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端无线I/O模块、远程端无线I/O模块及PLC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622阅读:15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C端无线I/O模块、远程端无线I/O模块及PLC无线I/O系统。



背景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类似无线I/O控制器的无线数据终端(例如DTD433M)提供RS232/RS485接口,无线可靠传输距离在1米~3000米范围内均可使用。DTD433M既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也适合于点对多点而且分散不便于挖沟布线等应用场合,不需要布线。DTD433M不仅能与PLC、DCS、智能仪表及传感器等设备组成无线测控系统,同时能与组态软件、人机界面、触摸屏、测控终端等工控产品实现自由协议、PPI协议、MODBUS协议的组态,但该类无线数据终端仅仅是将有线RS485等通信端口无线化,对于大量I/O信号的PLC系统,并不能有效降低系统复杂度。

北京捷麦顺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50无线PLC,该类产品主要是将PLC系统之间实现无线数据通信以及实现PLC与上位机之间的无线通信,本身并没有解决现有PLC系统中I/O模块、运动控制模块、计数模块等各类模块混合使用的复杂PLC系统中的I/O信号无线化。

目前的PLC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是通过有线输入输出(I/O模块)方式进行,因此需要布设大量线缆,特别是对于受控设备复杂,布线空间有限,PLC系统与受控设备距离较远等情况,大量线缆的布设存在增加成本、容易连接错误、影响美观、空间要求大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PLC端无线I/O模块、远程端无线I/O模块及PLC无线I/O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PLC端无线I/O模块,包括:

PLC总线接口,用于为所述PLC端无线I/O模块提供供电接口与通信接口,及外接PLC系统;

第一硬件编码开关,用于进行地址设置;

第一收发天线,用于接收及发送无线传输数据信号;

第一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无线传输数据信号,及与PLC系统通信。

一种远程端无线I/O模块,包括:

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远程端无线I/O模块供电;

有线I/O接口,用于外接I/O设备;

第二硬件编码开关,用于进行地址设置;

第二收发天线,用于接收及发送无线传输数据信号;

第二处理器,用于处理所述无线传输数据信号,及与有线I/O接口通信。

一种PLC无线I/O系统,包括上述PLC端无线I/O模块及远程端无线I/O模块,所述PLC端无线I/O模块与所述远程端无线I/O模块通过地址设置进行配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PLC系统与受控设备之间的数据进行无线传输,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LC端无线I/O模块可以直接替代现有PLC系统的有线I/O模块,与有线传输相比,避免了大量有线线缆的布设,避免了有线线缆布设存在的难度大、成本高、空间受限、影响美观等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LC无线I/O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标记

PLC系统100;PLC端无线I/O模块200;远程端无线I/O模块300;受控设备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PLC无线输入输出(I/O)系统,其包括PLC端无线I/O模块200及远程端无线I/O模块300,PLC端无线I/O模块200与PLC系统100有线连接,远程端无线I/O模块300与受控设备400有线连接,PLC系统100通过PLC端无线I/O模块200向受控设备400发送传输数据,或者接收受控设备400发送的传输数据;受控设备400通过远程端无线I/O模块300接收PLC系统100发送的传输数据,或者向PLC系统100发送传输数据。

具体地,PLC端无线I/O模块200,包括PLC总线接口、多个I/O接口、第一硬件编码开关、第一收发天线及第一处理器。PLC端无线I/O模块200通过该PLC总线接口与PLC系统100有线连接,一方面PLC系统通过该PLC总线接口为PLC端无线I/O模块提供电源,另一方面PLC系统通过该PLC总线接口与PLC端无线I/O模块相互通信。第一硬件编码开关对PLC端无线I/O模块进行地址设置,以便于与远程端无线I/O模块进行配对,配对后的PLC端无线I/O模块与远程端无线I/O模块才能相互进行数据信号无线传输。第一收发天线用于接收及发送无线传输数据信号,实现PLC系统与受控设备之间的信息无线交互。第一处理器用于无线信号的收发处理,与PLC系统的CPU模块进行通信,读取第一硬件编码开关地址。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PLC端无线I/O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一指示灯,一个第一指示灯对应显示一个PLC系统的I/O端口的状态,第一指示灯与第一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控制第一指示灯。第一指示灯可以是发光二极管,也可以是柱状灯,例如对于数字量信号,第一指示灯可采用发光二极管进行指示,对于模拟信号量,第一指示灯可采用柱状灯指示模拟量的大小。例如,I/O端口状态为数字量1时发光二极管亮,I/O端口状态为数字量0时发光二极管灭。

