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二次供水设备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1373发布日期:2019-07-19 22:1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二次供水设备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二次供水设备控制器。



背景技术:

传统二次供水设备控制器一般基于触摸屏和plc系统实现,采用触摸屏和plc系统分开的独立式结构,plc系统由cpu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构成,体积大、成本高、外部接线较多,如要实现上位机监控二次供水设备的工作状态,还需要额外的工业组态软件或访问设备厂商提供的设备监控网站,在使用上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二次供水设备控制器,采用一体化结构,控制器本身集触摸屏、cpu、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输出、通信模块为一体,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的特点,外部接线简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二次供水设备控制器,包括树莓派电脑板、tf存储卡、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电源模块以及触摸液晶屏;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分别与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连接;电源模块与树莓派电脑板的电源插孔连接;tf存储卡与树莓派电脑板的microsd卡插槽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开关量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1-r24,光耦u1-u8,电容c1-c8和发光二极管d1-d8。

作为优选方式,光耦u1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1,光耦u1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1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1;光耦u1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1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2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2,光耦u2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2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2;光耦u2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2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3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3,光耦u3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3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3;光耦u3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3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4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4,光耦u4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4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4;光耦u4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4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5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5,光耦u5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5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5;光耦u5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5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6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6,光耦u6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6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6;光耦u6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6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7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7,光耦u7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7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7;光耦u7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7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8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8,光耦u8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8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8;光耦u8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8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发光二极管d1与电阻r9组成第一串联电路,第一串联电路与电阻r10组合第一并联电路,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2与电阻r11组成第二串联电路,第二串联电路与电阻r12组合第二并联电路,第二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二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3与电阻r13组成第三串联电路,第三串联电路与电阻r14组合第三并联电路,第三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三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4与电阻r15组成第四串联电路,第四串联电路与电阻r16组合第四并联电路,第四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四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5与电阻r17组成第五串联电路,第五串联电路与电阻r18组合第五并联电路,第五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五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6与电阻r19组成第六串联电路,第六串联电路与电阻r20组合第六并联电路,第六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六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7与电阻r21组成第七串联电路,第七串联电路与电阻r22组合第七并联电路,第七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七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8与电阻r23组成第八串联电路,第八串联电路与电阻r24组合第八并联电路,第八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八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优选地,电阻r1-r8接至p2接口。

作为优选方式,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pw1-pw5,电容c9-c18,二极管d9和d10;其中pw1是200v转正负12v电源模块,pw2-pw5是220v转24v电源模块。

作为优选方式,电源模块pw1-pw5的l端接在一起并连接至p1接口;电源模块pw1-pw5的n端接在一起并连接至p1接口;

电源模块pw1的gnd端接地,电源模块pw1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9;电源模块pw1的v-端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电源模块pw1的gnd端还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9与d10的正极连接在一起;

电源模块pw2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1和c12,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电源模块pw3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3和c14,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电源模块pw4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5和c16,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电源模块pw5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7和c18,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作为优选方式,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芯片ic1-ic5,其中芯片ic1-ic3用于将4-20ma的电流输入信号转换为0-5v电压信号;芯片ic5用于接收来自芯片ic1-ic3的模拟量输入信号,发送给ic4的模拟量输出信号;ic4用于将从ic5送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4-20ma电流信号。

作为优选方式,芯片ic1-ic3均采用rcv420精密电流环接收器,芯片ic4采用xtr115精密电流环变送器,芯片ic5采用pcf8591转换芯片;

芯片ic1的-in、ct和refcom端接地,芯片ic1的+in端接p3接口,芯片ic1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19,电容c19接地;芯片ic1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3,电容c23接地;芯片ic1的rcvfb端与rcvout端连接至芯片ic5的ain0端;

芯片ic2的-in、ct和refcom端接地,芯片ic2的+in端接p4接口,芯片ic2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0,电容c20接地;芯片ic2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4,电容c24接地;芯片ic2的rcvfb端与rcvout端连接至芯片ic5的ain1端;

芯片ic3的-in、ct和refcom端接地,芯片ic3的+in端接p5接口,芯片ic3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1,电容c21接地;芯片ic3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5,电容c25接地;芯片ic3的rcvfb端与rcvout端连接至芯片ic5的ain2端;

芯片ic5的a0、a1、a2和vss端接地,芯片ic5的aout端通过电阻r25连接芯片ic4的iin端,芯片ic4的iret端接地,芯片ic4的io端连接p6接口,芯片ic4的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芯片ic4的b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芯片ic4的v+端连接+24v。

