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蛋恒温孵化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79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本新型涉及养殖,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禽蛋恒温孵化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自动化控制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温度控制系统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现代化养鸡中,但鸡雏恒温孵化器的设计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恒温孵化箱,这种孵化箱一般采用单片机/DSP控制,内部电路结构复杂,需要进行复杂的程序编写,生产成本高,售价普遍较高,且操作繁琐不易掌握,不适合家庭养殖使用。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鸡雏恒温孵化器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

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新型提供了一种禽蛋恒温孵化电路。

一种禽蛋恒温孵化电路,由电源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由降压电容C1、电阻R8、整流二极管VD、滤波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S组成;电容C1与电阻R8并联后与整流二极管VD的阳极相连,滤波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S并联后与整流二极管VD的阴极相连;温度控制电路由电阻器R1-R7、电位器RP、热敏电阻RT、晶体管V1-V3和晶闸管VT组成;电阻R1、电位器RP以及热敏电阻RT串联后接地,电阻R1与稳压二极管VS相连;电位器RP的抽头与晶体管V1的基极相连,晶体管V1的集电极一路连接晶体管V2的基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2与电阻R1相连,晶体管V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V2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电阻R5与晶体管V3的基极相连,另一路通过电阻R3与电阻R2相连,晶体管V2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V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与电阻R3相连,晶体管V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晶闸管VT的门极相连;晶闸管VT与电热器EH串联后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的恒温孵化电路采用分立元件构成,具有电路简单制作成本低,温度范围可调等特点,适合农村家庭养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恒温孵化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新型的主旨。

本新型的禽蛋恒温孵化电路由电源电路和温度控制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

电源电路由降压电容C1、电阻R8、整流二极管VD、滤波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S组成。电容C1与电阻R8并联后与整流二极管VD的阳极相连,滤波电容C2和稳压二极管VS并联后与整流二极管VD的阴极相连。

温度控制电路由电阻器R1-R7、电位器RP、热敏电阻RT、晶体管V1-V3和晶闸管VT组成。电阻R1、电位器RP以及热敏电阻RT串联后接地,电阻R1与稳压二极管VS相连;电位器RP的抽头与晶体管V1的基极相连,晶体管V1的集电极一路连接晶体管V2的基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2与电阻R1相连,晶体管V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V2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电阻R5与晶体管V3的基极相连,另一路通过电阻R3与电阻R2相连,晶体管V2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V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与电阻R3相连,晶体管V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与晶闸管VT的门极相连;晶闸管VT与电热器EH串联后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

交流220V电压经降压电容C1、电阻R8降压、VD整流、C2滤波及VS稳压后,为温度控制电路提供+9V工作电压。

通过热敏电阻RT来感知孵化箱内的温度,RT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孵化箱内的温度由电位器RP来设定。当孵化箱内的环境温度低于RP的设定温度时,V1导通,V2截止,V3导通,V3发射极输出的高电平使VT受触发而导通,电热器EH通电开始加温。当孵化箱内温度达到或超过RP的设定温度时,V1截止,使V2导通,V3和VT截止,EH断电而停止加热。以上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即可使孵化箱内温度恒定在RP的设定温度值上。

元路件选择:Rl-R8均选用l/4W金属膜电阻器;RT选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RP选用合成膜电位器;C1选用耐压值为450V的聚丙烯电容器;C2选用耐压25V铝电解电容;VD选用1N4007;VS选用1W、9V的硅稳压二极管;V1和V2选用2SCl815型NPN晶体管:V3选用S8050;VT选用TL336A型双向晶闸管。

本新型的恒温孵化电路采用分立元件构成,具有电路简单制作成本低,温度范围可调等特点,适合农村家庭养殖使用。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