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01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警务人员职责任务的不断扩展,应急事务和维护稳定形势的任务日益严峻,并且执法过程的日趋透明化、规范化,对于执法人员的警械,如配枪、警棍、手铐、电击器等器械的使用也都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但是,目前执法人员普遍配备警械器具的都是采用帆布或皮质装具直接外挂在警用腰带上,不具有监控功能,所以对于警械的取用状态无法进行有效监控。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为安保及警备人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监控警械使用状态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通过采用磁敏元件与警械进行感应,当警械被取用,警械外套卡扣被解扣时产生开关量信号,触发控制单元使其控制无线通信单元外发无线信号给腰带配备的移动主机,使移动主机能够记录警械取用情况,从而实现对警械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包括控制单元510、无线通信模块520、电源530、天线501、晶振电路502、磁敏元件503、按键开关504;其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20电连接控制单元510,由控制单元510控制无线通信模块520向外发射无线信号;所述电源530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520和控制单元510,为两者供电;所述天线501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520,进行向外信号发射;所述晶振电路502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520,为其产生并提供稳定、准确的时钟频率;所述按键开关504用于按下并产生触发信号送至控制单元510,由其控制无线通信模块520产生匹配信号并经天线501发出与移动主机进行无线通信匹配连接;所述磁敏元件503电连接控制单元510,其通过感应外部磁路变化来监测警械的取用动作,并产生开关量输入信号,送至控制单元510;由其控制无线通信模块520将该信号经天线501外发给移动主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还包括指示电路505;所述指示电路505电连接控制单元510,其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灯或数码管进行电源指示或工作状态指示;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还包括调试接口电路506;所述调试接口电路506电连接控制单元510;其外接外部设备实现对控制单元510进行程序读写或调试;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20的通信方式采用射频通信、ZigBee通信、WLAN通信、蓝牙通信、NFC通信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磁敏元件50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磁敏元件503采用干簧管、干簧继电器或接近开关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20和控制单元510可集成为一个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20通过天线501与腰带配置的移动主机6进行无线通信,传送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530采用钮扣电池、干电池、锂电池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相比目前不具有监控功能的警械器具,使警械的取用能够实现有效监控;

2、采用无线连接技术,使移动主机不需要与警械装具有线连接,使用更便捷;

3、采用本装置能够使移动主机能够监控并记录警械使用的时间与时长;

4、使远程控制平台能通过移动主机和本装置能间接监控警械使用的数据、时间等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应用实施例1;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应用实施例2;

标号说明:

1、腰带;2、肩带;3、电池模块;4、锁控单元;5、外挂点及感应模块;6、移动主机;7、耳机;201、FPC排线;202、集成端子;50、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10、控制单元;520、无线通信模块;530、电源;501、天线;502、晶振电路;503、磁敏元件;504、按键开关;505、指示电路;506、调试接口电路;507、搭扣带;500、枪套;550、手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1。

如图,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包括无线通信模块520、控制单元510、天线501、电源530、晶振电路502、磁敏元件503、按键开关504;其中,无线通信模块520电连接控制单元510,由控制单元510控制无线通信模块520向外发射无线信号;电源530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520和控制单元510,为两者供电;天线501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520,进行向外信号发射;晶振电路502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520,为其产生并提供稳定、准确的时钟频率;按键开关504用于按下并产生触发信号送至控制单元510,由其控制无线通信模块520产生匹配信号并经天线501发出与移动主机进行无线通信匹配连接;磁敏元件503电连接控制单元510,其通过感应外部磁路变化来监测警械的取用动作,并产生开关量输入信号,送至控制单元510;由其控制无线通信模块520将该信号经天线501外发给移动主机。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2。

如图,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其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指示电路505和调试接口电路506;指示电路505电连接控制单元510,其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灯或数码管进行电源指示或工作状态指示;调试接口电路506电连接控制单元510;其外接外部设备实现对控制单元510进行程序读写或调试;并且无线通信模块520通过天线501无线连接移动主机6。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应用实施例1。

如图,该图以手枪及其枪套作为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520、控制单元510、天线501、晶振电路502、磁敏元件503、按键开关504集成为一块PCB电路板,即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该装置设置于枪套500侧面。该装置采用了一个磁敏元件503和一个按键开关504;该按键开关504被按下时,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发出匹配无线信号给外部主机,使两者无线连接成功;该磁敏元件503选用干簧管,在该实施例中磁敏元件503用于感应手枪550,当手枪550被取出或插放回位,则干簧管感应到磁场变化,产生开关量信号,使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发出无线信号给匹配连接成功的外部主机,从而记录手枪550被取用的时间和事件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还可采用两个磁敏元件503,如图一个实线指示的磁敏元件503安装于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下部,用于检测手枪550被取出或插放回位;另一个虚线指示的磁敏元件503可安装于搭扣带507的卡扣位置,当搭扣带507被解开,则卡扣的动作也会使磁敏元件503产生开关量信号,使解扣动作得到监控。

并且,以本应用实施例为例,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除了安装于枪套,还能同样安装于警棍套、手铐套、辣椒水套;例如在警棍套或辣椒水套上,由于警棍或辣椒水罐可能不是金属材质,所以可以采用搭扣带507配合金属卡扣方案,因此只需要采用一个磁敏元件503,安置于如图虚线指示的卡扣位置。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带卡扣无线监控装置的应用实施例2。

如图,该图展示的是一种警用腰带,其中包括腰带1、肩带2、电池模块3、锁控单元4、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移动主机6、耳机7、FPC排线201、集成端子202、枪套500、手枪550。

图中,电池模块3、锁控单元4以及各个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枪套500、都设置在腰带2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则设置在枪套500上。腰带1和肩带2的夹层中设有FPC排线201,FPC排线201连接了电池模块3、锁控单元4以及各个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FPC排线201还沿肩带2的夹层电连接了集成端子202,再由集成端子202电连接移动主机6。

锁控单元4,接收移动主机6发出的指令信号,以物理方式开锁/锁定,以实现腰带的穿戴和脱卸;用于检测锁扣的工作状态,并通过FPC排线201传输信号给移动主机6,由监控平台通过管理设备或远程控制指令控制发出的指令信号,控制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工作;

电池模块3,安置于腰带1上,通过FPC排线201连接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锁控单元4、移动主机6,作为各部件主要电源来源;并且由于移动主机6自带主机电池,所以使整个腰带装置具备了双电源功能;在更换电池模块3时,则整个腰带装置由主机电池241供电;

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枪套500上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扣无线监控装置50,其无线通信模块520采用2.4Ghz开源无线频段与移动主6无线通信连接,所以在外挂枪套500的位置无需设置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无需将其电连接FPC排线201。但是,仍旧可以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案,设置外挂点及感应模块5,通过有线(即FPC排线201)、WIFI或蓝牙通信方式连接并侦测警用腰带其他各部件及外挂装备的工作状态。

移动主机6,用于感测本装置的各部件及外挂装备的工作状态;用于检测储存来自本装置的空间三维位置变化信息,如警员穿戴本装置进行奔跑、追捕、冲刺、停止等行为所产生的位置及加速度动作信息;用于储存来自本装置各部件的信息;用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本装置与监控平台间的信息数据收发;用于通过多种卫星定位系统确定本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用于控制本装置的穿戴和脱卸及部件的启动及关闭;用于手动或自动发送控制指令,包括了状态切换指令和语音对讲指令;用于拍摄声音和图像;用于生成和在线校正主机系统时间,用于为主机存储的音频、视频、位置、告警提示等信息载入时间标记,从而记录本地存储或远程上传的事态发生时间。移动主机6还可以由智能手机替代。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