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农业互联网系统的昆虫吊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4865发布日期:2018-06-27 22:0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农业互联网系统的昆虫吊飞装置,属于农业互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互联网的应用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它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互联网的一个是重要特征是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农业互联网系统是基于传感器技术构建的智能化作物管理系统,其依赖互联网和传感器与信息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结合,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重点应用领域,可极大地提高农业的机械化和产品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昆虫吊飞装置是农业互联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互联网农业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过程,需要设计昆虫吊飞装置来进行实际农田昆虫的监控,以便了解其生活迁徙规律和飞行能力,并以此作为农业互联网系统决策部署的重要依据;现有的昆虫吊飞装置利用计算机记录昆虫飞行状态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飞行磨供昆虫飞行;另一部分是光电传感器和微机检测系统,记录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归类,最后送往计算机显示和打印;但是该装置采取的微控制器速度低,一次能够控制的通道少,并且实验时需要对每一个通道进行布线,增加了复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农业互联网系统的昆虫吊飞装置,能对30路的中小型昆虫的飞行距离和飞行速度进行精确的测试和检测,并能把相关参数通过USB数据线传输给控制台,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显示和打印。

本发明的基于农业互联网系统的昆虫吊飞装置,包括MCU控制单元,及与MCU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单元、光照检测单元、湿度检测单元和报警电路,及与MCU控制单元通过USB串口转换器连接的控制台;所述MCU控制单元通过总线连接有多个光电传感器;每个所述光电传感器其输入端设置有采集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MCU控制单元为ATMega 16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传感器由光电传感器单元和三极管放大电路组成。

再进一步地,所述光电传感器单元为槽型光耦,且其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基于农业互联网系统的昆虫吊飞装置,能对30路的中小型昆虫的飞行距离和飞行速度进行精确的测试和检测,并能把相关参数通过USB数据线传输给控制台,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显示和打印;本系统具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报警控制的功能,能够近似模拟自然条件下昆虫个体的飞行与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等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框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MCU控制单元,2-温度检测单元,3-光照检测单元,4-湿度检测单元,5-报警电路,6-USB串口转换器,7-控制台,8-总线,9-光电传感器,10-采集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农业互联网系统的昆虫吊飞装置,包括MCU控制单元1,及与MCU控制单元1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单元2、光照检测单元3、湿度检测单元4和报警电路5,及与MCU控制单元1通过USB串口转换器6连接的控制台7;所述MCU控制单元1通过总线8连接有多个光电传感器9;每个所述光电传感器9其输入端设置有采集通道10。

所述MCU控制单元1为ATMega 16单片机。

所述光电传感器9由光电传感器单元和三极管放大电路组成。

所述光电传感器单元为槽型光耦,且其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构成。

本发明的基于农业互联网系统的昆虫吊飞装置,能对30路的中小型昆虫的飞行距离和飞行速度进行精确的测试和检测,并能把相关参数通过USB数据线传输给控制台,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显示和打印;本系统具有温湿度传感器和报警控制的功能,能够近似模拟自然条件下昆虫个体的飞行与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等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经实验测试表明,本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结构简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