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142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磁悬浮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显示设备或声音输出设备等,利用磁悬浮原理将显示屏或喇叭等顶部部件设置在底座上,使得显示屏或喇叭能够在底座上进行转动。

但是,由于顶部部件与底座之间通过悬空式的连接方式,使得顶部部件与底座之间的对应角度及高度无法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磁悬浮设备的顶部部件与底座之间进行准确定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触发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所述光线输出组件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电子设备除了包括所述第一本体之外还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目标点,所述目标点的个数与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的个数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若所述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则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所述位置对应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

上述方法,优选的,触发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包括:

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检测到输入操作时,响应于所述输入操作,触发所述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包括:

所述第一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

和/或

所述第一本体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触发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包括:

触发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具有预设光线特征的光线。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组件触发器,与光线输出组件相连接,用于触发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所述光线输出组件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电子设备除了包括所述第一本体之外还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目标点,所述目标点的个数与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的个数相匹配;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若所述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则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

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

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目标点,所述目标点的个数与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的个数相匹配;

还包括:

控制器,用于触发所述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使得所述第一本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若所述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则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具体为: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位置对应关系为: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条件。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包括:

所述第一本体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和/或所述第一本体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移动,直到所述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所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使得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具有预设的光线特征。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的分布呈正多边形结构。

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每个所述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相同。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一本体上设置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使得在光线输出组件输出光线时,输出的管线能够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进而使得第一本体如顶部部件与第二本体如底座之间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准确定位,实现本申请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a~图2g、图3a、图3b、图4a~图4c及图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应用示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图8e、图9a、图9b、图10a~图10c及图11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应用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适用于具有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的电子设备中,且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而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目标点,且目标点的个数与光线输出组件的个数相匹配,如图2a中所示。优选的,第一本体上的每个光线输出组件均在第二本体上对应有一个目标点。

本实施例中,可以有以下步骤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准确定位:

步骤101:触发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本体上的光线输出组件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的同一平面上,如图2b中所示,光线输出组件均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上表面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平面上,如图2c中所示,光线输出组件除了设置在第一本体的上表面之外,还设置在下表面或中间位置,并不在同一平面上。

而每个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的方向与第一本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如图2d中所示,光线输出组件x1~x3所输出光线的方向均与中心轴线成X角度,且光线方向的反向延长线汇集到第一本体上方的同一点上,形成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均从这一点上所输出的效果;或者,每个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的方向与第一本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不同,如图2e中所示,光线输出组件x1所输出光线的方向与中心轴线成y1角度,光线输出组件x2所输出光线的方向与中心轴线成y2角度,光线输出组件x3所输出光线的方向与中心轴线成y3角度,等等。

这里的光线输出组件可以为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也可以为激光灯,输出光线,能够投射到第二本体上。

步骤102:对第一本体施加外力,使得第一本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如图2f中所示。

这里的外力,可以为设置在第一本体行设置的动力结构产生,以推动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或者,也可以为用户的操作体对第一本体施加的作用力,如图2g中所示,用户手指推动第一本体,使得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

在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过程中,用户人眼或者监测器监测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在第二本体上所投射的位置,若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则此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此时产生提示信息,如提示音等,提示停止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相对移动,动力结构或用户操作体停止对第一本体的施力,停止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相对移动。

这里的目标点可以预先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呈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时进行标记,由此,在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时,只要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对应的目标点上就停止移动,即可确定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当前相对位置满足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本体上设置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使得在光线输出组件输出光线时,输出的管线能够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进而使得第一本体如顶部部件与第二本体如底座之间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准确定位,实现本申请目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只需在第一本体上设置光线输出组件,在第二本体上标记目标点即可实现,无需改变电子设备的尺寸,并不影响原有电子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是指: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利用磁体及能够通电产生磁性的线圈呈现稳定的相对静止状态。

如图3a中所示,第二本体为底座结构,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磁体,第一本体为顶部部件,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线圈,对第一本体上的线圈进行通电,通电后的线圈变为电磁体,磁场方向由线圈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确定。如果该线圈所产生磁场的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如线圈产生的磁场的N极在下、S极在上,磁体的N极在上、S极在下,或者线圈产生的磁场的N极在上、S极在下,磁体的N极在下、S极在上),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会在线圈和磁体之间产生排斥力,该排斥力使得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向上移动,在排斥力的大小与方向与第一本体的重力大小与重力方向相匹配时,形成悬浮状态。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外力对第一本体进行推动,使得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并在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相应的目标点上,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达到排斥力与重力相匹配的状态,由此使得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

在另一种实现中,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是指:第一本体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本体的中心轴线重合,且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条件。

基于如图3a中所示的磁悬浮原理,本实施例中预先根据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呈现稳定的磁悬浮状态时的相对状态进行记录,即标记第一本体上的光线投射组件所输出的光线投射到第二本体上的目标点,此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具有预设条件中的标准距离,且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具有中心轴线相互重合的相对角度关系,如图3b中所示。

由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外力作用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进行相对移动,在第一本体上的光线投射组件所输出的光线投射到第二本体上的目标点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具有预设条件中的标准距离,且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具有中心轴线相互重合的相对角度关系,即为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

在其他实现中,光线输出组件的启动可以由用户手动触发,例如,可以对电子设备上的机械按钮进行按压操作,或者,对电子设备上的触控设备进行触摸操作,或者只需要用户触摸到电子设备即可触发。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用户在第一本体上的输入操作进行监测,进而对输入操作进行响应,由此来触发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使得在第一本体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并在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所述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时停止移动,此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如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等。

