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4073发布日期:2018-10-19 21:5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控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流量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流量控制设备是用于调控水流流量的一种设备。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流量,进行物料填充,在这一过程中,人工看守会造成人力的极大浪费。

授权的申请号为:CN201320664463.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高精度流量控制设备,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管体、调节阀、流量计、截止阀、旁通阀,所述调节阀、流量计、截止阀、旁通阀从左到右依次固定于所述管体上,所述流量计上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调节阀、流量计、截止阀、旁通阀通过数据线连接。

该方案解决了人工看守的问题,改用流量计对水流进行测量来实现流量的控制,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设备,通过控阀电路对流量进行监控,使得水量可控,从而将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流量控制设备,包括进水管、连通进水管的水箱、设置于水箱内壁的水位传感器、设于水箱顶部的提示铃、控制进水管开闭的电磁阀、控制电磁阀是否得电的控阀电路,所述控阀电路包括检测电路、比较电路、控制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流从进水管流向水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阀电路对水流进行控制,当水流量到达第一预设值后,提示铃发出提示;当水流量到达第二预设值后,通过电磁阀将进水管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比较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部,耦接于检测电路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比较部,耦接于检测电路与第一比较部的连接点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电路检测水箱内的水位,比较电路将水位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进行对比,第一预设值为水箱内水位低的情况,第二预设值时储水箱内水位高的情况,从而使水箱内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提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提示部,耦接于第一比较部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当水箱内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提示部使提示铃得电并保持得电状态;

控关部,耦接于第二比较部以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当水箱内的水位到达第二预设值后,控关部使电磁阀断开并保持断开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关部控制电磁阀断电并保持断电状态,从而使加水管被关闭,加水管内的水无法进入水箱内,避免水箱内的水满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示部包括,

第五电阻,一端耦接于第一比较部;

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接地,基极耦接于第五电阻;

第六电阻,一端耦接于第五电阻与第一三极管基极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与地的连接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高于第一预设值后,提示铃发出声响,提醒工作人员水流流量即将达到,可以开始工作防止水位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阀一端耦接于直流电,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关部包括,

第七电阻,耦接于第二比较部;

第二三极管,基极耦接于第七电阻,发射极接地;

第八电阻,一端耦接于第七电阻与第二三极管基极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与地的连接点;

继电器,一端耦接于直流电,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继电器包括第一常闭触点开关、第二常闭触点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检测到的水位高于第二预设值,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使第二三极管导通,使第一继电器工作,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断开,使警示铃停止工作;第一常闭触点开关同时断开,电磁阀断电,使进水管断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开有沿重力方向设置的T形槽,所述水位传感器位于T形槽内且与水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槽将水位传感器收纳,使得水箱为标准容量,从而避免容量产生误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形槽与所述水位传感器之间设有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使用膨胀橡胶作为材料,使得水位传感器以及身位传感器附近的电路不被水流浸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示铃设有关闭提示铃的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在提示铃响时及时赶到,可以通过使用开关将提示铃关闭,避免干扰到工作人员的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控阀电路对流量进行监控,使得水量可控,从而将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其二,通过控制电路使得水位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人们进行提醒并在第二预设值后直接关闭进水管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控阀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进水管;2、水箱;3、水位传感器;4、电磁阀;5、防水层;6、T形槽;7、提示铃;1000、控阀电路;100、检测电路;200、比较电路;201、第一比较部;202、第二比较部;300、控制电路;301、提示部;302、控关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A、第一比较器;B、第二比较器;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KM1、继电器;S1、第一常闭触点开关;S2、第二常闭触点开关;D1、续流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流量控制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管1、连通进水管1的水箱2、设置于水箱2内壁的水位传感器3、设于水箱2顶部的提示铃7(图2)、控制进水管1开闭的电磁阀4、控制电磁阀4是否得电的控阀电路1000,其中提示铃7顶部设有关闭提示铃7的开关。

如图2所示,水箱2内壁设有T形槽6,T形槽6沿重力方向延伸,水位传感器3设于T形槽6内。为了使水位传感器3的连接电路不被水流浸湿,在T形槽6T内设有防水层5,防水层5使用膨胀橡胶作为材料,膨胀橡胶吸水膨胀,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如图3所示 ,水箱2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磁阀420是否通电的控阀电路1000,控阀电路1000包括:用于检测水箱2内水位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100、耦接于检测电路100的比较电路200、耦接于比较电路200的控制电磁阀420是否通电的控制电路300。

检测电路100设置为水位传感器3(如图1),水位传感器3设置在水箱2内。

如图3所示:比较电路200包括第一比较部201、第二比较部202。

如图3所示:第一比较部20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比较器A,第一电阻R1一端耦接于直流电,第一电阻R1另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第一比较器A反相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以接收第一预设值,第一预设值为水箱2内水位高的情况;第一比较器A正相端耦接于水位传感器3以接收检测信号。

第二比较部20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比较器B,第三电阻R3一端耦接于直流电,第三电阻R3另一端耦接于第四电阻R4一端,第四电阻R4另一端接地,第二比较器B正相端耦接于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的连接点以接收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为水箱2内水位低的情况;第二比较器B反相端耦接于水位传感器3与第一比较器A正相端的连接点以接收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300包括提示部301、控关部302。电磁阀420一端耦接于直流电,另一端接地。

提示部301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Q1,第五电阻R5一端耦接于第一比较器A输出端,第五电阻R5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KM1,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第六电阻R6一端耦接于第五电阻R5与第一三极管Q1基极的连接点,第六电阻R6另一端耦接于第一三极管Q1与地的连接点。

控关部302包括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二三极管Q2、继电器KM1、续流二极管D1,第七电阻R7一端耦接于一端耦接于第二比较器B输出端,第七电阻R7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KM1,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第八电阻R8一端耦接于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Q2基极的连接点,另一端耦接于第二三极管Q2与地的连接点;继电器KM1耦接于直流电,继电器KM1包括耦接于提示铃7的第一常闭触点开关S1、耦接于电磁阀4的第二常闭触点开关S2,第一常闭触点开关S1连接于地。续流二极管D1一端耦接于继电器KM1与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的连接点,续流二极管D1另一端耦接于继电器KM1与地的连接点。

工作原理:

水位传感器3将水箱2内的水位高度转变成检测信号,水位传感器3输出检测信号至第一比较器A正相端与第二比较器B的反相端,第一比较器A对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当水位低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三极管Q1不导通;

若检测到的水位高于第一预设值时,证明水箱2内水已经接近所需水位,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工作,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第一三极管Q1导通,从而使提示铃7工作;

若检测到的水位高于第二预设值时,证明水箱2内的水已经超过所需水位,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KM1工作,使第一常闭触点S1开关断开,从而使提示铃7强行停止声响;第二常闭触点开关S2同时断开,电磁阀4断电,从而达到将进水管1关闭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