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玩具计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818发布日期:2018-08-10 20:4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玩具计数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遥控飞行器的日益火爆,是的遥控飞行玩具受到了小朋友们的青睐,而通过遥控飞行玩具,进行不同的空中特技表演及比赛,成为小朋友们的竞技游戏,而目前,针对遥控飞行玩具的特技配套玩具还没有,不能满足小朋友的游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飞行玩具计数器,解决现有儿童飞行玩具可玩性低,缺乏竞技玩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行玩具计数器,其包括六边形边框,于六边形边框中部设有穿越通道,于六边形边框顶部设有计数显示屏,于六边形边框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穿越通道上下两端对应设有红外线感应组件;于所述六边形边框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于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数码管控制电路,中央控制电路,灯光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感应电路。

所述数码管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2,电阻R11,电容C1,数码管U3,其中,所述控制芯片IC2的第1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6脚,控制芯片IC2的第2脚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电路,控制芯片IC2的第3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7脚,控制芯片IC2的第4脚与电阻R11一端及电容C1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IC2的第5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4脚,控制芯片IC2的第6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5脚,控制芯片IC2的第8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2脚,控制芯片IC2的第9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3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0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1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2脚连接中央控制电路,控制芯片IC2的第13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8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4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9脚,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容C1另一端及控制芯片IC2的第11脚均接地。

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1,电阻R8,电容C2和按键S2,其中,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1脚、第2脚、第13脚和第14脚均连接灯光电路,控制芯片IC1的第3脚与数码管控制电路及按键S2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IC1的第4脚与电阻R8一端及电容C2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IC1的第8脚连接红外发射电路,控制芯片IC1的第10脚连接数码管控制电路,控制芯片IC1的第12脚连接红外感应电路,所述按键S2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及控制芯片IC1的第11脚均接地,所述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射管IR1,三极管Q3,电阻R6,电阻R7,电阻R9和三极管Q1,其中,所述红外线发射管IR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及电阻R6一端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9一端及中央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9另一端均连接电源VCC,红外线发射管IR1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红外感应电路包括光感二极管D1,电阻R10,电阻R5和三极管Q2,其中,所述光感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VCC,光感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10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中央控制电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于所述六边形边框上,设有多个LED发光二极管。

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集成有振动感应器,当玩具飞行器顺利穿过穿越通道,并没有碰到六边形边框时,振动感应器不发出信号,则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飞行器穿过,则进行计数一次;若玩具飞行器在穿越时碰到六边形边框时,振动感应器则发出信号,不予进行计数,本次穿越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飞行玩具计数器,配合玩具飞机使用,通过控制玩具飞机穿过穿越通道,从而实现对玩具飞机穿越次数的记录,进行多人比拼的游戏,其趣味性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码管控制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数码管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央控制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红外感应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灯光电路图。

图中:1.六边形边框 2.穿越通道 3.计数显示屏 4.支撑架

5.红外线感应组件 6.LED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玩具计数器,其包括六边形边框1,于六边形边框1中部设有穿越通道2,于六边形边框1顶部设有计数显示屏3,于六边形边框1底部设有支撑架4,所述穿越通道2上下两端对应设有红外线感应组件5;于所述六边形边框1内部设有控制电路板,于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数码管控制电路,中央控制电路,灯光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感应电路。

所述数码管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2,电阻R11,电容C1,数码管U3,其中,所述控制芯片IC2的第1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6脚,控制芯片IC2的第2脚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电路,控制芯片IC2的第3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7脚,控制芯片IC2的第4脚与电阻R11一端及电容C1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IC2的第5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4脚,控制芯片IC2的第6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5脚,控制芯片IC2的第8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2脚,控制芯片IC2的第9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3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0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1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2脚连接中央控制电路,控制芯片IC2的第13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8脚,控制芯片IC2的第14脚连接数码管U3的第9脚,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容C1另一端及控制芯片IC2的第11脚均接地。

所述中央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IC1,电阻R8,电容C2和按键S2,其中,所述控制芯片IC1的第1脚、第2脚、第13脚和第14脚均连接灯光电路,控制芯片IC1的第3脚与数码管控制电路及按键S2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IC1的第4脚与电阻R8一端及电容C2一端相连接,控制芯片IC1的第8脚连接红外发射电路,控制芯片IC1的第10脚连接数码管控制电路,控制芯片IC1的第12脚连接红外感应电路,所述按键S2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及控制芯片IC1的第11脚均接地,所述电阻R8另一端连接电源VCC。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射管IR1,三极管Q3,电阻R6,电阻R7,电阻R9和三极管Q1,其中,所述红外线发射管IR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及电阻R6一端相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7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9一端及中央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阻R9另一端均连接电源VCC,红外线发射管IR1另一端、电阻R6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IC1和控制芯片IC2为PMS1538为单片机。

所述红外感应电路包括光感二极管D1,电阻R10,电阻R5和三极管Q2,其中,所述光感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VCC,光感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10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中央控制电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于所述六边形边框1上,设有多个LED发光二极管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