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匹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5188发布日期:2018-12-08 07:0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匹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匹配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家用电器中,存在大量家用电器依旧无法通过远程控制,如洗衣机、微波炉等设备,而且就算这些家用电器中加入了远程控制装置也会由于生产厂家以及型号的不同,难以通过一个控制装置控制家中所有的家用电器(除非所有设备都买同一个牌子的),使得人们在控制家居时可能需要多个控制装置或者下载多个控制app来控制家用电器,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不同品牌不同类型家用电器的智能家居匹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家居匹配器,包括底板、用于按动按钮的按钮部、用于旋动旋钮的旋钮部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控制面板、设置在底板内的中央处理单元与计时器,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计时器以及控制面板信号连接,所述底板上分布有若干第一容腔,所述按钮部与旋钮部设有与第一容腔相匹配的转接头,通过将转接头放置在第一容腔中,使得中央处理单元跟按钮部与旋钮部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控制按钮部与旋钮部的启闭。

人们可以根据家用电器的按钮以及旋钮的大小以及位置,将按钮部以及旋钮部安装在底板上对应位置的第一容腔中,然后将底板放到家用电器的控制面板上,使得按钮部与旋钮部分别对准家用电器的按钮以及旋钮,即人们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单元控制该家用电器。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家用电器的型号类型,将不同的按钮部与旋钮部装配到不同位置的第一容腔中,能匹配绝大部分的家用电器,不会受到品牌以及型号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家用电器的全智能化。

优选地,所述智能家居匹配器还包括若干大小不同的按钮部与旋钮部。

应理解,所述按钮部与旋钮部的大小可以不同,但是转接头与第一容腔的大小、形状以及高度应保持一致,以让不同大小与类型的按钮部与旋钮部都可以很好地安装在处于不同位置上的第一容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上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转接头上设有与第一导电件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外界或内部电源电连接后,将电力通过第二导电件传输到按钮部或者旋钮部中。应理解所述内部电源可以为电池等供电设备,而外界电源可以为家庭或工厂中的电插头等供电设备。

在第一容腔与转接头上设置导电片,从而实现对按钮部以及旋钮部的电力传输,以驱动按钮部与旋钮部发生移动或者转动。

优选地,底板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导电件相配合的电路控制装置,所述电路控制装置与第一导电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装置与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路控制装置的启闭。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可为继电器、接触器等设备。应理解所述电路控制装置不仅限于一个,可以通过若干电路控制装置与按钮件、旋钮件以及中央处理单元形成程序控制电路以控制按钮件以及旋钮件的启闭与运行情况。

优选地,所述按钮部包括按钮底座以及安装在按钮底座上的按钮件,所述转接头设置在按钮底座上,所述按钮底座设有用于推动按钮件移动的第一气缸,第二导电件与第一气缸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可以为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或者往复气缸。

更加优选地,所述按钮底座与按钮件之间设有移动调节固定装置,用于调节并固定按钮件与按钮底座之间的距离。

通过设置按钮底座与按钮件方便人们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按钮件与按钮底座的距离,避免部分家用电器的控制面板形状怪异,按钮部移动后亦难以触碰到控制面板或者按钮部无需移动即可触碰到控制面板的按钮,使得按钮部的作用难以体现,因此设置了可调控距离的按钮底座与按钮件,通过调整两者间的距离以使得本发明能适应不同形状的家用电器。

同样优选地,所述旋钮部包括旋钮底座以及安装在旋钮底座上的旋钮件,所述转接头设置在旋钮底座上,所述旋钮底座设有用于推动旋钮件旋转的旋转气缸,第二导电件与旋转气缸电连接。

更加优选地,所述旋钮底座与旋钮件之间也设有移动调节固定装置,用于调节并固定旋钮底座与旋钮件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按钮部和/或旋钮部设有微型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容腔上设有第一数据传输接口,所述转接头上设有与第一数据传输接口相匹配的第二数据传输接口,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接口与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接口与微型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单元与第一气缸或者旋转气缸信号连接。应理解所述微型控制单元可以为单独的cpu亦或者是第一气缸与旋转气缸本身具有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智能家居匹配器还包括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与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可以为路由器、天线以及蓝牙等无线或有线通信装置。

