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829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进而促进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汽车种类和型号的不断增加,用户对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和舒适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汽车进行不定期的故障检测成为检测汽车使用安全可靠性的一项重要判断标准。

现有技术中,在对汽车进行下线检测时,大部分是由人工手持下线设备实现与车载诊断系统OBD的连接,并与后台数据进行连接,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下线故障检测、车型配置、钥匙学习等操作。

然而,在进行下线故障检测之前,通过人工操作将各个设备进行连接,不仅增加了人工操作的复杂程度,延长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降低了下线故障检测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仅增加了人工操作的复杂程度,延长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降低了下线故障检测的质量和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下线检测系统设置于车身上,包括:控制器、通信装置和检测装置;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通信装置实现车辆与工厂的通信连接,并在所述检测装置接收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的信息指令之后,控制所述检测装置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

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实现所述车辆与工厂的通信连接;并在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工厂已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向所述检测装置发送状态信息;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与用户终端相连接,并在接收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的状态信息之后,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执行指令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并将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WIFI连接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工厂的WIFI信息,并在通过验证之后,通过无线WIFI实现所述车辆与所述工厂的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WIFI连接单元中包括:用户名存储区和密码存储区,其中,所述用户名存储区内存储有所识别的工厂WIFI信息中的用户名信息,所述密码存储区内存储有与用户名信息相关联的密码信息。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下线检测单元,用于进行车辆的下线故障检测操作。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车辆配置单元,用于对车辆的性能参数进行配置;

钥匙学习单元,用于对所述车辆的遥控钥匙进行学习。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控制器集成于车载诊断系统中,所述车载诊断系统设置于车身上。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控制器为CPU或者ECU。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还包括:状态指示器,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检测装置相连接,用于在所述检测装置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过程中显示所述车辆的状态信息。

如上所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个人电脑。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及汽车,通过设置的通信装置3可以实现车辆与工厂的通信连接,并且在确定车辆与工厂建立连接之后,控制器会自动控制检测装置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并且缩短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还提高了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保证了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车身; 2、控制器;

3、通信装置; 301、用户名存储区;

302、密码存储区; 4、检测装置;

401、下线检测单元; 402、车辆配置单元;

403、钥匙学习单元; 5、工厂;

6、用户终端; 7、状态指示器;

8、车载诊断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用户终端6进行数据交互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用于自动实现车辆的下线检测操作,并且,该下线检测系统设置于车身1上,具体的,该下线检测系统包括:控制器2、通信装置3和检测装置4;

控制器2,与通信装置3和检测装置4相连接,用于控制通信装置3实现车辆与工厂5的通信连接,并在检测装置4接收通信装置3发送的信息指令之后,控制检测装置4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

通信装置3,与检测装置4相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器2发送的控制指令实现车辆与工厂5的通信连接;并在确定车辆与工厂5已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向检测装置4发送状态信息;

检测装置4,用于与用户终端6相连接,并在接收通信装置3发送的状态信息之后,根据控制器2发送的执行指令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并将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6。

其中,本实施对于控制器2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控制器2设置为控制芯片或者控制电路,较为优选的,可以将控制器2设置为中央处理器CPU或者车载电脑ECU;在将控制器2确定为CPU或者ECU之后,可以通过CPU或者ECU对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测;例如,在通信装置3检测到存在待接入的工厂5时,CPU或者ECU会控制通信装置3启动通信连接功能,以实现车辆与工厂5之间的通信连接;本实施对于通信装置3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通信装置3设置为包括蓝牙通信连接装置、CAN总线通信装置3等等,较为优选的,将通信装置3设置为包括:WIFI连接单元,用于识别工厂5的WIFI信息,并在通过验证之后,通过无线WIFI实现车辆与工厂5的通信连接。

在将通信装置3设置为包括WIFI连接单元之后,WIFI连接单元可以识别工厂5的WIFI信息,为了保证工厂5WIFI信息连接的质量,会预先设置有WIFI验证信息,一般情况下,WIFI验证信息包括用户名信息的验证和密码信息的验证,因此,为了提高WIFI连接单元实现车辆与各个工厂5之间的WIFI连接质量和效率,将WIFI连接单元中设置为包括:用户名存储区301和密码存储区302,其中,用户名存储区301内存储有所识别的工厂5WIFI信息中的用户名信息,密码存储区302内存储有与用户名信息相关联的密码信息;这样,通过设置的用户名存储区301和密码存储区302,可以有效地将已通过验证的工厂5的WIFI信息记录下来,当再次识别到已经通过验证的WIFI信息后,则可以直接调用预先存储在用户名存储区301和密码存储区302中的用户名信息和密码信息建立车辆与工厂5的通信连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通信连接建立的质量和效率。

