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119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室内环境质量和该校运营是绿色建筑的两个重要环节。室内环境质量环节强调改善用户的热舒适效果,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从而提高教学和办公效率。高效运营管理环节强调节能管理,实现高效用能,减少能耗浪费。教室内与办公室内空气质量和环境控制至关重要。室内人员密集并且长期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室内的粉尘、呼出的污浊空气、昏暗或过强的灯光等降低了学习和工作效率,甚至会影响同学们和工作者的身体健康。通过改善室内的采光条件、通风条件,改善教师的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环境,减轻学习工作过程中的身体负担,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公效率。现有的一些建筑项目中,教室或办公室内安装了环境质量控制和温度控制两套系统,两套系统完全独立,且为各个房间独立安装,很难实现协同工作。由于采用不同厂家的环境监测产品、调节控制产品,通讯协议复杂,增加了通讯转换环节,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集成安装难度,增加了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以使整个楼宇的环境可以得到统一的调控,同时不同的房间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不同,对该房间环境进行微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分析仪、空气采集器、图像采集装置、照明灯、存储器、无线通信装置、地表湿度传感器、中央空调、加湿装置、空气净化装置、火灾传感器、定位装置、喷水装置、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制冷装置、加热装置,所述空气质量分析仪与所述空气采集器通过所述气体传输管路连接,所述照明灯连接光敏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所述火灾传感器连接第一警报装置,所述地表湿度传感器连接第二警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为高清摄像头,置于楼宇门禁处;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为wifi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警报装置和所述第二警报装置均为蜂鸣器;

进一步的,还设有第三方终端,所述第三方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方终端为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或pc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可对整栋楼宇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同时每个住户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已经调配好的基础上,对湿度、温度和空气质量进行微调,使用上更为便利,同时整栋楼宇的各个楼测定还可对楼层漏水进行检测,若发现及时报警,避免更对损失的发生,各个传感器监控到的数据均发送至存储器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对其进行检验,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央处理器,2-第一温度传感器,3-第一湿度传感器,4-空气质量分析仪,5-空气采集器,6-气体传输管路,7-图像采集装置,8-光敏传感器,9-声音传感器,10-照明灯,11-存储器,12-无线通信装置,13-地表温度传感器,14-第二警报装置,15-中央空调,16-加湿装置,17-空气净化装置,18-火灾传感器,19-定位装置,20-喷水装置,21-第二警报装置,22-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二湿度传感器,24-制冷装置,25-加热装置,26-第三方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楼宇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1和与所述中央处理器1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湿度传感器3、空气质量分析仪4、空气采集器5、图像采集装置7、照明灯10、存储器11、无线通信装置12、地表湿度传感器13、中央空调15、加湿装置16、空气净化装置17、火灾传感器18、定位装置19、喷水装置20、第二温度传感器22、第二湿度传感器23、制冷装置24、加热装置25,所述图像采集装置7为高清摄像头,置于楼宇门禁处,便于对进去门禁的人员进行监控,同时可将监控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1内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2为wifi装置,还设有第三方终端26,所述第三方终端26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装置12与所述中央处理器1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三方终端26为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或pc机,所述空气质量分析仪4与所述空气采集器5通过所述气体传输管路6连接,所述照明灯10连接光敏传感器8和声音传感器9,所述火灾传感器18连接第一警报装置21,所述地表湿度传感器13连接第二警报装置14,所述第一警报装置21和所述第二警报装置14均为蜂鸣器,第三方终端26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2调取存储器11内部的数据,在楼宇内发生危险时,即第一警报装置21和第二警报装置14发出警报时,同步将警报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2发送至第三方终端。

在楼宇的中央开辟一小块地方,用于防止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分析仪4,此时检测到的数据,最大程度上课代表楼宇内部的环境数据,空气采集器5设有多个,且分布在不同的楼层,空气采集器5采集完成气体后,可通过气体传输管路6传输至空气质量分析仪4,并对采集到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数据,启动中央空调15、加湿装置16和空气净化装置17,对楼宇内的环境进行调节,使调节后的温度、湿度保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程度,并将调节后的气体出口,位于楼宇内的各个房间内,第二温度传感器22和第二湿度传感器23均设置在楼宇内的不同房间内,各个房间的住户可根据自身不同的状况,在已经调节好的空气的温度、湿度的基础上,采用制冷装置24和加热装置25对出风口处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微调,若觉得自然环境下的温度和湿度已经较为舒适,也可关闭出风口,若觉得调节后的湿度不够,可在房间内部添加一个加湿器,同样若觉得室内的空气需要更近一部的净化,则可自行购买空气净化器,并将其放置在房间内部,照明灯10设置在楼道内,并可在黑暗且有声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开启,为通过楼道的住户照明,地表湿度传感器13设置在每一层住户的地板内部,第二警报装置14随地表湿度传感器13一起设置在该住户的家里,若地板内部积聚过多的水分,会发生渗水的情况,会对楼下住户的家居造成一定的损伤,地表湿度传感器13可随时监测地表内部的湿度情况,若湿度过高存在发生渗水的情况,则第二警报装置14发出警报,提示住户有可能发生渗水的危险,及早对其进行处理,火灾传感器18、第一警报装置21和喷水装置20均设置多个,并分别同时设置在各个用户的家内,或楼道内,发生火灾时,火灾传感器18感应到火灾的发生,第一警报装置21发出警报提示住户发生火灾,及早做好救火撤离准备,定位装置19对发生火灾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后,启动火灾附近的喷水装置20,对起火点进行自动灭火操作,减缓火灾的蔓延,为救火和逃生提供宝贵的时间,图像采集装置7设置在楼宇的门禁处,对进去门禁的人员进行监控,同时可将监控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1内部,若发生偷盗等事情可及时调取图像信息,锁定嫌疑人,减少用户的损失。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