为了让用户可以远程控制所有家用电器,因此在匹配器中加入信号传输装置,使得人们无论是外出未回或者在处于房间中亦可远程操控所有家居。

所述第一容腔与转接头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第一容腔与转接头,使得第一容腔与转接头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第一容腔与转接头上的相互匹配的螺纹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容腔与转接头相对固定。应理解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不仅限于螺纹结构,还能为卡扣结构、卡合结构以及其它具有固定功能的结构。而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不仅限于手动控制也可以电动控制。

为了避免智能家居匹配器在使用过程中脱落造成漏电事故,因此设置了第一固定装置,从而实现第一容腔与转接头的相对固定。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是否到位去判断转接头是否正确安装在第一容腔中,方便用户使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中设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中央处理单元。

为了避免用户操作错误或者小孩玩耍时不小心将杂物放入到第一容腔中导致短路事故,因此需要加入接近开关,通过接近开关来检测转接头是否安装正确,只有正确安装时,中央处理单元才给第一导电件通电。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用于弹出第一导电片的自动弹出装置与第一数据传输接口,所述自动弹出装置与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连接。所述自动弹出装置可以为气缸。

主要考虑到底板上只有少量的第一容腔会被使用,而其它则被闲置,闲置的第一容腔容易进水引起第一导电片短路,为此在第一容腔中设置自动弹出装置保护第一导电片与第一数据传输接口。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将底板固定在家用电器上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可以为磁铁、卡扣以及真空吸盘等具有固定作用的结构。

考虑到部分家用电器的控制面板未必水平放置,因此底板上需要设置第二固定装置来将底板固定在家用电器上且与控制面板相对放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为:

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家用电器的型号类型,将不同的按钮部与旋钮部装配到不同位置的第一容腔中,能匹配绝大部分的家用电器,不会受到品牌以及型号的限制,有利于实现家用电器的全智能化。而且整体结构简单的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按钮件与旋钮件跟按钮底座与旋钮底座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按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按钮部与第一容腔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按钮部与第一容腔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识:1、底板;2、按钮部;21、按钮底座;22、按钮件;23、第一气缸;3、旋钮部;31、旋钮底座;32、旋钮件;33、旋转气缸;4、控制面板;5、中央处理单元;6、计时器;7、第一容腔;71、第一导电件;72、第一数据传输接口;8、转接头;81、第二导电件;82、第二数据传输接口;9、电路控制装置;10、信号传输装置;11、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2、第一固定装置;13、微型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以及图9所示,一种智能家居匹配器,包括底板1、用于按动按钮的按钮部2、用于旋动旋钮的旋钮部3以及安装在底板1上的控制面板4、设置在底板1内的中央处理单元5与计时器6,所述中央处理单元5与计时器6以及控制面板4信号连接,所述底板1上分布有若干第一容腔7,所述按钮部2与旋钮部3设有与第一容腔7相匹配的转接头8,通过将转接头8放置在第一容腔7中,使得中央处理单元5跟按钮部2与旋钮部3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控制按钮部2与旋钮部3的启闭。所述转接头8优选为圆柱型。所述控制面板4优选为触摸屏。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容腔7上设有第一导电件71,所述转接头8上设有与第一导电件71相配合的第二导电件81,所述第一导电件71与外界或内部电源电连接后,将电力通过第二导电件81传输到按钮部2或者旋钮部3中。应理解所述内部电源可以为电池等供电设备,而外界电源可以为家庭或工厂中的电插头等供电设备。

而所述第一导电片71设置在第一容腔7的底部,底面固定在第一容腔7的底部且与电线相连通,顶面抵靠在第二导电片81。而第二导电片81设置在转接头8的底部,顶面固定在转接头8的底部,底面抵靠在第一导电片71。应理解所述第一导电片71不仅可以设置在第一容腔7的底部亦可设置在第一容腔7的侧壁或其它位置上,而第二导电片81的位置作相对应的调整即可。

优选地,底板1上设有若干与第一导电件71相配合的电路控制装置9,所述电路控制装置9与第一导电件71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装置9与中央处理单元5信号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5用于控制所述电路控制装置9的启闭。所述电路控制装置9可为继电器、接触器等设备。应理解所述电路控制装置9不仅限于一个,可以通过若干电路控制装置9与按钮部2、旋钮部3以及中央处理单元5形成程序控制电路以控制按钮部2以及旋钮部3的启闭与运行情况。

