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5736发布日期:2019-06-19 02:2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温控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车载空调使用的制冷方式是压缩机制冷,该方式不仅噪音大、操作复杂、寿命短、容易发生故障、增加汽车的油耗量、而且其进行制冷所用的制冷剂主要成分是氟利昂,会破坏大气的臭氧层,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当今汽车所用的能源有6成以上以热量的形式通过汽车尾气散失掉,这造成了能源的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该装置带有光伏发电及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提供电能,实现节能减排,利用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热及脉动热管对尾气余热回收调节车内温度,减少噪音和污染,同时可利用按键或者手机进行控温操作,十分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包括发电模块、冷热源模块及温度控制模块,其中,发电模块中的蓄电池13由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及利用尾气余热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供电连接;冷热源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半导体制热片9及对于尾气低温段的余热回收的脉动热管31组成;温度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按键控制的LCD12及可以和手连接的HC-08模块5。

优选地,上述发电模块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太阳能控制器2、蓄电池13、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DC-DC模块15;发电模块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1可升降的安放在汽车顶部,蓄电池2安放在汽车前部发动机旁边,太阳能控制器2嵌入副驾驶前,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露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的热源端紧贴在发动机总排气管27的高温段,冷源端放置在室外环境中;DC-DC模块15嵌入在副驾驶座前,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露出。

优选地,上述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引出的两根导线从车顶接到太阳能控制器2的太阳能控制口,从蓄电池13的放电端引出两根导线接至控制器的蓄电池控制口,同时从蓄电池13的充电端引出两根导线至DC-DC模块15的输出端,从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的串联电路中引出两根导线接至DC-DC模块15的输入端。

优选地,上述冷热源模块的半导体制冷片3和半导体制热片9都安装在车里的顶端,同时配上风扇,分别引出两条线,经过继电器a4、继电器b10与太阳能控制器2的负载端相连。

优选地,上述冷热源模块还包括利用尾气余热补充热源的脉动热管31;分流阀驱动电路17经过继电器c16和V型分流阀28连接;外带冷却水24的气缸25和发动机总排气管27连接,发动机总排气管27和废气分流箱23内的V型分流阀28连接,废气分流箱23和尾气入口管30之间设置有除尘器29,尾气入口管30和内带脉动热管31的箱体19连接,脉动热管31上设置有翘片20,且箱体19上有保温材料34,箱体19右侧通过尾气出口管32和从废气分流箱23伸出的排气管33连通,排气管33末端连接有消音器35;箱体19上侧左边连接有热风出口管18,并在箱体19上侧右边连接有带有风机22的风机进风管21。

优选地,上述温度控制模块主要包括继电器a4、HC-08模块5、单片机6、按键电路7、继电器b10、温度传感器11、LCD12、继电器c16;温度控制模块嵌入副驾驶前方,控制按键和LCD显示屏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的效果在于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通过在汽车顶安放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光伏发电、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进行温差发电来提供系统所需的能源,这样就解决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油耗量增加、不能正常运行等问题;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热、脉动热管对尾气余热回收为系统提供冷热源,解决了传统空调噪音大、不能解决制冷剂容易泄露、污染空气和汽车能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通过设置有带有按键电路的单片机,并设置有可与手机连接的单片机,方便采用两种方式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显示、采集、报警、控制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示意图。

其中,图1中:

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2-太阳能控制器,3-半导体制冷片,4-继电器a,5-HC-08模块,6-单片机,7-按键电路,8-太阳能控制器控制开关,9-半导体制热片,10-继电器b,11-温度传感器,12-LCD,13-蓄电池,14- DC-DC电路显示屏,15- DC-DC模块,16-继电器c,17-分流阀驱动电路,18-热风出口管,19-箱体,20-翘片,21-风机进风管,22-风机,23-废气分流箱,24-冷却水,25-气缸,26-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7-发动机总排气管,28-V型分流阀,29-除尘器,30-尾气入口管,31-脉动热管,32-尾气出口管,33-排气管,34-保温材料,35-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以达到安放在车顶上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伏发电、汽车尾气余热回收进行温差发电来提供系统所需能源,半导体制冷提供冷源、半导体制热及脉动热管收集尾气余热提供热源,及单片机实现温度控制,操作方便且节能环保的目的。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说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包括:发电模块、冷热源模块及温度控制模块,其中,发电模块中的蓄电池13由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及利用尾气余热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供电连接;冷热源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3、半导体制热片9及对于尾气低温段的余热回收的脉动热管31组成;温度控制模块主要包括按键控制的LCD12及可以和手连接的HC-08模块5。

