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用温度电压自监测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953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用温度电压自监测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控制柜,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用温度电压自监测控制柜。



背景技术:

目前,鉴于当今社会环境温度的极端性,在野外进行作业时,控制柜往往会面临酷热和严寒的工作条件。发电机控制柜多为长期通电工作,而电路在长期的通电工作中会收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过高的环境温度易导致线路老化,降低控制柜的整体使用寿命;过低的温度易使控制柜达不到额定工作条件,不能正常工作。这两种极端条件下的工作问题目前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在本领域仍需要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用温度电压自监测控制柜,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温度自检和调控的控制柜,适应极端条件,保证控制柜内部元件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电机用温度电压自监测控制柜,包括机箱,机箱内部设置有电连接的PLC和HMI;机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PLC和HMI连接;机箱侧壁面上设有进线接口,PLC和HMI通过进线接口连通外部电源;蓄电池接有电阻分压装置,且蓄电池连接电压报警装置;机箱内部还设置有温度感应自调节系统。外部电源为常用电源,蓄电池作为特殊情况下的备用电源;同时蓄电池与外部电源接通,便于蓄电池保持充足的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阻分压装置是由一个及以上的电阻连通的分压支路,该分压支路并联在PLC的供电电路中。通过该分压支路将PLC两端的电压进行分压,使PLC两端的电压降低为适合其工作的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压报警装置为电压报警器,其检测蓄电池的供电电压,当蓄电池的供电电压高于电压上限或者低于电压下限时,电压报警装置启动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感应自调节系统包括主控板、感应装置、制热装置、冷却装置和风机装置,主控板分别连接感应装置、制热装置、冷却装置和风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控板与蓄电池电连接和/或主控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主控板一般与外部电源的市电保持连接,在市电为主控板供电的电路中,设置有变压器,将外部电源的电压调整为适合主控板的额定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感应装置数量大于等于一。感应装置布置在机箱内部的多个位置,其意义在于,多个传感器全方位检测机箱内部的温度,提高检测的全面性和精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箱的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外侧和出气口外侧设置滤网,且进气口内侧和出气口内侧均安装风机装置。滤网的作用是阻挡外部杂质进入机箱内部;风机的作用为促进机箱内部空气流动,促进温度的对流,保持机箱内部温度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热装置为电热丝,制热装置位于进气口内侧;所述的冷却装置为冷却管,冷却管在机箱内部绕行布置,且冷却管的端部伸出到机箱外部。当机箱内部温度低于限定温度时,主控板控制电热丝通电发热,进气口风机将电热丝的热量吹送到机箱内部,便于提高机箱内部温度;当机箱内部温度高于限定温度时,主控板控制冷却装置启动,且进气口风机和出气口风机同时工作,将机箱内部的热量传到机箱外,便于降低机箱内部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箱上设有翻转门,翻转门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键盘,显示屏和操作键盘分别连接到HMI。显示屏上可现实HMI的操作界面和超声自检系统的监测数据,可实时现实机箱内部的环境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电阻分压装置,对PLC进行电压分压,保证PLC在合适的电压范围内工作,起到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电压报警装置,检测蓄电池的电压,对电压异常的情况进行报警,便于控制柜的安全工作。

3.本实用新型设置温度感应自调节系统,通过感应温度的变化并进行自适应调节,保持控制柜机箱内部温度的稳定,便于控制柜在酷热或者严寒等极端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转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箱内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阻分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箱内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机箱,101-蓄电池,102-进气口,103-出气口,3-翻转门,301-显示屏,302-操作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用温度电压自监测控制柜,包括机箱,机箱1内部设置有电连接的PLC和HMI;机箱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01,蓄电池101分别与PLC和HMI连接;机箱1侧壁面上设有进线接口,PLC和HMI通过进线接口连通外部电源;蓄电池101接有电阻分压装置,且蓄电池101连接电压报警装置;机箱1内部还设置有温度感应自调节系统。

优选地,机箱1为长方体形,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且机箱1的表层涂有绝缘涂料。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蓄电池为12V锂电池。

电阻分压装置是由一个及以上的电阻连通的分压支路,该分压支路并联在PLC的供电电路中。

优选地,电阻分压装置为两个电阻串联形成的分压支路,该分压支路两端分别连接到PLC的正接线端和负接线端。

温度感应自调节系统包括主控板、感应装置、制热装置、冷却装置和风机装置,主控板分别连接感应装置、制热装置、冷却装置和风机装置。

主控板与蓄电池101电连接和/或主控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外部电源包括一个220V交流电源,一个24V直流电源。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主控板与外部24V直流电源连接。

感应装置为温度传感器,感应装置数量大于等于一。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感应装置数量为十,分别置于机箱内部的八个角落,PLC和HMI设备的顶部。

机箱1的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进气口102外侧和出气口103外侧设置滤网,且进气口102内侧和出气口103内侧均安装风机装置。

优选地,风机装置工作时,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102吸入机箱1内部,并将机箱1内部的空气通过出气口103排出。

制热装置为电热丝,制热装置位于进气口102内侧。

优选地,制热装置设置在进气口102处风机装置的进风管道内。

优选地,冷却装置是由铜制成的导热件,导热件在控制柜内部绕行布置,且冷却装置绕经出气口103处,经过出气口103处的风机装置的进气管道。

机箱1上设有翻转门3,翻转门3上设置有显示屏301和操作键盘302,显示屏301和操作键盘302分别连接到HMI。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用温度电压自监测控制柜,包括机箱,机箱1内部设置有电连接的PLC和HMI;机箱1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01,蓄电池101分别与PLC和HMI连接;机箱1侧壁面上设有进线接口,PLC和HMI通过进线接口连通外部电源;蓄电池101接有电阻分压装置,且蓄电池101连接电压报警装置;机箱1内部还设置有温度感应自调节系统。

本实施例中与各部件结构与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冷却装置为冷却管,冷却管在机箱1内部绕行布置,且冷却管的端部伸出到机箱1外部。

优选地,冷却装置是内部封闭的冷却管,冷却管连通到控制柜外部的热交换机。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质仍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