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按钮部2包括按钮底座21以及安装在按钮底座21上的按钮件22,所述转接头8设置在按钮底座21上,所述按钮底座21设有用于推动按钮件22移动的第一气缸23,第二导电件81与第一气缸23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3可以为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或者往复气缸。应理解所述按钮件22的形状除了为圆柱形、圆锥形亦可为其它类型的形状。

如图6所示,更加优选地,所述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之间设有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用于调节并固定按钮件22与按钮底座21之间的距离。

所述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由分别设置在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上的相互匹配的螺纹组成,通过相互匹配的螺纹,按钮件22可以在按钮底座21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从而调节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之间的距离。

同样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旋钮部3包括旋钮底座31以及安装在旋钮底座31上的旋钮件32,所述转接头8设置在旋钮底座31上,所述旋钮底座31设有用于推动旋钮件32旋转的旋转气缸33,第二导电件81与旋转气缸33电连接。

如图4所示,更加优选地,所述旋钮底座31与旋钮件32之间设有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用于调节并固定旋钮件32与旋钮底座31之间的距离。

所述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包括突出件以及与突出件相对应的若干空腔(图中并没有标识),所述突出件设置在旋转气缸33的输出端,所述若干空腔沿垂直方向分布在旋钮件22中,突出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插入到不同高度的空腔中以控制旋钮底座21与旋钮件22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智能家居匹配器还包括信号传输装置10,所述信号传输装置10与中央处理单元5信号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10可以为路由器、天线以及蓝牙等无线或有线通信装置。

如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12,用于固定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使得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为设置在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上的相互匹配的螺纹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相对固定。应理解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不仅限于螺纹结构,还能为卡扣结构、卡合结构以及其它具有固定功能的结构。而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不仅限于手动控制也可以电动控制。

优选地,所述智能家居匹配器还包括若干大小不同的按钮部2与旋钮部3。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为所述按钮部2与旋钮部3中的按钮件22与旋钮件32的大小高度皆可不同,以适应家用电器的控制面板上的按钮与旋钮。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7中设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中央处理单元5。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7内设有用于弹出第一导电片的自动弹出装置与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所述自动弹出装置与中央处理单元5信号连接。所述自动弹出装置可以为气缸,其输出端与第一导电片和/或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将底板1固定在家用电器上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可以为磁铁、卡扣以及真空吸盘等具有固定作用的结构。

所述底板1设有电插头或者内置电源给中央处理单元5、计时器6、控制面板4以及其它设备进行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单元5通过一个或多个电路控制装置9(在本实施例中为继电器)形成程序控制电路来控制按钮部2以及旋钮部3的启闭与运行情况。如对于按钮部2中第一气缸23可采用自动复位气缸,中央处理单元5通过控制一个继电器的启闭来控制流入到第一导电片的电流,从而控制流入到第二导电片的电流以及第一气缸23的启闭。当中央处理单元5控制继电器打开电路时,电流依次流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以及第一气缸23,启动第一气缸23的同时第一气缸23带动按钮件22一起向外移动,触碰到家用电器的按钮后,中央处理单元5根据预设的时间开始控制继电器关闭电路,不再给第一气缸23供电,而由于第一气缸23为自动复位气缸断电后会带动按钮件22向内移动将按钮件22带回来。应理解第一气缸23与继电器的结合不仅限于上述例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第一气缸23与继电器,主要能实现对第一气缸23的控制即可。

如对于旋钮部3中旋转气缸33可采用自动复位气缸,中央处理单元5通过控制一个继电器的启闭来控制流入到第一导电片的电流,从而控制流入到第二导电片的电流以及旋转气缸33的启闭。当中央处理单元5控制继电器打开电路时,电流依次流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以及旋转气缸33,启动旋转气缸33的同时旋转气缸33带动旋钮件32一起旋转移动,触碰到家用电器的旋钮后,中央处理单元5根据预设的时间开始控制继电器关闭电路,不再给旋转气缸33供电,而由于旋转气缸33为自动复位气缸断电后会带动旋钮件32一起往回旋转。应理解旋转气缸33与继电器的结合不仅限于上述例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旋转气缸33与继电器,主要能实现对旋转气缸33的控制即可。