优选地,上述发电模块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太阳能控制器2、蓄电池13、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DC-DC模块15;发电模块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1可升降的安放在汽车顶部,蓄电池2安放在汽车前部发动机旁边,太阳能控制器2嵌入副驾驶前,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露出;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的热源端紧贴在发动机总排气管27的高温段,冷源端放置在室外环境中;DC-DC模块15嵌入在副驾驶座前,其显示屏和控制按钮露出。

优选地,上述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引出的两根导线从车顶接到太阳能控制器2的太阳能控制口,从蓄电池13的放电端引出两根导线接至控制器的蓄电池控制口,同时从蓄电池13的充电端引出两根导线至DC-DC模块15的输出端,从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的串联电路中引出两根导线接至DC-DC模块15的输入端。

优选地,上述冷热源模块的半导体制冷片3和半导体制热片9都安装在车里的顶端,同时配上风扇,分别引出两条线,经过继电器a4、继电器b10与太阳能控制器2的负载端相连。

优选地,上述冷热源模块还包括利用尾气余热补充热源的脉动热管31;分流阀驱动电路17经过继电器c16和V型分流阀28连接;外带冷却水24的气缸25和发动机总排气管27连接,发动机总排气管27和废气分流箱23内的V型分流阀28连接,废气分流箱23和尾气入口管30之间设置有除尘器29,尾气入口管30和内带脉动热管31的箱体19连接,脉动热管31上设置有翘片20,且箱体19上有保温材料34,箱体19右侧通过尾气出口管32和从废气分流箱23伸出的排气管33连通,排气管33末端连接有消音器35;箱体19上侧左边连接有热风出口管18,并在箱体19上侧右边连接有带有风机22的风机进风管21。

优选地,上述温度控制模块主要包括继电器a4、HC-08模块5、单片机6、按键电路7、继电器b10、温度传感器11、LCD12、继电器c16;温度控制模块嵌入副驾驶前方,控制按键和LCD显示屏露出。

上述是对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的结构的详细描述,下面将以一个应用场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的一个应用例包括:使用时,用户能够根据太阳能控制器2显示屏反馈的信息来控制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的工作状态及蓄电池13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DC-DC模块15来调节输出电压,来达到将温差发电片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13中的目的,同时可以根据太阳能控制器2显示屏反馈蓄电池的状态,通过DC-DC模块15来调节半导体温差发电片26的工作状态;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尾气温度可达到500℃-900℃,其尾气经过发动机总排气管27进入到废气分流箱23,通过分流阀驱动电路17经过继电器c16控制V型分流阀28,使尾气从尾气入口管30进入,在进入之前,先通过除尘器29,除去尾气中的固体颗粒,高温尾气使脉动热管31加热段迅速受热,通过相变换热,使位于箱体19上部空腔的散热段散热,其热量被风机22从风机进风管21端吹向热风出口管18,热风由此源源不断地进入车厢内提供采暖,同时,失去热能的尾气经尾气出口管32和排气管33和消音器35排出车外;

单片机6通过温度传感器11采集环境的温度反馈给单片机,可以通过LCD12显示当前温度,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既可以通过按键电路7也可通过手机连接HC-08模块5来控制单片机来设置自己需求的温度;单片机6根据温度传感器11所反馈的温度与用户设置的温度作比较,当环境温度高于设置值时,此时继电器a4吸合,半导体制冷片3工作,降低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设置值时,此时继电器b10、继电器c16吸合,半导体制热片9和分流阀驱动电路17工作,此时升高环境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该装置带有光伏发电及汽车尾气余热温差发电提供电能,实现节能减排,利用半导体制冷、半导体制热及脉动热管对尾气余热回收调节车内温度,减少噪音和污染,同时可利用按键或者手机进行控温操作,十分方便。

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智能车载温控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