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671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智能家居玻璃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玻璃窗。



背景技术:

在家居装修中,消费者对玻璃的选择也更加多样性,传统的硬玻璃,横向开窗面积较小,旋转开窗又占据室内空间,室外开窗又会增加不安全因素。传统的玻璃功能单一,大多为双层玻璃,也仅仅提高了隔音效果和保温效果,附加功能不高,无法实现家庭智能化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开窗时为自动卷动收纳,可实现自遮光的智能家居玻璃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家居玻璃窗,包括左侧的椭圆形的封装壳;封装壳右侧设置有开口;封装壳前端设置有转轴连接的封门;封装壳内部右端竖直方向设置有转动连接的收纳轴;收纳轴侧面连接有双层透明膜;双层透明膜右端设置有终端支柱;终端支柱侧面设置与双层透明膜对应的密封凹槽;双层透明膜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连接有均匀分布的竖向的玻璃柱;每个玻璃柱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向通孔;封装壳底端设置有机箱;机箱内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与收纳轴底端相连;收纳轴的上下两端均缠绕连接有收纳线;收纳线的另一端穿过终端支柱与双层透明膜的右端相连;封装壳内部左端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液压缸内的活塞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液压缸滑动密封连接;液压缸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上软管和下软管分别与双层透明膜的上下两端连通;液压缸内设置有等折射填充液;机箱内设置有电动机和电动推杆的控制电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智能家居玻璃窗的所述液压缸内上下两个腔室分别注入不同的填充液,为不互溶的透明等折射液和非透明填充液,透明等折射液和非透明填充液密度不同。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智能家居玻璃窗的玻璃柱的形状为三棱柱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智能家居玻璃窗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at89c2051和gsm无线通讯模块,微处理器at89c2051控制电动推杆和电动机。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智能家居玻璃窗的封装壳的开口处设置有擦洗清洁条。

本发明与传统玻璃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开口为双层透明膜的进出通道,双层透明膜为柔软的透明材质,可卷曲,电动机转动带动收纳轴旋转,将双层透明膜收纳进封装壳,收纳轴反转时,通过收纳线施力将双层透明膜抽出,直至终端支柱的密封凹槽。空腔内的玻璃柱作为双层透明膜的内部支撑,且不影响收纳,电动推杆通电后可控制伸缩输出端,带动活塞挤压液压缸内的等折射填充液使其填充空腔,实现透光或遮光,横向通孔连通空腔内被分隔开的空间;

2、液压缸上下两个腔室分别储存两种不同的填充液,且不互溶,透明等折射液透光,非透明填充液挡光,密度不同易分层,便于交换填充;

3、三棱柱形对双层透明膜的支撑较为稳定,且较平整,保留传统玻璃的触摸感和视觉感受;

4、无线通讯模块便于实现对电动机和电动推杆的远程控制,实现智能管理;

5、开口处设置擦洗清洁条,双层透明膜进出封装壳时,两个表面即能得到擦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层透明膜注入等折射填充液或透明等折射液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框图;

图中,1、封装壳;2、开口;3、封门;4、收纳轴;5、双层透明膜;6、终端支柱;7、密封凹槽;8、空腔;9、玻璃柱;10、横向通孔;11、机箱;12、电动机;13、收纳线;14、液压缸;15、活塞;16、电动推杆;17、上软管;18、下软管;19、擦洗清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智能家居玻璃窗,包括左侧的椭圆形的封装壳1;封装壳1右侧竖直方向设置有开口2;封装壳1前端设置有转轴连接的封门3;封装壳1内部右端竖直方向设置有转动连接的收纳轴4;收纳轴4侧面连接有双层透明膜5;双层透明膜5右端设置有终端支柱6;终端支柱6侧面设置与双层透明膜5对应的密封凹槽7;双层透明膜5内部设置有空腔8;空腔8内设置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的竖向玻璃柱9;每个玻璃柱9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横向通孔10;封装壳1底端设置有机箱11;机箱11内设置有电动机12;电动机12的输出端与收纳轴4底端相连;收纳轴4的上下两端均缠绕连接有收纳线13;收纳线13的另一端穿过终端支柱6与双层透明膜5的右端相连;封装壳1内部左端设置有液压缸14;液压缸14上方设置有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与液压缸14内的活塞15连接;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与液压缸14滑动密封连接;液压缸14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上软管17和下软管18分别与双层透明膜5的上下两端连通;液压缸14内设置有等折射填充液;机箱11内设置有电动机12和电动推杆16的控制电路;液压缸14内的等折射填充液分为不互溶的透明等折射液和非透明填充液;透明等折射液和非透明填充液密度不同;玻璃柱9的形状为三棱柱形;所述的控制电路内连接有无线通讯模块;封装壳1的开口2处设置有擦洗清洁条19。

