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功能座椅的多模式观光车编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460发布日期:2019-03-30 09:2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功能座椅的多模式观光车编队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行驶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座椅的多模式观光车编队系统。



背景技术:

观光车在现今景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极大地提高了景区游客的流动效率,并使游客充分地利用了时间。编队系统的出现使得车辆的运输效率大幅提高,观光车与编队系统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观光车在景区中的作用,使得景区内所有观光车成为一个系统,实现智能化行驶。同时,观光车由于其应用的特殊性,可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实现其他非运输功能,例如,将观光车变换为移动观景台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设计一种具有多功能座椅的多模式观光车编队系统,实现观光车在景区中的编队行驶,提高观光车运输效率,针对不同的游客数量、路面条件和观光车类型设定不同的初始状态模式,针对不同的初始状态模式设定不同类型的观光车组成的编队,针对编队会车设计编队会车交互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设计发明一种具有多功能座椅的观光车,使得观光车能根据景区需求变化为移动观景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多功能座椅的多模式观光车编队系统,包括具有多功能座椅的观光车,多功能座椅其下方有旋转装置、液压升降装置和俯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发车状态设定模块,其可根据上下山人数和路面条件设定初始状态模式,决定不同的发车时间与发车车次;包括观光车编队,其有多种类型,区别在于跟随车编队由不同类型的观光车组成;包括轮胎设定模块,其可根据初始状态模式和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的路面探测信息更换跟随车编队观光车的轮胎;包括安全辅助系统,其包括安全预警系统和紧急制动系统;包括编队会车交互系统,其可在上下观光车编队会车时相互交互信息,观光车编队根据交互信息改变车速、靠边行驶,保证会车安全;包括路面条件云端存储系统,其可将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的路面条件探测信息存储于云端,云端信息根据后续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的探测信息实时更新。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功能座椅下方设置有旋转装置、液压升降装置和俯仰角度调整装置;旋转装置可以调整乘客的坐姿朝向,液压升降装置可调整座椅的高度,使得观光车在景区指定位置可通过多功能座椅变换为移动观景台;俯仰角度调整装置在观光车上下坡时做出响应,自动调整座椅俯仰角度,使得乘客保持水平坐姿,增加乘坐舒适性。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车状态设定模块能够根据景区客流量设定ⅰ模式、ⅱ模式和ⅲ模式三种初始状态模式,分别对应发车间隔时长tⅰ、tⅱ、和tⅲ;三种初始状态模式对应的客流量为:ⅰ模式>ⅱ模式>ⅲ模式,发车间隔时长:tⅰ<tⅱ<tⅲ;发车状态设定模块根据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的路面条件探测信息确定观光车编队的乘客载荷人数k,根据景区游客容纳量设定不同初始状态模式的客流量阈值,根据跟随车编队客容量设定tⅰ、tⅱ、和tⅲ;

1)、当时,初始状态模式为ⅰ模式,

2)、当时,初始状态模式为ⅱ模式,

3)、当时,初始状态模式为ⅲ模式,

其中,n为景区内实际游客总人数,m为景区游客最大容纳量,k为单个观光车编队乘客载荷人数,发车间隔时长tⅰ、tⅱ、tⅲ单位:小时。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车状态设定模块,其中ⅰ模式、ⅱ模式和ⅲ模式三种初始状态模式分别对应a、b和c三种跟随车编队,a、b、c跟随车编队由不同类型的观光车组成:

1)、a跟随车编队观光车的座椅数目最多,座椅位置为网状分布;

2)、b跟随车编队观光车的座椅数目适中,座椅位置为两条s型曲线平行分布;

3)、c跟随车编队观光车的座椅数目最少,座椅位置为o型分布;

不同的座椅位置分布保证乘客具有最佳的观景角度;同时,不同跟随车编队的观光车具有不同的轮距和轴距,以保证汽车最佳行驶性能。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路面条件云端存储系统,其首发车次为空车,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对路面信息和交通状况信息进行探测,并在云端路线图中对每一段路线的路面信息和交通状况信息进行存储,后续车次的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对云端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观光车编队根据初始状态模式所对应的具有不同载荷、轮距和轴距的观光车,结合云端路面信息,选择合适的轮胎,以保证观光车编队能够有最佳的侧向稳定性及纵向操控性,保证观光车编队的最大载荷量;若改变轮胎不足以达到默认最大载荷量的要求时,减小车辆最大载荷,以保证安全性。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观光车编队发车时,跟随车编队头车根据自身载荷、轮距、轴距和轮胎附着状况设定路面状态安全阈值a0;在观光车编队行驶过程中,跟随车编队头车根据实时更新的云端路面信息,计算即将行驶路段vt0内的路面状态安全阈值ai,其中v为跟随车编队头车车速,t0为系统运算周期:

1)、当ai<0.85a0时,安全辅助系统处于静默状态;

2)、当0.85a0≤ai<a0时,安全辅助系统中的安全预警系统做出响应,提醒跟随车编队头车驾驶员前方路段路面状况较差;

