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4386发布日期:2019-12-24 21:4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售货机电机及电子锁驱动一般采用集中驱动方式,即所有的电机及电子锁的连接导线全部接到同一块驱动板上,导致驱动板电路复杂、接线线束长且多,工人装配机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驱动板电路复杂,接线线束长且多而导致工人装配机器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如下:

一种驱动系统,包括控制信号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块串联的信号转接板,每块信号转接板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输入接口、主控单元、输出接口和负载输出单元,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接口、所述输出接口和所述负载输出单元连接,上一块信号转接板的输出接口与下一块信号转接板的输入接口连接,第一块信号转接板的输入接口与所述控制信号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控单元包括主信号输入端、备用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控制输出端,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均包括主信号端和备用信号端,所述输入接口的主信号端分别与所述主信号输入端和所述输出接口的备用信号端连接,所述输入接口的备用信号端与所述备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接口的主信号端连接,所述控制输出端与所述负载输出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还均包括反馈端,所述输入接口的反馈端和所述输出接口的反馈端连接。

优选的,每块所述信号转接板还包括状态检测单元,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输出单元连接,状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的反馈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包括开关s1,开关s1采用微动开关或光电开关。

优选的,所述负载输出单元包括开关管q1和负载接口p3,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所述负载输出单元与电容c1并联后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接口p3与电容c1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1的一端与开关管q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接口的反馈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至少两块串联的信号转接板组成级联驱动系统,省去了电路复杂的驱动板,避免线束过长且过多,提高工人装配机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转接板的电路原理框图1;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转接板的电路原理框图2;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信号转接板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驱动系统,包括控制信号源5和至少两块串联的信号转接板,每块信号转接板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输入接口2、主控单元1、输出接口3和负载输出单元6,主控单元1分别与输入接口2、输出接口3和负载输出单元6连接。上一块信号转接板的输出接口与下一块信号转接板的输入接口连接,第一块信号转接板的输入接口与所述控制信号源5连接。负载输出单元6可与外部设备连接,外部设备包括电机和/或电子锁,主控单元1用于从输入接口2接收控制信号源5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源5的控制信号通过负载输出单元6发送给外部设备从而驱动外部设备,以及将控制信号源5的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3发送给下一块的信号转接板。本实施例采用至少两块串联的信号转接板组成级联驱动系统,省去了电路复杂的驱动板,避免线束过长且过多,提高工人装配机器的工作效率。

请参照图2,主控单元1包括主信号输入端11、备用信号输入端12、信号输出端13和控制输出端14,输入接口2和输出接口3均包括电源端、接地端、主信号端和备用信号端,输入接口2的主信号端21分别与主信号输入端11和输出接口3的备用信号端32连接,输入接口2的备用信号端22与备用信号输入端12连接,信号输出端13与输出接口3的主信号端31连接,控制输出端14与负载输出单元6连接。

在级联驱动系统中,若上一级的主控单元发生故障,上一级的输入接口可以将控制信号直接通过输出接口的备用信号端发送给下一级的主控单元,下一级主控单元关闭主信号输入端,启用备用信号输入端,避免引起信号阻塞。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信号转接板还包括状态检测单元4,状态检测单元4的输入端与负载输出单元6连接,输入接口2和输出接口3还均包括反馈端,状态检测单元4的输出端与输入接口2的反馈端23连接,状态检测单元4用于检测外部设备的通断状态,输入接口2的反馈端23和输出接口3的反馈端33连接,输出接口3可以直接将最后一级的状态检测单元4的检测信号传输给输入接口2。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信号转接板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包括输入连接器p1、控制芯片u1和输出连接器p2,输入连接器p1和输出连接器p2均包括5个引脚,其中第一引脚为电源引脚,第二引脚为接地引脚,第三引脚为反馈引脚,第四引脚为主信号引脚,第五引脚为备用信号引脚,主控芯片u1采用型号为zt01a的芯片,主控芯片包括6个引脚,其中第一引脚为主信号输入引脚,第二引脚为备用信号输入引脚,第三引脚为信号输出引脚,第四引脚为接地引脚,第五引脚为控制输出引脚,第六引脚为电源引脚。输入连接器p1的主信号引脚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主信号输入引脚和输出连接器p2的备用信号引脚连接,输入连接器p1的备用信号引脚与主控芯片u1的备用信号输入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信号输出引脚与输出连接器p2的主信号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控制输出引脚与负载输出单元6连接,负载输出单元6包括开关管q1和负载接口p3,开关管q1可以采用三极管或mos管,本实施例采用三极管。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输出端14连接,开关管q1的输入端连接有电源,负载接口p3与电容c1并联后的一端与开关管q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起滤波作用。负载接口p3与电容c1并联后的另一端接地。状态检测单元4包括开关s1,开关s1的一端与开关管q1的输出端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与输入接口2的反馈端23连接,开关s1采用微动开关或光电开关,当电机转动或电子锁有开关动作时即触发开关s1输出信号。开关管q1的输入端和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2,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主控芯片u1的控制输出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3用于为开关管q1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主控芯片u1的电源引脚通过电阻r6与电源连接,主控芯片u1的电源引脚还通过电容c2接地。

本实施例既可以避免级联工作系统的信号阻塞,还可以实现电路的自检,保证电路和负载正常工作,且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