作为优选方式,开关量输出模块包括驱动芯片ic6和ic7,继电器k1-k14。

作为优选方式,芯片ic6和ic7均采用达林顿驱动芯片uln2003a,芯片ic6的in1-in7端连接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芯片ic6的gnd端接地,芯片ic6的com端接24v电源,芯片ic6的out1-out7分别连接继电器k1-k7的线圈;

芯片ic7的in1-in7端连接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芯片ic7的gnd端接地,芯片ic7的com端接24v电源,芯片ic7的out1-out7分别连接继电器k8-k14的线圈;

继电器k1的触头连接连接p7接口,继电器k2的触头连接连接p8接口,继电器k3的触头连接连接p9接口,继电器k4的触头连接连接p10接口;继电器k5-k9的触头连接到p11接口,继电器k10-k14的触头连接到p12接口。

作为优选方式,触摸液晶屏的数据接口与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控制器采用树莓派电脑板,成本低、体积小、外部接线简单;以树莓派为基础,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系统工作状态监控无需再通过第三方平台,可适应二次供水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树莓派gpio接口示意图;

图3为开关量输入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关量输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液晶屏示意图;

图8整个控制器的外部接线端子示意图;

图9为控制器应用在三用一备二次供水设备时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二次供水设备控制器,包括树莓派电脑板、tf存储卡、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电源模块以及触摸液晶屏;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分别与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连接;电源模块与树莓派电脑板的电源插孔连接;tf存储卡与树莓派电脑板的microsd卡插槽连接。本控制器架构见图1,控制器以树莓派卡片电脑为核心,可根据不同的系统配置更换tf卡就可迅速投入使用。草莓派的gpio接口如图2所示,p13为40针双列接口,用于与树莓派主板的接口连接。

二次供水设备的工作原理是以管网水压为设定参数,通过控制器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自动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实现管网水压的闭环调节,使供水系统输出水压自动恒稳于设定的压力值:用水量增加时,变频器输出频率升高,水泵转速加快,供水量相应增大;用水量减少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降低,水泵转速减慢,供水量亦相应减少。

在图1中,“压力变送器”包括“进水压力变送器”和“出水压力变送器”,“进水压力变送器”安装在二次供水设备进水端,作用是检测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出水压力变送器”安装在二次供水设备出水端,用于检测二次供水设备的供水压力。

“变频器模拟量输入”是变频器用于接收控制器模拟量输出信号的端子,变频器通过输入模拟量的大小来调节变频器输出,以达到控制送水泵转速的目的。

“外部开关量信号”主要是指外部的“启动变频器”信号、“泵故障”信号、“远程启停”信号、“无水”信号、“变频故障”信号、“禁止运行”信号。“启动变频器”是控制器启动变频器的信号;“泵故障”信号主要是指水泵的热过载故障信号,当水泵出现故障无法运行时该信号接通,控制器报警并自动将故障泵退出运行状态;“远程启停”信号是指当需要远程启停二次供水设备时的开关量信号;“无水”信号来自二次供水设备进水端的电接点压力表,当自来水管网停水时,“无水”信号接通,通知二次供水设备不能工作,以避免在自来水管网中产生负压,影响自来水管网供水;“变频故障”信号是当变频器发生故障时接通,通知控制器报警,以便及时排除故障;“禁止运行”信号是出于设备运行安全考虑设置的信号,该信号接通时,整套设备将无法运行,主要在设备检修时使用。

“接触器”是根据控制器的输出控制泵运行的电气元件,控制器会根据供水量的大小自动控制泵的工作数量,当供水量小的时候,控制一台泵变频调速运行就能满足使用要求,当供水量大时,控制器会将一台或多台泵投入工频运行,即全速运行,同时再控制一台泵变频调速运行,保持供水量恒定,以满足使用要求。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开关量输入模块包括电阻r1-r24,光耦u1-u8,电容c1-c8和发光二极管d1-d8。控制器设有8路开关量输入,为保障系统工作安全,采用了光耦做输入隔离,其中u1-u8为隔离光耦,d1-d8为端口状态显示发光二极管,对应端口回路闭合时,该端口的状态显示二极管会亮起。该接口的状态信号连接至树莓派gpio端口。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耦u1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1,光耦u1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1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1;光耦u1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1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2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2,光耦u2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2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2;光耦u2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2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3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3,光耦u3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3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3;光耦u3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3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4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4,光耦u4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4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4;光耦u4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4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5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5,光耦u5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5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5;光耦u5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5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6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6,光耦u6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6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6;光耦u6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6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7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7,光耦u7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7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7;光耦u7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7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光耦u8的1号引脚连接电阻r8,光耦u8的2号引脚接地,光耦u8的1号和2号引脚之间设置电容c8;光耦u8的3号引脚接地,光耦u8的4号引脚连接至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

