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4278发布日期:2019-11-16 00: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器(2)、第二数据采集器(3),及分别与第一数据采集器(2)连接的气压传感器(5)、雨量传感器(6)、第一光谱传感器(7)、风向传感器(8)、风速传感器(9),及分别与第二数据采集器(3)连接的二氧化碳传感器(10)、第二光谱传感器(11)、土壤水分传感器(12)、土壤温度传感器(13)、空气湿度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数据采集器(2)、第二数据采集器(3)连接的远传通讯器(1),及与远传通讯器(1)连接的服务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谱传感器(7)、第二光谱传感器(11)分别采用余弦接收,透过率75%视场角、27°通道数量,2通道反应波段为730nm、815nm,光谱带宽,≤10nm光学感应器,光电二极管,传输线为rvvp屏蔽电缆,输出电流为0.2~3.2u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湿度传感器(14)的空气湿度范围0~100%精度±2%,空气温度范围-30~70℃精度±0.2℃,信号输出方式4~20ma,工作电压:dc12~24v,响应时间:<1s,测量稳定时间1s,工作温度范围:-35℃~75℃;所述土壤温度传感器(13)的量程-30℃~70℃,输出信号4~20ma,测量精度±0.2℃,互换误差<0.2℃,工作电压9~24v,工作电流约10ma,响应时间<100ms,稳定时间<1秒,工作温度:-40℃~75℃;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12)量程0~100%,输出信号4~20ma,测量精度±3%,互换精度<3%,复测误差<1%,工作电流约15ma,工作频率100mhz,响应时间<1秒,测量稳定时间1秒;第一数据采集器(2)、第二数据采集器(3)分别为1-4路采集,采集标准4~20ma信号、485信号,可与传感器或气象站直接相连,兼具采集、无线发送、中继路由功能,传输距离2km,无线频率2.4gism全球免费频段,无线信道16个,串口速率1200~115200可设置,单网容量65535个节点,发射功率3~25dbm,数据接口rs485、io口,外壳铝合金外壳,天线外置sma天线、内置pcb天线,供电电压dc5~24v宽电压,平均功耗0.5w;所述远传通讯器(1)的工作频段850/900/1800/1900mhz,gprsmulti-slotcalss10/8,gprsmobilestationcalssb,传输速率下行最大85.6kbps,上行最大42.8kbps,支持固定ip和动态域名解析方式连接数据中心,支持上线发送自定义注册包、心跳包、注销包功能,支持远程指令查询工作状态、触发上线、修改数据中心参数等操控功能,全工业级器件,嵌入式看门狗设计接收模块传输距离2km,无线频率2.4gism全球免费频段,无线信道16个,串口速率1200-115200可设置,单网容量65535个节点,天线外置sma天线、gprs吸盘天线,供电电压dc5-24v宽电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智慧农业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包括第一数据采集器、第二数据采集器,及分别与第一数据采集器连接的气压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第一光谱传感器、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分别与第二数据采集器连接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第二光谱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本发明的粮食生产农业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实现对所种植的作物进行环境进行监控,提示种植者对种植田进行合适的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薛能刚;梁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