另外,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可以为多个方向上的移动,如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本体在水平方向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和/或,第一本体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

如图4a中所示,第一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及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

或者,如图4b中所示,第一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

或者,如图4c中所示,第一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可以为具有预设光线特征的光线,如不同的颜色特征或者投影花纹特征,如六边形、五角星或圆环等。如图5中所示,第一本体上有三个激光灯,第二本体上有三个目标点(Mark),每个目标点上有个圆环标记,用户水平拿起第一本体,此时第一本体上的三个激光灯被触发启动并输出光线,用户推动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在三个激光灯所投射的光线中的圆环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且与目标点的圆环相匹配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为预设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的快速且准确的定位。

参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上,包括有:

组件触发器601,与第一本体上的光线输出组件相连接,用于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而电子设备除了包括所述第一本体之外还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目标点,目标点的个数与光线输出组件的个数相匹配。

由此,第一本体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移动过程中,若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则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具有预设的相对位置关系。

这里的组件触发器601可以为机械控件、触控组件等,在用户对机械控件按压或者触摸到第一本体时,机械控件或触控组件会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进而触发光线输出组件启动并输出光线。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其他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关实施例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通过在第一本体上设置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使得在光线输出组件输出光线时,输出的管线能够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进而使得第一本体如顶部部件与第二本体如底座之间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准确定位,实现本申请目的。

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

第一本体701及第二本体702。

其中,第一本体701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703。第二本体702上设置有目标点704,目标点704的个数与光线输出组件703的个数相匹配。

在一种实现中,如图8a及图8b中所示,光线输出组件703设置在第一本体701上的同一平面上或不同平面上。而光线输出组件703在第一本体701上的设置状态使得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的方向与第一本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8c及图8d所示。图8a~图8d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图2b~图2e对应内容。

这里的光线输出组件703可以为LED,也可以为激光灯,输出光线,能够投射到第二本体702上。

而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光线输出组件703在第一本体701上的分布可以呈正多边形结构,如图8e中的正四边形所示。

电子设备还包括有:

控制器705,用于触发光线输出组件703启动并输出光线,使得第一本体70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若光线输出组件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702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703相对应的目标点704上,则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

在第一本体701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过程中,用户人眼或者控制器监测光线输出组件703所输出的光线在第二本体702上所投射的位置,若光线输出组件703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702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703相对应的目标点上,则此时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此时产生提示信息,如提示音等,提示停止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的相对移动,动力结构或用户操作体停止对第一本体701的施力,停止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的相对移动。

这里的目标点704可以预先在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呈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时进行标记,由此,在第一本体701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时,只要光线输出组件703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对应的目标点704上就停止移动,即可确定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的当前相对位置满足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本体上设置至少三个光线输出组件,使得在光线输出组件输出光线时,输出的管线能够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上与每个光线输出组件相对应的目标点上,进而使得第一本体如顶部部件与第二本体如底座之间具有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准确定位,实现本申请目的。

在一种实现中,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的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是指: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即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利用磁体及能够通电产生磁性的线圈呈现稳定的相对静止状态。

如图9a中所示,第二本体702为底座结构,第二本体702上设置有磁体,第一本体701为顶部部件,第一本体701上设置有线圈,对第一本体701上的线圈进行通电,通电后的线圈变为电磁体,磁场方向由线圈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确定。如果该线圈所产生磁场的方向与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如线圈产生的磁场的N极在下、S极在上,磁体的N极在上、S极在下,或者线圈产生的磁场的N极在上、S极在下,磁体的N极在下、S极在上),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会在线圈和磁体之间产生排斥力,该排斥力使得第一本体701相对于第二本体702向上移动,在排斥力的大小与方向与第一本体701的重力大小与重力方向相匹配时,形成悬浮状态。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外力对第一本体701进行推动,使得第一本体701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并在光线输出组件703所输出的光线分别投射到第二本体702相应的目标点704上,使得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达到排斥力与重力相匹配的状态,由此使得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

在另一种实现中,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的预设的位置对应关系,是指:第一本体70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本体702的中心轴线重合,且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条件。

基于如图9a中所示的磁悬浮原理,本实施例中预先根据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呈现稳定的磁悬浮状态时的相对状态进行记录,即标记第一本体701上的光线投射组件所输出的光线投射到第二本体702上的目标点,此时,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具有预设条件中的标准距离,且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具有中心轴线相互重合的相对角度关系,如图9b中所示。

由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外力作用将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进行相对移动,在第一本体701上的光线投射组件所输出的光线投射到第二本体702上的目标点时,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具有预设条件中的标准距离,且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具有中心轴线相互重合的相对角度关系,即为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

另外,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本体701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可以为多个方向上的移动,如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本体701在水平方向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和/或,第一本体701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

如图10a中所示,第一本体701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及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

或者,如图10b中所示,第一本体701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

或者,如图10c中所示,第一本体701在外力作用下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光线输出组件703所输出的光线可以为具有预设光线特征的光线,如不同的颜色特征或者投影花纹特征,如六边形、五角星或圆环等,如图11中所示,第一本体701上有三个激光灯,第二本体702上有三个目标点(Mark),每个目标点704上有个圆环标记,用户水平拿起第一本体701,此时第一本体701上的三个激光灯L1~L3被触发启动并输出光线,用户推动第一本体701相对于第二本体702移动,在三个激光灯L1~L3所投射的光线中的圆环投射到第二本体702上且与目标点704的圆环相匹配时,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1之间为预设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保持磁悬浮的稳定状态,实现第一本体701与第二本体702之间的快速且准确的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