3)、当ai≥a0时,安全辅助系统中的安全预警系统提醒跟随车驾驶员前方路段危险,若跟随车编队头车仍行驶超过0.5vt0,则安全辅助系统中的紧急制动系统做出响应,对跟随车编队采取制动措施。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编队会车交互系统,当两观光车编队在会车前距离x时,编队会车交互系统通过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相互交互信息,整编队车速降低至ve,并靠边行驶,其中:

会车前距离

会车时编队车速

其中,x0为会车初始安全距离;α为路面条件影响因子,取值决定于泥、雪、水、潮湿、干燥、沥青、水泥等不同的路面条件;v1、v2分别为两观光车编队速度;v0为会车安全速度标准值;β为车速影响因子,其取值决定于观光车编队载荷,θ为会车路面坡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系统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系统控制流程图,整个系统对具有多功能座椅的多模式观光车编队的控制过程如下:

多功能座椅下方设置有旋转装置、液压升降装置和俯仰角度调整装置;旋转装置可以调整乘客的坐姿朝向,液压升降装置可调整座椅的高度,使得观光车在景区指定位置可通过多功能座椅变换为移动观景台;俯仰角度调整装置在观光车上下坡时做出响应,自动调整座椅俯仰角度,使得乘客保持水平坐姿,增加乘坐舒适性。

发车状态设定模块能够根据景区客流量设定ⅰ模式、ⅱ模式和ⅲ模式三种初始状态模式,分别对应发车间隔时长tⅰ、tⅱ、和tⅲ;三种初始状态模式对应的客流量为:ⅰ模式>ⅱ模式>ⅲ模式,发车间隔时长:tⅰ<tⅱ<tⅲ;发车状态设定模块根据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的路面条件探测信息确定观光车编队的乘客载荷人数k,根据景区游客容纳量设定不同初始状态模式的客流量阈值,根据跟随车编队客容量设定tⅰ、tⅱ、和tⅲ;

1)、当时,初始状态模式为ⅰ模式,

2)、当时,初始状态模式为ⅱ模式,

3)、当时,初始状态模式为ⅲ模式,

其中,n为景区内实际游客总人数,m为景区游客最大容纳量,k为单个观光车编队乘客载荷人数,发车间隔时长tⅰ、tⅱ、tⅲ单位:小时。

发车状态设定模块中ⅰ模式、ⅱ模式和ⅲ模式三种初始状态模式分别对应a、b和c三种跟随车编队,a、b、c跟随车编队由不同类型的观光车组成:

1)、a跟随车编队观光车的座椅数目最多,座椅位置为网状分布;

2)、b跟随车编队观光车的座椅数目适中,座椅位置为两条s型曲线平行分布;

3)、c跟随车编队观光车的座椅数目最少,座椅位置为o型分布;

不同的座椅位置分布保证乘客具有最佳的观景角度;同时,不同跟随车编队的观光车具有不同的轮距和轴距,以保证汽车最佳行驶性能。

路面条件云端存储系统,其首发车次为空车,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对路面信息和交通状况信息进行探测,并在云端路线图中对每一段路线的路面信息和交通状况信息进行存储,后续车次的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对云端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观光车编队根据初始状态模式所对应的具有不同载荷、轮距和轴距的观光车,结合云端路面信息,选择合适的轮胎,以保证观光车编队能够有最佳的侧向稳定性及纵向操控性,保证观光车编队的最大载荷量;若改变轮胎不足以达到默认最大载荷量的要求时,减小车辆最大载荷,以保证安全性。

观光车编队发车时,跟随车编队头车根据自身载荷、轮距、轴距和轮胎附着状况设定路面状态安全阈值a0;在观光车编队行驶过程中,跟随车编队头车根据实时更新的云端路面信息,计算即将行驶路段vt0内的路面状态安全阈值ai,其中v为跟随车编队头车车速,t0为系统运算周期:

1)、当ai<0.85a0时,安全辅助系统处于静默状态;

2)、当0.85a0≤ai<a0时,安全辅助系统中的安全预警系统做出响应,提醒跟随车编队头车驾驶员前方路段路面状况较差;

3)、当ai≥a0时,安全辅助系统中的安全预警系统提醒跟随车驾驶员前方路段危险,若跟随车编队头车仍行驶超过0.5vt0,则安全辅助系统中的紧急制动系统做出响应,对跟随车编队采取制动措施。

编队会车交互系统,当两观光车编队在会车前距离x时,编队会车交互系统通过无人驾驶探测领航车相互交互信息,整编队车速降低至ve,并靠边行驶,其中:

会车前距离

会车时编队车速

其中,x0为会车初始安全距离;α为路面条件影响因子,取值决定于泥、雪、水、潮湿、干燥、沥青、水泥等不同的路面条件;v1、v2分别为两观光车编队速度;v0为会车安全速度标准值;β为车速影响因子,其取值决定于观光车编队载荷,θ为会车路面坡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