本实施例中,PLC端无线I/O模块还包括第一底座,用于搭载PLC总线接口、第一硬件编码开关、第一收发天线、第一处理器、第一指示灯。

具体地,远程端无线I/O模块300,包括电源单元、有线I/O接口、第二硬件编码开关、第二收发天线及第二处理器。远程端无线I/O模块300通过该有线I/O接口与受控设备400有线连接,有线I/O接口将I/O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与第二处理器进行通信。电源单元为整个远程端无线I/O模块供电,第二硬件编码开关对远程端无线I/O模块进行地址设置,以便于与PLC端无线I/O模块进行配对,配对后的远程端无线I/O模块与PLC端无线I/O模块才能相互进行数据信号无线传输。第二收发天线接收及发送无线传输数据信号,实现PLC系统与受控设备之间的信息无线交互。第二处理器用于无线信号的收发处理,与受控I/O设备进行通信,读取第二硬件编码开关地址。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远程端无线I/O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二指示灯,一个第二指示灯用于指示一个对应I/O接口的状态,第二指示灯与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处理器控制第二指示灯,例如I/O端口状态为1时控制第二指示灯亮,I/O端口状态为0时控制第二指示灯灭。

本实施例中,远程端无线I/O模块还包括第二底座,用于搭载电源单元、有线I/O接口、第二硬件编码开关、第二收发天线、第二处理器、第二指示灯。

上述PLC端无线I/O模块与远程端无线I/O模块通过地址设置进行配对,其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基于同一规则进行地址设置即可实现配对。例如,PLC端无线I/O模块与远程端无线I/O模块在进行地址设置时,采用相同的网络地址,但是在网络地址前加“1”表示该地址为远程端无线I/O模块地址,网络地址前加“2”表示该地址为PLC端无线I/O模块地址。

PLC系统与受控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信号传输,传统方式下,PLC系统的I/O接口与受控设备的I/O接口通过线缆连接,两者之间传输的数据通过该线缆有线传输。而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PLC无线I/O系统,PLC端无线I/O模块通过PLC总线接口与PLC系统有线连接,远程端无线I/O模块通过有线I/O接口与受控设备有线连接,PLC系统欲传输给受控设备的数据信号先传输给PLC端无线I/O模块,由PLC端无线I/O模块无线传输给与其配对的远程端无线I/O模块,再由远程端无线I/O模块传输给受控设备;受控设备欲传输给PLC系统的数据信号先传输给远程端无线I/O模块,由远程端无线I/O模块无线传输给与其配对的PLC端无线I/O模块,再由PLC端无线I/O模块传输给PLC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LC端无线I/O模块及远程端无线I/O模块,可以实现PLC系统与受控设备之间的数据进行无线传输,与有线传输相比,避免了大量有线线缆的布设,同时也避免了有线线缆布设存在的难度大、成本高、空间受限、影响美观等缺陷。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PLC端无线I/O模块及远程端无线I/O模块,可以实现现有PLC系统中I/O模块的直接替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发明的PLC端无线I/O模块及远程端无线I/O模块,由于采用相同的PLC总线接口,可以直接替换现有的有线I/O模块,无需修改程序即可实现PLC系统的I/O信号无线传输改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