发光二极管d1与电阻r9组成第一串联电路,第一串联电路与电阻r10组合第一并联电路,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一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2与电阻r11组成第二串联电路,第二串联电路与电阻r12组合第二并联电路,第二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二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3与电阻r13组成第三串联电路,第三串联电路与电阻r14组合第三并联电路,第三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三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4与电阻r15组成第四串联电路,第四串联电路与电阻r16组合第四并联电路,第四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四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5与电阻r17组成第五串联电路,第五串联电路与电阻r18组合第五并联电路,第五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五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6与电阻r19组成第六串联电路,第六串联电路与电阻r20组合第六并联电路,第六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六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7与电阻r21组成第七串联电路,第七串联电路与电阻r22组合第七并联电路,第七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七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

发光二极管d8与电阻r23组成第八串联电路,第八串联电路与电阻r24组合第八并联电路,第八并联电路的一端接3.3v电源,第八并联电路的另一端接光耦u1的4号引脚。优选地,电阻r1-r8接至p2接口。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模块pw1-pw5,电容c9-c18,二极管d9和d10;其中pw1是200v转正负12v电源模块,pw2-pw5是220v转24v电源模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源模块pw1-pw5的l端接在一起并连接至p1接口;电源模块pw1-pw5的n端接在一起并连接至p1接口;p1接口用于连接220v电源;

电源模块pw1的gnd端接地,电源模块pw1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9;电源模块pw1的v-端连接二极管d9的负极,电源模块pw1的gnd端还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9与d10的正极连接在一起;

电源模块pw2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1和c12,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电源模块pw3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3和c14,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电源模块pw4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5和c16,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电源模块pw5的v+端与gnd端之间设置电容c17和c18,电源模块pw2的gnd端接地。

为了保证控制器各部分工作正常,电源采用了5个独立的ac/dc转换模块为各部分供电,pw1型号是ha12n10b-2539,输出±12v,为模拟量输入部分供电;pw2型号是he24p24lrn,输出24v,为外部压力变送器供电;pw3型号是he24p24lnr,输出24v,为外部电流输出供电;pw4型号是he24p24lnr,输出24v,为数字量输入部分供电;pw5型号是he24p24lnr,输出24v,为数字量输出部分供电。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芯片ic1-ic5,其中芯片ic1-ic3用于将4-20ma的电流输入信号转换为0-5v电压信号;芯片ic5用于接收来自芯片ic1-ic3的模拟量输入信号,发送给ic4的模拟量输出信号;ic4用于将从ic5送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4-20ma电流信号。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芯片ic1-ic5构成,其中ic1、ic2、ic3为模拟量输入处理芯片,采用了rcv420精密电流环接收器,用于将来自外部压力变送器的4-20ma的电流输入信号转换为0-5v电压信号,送ic5处理。

ic4为模拟量输出芯片,采用了xtr115精密电流环变送器,它将从ic5送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4-20ma电流信号送至外接变频器,以控制变频器的运行速度。

ic5是4模拟量输入、1模拟量输出转换芯片,型号为pcf8591,它用于接收来自ic1、ic2、ic3的模拟量输入信号,发送给ic4的模拟量输出信号,所有的数据都通过芯片自带的i2c总线与树莓派i2c总线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芯片ic1-ic3均采用rcv420精密电流环接收器,芯片ic4采用xtr115精密电流环变送器,芯片ic5采用pcf8591转换芯片;

芯片ic1的-in、ct和refcom端接地,芯片ic1的+in端接p3接口,芯片ic1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19,电容c19接地;芯片ic1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3,电容c23接地;芯片ic1的rcvfb端与rcvout端连接至芯片ic5的ain0端;

芯片ic2的-in、ct和refcom端接地,芯片ic2的+in端接p4接口,芯片ic2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0,电容c20接地;芯片ic2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4,电容c24接地;芯片ic2的rcvfb端与rcvout端连接至芯片ic5的ain1端;

芯片ic3的-in、ct和refcom端接地,芯片ic3的+in端接p5接口,芯片ic3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1,电容c21接地;芯片ic3的v+端连接+12v电源和电容c25,电容c25接地;芯片ic3的rcvfb端与rcvout端连接至芯片ic5的ain2端;

p3接口、p4接口和p5接口的2号引脚连接+24v电源;

芯片ic5的a0、a1、a2和vss端接地,芯片ic5的aout端通过电阻r25连接芯片ic4的iin端,芯片ic4的iret端接地,芯片ic4的io端连接p6接口,芯片ic4的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接芯片ic4的b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芯片ic4的v+端连接+24v。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开关量输出模块包括驱动芯片ic6和ic7,继电器k1-k14。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芯片ic6和ic7均采用达林顿驱动芯片uln2003a,芯片ic6的in1-in7端连接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芯片ic6的gnd端接地,芯片ic6的com端接24v电源,芯片ic6的out1-out7分别连接继电器k1-k7的线圈;

