和+5V电源;电容C15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负极同时接电源地; 用户按键控制的上电启动模式选择电路(2)的连接关系:复位按键RESET5、电阻R25 ;复位按键RESET5的一端连接+3.3V电源,复位按键RESET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25的一端和STM32F103R8T6芯片的BOOTO端,电阻R25的另一端接电源地; 在线编程的串口信号与RS485通讯的串口信号复用电路(3)包括Ul电路、U2电路、U3电路、U4电路和二号RJ45接口 (62); U4 电路:包括电阻1?5、1?10、1?16、可调电阻1?7、1?14、1?11、5町51768、电容?(:1 和 C2 ; 可调电阻Rll的一端同时连接二号RJ45接口(62)的RS485B连接端、一号RJ45接口(61)的RS485B连接端、可调电阻R7的一端、电阻RlO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 可调电阻Rl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号RJ45接口(62)的RS485A连接端、一号RJ45接口(61)的RS485B连接端、可调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lO的另一端和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可调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可调电阻R14的另一端和数字地; 电阻RlO的一端还连接SN75176B的7脚;电阻RlO的另一端还连接SN75176B的6脚;SN75176B的8脚同时连接电容PCl的阳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源;电容PCl的阴极同时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数字地; Ul电路:包括三极管11、电阻1?1、1?2、1?3、1?4、1?6、电容(:1和光耦仍; 光耦Ul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l的一端和+3.3V电源;电阻Rl的另一端同时连接STM32F103R8T6芯片的ARM_RXD信号端和三极管Tl的集电极;三极管Tl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电源地;电阻R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三极管Tl的基极和光耦Ul中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光耦Ul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电源;光耦Ul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二号RJ45接口(62)的RXD信号连接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U4电路中SN75176B的485RXD连接端;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数字地; U3电路:包括光耦U3、电阻R17、R18、R19、R20和三极管T3 ; 光耦U3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3.3V电源;光耦Ul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STM32F103R8T6芯片的ARM_TXD信号端;光耦U3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17的一端和电源;电阻R17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二号RJ45接口(62)的TXD信号连接端、U4电路中SN75176B的TXD信号连接端和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三极管T3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电阻R20的一端和数字地,电阻R2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光耦U3中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三极管T3的基极; U2电路:包括光耦U2、电阻R15、R13、R12、R8和三极管T2 ; 光耦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3.3V电源;光耦U2中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STM32F103R8T6芯片的ARM_485EN信号端;光耦U2中的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8的一端和电源,电阻R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U4电路中SN75176B的485EN信号连接端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三极管T2的发射极同时连接光耦U2中的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数字地; RS232电平转换电路(5)包括RJ45接口(71)、RS232芯片、电阻R21、R22、电容C3、C4、C5、C6、C7 和插针 J3 ; RJ45接口(71)的RXD信号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RS232芯片的9脚;RJ45接口(71)的TXD信号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RS232芯片的10脚; RS232芯片的16脚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电源地;RS232芯片的2脚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源地; RS232芯片的I脚和3脚之间串联电容C5 ;RS232芯片的4脚和5脚之间串联电容C6 ;RS232芯片的6脚连接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接电源地;RS232芯片的7脚连接插针J3的2脚;RS232芯片的8脚连接插针J3的3脚;插针J3的5脚接电源地; 带隔离的RS232供电电源电路(4)包括电源插头P1、二极管H)6、TO5、电感L1、电容PC2、PC3、C32和电源管理芯片LM2575 ; 电源插头pi的一端接数字地,电源插头Pi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ro6的正极;二极管PD6的负极同时连接电容PC2的正极和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I脚;电容PC2的另一端接数字地;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4脚同时连接电感LI的一端、电容PC3的正极和电容C32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2脚和二极管PD5的阴极;电容PC3的负极同时连接电容C32的一端、二极管Η)5的正极、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5脚、电源管理芯片LM2575的3脚和数字地;电容C32的一端作为+5V电源的输出端,且同时连接RS232芯片的16脚和DC-DC隔离电源B0505S-1W的2脚。
【文档编号】G05B19/042GK204256449SQ201420826832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前军,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人:哈尔滨中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