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及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3509发布日期:2018-06-16 00:5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及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机及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小巧可随身携带,在满足可以从与其连接的手机上接收电话、短信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便利之外,还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智能手表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端,无需再使用独立的控制设备-遥控去控制智能家居,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然而,该技术方案中的智能手表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仅是取代了遥控的功能,依然需要人为发送控制命令,只不过是从之前的通过遥控发送变换为采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发送。而智能手表并没有办法自动识别当前的环境数据,并根据当前的环境数据自动切换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或运行参数。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根据当前的环境数据自动切换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或运行参数的智能手表及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及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缺少一种能根据当前的环境数据自动切换智能家居设备的运行状态或运行参数的智能手表及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的技术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用于控制与所述智能手表连接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智能手表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在所述环境数据下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根据第二控制命令调整至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二运行参数,则根据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以及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运行状态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第三运行状态,以及将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一运行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第三运行参数,以便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切换至所述第三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感测模块,用于感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通信模块,用于当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建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获取所述环境数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用于通过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环境数据;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所述环境数据下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根据第二控制命令调整至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二运行参数,则根据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以及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以及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运行状态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状态,以及将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一运行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环境数据之前,还包括:感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建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环境数据,具体包括: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获取所述环境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自动获取环境参数,根据获取的环境参数确定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无需用户每次都手动将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切换至所述的第一运行状态,并将第一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方便了用户使用,同时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水平。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当在对智能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使其切换至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之后,若感测到人为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则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同时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参数及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使再次获取到所述环境数据时,使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三运行参数。由于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的权重大于所述第一运行状态的权重,且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参数的权重大于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的权重,因此得到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更贴近人为发送的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二运行参数。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具有了自学习的能力,可以更人性化的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表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获取环境数据,稳定性高,且获取的环境数据的准确性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外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外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用于控制与该智能手表建立通信连接的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其中的运行状态包括但不仅限于开启与关闭。如当智能设备为空调时,运行的状态可以为开启、关闭以及空调的运行模式(如制冷、制热或者是睡眠模式)。运行参数可为用户需求的温度。又如,当智能设备为空气净化器时,其运行状态可以为开启或关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表包括获取模块11、处理模块13和控制模块15。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环境数据;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获取模块11获取的环境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控制模块15用于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环境数据可为外界环境中的数据,如外界的温度,空气中PM2.5的值等。当获取模块11获取到环境数据后,处理模块13根据环境数据确定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如在智能手表的获取模块11获取到的环境数据为温度为35摄氏度,而用户需求的温度为27摄氏度,则处理模块在获取到该温度为35摄氏度的环境数据后,确定的第一运行状态为第一运行状态为“开启空调”,第一运行参数为“27摄氏度”;则控制模块向智能空调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智能空调的切换至运行状态为“开启状态”,运行参数为“27摄氏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自动获取环境参数,根据获取的环境参数确定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并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无需用户每次都手动将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切换至所述的第一运行状态,并将第一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方便了用户使用,同时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水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3还用于,若在上述环境数据下检测到智能设备根据第二控制命令调整至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二运行参数,则根据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二运行参数、以及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智能设备再次处于上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其中,第二控制命令可以是用户通过智能设备的遥控装置,或,智能设备的控制面板,直接向智能设备发送的控制命令,第二控制命令包括上述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二运行参数。上述第二控制命令可为用户通过遥控发送的控制命令或者直接发送控制命令而操作智能设备。如在外界温度为35摄氏度对应智能空调的第一运行状态为“开启状态”,第一运行参数为“27摄氏度”时,由于个人需求,用户将智能空调的第一运行参数设置成“26摄氏度”,而未改变第一运行状态。则智能手表将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的“开启状态”、“26摄氏度”及“开启状态”、“27摄氏度”重新确定当获取到的环境数据为35摄氏度时,所述智能空调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3将第二运行状态和第一运行状态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三运行状态,以及将第二运行参数和第一运行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三运行参数,以便控制智能设备再次处于上述环境数据时切换至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具体地,将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状态与第一运行状态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三运行状态;将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参数与第一运行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三运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状态的权重大于所述第一运行状态;第二控制命中包含的第二运行参数的权重大于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可选的,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状态的权重是第一运行状态的权重的十倍;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参数的权重是第一运行参数的权重的十倍。