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1696发布日期:2020-06-02 19:07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钮结构。



背景技术:

旋钮是用手控转的手动元件,因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广泛应用于控制开关中。

现有的旋钮结构多数为一中轴,中轴的一端连接旋钮,中轴穿过面板或壳体连接于控制器,使用时,中轴容易发生形变,中轴容易于面板或壳体接触,从而导致旋钮运动不平稳、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所占空间小且成本低的旋钮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钮结构,其包括旋钮、轴承、轴承架、底板、中轴、读数盘和光电检测电路板,所述轴承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中轴的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中轴上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架上,所述中轴穿过轴承架或轴承架和底板后连接于所述读数盘。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架包括轴承槽和连接段,所述轴承槽内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轴承槽相连;

所述连接段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可容纳所述中轴旋转穿过;

所述连接段外周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段穿过所述底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母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中轴靠螺母侧设有弹性锁紧结构,所述弹性锁紧结构抵靠于所述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锁紧结构为软质橡胶圈,所述中轴上设有卡槽,所述软质橡胶圈套接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在所述中轴的位置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橡胶圈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软质橡胶圈包括若干直径大小不一的橡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中轴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旋钮与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轴承抵靠于所述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或自润滑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作为运动的承载体,运动平顺且使用寿命长;采用软质橡胶圈作为弹性锁紧结构,既可以作为整个结构的锁牢部件,同时也有调节松紧的作用(即旋钮的手感轻重),旋钮调节更加稳定平稳;避免传统的卡簧或硬质卡扣,只能起到锁牢的作用,无法调节松紧,旋钮的运动会不牢固,用作旋钮调节稳定性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所占空间小、成本低且运动平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中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轴承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旋钮结构,其包括旋钮1、轴承4、轴承架3、底板8、中轴2、读数盘7和光电检测电路板9,所述轴承架3固定在所述底板8上;所述中轴2的一端固定有旋钮1,所述中轴2上套接有轴承4,所述轴承4安装在所述轴承架3上,所述中轴2穿过轴承架3或轴承架3和底板8后连接于所述读数盘7。

轴承架的一种的固定方式:所述轴承架3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板8上。

所述轴承架3包括轴承槽31和连接段32,所述轴承槽31内放置有轴承4,所述连接段32与所述轴承槽31相连;所述连接段32内部设有通孔321,所述通孔321可容纳所述中轴2旋转穿过;所述连接段外周设有螺纹322,所述连接段32穿过所述底板8并通过螺母5固定在所述底板8上,所述螺母5与所述底板8之间设有垫片5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轴承架亦可以直接焊接固定或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在此不作特别限定。

为了更好实现锁紧和调节松紧,所述中轴靠螺母5侧设有弹性锁紧结构,所述弹性锁紧结构抵靠于所述螺母5。

其中,所述弹性锁紧结构为软质橡胶圈6,所述中轴上设有卡槽22,所述软质橡胶圈6套接于所述卡槽22内。

调节松紧的原理方式:通过调整中轴上软胶圈卡槽的上下位置,位置越靠上,则软胶圈与轴承支架挤压接触越紧密,整个旋钮结构越紧。另一种方式是利用不同直径规格的软胶圈,同样可以达到调节松紧的目的。

其中,所述卡槽在所述中轴的位置可调。卡槽的位置可调的实现方式不作特别限定,可以将卡槽设置成滑动式结构。

其中,所述软质橡胶圈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软质橡胶圈包括若干直径大小不一的橡胶圈。即不同的需求的旋钮,套接不同大小直径的橡胶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槽亦可以是凸台性结构,即软质橡胶圈一端抵靠凸台性,软质橡胶圈的另一端抵靠于螺母。

为了防止轴承移动和更好地限位,所述中轴上设有凸台21,所述凸台21位于所述旋钮1与所述轴承4之间;所述轴承4抵靠于所述凸台21。

其中,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或自润滑轴承。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的结构形式不作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作为运动的承载体,运动平顺且使用寿命长;采用软质橡胶圈作为弹性锁紧结构,既可以作为整个结构的锁牢部件,同时也有调节松紧的作用(即旋钮的手感轻重);避免传统的卡簧或硬质卡扣,只能达到锁牢的作用,无法调节松紧,如果没有松紧调节,旋钮的运动将会非常松,用作旋钮并不合适。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旋钮、轴承、轴承架、底板、中轴、读数盘和光电检测电路板,所述轴承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中轴的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中轴上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架上,所述中轴穿过轴承架或轴承架和底板后连接于所述读数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架包括轴承槽和连接段,所述轴承槽内放置有轴承,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轴承槽相连;

所述连接段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可容纳所述中轴旋转穿过;

所述连接段外周设有螺纹,所述连接段穿过所述底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靠螺母侧设有弹性锁紧结构,所述弹性锁紧结构抵靠于所述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锁紧结构为软质橡胶圈,所述中轴上设有卡槽,所述软质橡胶圈套接于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在所述中轴的位置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橡胶圈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软质橡胶圈包括若干直径大小不一的橡胶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旋钮与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轴承抵靠于所述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或自润滑轴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钮结构,其包括旋钮、轴承、轴承架、底板、中轴、读数盘和光电检测电路板,所述轴承架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中轴的一端固定有旋钮,所述中轴上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架上,所述中轴穿过轴承架或轴承架和底板后连接于所述读数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装配、易于维护、使用寿命长、所占空间小、成本低且运动平稳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天锣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