芯片ic7的in1-in7端连接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芯片ic7的gnd端接地,芯片ic7的com端接24v电源,芯片ic7的out1-out7分别连接继电器k8-k14的线圈;

继电器k1-k14的线圈连接+24v电源;

继电器k1的触头连接连接p7接口,继电器k2的触头连接连接p8接口,继电器k3的触头连接连接p9接口,继电器k4的触头连接连接p10接口;继电器k5-k9的触头连接到p11接口,继电器k10-k14的触头连接到p12接口。控制器共设有14路开关量输出,为了使用不同的电压等级,其中p7-p10是4路独立输出接口,p11、p12为两个5路输出接口。ic6、ic7为uln2003a高耐压、大电流复合晶体管阵列,用于接收来自树莓派主板的开关量信号,并驱动继电器工作,k1-k14为输出继电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触摸液晶屏的数据接口与树莓派电脑板的gpio接口相连。

该部分作为控制器的人机交互界面,所有的系统运行信息显示、功能控制都在这上面实现,采用了7寸串口触摸液晶屏,与树莓派之间通过usart口通信。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路的各个部分连接以及相关元件的参数如图1-图7所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对外设置有控制器外部接线端子,便于连接,整个控制器的外部接线端子如图8所示。为了便于清楚的反应端子情况,特作如下说明:

1.l、n为220伏交流电源输入端子。

2.l+、di1-di8为开关量输入端子,其中l+为公共端。

3.ai1、acom为模拟量1输入端子。

4.ai2、acom为模拟量2输入端子。

5.ai3、acom为模拟量3输入端子。

6.ao+、ao-为模拟量输出端子。

7.o1、com1为开关量输出端子1。

8.o2、com2为开关量输出端子2。

9.o3、com3为开关量输出端子3。

10.04、com4为开关量输出端子4。

11.o5-o9、com5为开关量输出端子5,其中com5为公共端。

12.o10-o14、com6为开关量输出端子6,其中com6为公共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器应用在三用一备二次供水设备时,外部接线如图9所示。

控制器的o1、com1端子接变频器的启动信号端子,当o1、com1闭合时,变频器启动运行。

控制器的com5、com6端子做电源公共端,接外接电源l线。o5、o7、o9、o11分别接泵变频运行接触器,变频运行接触器闭合时,泵工作在调速运行状态下。o6、o8、o10、o12分别接泵工频运行接触器,工频运行接触器闭合时,泵工作在全速运行状态下。所有接触器公共端接电源n线。当o5与com5接通时,1#泵变频运行,当o6与com5接通时,1#泵工频运行;当o7与com5接通时,2#泵变频运行,当o8与com5接通时,2#泵工频运行;当o9与com5接通时,3#泵变频运行,当o10与com6接通时,3#泵工频运行;当o11与com6接通时,4#泵变频运行,当o12与com6接通时,4#泵工频运行。

控制器l、n端子接电源进线。

控制器l+端子是控制器开关量输入信号的公共端,di1是1#泵故障输入端、di2是2#泵故障输入端、di3是3#泵故障输入端、di4是4#泵故障输入端,当某台泵发生过载故障时,对应的故障输入端就会有信号,控制器会报警并将故障泵退出工作状态;di5是“远程启停”输入端,当需要远程启停二次供水设备时,通过控制线接通di5,二次供水设备就可投入工作;di6是“无水信号”,来自二次供水设备进水端的电接点压力表,当自来水管网停水时,“无水”信号接通,通知二次供水设备不能工作,以避免在自来水管网中产生负压,影响自来水管网供水;di7是“变频故障”信号,当变频器发生故障时接通,通知控制器报警,以便及时排除故障;di8是“禁止运行”信号,当设备需要检修时接通该信号,整套设备将无法运行,以保障检修安全。

控制器的ai1、ai2和acom端子是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入端子,其中ai1接“进水压力变送器”,安装在二次供水设备进水端,检测自来水管网供水压力;ai2接“出水压力变送器”,安装在二次供水设备出水端,用于检测二次供水设备的供水压力,并将压力变化信号送入控制器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模拟量信号由控制器的ao+、ao-端子输出,送入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入端控制变频器的转速,以达到调节泵转速的目的。

本控制器采用一体化结构,成本低、体积小、外部接线简单,以树莓派卡片电脑为基础,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支持modbus和modbustcp通信协议,并且内建web服务器,访问控制器的ip地址即可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无需再通过第三方软件平台,通过软件配置可适应不同供水规模的二次供水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