如下,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当获取到环境数据为35摄氏度时,智能手表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为“开启状态”,第一运行参数为“27摄氏度”;由于个人原因,在智能手表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切换至“开启状态”,并将温度设置为“27摄氏度”之后,个人通过遥控操作智能空调(或者直接操作智能空调上的按钮)将智能空调的温度改为“25摄氏度”。则:由于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与第一运行状态相同,因此,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与第一运行状态确定的第三运行状态与第一运行状态相同;而则当智能手表再次获取到的环境数据为35摄氏度时,确定的第一运行参数为:(27+10*25)/11=277/11摄氏度。参见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手表,还包括感测模块17和通信模块19。其中,所述感测模块17,用于感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当感测到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通信模块19建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在此,对手表与智能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做具体阐述:智能手表与智能设备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蓝牙建立通信连接,若智能手表与智能设备上均设置有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则二者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当智能手表可插入通信卡,且设置有移动数据通信模块时,而在智能设备上设置有网络连接模块,则二者之间可以通过移动数据建立通信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1可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获取所述环境数据。所述应用程序可以为天气预报应用程序,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应用程序从天气预报平台获取环境数据。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建立通信连接,从智能手机获取智能手机的天气预报软件从天气预报平台获取的环境数据。如下,列举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完整过程:用户甲,进入房间后,智能手表的感测模块感测到智能手表与智能空调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智能手表的通信模块自动与智能空调建立通信连接。建立通信连接后,智能手表从智能手机获取到的环境数据为35摄氏度,根据该“35摄氏度”的环境数据确定第一运行状态为“开启状态”,第一运行参数为“27摄氏度”,则控制模块向智能空调发送控制命令,使智能空调的运行状态切换到“开启状态”,并将温度设置为“27”摄氏度。在环境数据未改变的情况下,因某种原因,用户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关闭智能空调。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状态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第三运行状态为“关闭状态”,则当获取模块11再次获取到环境数据“35摄氏度”时,将不再开启智能空调。基于智能空调的运行状态为“关闭状态”因此,不涉及第三运行参数。在此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除了具有上述对智能设备的字段控制功能之外,还具有常规智能手表所具有的接听电话、接收短信、查收邮件、查阅照片、收听音乐等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在感测到智能手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自动与所述智能设备连接;自动从智能手机获取环境数据,根据环境数据确定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并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智能设备切换至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本技术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智能设备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智能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当在对智能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之后,若感测到人为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则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同时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参数及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使再次获取到所述环境数据时,使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使所述智能手表具有了自学习的能力,可以更人性化的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实施例2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2、获取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为当前环境的一些数据,如外界的温度,空气的污染指数等。其中,空气的污染指数中主要涉及PM2.5的含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可以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获取所述环境数据。其中,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可以从公共平台中获取所述环境数据。如,智能手机的天气预报软件从天气预报平台获取环境数据,而智能手表从智能手机的天气预报软件中获取所述环境数据。步骤S14、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确定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在智能手表出厂之前,可以设置环境数据与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并将所述对应关系存储在一个存储模块中。当智能手表获取到环境数据后,可以从存储模块中提取与所述环境数据对应的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以智能空调为例,具体的对应关系参见表1:环境数据第一运行状态第一运行参数36摄氏度开启状态27摄氏度25摄氏度关闭状态无表1由于智能空调的第一运行状态为“关闭状态”时不存在第一运行参数,因此所述对应关系中第一运行状态为关闭状态时,第一运行参数对应的存储空间中无运行参数。步骤S16、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当智能手表提取到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后,可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一控制命令,以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8、若在所述环境数据下检测到所述智能设备根据第二控制命令调整至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二运行参数,则根据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二运行参数、以及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的具体方法为:将所述第二运行状态和所述第一运行状态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状态,以及将所述第二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一运行参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所述第三运行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的权重大于第一运行状态,优选,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为第一运行状态的权重的十倍。同时,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参数的权重为第一运行参数的权重的十倍。如此,第三运行状态更加贴近于第二控制命令中的运行状态,第三运行参数更加贴近于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参数。如此设置,当再次获取到所述环境数据时,根据所述环境数据确定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更加贴近于人为发送控制命令中包含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使智能控制更加人性化。参见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2之前,还包括:步骤S10、感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距离;步骤S11、若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建立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关于建立通信连接方式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阐述,在此不予赘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在感测到与智能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自动与所述智能设备连接;在智能手表获取到环境数据之后,根据获取的环境数据确定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然后向智能设备发送控制命令,以控制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运行状态及所述第一运行参数。本技术方案,智能手表通过自动获取环境数据,并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自动控制所述智能设备切换至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方便了用户使用,同时提高了智能手表的智能家居的智能化水平。除此之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当在对智能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使其切换至第一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参数之后,若感测到人为发送第二控制命令,则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状态及第一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状态,同时根据第二控制命令中包含的第二运行参数及第一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处于所述环境数据时对应的第三运行参数。使再次获取到所述环境数据时,使智能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由于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状态的权重大于所述第一运行状态的权重,且第二控制命令中的第二运行参数的权重大于所述第一运行参数的权重,因此得到的第三运行状态及第三运行参数更贴近人为发送的第二控制命令中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手表具有了自学习的能力,可以更人性化的对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表从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中获取环境数据,稳定性高,且获取的环境数据的准确性高。可以看出,而实施例1是智能手表的实施例,而实施例2是实施例1对应的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实施例。因此,在实施例1中公开的内容对于实施例2同样适用,同样,对于实施例2智能手表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中公开、的内容同样适用于实施例1.在此不予赘述。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