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7997发布日期:2018-06-23 00:5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

当前的基坑结构在开挖后容易出现地下渗水、雨水造成的积水情况,而目前的方法大多是使用水泵将积水排出,但是缺乏有效的监测设备,需要人工操作、看管,容易出现排水不及时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水及时、防护效果好的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包括:集水沟;水位监测机构,所述水位监测机构包括筒体、锥头、浮板、滑杆、下压板、固定板、断电按钮、通电按钮以及上压板;所述锥头固定于所述集水沟的底部,且所述锥头的顶部设有所述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浮板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浮板的中心处固定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内部,且所述固定板的顶面设有所述断电按钮;所述固定板的底面设有所述通电按钮;所述滑杆的外壁固定有所述下压板,且所述下压板设于所述通电按钮的底部;所述滑杆的顶端设有所述上压板;水管,所述水管与所述集水沟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抽水机构,所述抽水机构的入口端与所述水管相互连通,且所述抽水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断电按钮、所述通电按钮;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抽水机构的出口端。

优选的,所述浮板包括外环体、支杆以及内圆片,且所述支杆贯穿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支杆设于所述外环体和所述内圆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环体设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且所述内圆片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外环体、所述内圆片以及所述筒体的圆心位于同一点处。

优选的,所述内圆片的顶面中心处垂直焊接有所述滑杆。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所述下压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滑槽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集水沟开设于基坑的四边处,且所述基坑的两侧设有边坡体;所述排水沟设于所述基坑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边坡体的侧壁分布有防护板,且所述防护板与所述边坡体之间通过限位钉连接;所述边坡体的底端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倾斜向上设置,且所述挡板与所述边坡体之间的角度为60°;所述挡板通过所述限位钉连接所述边坡体。

优选的,所述抽水机构包括外壳体、水泵以及支架,且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基坑的顶部;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所述外壳体,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所述水泵。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通过所述浮板能够跟随所述集水沟内的水位上下运动,当水位达到高峰值时,所述下压板能够按压所述通电按钮进行供电,实现自动抽水、排水;而当水位降低至较低值时,所述上压板可按压所述断电按钮,断开所述水泵的电源,停止抽水;从而可对水位进行监测,实现自动抽水以及停止抽水,无需人工看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提供的水位监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浮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提供的固定板与滑杆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1提供的抽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集水沟,2、边坡体,3、防护板,4、限位钉,5、挡板,6、水位监测机构,61、筒体,611、滑槽,62、锥头,63、浮板,631、外环体,632、支杆,633、内圆片,64、滑杆,65、下压板,66、固定板,67、断电按钮,68、通电按钮,69、上压板,7、水管,8、抽水机构,81、外壳体、82、水泵,83、支架,9、排水沟, 9a、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水位监测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提供的浮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提供的固定板与滑杆连接示意图。图 5为图1提供的抽水机构结构示意图。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包括:集水沟1;水位监测机构6,所述水位监测机构6包括筒体61、锥头62、浮板63、滑杆64、下压板65、固定板66、断电按钮67、通电按钮68以及上压板69;所述锥头62固定于所述集水沟6的底部,且所述锥头62的顶部设有所述筒体61;所述筒体61的外壁开有滑槽611;所述滑槽611与所述浮板63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浮板63的中心处固定有所述滑杆64;所述滑杆64贯穿于所述固定板 66的内部,且所述固定板66的顶面设有所述断电按钮67;所述固定板66的底面设有所述通电按钮68;所述滑杆64的外壁固定有所述下压板65,且所述下压板65设于所述通电按钮68的底部;所述滑杆64的顶端设有所述上压板69;水管7,所述水管7与所述集水沟 1的内部之间相互连通;抽水机构8,所述抽水机构8的入口端与所述水管7相互连通,且所述抽水机构8电性连接所述断电按钮67、所述通电按钮68;排水沟9,所述排水沟9位于所述抽水机构8的出口端。

为了实现对于水位的监测、使得所述浮板63始终位于水平面上,所述浮板63包括外环体631、支杆632以及内圆片633,且所述支杆 632贯穿于所述滑槽611的内部;所述支杆632设于所述外环体631 和所述内圆片633之间。

为了使得所述浮板63移动过程更为稳定,所述外环体631设于所述筒体61的外壁,且所述内圆片633设于所述筒体61的内部;所述外环体631、所述内圆片633以及所述筒体61的圆心位于同一点处。

为了实现所述滑杆64的上下运动,所述内圆片633的顶面中心处垂直焊接有所述滑杆64。

为了实现通电、断电,所述上压板69、所述下压板65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滑槽611的长度相同。

为了对积水进行收集,所述集水沟1开设于基坑9a的四边处,且所述基坑9a的两侧设有边坡体2;所述排水沟9设于所述基坑9a 的顶部。

为了避免所述边坡体2上的泥土流失,所述边坡体2的侧壁分布有防护板3,且所述防护板3与所述边坡体2之间通过限位钉4连接;所述边坡体2的底端设有挡板5。

为了对泥土进行阻拦,避免泥土掉落到所述集水沟1内,所述挡板5倾斜向上设置,且所述挡板5与所述边坡体2之间的角度为60 °;所述挡板5通过所述限位钉4连接所述边坡体2。

为了实现快速抽水,并且还可对所述水泵82进行保护,避免所述水泵82受损,所述抽水机构8包括外壳体81、水泵82以及支架83,且所述支架83固定于所述基坑9a的顶部;所述支架83的顶部设有所述外壳体81,且所述外壳体81的内部设有所述水泵8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所述防护板3、所述挡板5通过所述限位钉4固定在所述边坡体2上,对所述边坡体2进行保护,避免泥土流失,所述基坑9a中的积水会流散至所述集水沟1内,所述浮板63 会在水的浮力作用下被提升起,所述支杆632会沿着所述滑槽611向上运动,所述内圆片633带动所述滑杆64向上运动,当水位达到警戒位时,所述下压板65会按压所述通电按钮68,使得所述水泵82 启动,将所述集水沟1内的水排出到所述排水沟9内,当水位下降到较低位置时,所述浮板63带动所述滑杆64向下运动,使得所述上压板69按压所述断电按钮67,使得所述水泵82停止启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排水功能的基坑结构,通过所述浮板 63能够跟随所述集水沟1内的水位上下运动,当水位达到高峰值时,所述下压板65能够按压所述通电按钮68进行供电,实现自动抽水、排水;而当水位降低至较低值时,所述上压板69可按压所述断电按钮68,断开所述水泵82的电源,停止抽水;从而可对水位进行监测,实现自动抽水以及停止抽水,无需人工看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