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机压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01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边机压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边机压轮结构。



背景技术:

要翻边连接的工件的开口两个边缘均分别预制好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弯曲向下,第二连接部呈U形结构,在翻边时,先将第一连接部放入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中央凹陷处,然后用翻边机将入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一个悬臂翻转压住第一连接部,从而让第一连接部不能离开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

现有的便携式翻边机,由于其结构设计问题,导致只能对平直的工件进行翻边,对于一些有弧度且弧度较大的工件的翻边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具有弧度的工件进行翻边的翻边机压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翻边机压轮结构,包括上基架和下基架,还包括上基架上设有两个向前伸出的间隔设置的上轮轴,上轮轴上设有上压轮,下基架上设有两个与上轮轴一一对应的下轮轴,下轮轴上设有下顶轮,上压轮为以上轮轴为回转轴的柱状构件,下顶轮为以下轮轴回转轴的回转构件,下顶轮的前侧边沿设有截面呈锐角的顶接部,上轮轴与下轮轴之间的夹角呈锐角α,上压轮的旁侧用转轴连接有预压轮,所述预压轮为以所述转轴为回转轴的圆锥状的回转构件,上基架和/或下基架连接有升降机构,使得上基架和下基架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两个上压轮、预压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压轮的柱面凹凸不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预压轮的母线为连续顺滑曲线,预压轮的母线上设有凸起段和凹陷段,凸起段位于凹陷段的前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下顶轮下方的平衡滚轮组,平衡滚轮组包括呈竖直设置的平衡轴,平衡轴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滚轮,上基架上设有连接臂,连接臂与平衡轴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滚轮的滚动面为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平衡轴位于两个下顶轮之间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α为30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上轮轴与电动机连接,使得与电动机连接的上压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翻边机压轮结构,包括上基架和下基架,还包括上基架上设有两个向前伸出的间隔设置的上轮轴,上轮轴上设有上压轮,下基架上设有两个与上轮轴一一对应的下轮轴,下轮轴上设有下顶轮,上压轮为以上轮轴为回转轴的柱状构件,下顶轮为以下轮轴回转轴的回转构件,下顶轮的前侧边沿设有截面呈锐角的顶接部,上轮轴与下轮轴之间的夹角呈锐角α,上压轮的旁侧用转轴连接有预压轮,所述预压轮为以所述转轴为回转轴的圆锥状的回转构件,上基架和/或下基架连接有升降机构,使得上基架和下基架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两个上压轮、预压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置。将上轮轴与电动机连接,若预压轮设在上压轮的右侧那么上轮轴逆时针旋转,当然若预压轮设在上压轮的左侧那么上轮轴顺时针旋转,使用时将顶接部卡入工件的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下方,预压轮将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一个悬臂先进行弯曲,以完成预压,然后上压轮能将所述悬臂压平,而上压轮与悬臂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会让预压轮继续向前运动,实现连续翻边。由于本技术只有一个能处于工作状态的预压轮,所以可以对弧形的工件进行翻边,而两个上压轮间隔设置,能很好适应弧形的行走路径,而顶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底部基本是点接触,所以也能很好地适应弧形的行走路径。本实用新型用于翻边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2,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翻边机压轮结构,包括上基架1和下基架2,还包括上基架1上设有两个向前伸出的间隔设置的上轮轴,上轮轴上设有上压轮3,下基架2上设有两个与上轮轴一一对应的下轮轴,下轮轴上设有下顶轮4,上压轮3为以上轮轴为回转轴的柱状构件,下顶轮4为以下轮轴回转轴的回转构件,下顶轮4的前侧边沿设有截面呈锐角的顶接部41,上轮轴与下轮轴之间的夹角呈锐角α,上压轮3的旁侧用转轴连接有预压轮5,所述预压轮5为以所述转轴为回转轴的圆锥状的回转构件,上基架1和/或下基架2连接有升降机构,使得上基架1和下基架2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两个上压轮3、预压轮5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依次间隔设置。将上轮轴与电动机连接,若预压轮设在上压轮的右侧那么上轮轴逆时针旋转,当然若预压轮设在上压轮的左侧那么上轮轴顺时针旋转,使用时将顶接部卡入工件的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下方,预压轮将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一个悬臂先进行弯曲,以完成预压,然后上压轮能将所述悬臂压平,而上压轮与悬臂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会让预压轮继续向前运动,实现连续翻边。由于本技术只有一个能处于工作状态的预压轮,所以可以对弧形的工件进行翻边,而两个上压轮间隔设置,能很好适应弧形的行走路径,而顶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的底部基本是点接触,所以也能很好地适应弧形的行走路径。

为了加大摩擦,以提供预压力和前进的动力上压轮3的柱面凹凸不平。

因为在加工前,需要先将悬臂进行预弯,为了对应不同的预弯角度和悬臂长度,预压轮5的母线为连续顺滑曲线,预压轮5的母线上设有凸起段51和凹陷段52,凸起段51位于凹陷段52的前侧。凸起段51能加大力矩,凹陷段能让悬臂尽快地弯曲。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能平稳前进,从而实现对悬臂的均匀翻边,本实施例还包括位于下顶轮4下方的平衡滚轮组,平衡滚轮组包括呈竖直设置的平衡轴6,平衡轴6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滚轮61,上基架1上设有连接臂,连接臂与平衡轴6连接,平衡轴6位于两个下顶轮4之间的下方。平衡轴6竖直设置对应地上压轮的柱面是水平设置的,平衡滚轮组配合上压轮,能很好地对工件互相垂直的平面和弧面进行有效的定位。

为了让滚轮与弧面进行点接触,以提高平衡轮组对弧面的适应能力,滚轮61的滚动面为弧面。

本实施例自带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为电动机,至少一个上轮轴与电动机连接,使得与电动机连接的上压轮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本实施例的α为30度,这样能很好地让顶接部很好地卡住第二连接部的U形结构与弧面之间形成的凹陷。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