应理解所述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也可以为一体化结构,在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之间没有设置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按钮部2和/或旋钮部3设有微型控制单元13,所述第一容腔7上设有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所述转接头8上设有与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相匹配的第二数据传输接口82,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与中央处理单元5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接口82与微型控制单元13信号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单元13与第一气缸23或者旋转气缸33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单元5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与第二数据传输接口82将控制信息传输到微型控制单元13后,微型控制单元13再控制旋转气缸33或者第一气缸23。

实施例3

如图1和10所示一种智能家居匹配器,包括底板1、按钮部2、旋钮部3以及安装在底板1上的控制面板4、设置在底板1内的中央处理单元5与计时器6,所述中央处理单元5与计时器6以及控制面板4信号连接,所述底板1上分布有若干第一容腔7,所述按钮部2与旋钮部3设有与第一容腔7相匹配的转接头8,通过将转接头8放置在第一容腔7中,使得按钮部2与旋钮部3跟中央处理单元5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单元5通过信号控制按钮部2伸缩以及控制旋钮部3旋转。所述转接头8优选为圆柱型。

优选地,所述智能家居匹配器还包括若干大小不同的按钮部2与旋钮部3。

优选地,所述按钮部2包括按钮底座21以及安装在按钮底座21上的按钮件22,所述转接头8设置在按钮底座21上,所述按钮底座21设有用于推动按钮件22移动的第一气缸23,第二导电件81与第一气缸23电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3可以为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或者往复气缸。

更加优选地,所述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之间设有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用于调节并固定按钮件22与按钮底座21之间的距离。所述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由分别设置在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上的相互匹配的螺纹组成,通过相互匹配的螺纹,按钮件22可以在按钮底座21上螺旋上升或者螺旋下降,从而调节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之间的距离。

同样优选地,所述旋钮部3包括旋钮底座31以及安装在旋钮底座31上的旋钮件32,所述转接头8设置在旋钮底座31上,所述旋钮底座31设有用于推动旋钮件32旋转的旋转气缸33,内置电源与旋转气缸33电连接。

更加优选地,所述旋钮底座31与旋钮件32之间也设有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用于调节并固定按钮件22与按钮底座21之间的距离。

同样优选地,所述旋钮底座31与旋钮件32之间也设有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用于调节并固定按钮件22与按钮底座21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智能家居匹配器还包括信号传输装置10,所述信号传输装置10与中央处理单元5信号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10可以为路由器、天线以及蓝牙等无线或有线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12,用于固定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使得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为设置在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上的相互匹配的螺纹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使得第一容腔7与转接头8相对固定。应理解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不仅限于螺纹结构,还能为卡扣结构、卡合结构以及其它具有固定功能的结构。而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2不仅限于手动控制也可以电动控制。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7中设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中央处理单元5。

优选地,所述底板1上设有用于将底板1固定在家用电器上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可以为磁铁、卡扣以及真空吸盘等具有固定作用的结构。

所述底板1设有电插头或者内置电源给中央处理单元5、计时器6、控制面板4以及其它设备进行供电。

应理解所述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也可以为一体化结构,在按钮底座21与按钮件22之间没有设置移动调节固定装置11。

如图8所示,所述按钮部2和/或旋钮部3设有微型控制单元13,所述第一容腔7上设有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所述转接头8上设有与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相匹配的第二数据传输接口82,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与中央处理单元5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接口82与微型控制单元13信号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单元13与第一气缸23或者旋转气缸33信号连接。中央处理单元5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与第二数据传输接口82将控制信息传输到微型控制单元13后,微型控制单元13再控制旋转气缸33或者第一气缸23。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7内设有用于弹出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的自动弹出装置,所述自动弹出装置与中央处理单元5信号连接。所述自动弹出装置可以为气缸。

所述按钮部2包括用于给第一气缸23与微型控制单元13供电的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与微型控制单元13信号连接。

所述旋钮部3也包括用于给旋转气缸33与微型控制单元13供电的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与微型控制单元13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中的供电设备不再给按钮部2中的第一气缸23、微型控制单元13等设备供电,而中央处理单元5则是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接口72与第二数据传输接口82将控制指令发送到微型控制单元13,再通过微型控制单元13控制第一气缸23以及内置电源。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不再需要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避免了由于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接触不良所带来的断路与短路的情况,提高整个智能家居匹配器的安全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