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7210发布日期:2020-10-02 10:0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饰装修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社会发展到了当下,智能家居系统早已不单纯是控制室内电器开关的工具,而是现代自动化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统一体。一个完美的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自控系统集视觉、空间、控制及节能等等于一身,尽力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充分利用科学与艺术的搭配,光与影的组合创造各种舒适、优雅的环境,而使用者仅仅使用一部手机或其他终端就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家庭或公司。

现有的只能家居系统,不够形象直观,控制的设备过多时,一旦记忆出差,则容易造成误操作等事故,所以现提出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包括进行硬件控制的房屋终端;用于数据处理的云端服务器;用于进行远程操控的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内设有用于进行平面或立体效果展示的交互模拟模块;

所述云端服务器、房屋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形成通讯连接;

所述房屋终端连接有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电路通断的开关类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的波段式控制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安保控制模块和健康控制模块。

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中交互模拟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线网路与房屋终端进行通讯连接,根据户型生成平面或立体效果图,控制单元布局,在平面或立体效果图添加控制单元模块,通过控制控制单元模块,反馈控制信号给房屋终端。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以按照实际的房屋位置进行设置,可以通过平面或立体效果图去实时的放置所安装的设备,就相当于可以运用装修效果图来控制实际的使用设备,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房屋内所有的智能设备,并进行直观的,可视化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效果图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效果图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包括进行硬件控制的房屋终端;用于数据处理的云端服务器;用于进行远程操控的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内设有用于进行平面或立体效果展示的交互模拟模块;

云端服务器、房屋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形成通讯连接;

房屋终端连接有控制单元。

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电路通断的开关类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的波段式控制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安保控制模块和健康控制模块。

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中交互模拟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线网路与房屋终端进行通讯连接,根据户型生成平面或立体效果图,控制单元布局,在平面或立体效果图添加控制单元模块,通过控制控制单元模块,反馈控制信号给房屋终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硬件控制的房屋终端;用于数据处理的云端服务器;用于进行远程操控的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内设有用于进行平面或立体效果展示的交互模拟模块;

所述云端服务器、房屋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形成通讯连接;

所述房屋终端连接有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电路通断的开关类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的波段式控制模块、家电控制模块、安保控制模块和健康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中交互模拟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无线网路与房屋终端进行通讯连接,根据户型生成平面或立体效果图,控制单元布局,在平面或立体效果图添加控制单元模块,通过控制控制单元模块,反馈控制信号给房屋终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包括进行硬件控制的房屋终端;用于数据处理的云端服务器;用于进行远程操控的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内设有用于进行平面或立体效果展示的交互模拟模块;所述云端服务器、房屋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形成通讯连接;所述房屋终端连接有控制单元。本发明可以按照实际的房屋位置进行设置,可以通过平面或立体效果图去实时的放置所安装的设备,就相当于可以运用装修效果图来控制实际的使用设备,可视化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房屋内所有的智能设备,并进行直观的,可视化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杉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