在建立车辆与工厂5之间的通信连接之后,通信装置3(即WIFI连接单元)向检测装置4发送状态信息,从而检测装置4可以根据状态信息确定车辆与工厂5已经建立通信连接,此时,可以根据控制器2发送的执行指令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本实施例对于检测装置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效果对其进行任意设置,较为优选的,可以将检测装置4设置为包括:下线检测单元401,用于进行车辆的下线故障检测操作。

通过设置的下线检测单元401,可以实现车辆的下线故障检测操作,从而可以保证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质量,还可以将检测装置4设置为还包括:

车辆配置单元402,用于对车辆的性能参数进行配置;

具体应用时,车辆配置单元402可以对车辆的安全性能参数、舒适性参数和便利性参数进行配置,其中,安全性能参数的配置可以包括:ABS防抱死、EBD制动力分配、ESP稳定程序等电子系统参数的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安全性能参数大都为设置于车辆上的主动安全性设备的性能参数;除此之外,安全性能参数的配置还可以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车轮防盗螺栓等被动性装置的配置等等;而对于舒适性参数的配置而言,一般包括:天窗、CD音响、车载DVD、冷藏箱、中间扶手、空调、座椅加热、绿色隔热玻璃等参数的配置;而对于便利性参数的配置,一般的就有卫星导航系统、助力转向、动力转向系统、自动雨刮器、电控后视镜、电动调节座椅、电动遮阳帘、可折叠后座椅、后备箱/车门内部开启遥控装置、语音提示等参数的配置,通过上述对车辆的性能参数进行配置,可以有效地保证车辆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和舒适程度,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钥匙学习单元403,用于对车辆的遥控钥匙进行学习。

通过设置的钥匙学习单元403对车辆的遥控钥匙进行学习,可以使得用户根据个人习惯和爱好对车辆的控制功能和遥控钥匙进行设置,从而便于用户对车辆进行稳定控制。

在检测装置4执行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之后,可以将检测装置4所执行的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6处,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数据信息对车辆的当前状态进行分析判断,本实施例对于用户终端6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较为优选的,可以将用户终端6设置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个人电脑,通过设置的上述用户终端6,可以便于用户随时读取或者查看相应的数据信息;从而提高了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使用的稳定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通过设置的通信装置3可以实现车辆与工厂5的通信连接,并且在确定车辆与工厂5建立连接之后,控制器2会自动控制检测装置4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并且缩短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还提高了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保证了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对于控制器2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为了进一步减少车身1的占用空间,较为优选的,将控制器2设置为集成于车载诊断系统8中,车载诊断系统8设置于车身1上。

进一步的,在车辆进行下线检测操作的过程中,为了使得用户随时了解车辆的检测状态,将车辆下线检测系统设置为还包括:状态指示器7,与控制器2和检测装置4相连接,用于在检测装置4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过程中显示车辆的状态信息。

例如,在车辆正在处于车辆下线检测操作的过程中,此时可以将状态指示器7设置为显示数字1,此时状态指示器7所显示的状态可以通过控制器2进行预先设置,即当用户看到数字1之后,可以确定此时的车辆处于车辆下线检测过程中;而当车辆处于车辆下线检测操作完毕后,此时可以将状态指示器7设置为显示数字0,即当用户看到数字0之后,则可以了解到车辆已经执行完毕相应的车辆下线检测操作;这样通过设置的状态指示器7,较为直观地将车辆的状态显示给用户看,从而有效地方便用户了解车辆的状态,进一步提高了该车辆下线检测系统使用的方便可靠性。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通过在汽车上设置有上述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的远程诊断和控制;具体的,车辆下线检测系统通过设置的通信装置3可以实现车辆与工厂5的通信连接,并且在确定车辆与工厂5建立连接之后,控制器2会自动控制检测装置4执行车辆下线检测操作,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骤,并且缩短了下线故障检测的准备时间,并且还提高了汽车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有效地保证了该汽车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