本发明安装在窗口位置,启动电动机12正转,即可直接带动双层透明膜5收纳进封装壳1,双层透明膜5的左端与收纳轴4固定连接,绕收纳轴4转动并存储,此时收纳轴4上下两端缠绕的收纳线13同时被带动拉出,此种开窗的方式,开窗面积远大于传统的玻璃开窗,且不占用室内空间。在右端,收纳线13绕终端支柱6并从中部穿过终端支柱6与双层透明膜5右端连接,使双层透明膜5右端与密封凹槽7对齐,收纳线13左端与收纳轴4连接,不会脱离;当启动电动机12反转时,收纳轴4转动缠绕收纳线13,回使收纳线13,收纳线13右端就会拉出双层透明膜5,从开口2向终端支柱6移动,直到双层透明膜5右端进入密封凹槽7,此时双层透明膜5处于拉紧状态,起到玻璃的作用,挡风雨、透光,此时双层透明膜5内的玻璃柱9的形状或者说边缘仍可看见,启动电动推 杆16,使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伸长,带动活塞15挤压液压缸14内的等折射填充液,使其进入空腔8,等折射填充液进入空腔8内部,并通过横向通孔10流入间隙空间,如图3所示,当空腔8内充满等折射填充液时,玻璃柱9和等折射填充液两者的折射率相同,当光照射时,不存在折射界面,除表面部分反射和一次折射,大部分光直接通过,即不会看见内部的玻璃柱9和等折射填充液,隐形了一般,整体效果就像普通双层的玻璃一样。

双层透明膜5需密封处理,所以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软管17和下软管18与液压缸14上下两端相连,以保持平衡。在液压缸14内上下两个腔室分别注入不同的填充液,不互溶、不反应,可实现夜间和白天的不同用途。密度小的填充液在上,若透明等折射液的密度小于非透明填充液的密度,则透明等折射液在液压缸14的上腔室,如冬青油等,需要透光时,启动电动推杆16收缩,活塞15挤压上部的透明填充液,通过上软管17流入空腔8直至注满,实现玻璃柱9的隐形,透光较好。当需要挡光时,如夜间或挡阳光,启动电动推杆16伸长,活塞15挤压非透明填充液进入空腔8,并将原空腔8内的透明等折射液挤压回液压缸14的上腔室,由于密度大小而造成的分层,非透明填充液从下部慢慢进入,透明等折射液从上部收回,反之亦然,内部平衡不破坏,可实现半透明半遮光,或全遮光,替代窗帘的作用。三棱柱形的玻璃柱9在空腔8内部的支撑,使双层透明膜5更加稳固平整,本身不易被压碎。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at89c2051微处理器控制,增加gsm无线通讯模块,微处理器at89c2051控制电动推杆和电动机,可实现消费者的远程控制或手机app的智能控制,根据时间、光强、通风量等信息。由于液体的折射率可调,所以等折射填充液可通过调试达到与玻璃的折射率相同,在液体内放入糖、盐、尿素等溶解,即可改变溶液的折射率,以达到使用要求。本发明上下两端的密封可由窗户的边框辅助完成,或在上下两端设置相同材质的密封条,增加密封性,双层透明膜5材质可为pvc透明软板,透光性强,可弯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