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4629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冰箱技术,特别涉及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的技术。



背景技术:

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此新能效标准让整个冰箱产业的能耗降低10%左右,市场上会有20%的冰箱将会不符合新标准,因此变频冰箱会逐步取代定频冰箱成为冰箱行业的主流。变频冰箱具有绿色节能、精确控温、保鲜效果好、低噪声等优势,变频压缩机需要变频器进行驱动,目前基本都是由变频压缩机生产厂家配套销售,为降低整机成本,主、变、滤变频电控一体板应运而生。

随着变频电控一体板技术的成熟以及使用的普及,对于具有更加优异性能的一体板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具有更低待机功耗的变频电控一体板将拥有更加强势的竞争力。传统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没有使部分待机时不起任何作用的电路停止工作,造成继续消耗功率,电能浪费,并且导致待机功耗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在应用了相应的软件方法后即可解决目前在变频电控一体板待机时部分不起作用的电路仍然处于工作状态,导致浪费了电能,并且使待机功耗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源、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第二电压源和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芯片、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待机控制引脚连接,静触连接端与地线连接,转动端通过第一电阻与第二开关管的静触连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转动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控制端与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连接,第三开关管的转动端与第二电压源连接,控制端与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连接,静触连接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开关管的转动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压源为直流12V电压源,所述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至少包括运算放大器、LDO芯片、风机驱动芯片和风门驱动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压源为直流5V电压源,所述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至少包括传感器、移位寄存器和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具体地,还包括保护电阻模块,所述保护电阻模块具体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静触连接端连接,第四电阻与第一电阻并联,第六电阻的一端与第二电压源连接,另一端第三开关管的静触连接端连接,第五电阻与第二电阻并联。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电容的正极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负极与地线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第三电容的正极与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负极与地线连接,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均为三极管。

再进一步地,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时,NPN三极管的基极相当于开关管的控制端,集电极相当于开关管的转动端,发射极相当于开关管的静触连接端,所述三极管为PNP三极管时,PNP三极管的基极相当于开关管的静触连接端,集电极相当于开关管的控制端,发射极相当于开关管的转动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均为NMOS管,开关管的转动端相当于NMOS管的漏极,静触连接端相当于NMOS管的源极,控制端相当于NMOS管的栅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加入了相应的软件方法后,通过设置控制芯片和开关管,正常工作时开关管一直饱和导通,待机时开关管关断,从而使变频电控一体板待机时部分不起作用的电路关断,避免了电能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电路结构图。

其中,Q1为第一开关管,Q2为第二开关管,Q3为第三开关管,Q4为NPN三极管,Q5为PNP三极管,Q6为PNP三极管,R1为第一电阻,R2为第二电阻,R3为第三电阻,R4为第四电阻,R5为第五电阻,R6为第六电阻,C1为第一电容,C2为第二电容,C3为第三电容,C4为第四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由第一电压源、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第二电压源、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控制芯片、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其电路结构图参见图1,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待机控制引脚连接,静触连接端与地线连接,转动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开关管Q2的静触连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转动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控制端与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转动端与第二电压源连接,控制端与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连接,静触连接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开关管Q1的转动端连接。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待机功耗的冰箱变频电控一体板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源、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第二电压源、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控制芯片、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组成,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待机控制引脚连接,静触连接端与地线连接,转动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二开关管Q2的静触连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转动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控制端与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转动端与第二电压源连接,控制端与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连接,静触连接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开关管Q1的转动端连接。

上述电路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均可以为三极管,优选地,本例中的第一开关管具体为NPN三极管Q4,此时,NPN三极管Q4的基极相当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集电极相当于第一开关管Q1的转动端,发射极相当于第一开关管Q1的静触连接端,优选地,本例中的第二开关管Q2具体为PNP三极管Q5,第三开关管Q3具体为PNP三极管Q6,此时,PNP三极管的基极相当于开关管的静触连接端,集电极相当于开关管的控制端,发射极相当于开关管的转动端。

上述电路中,第一电压源为直流12V电压源,第一电压源对应的负载包括运算放大器、LDO芯片、风机驱动芯片和风门驱动芯片等;第二电压源为直流5V电压源,第二电压源对应的负载包括传感器、移位寄存器和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

上述电路中还包括保护电阻模块,保护电阻模块具体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电压源连接,另一端与PNP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与第一电阻R1并联,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电压源连接,另一端PNP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第五电阻R5与第二电阻R2并联;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其中,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负极与地线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与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其中,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第三电容C3的正极与PNP三极管Q6集电极连接,负极与地线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PNP三极管Q6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

在应用了相应的软件方法后,使用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如下效果:

当变频电控一体板正常工作时,控制芯片的待机控制引脚输出高电平,NPN三极管Q4饱和导通,进而PNP三极管Q5和PNP三极管Q6也同时饱和导通,将12V以及5V输送至后级对应的负载电路;当变频电控一体板待机时,控制芯片的待机控制引脚输出低电平,NPN三极管Q4截止,进而PNP三极管Q5和PNP三极管Q6也同时截止,将12V以及5V与后级对应的负载电路断开,这样后级电路中的器件及相应电路没有电源供电,也就不再消耗额外功率,降低了待机功耗。

本例中的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三开关管也可以是NMOS管,此时开关管的转动端相当于NMOS管的漏极,静触连接端相当于NMOS管的源极,控制端相当于NMOS管的栅极,对应的控制原理与本例对应一致,本例不再详述。

根据本例的描述可见,上述加入或应用的软件方法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