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家电监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45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智能家电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的普及,家用电器也越来越智能化与网络化,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家用电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用电量也大大增加,人们需要将各种家用电器,包括电视、电炊具、取暖器、冰箱、空调、热水器等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进行有限的、简单的、实用的远程监控,然而,现有的智能家电不能对各个电器分别计量,不能智能地控制各个电器,无法做到整个家庭所有的电器设备的整体节能,也无法远程开关指定的电器。

因此,如何实现家用电器的远程监控,实现家庭智能节能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家电监控设备,通过人机交互显示屏以及远程服务器对家电进行监控以及信息查询,能够实现对家电的统一管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智能家电监控设备,包括智能终端、用于控制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系统、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分别与智能终端、数据库连接,还包括计算所述智能终端用电信息的网络型数字电表,所述网络型数字电表与人机交互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人机交互系统通过互联网与网络型数字电表连接。通过互联网连接可以实时的获取用电信息,掌握家中的用电情况。

进一步,还包括直接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的中继控制模块,所述中继控制模块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系统通过中继控制模块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中继控制模块反应迅速,对智能终端的控制更加容易精准。

进一步,所述中继控制模块包括Zigbee无线通讯装置和/或红外线通讯装置。使用Zigbee无线通讯装置和红外线通讯装置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插座、空调、除湿机,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对智能插座进行排程控制,对智能插座、空调、除湿机进行开关控制。人机交互系统在对智能插座、空调、除湿机进行排程控制以及开关控制的同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下次进行控制时读取并显示给使用者。

进一步,还包括远程终端,所述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数据库连接。远程终端可以通过数据库获取智能终端的设定数据,并将控制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然后人机交互系统可以读取数据库的数据并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新型智能家电监控设备,包括智能终端,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中继控制模块,还包括网络型数字电表,人机交互系统可以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来查看当前智能终端的使用情况,并且可以通过中继控制模块直接对智能终端进行控制,在进行控制完后人机交互系统又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下次控制时可以读取数据库的数据并显示最新的智能终端情况,同时,人机交互系统接受网络型数字电表实时发送的用电信息,可以让使用者了解到家中的实时用电信息,实现对家中智能终端以及用电信息的监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家电监控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智能家电监控设备,包括智能终端1、用于控制智能终端1的人机交互系统2、用于存储数据的数据库3,人机交互系统2分别与智能终端1、数据库3连接,人机交互系统2还包括计算智能终端1用电信息的网络型数字电表4,网络型数字电表4通过互联网与人机交互系统2连接,人机交互系统2接受网络型数字电表4实时发送的用电信息,可以让使用者了解到家中的实时用电信息,实现对家中智能终端1以及用电信息的监控。

具体地,人机交互系统1通过互联网与网络型数字电表4连接,可以实时的获取用电信息,掌握家中的用电情况。

具体地,还包括直接对智能终端1进行控制的中继控制模块5,所述中继控制模块5与智能终端1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系统2通过中继控制模块5对智能终端1进行控制,可以迅速的对智能终端1进行控制。

具体地,所述中继控制模块5包括Zigbee无线通讯装置和/或红外线通讯装置,使用Zigbee无线通讯装置和红外线通讯装置对智能终端1进行控制更加方便。

具体地,所述智能终端1包括智能插座、空调、除湿机,所述人机交互系统2对智能插座进行排程控制,对智能插座、空调、除湿机进行开关控制,在控制的同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3中,方便下次控制时人机交互系统2或远程终端6可以读取并显示给使用者。

具体地,还包括远程终端6,远程终端通6过互联网与数据库3连接,可以通过数据库3获取智能终端1的设定数据,并将控制数据存储到数据库3中,然后人机交互系统2可以读取数据库3的数据并对智能终端1进行控制,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