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管理测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9523发布日期:2021-01-24 07:1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生长管理测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0001]
本申请涉及植物生长环境智能管理领域,尤其涉及物联网云端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提高,对名贵植物的需求量增大,但由于对名贵植物的栽培的风险较高,且不易成活,如何科学高产的种植植物成了核心问题。
[0003]
现有技术中对植物生长的智能管理,是针对植物生长的阶段性管理或者是以人对植物的了解和研究为前提,通过人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感知和对植物生长习性的了解,再以人的认识设定了和植物生长相关的环境设备的定时开启和关闭。
[0004]
但是由于人为经验的认定难以量化,不能做到对植物生长管理的统一操作,且目前的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检测环境参数,人为参与改变环境参数;针对多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的可复制系统还没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管理测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种植物的栽培管理不能形成可复制系统的问题。
[0006]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管理测控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将植物的所述实测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端,与所述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调整方法;所述调整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得到执行。
[0007]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实时获取植物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包括:使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获得不同维度的植物的所述实测环境数据。
[0008]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对所述实测环境数据的数值是否在预设波动范围内进行判断,若不在所述预设范围内则在所述分析结果信息中进行标记。
[0009]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采集植物的生长图片和/或生长视频,并将所述生长图片和/或所述生长视频上传至所述物联网云端。
[0010]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生长图片和/或所述生长视频确定植物的实际生长状况,将所述实际生长状况与所述植物生长模型中同阶段的植物生长状况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生长状况优于所述植物生长模型中同阶段的植物生长状况,对所述植物生长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更好的植物生长模型。
[0011]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植物生长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更好的植物生长模型,包括:将所述实测环境数据作为所述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
[0012]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了供一种基于物联网云端的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数据分析单元:将植物的所述实测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端,与所述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调整方法;执行单元:用于调整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得到执行。
[0013]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云端的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0014]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能够实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0015]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通过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将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端,与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调整方法;调整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得到执行这样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种植物的栽培管理不能形成可复制系统的问题,实现了可复制的多种植物栽培管理。做到只占用少量人员即可大面积的栽培多种植物,选用统一的生长管理操作方法,使得经验不丰富的植物栽培者也能种植出比较优质的植物,对传感器也进行监测,减少系统检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装置的结构实体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管理测控方法,请参照图1,如图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步骤s102:将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端,与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步骤s103: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调整方法;步骤s104:调整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得到执行。
[0022]
在步骤s101中: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使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获得不同维度的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在进行传感器实时检测时,传感器有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上述多种类型传感器的组合使用得出环境参数如: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长、积温数值、土壤肥力测量等的测量值,称这些测量值为实测环境数据。当系统开始工作时,多个传感器开始工作,实时采集实测环境数据。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获得不同维度的监测数据;传感器实时检测植物的生长得到实测环境数据。在步骤s102将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端,与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对实测环境数据的数值是否在预设波动范围内进行判断,若不在预设范围内则在分析结果中进行标记,即检查传感器所得到的实测环境数据,并且实测将环境数据与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是超出设置的范围则进行标记,以便得出正确的调整方法。分析结果还可以包括对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的分析结果,在具体的使用本申请时,当得到的植物实测环境数据,发现某项的检测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值较大,则判断为传感器异常,得到异常信息,将异常信息作为分析结果的内容,具体的对传感器进行标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整个系统运行时不需要人为干预操作,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决定了系统对植物所处环境的下一步操作,使得环境参数改变,即改善植物的环境参数。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传感器的及时检修和更换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分析结果中对传感器是否异常进行标注,能够减少使用者的工作量,也能保证传感器得到的数据为准确的数据。
[0023]
进一步,在步骤s103中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调整方法。调整方法包括对环境参数的
调整,根据步骤s102中得到的分析结果,确定对智能设备的操作,即选择打开智能设备的开关或者调节智能设备的温度,诸如此类得到调整方法。进一步根据步骤s102的分析结果,还可以判断是否对传感器进行检修。
[0024]
在步骤s104,调整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得到执行,智能设备按照调整方法的指令进行操作,以达到改变植物环境参数的目的,在执行调整方法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及时修改调整方法,以使得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达到物联网云端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数值。
[0025]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影像采集器采集植物的生长视频和/或植物生长照片,影像采集器将所监测的植物,分时段将采集到的视频上传至物联网云端,并且使植物生长视频和/或植物生长照片与多个传感器实时获取的环境参数相对应,这样的上传方式便于后期对整个的植物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即将植物生长视频、植物生长图片和植物生长数据在物联网云端进行备份,影像采集器采集到的植物生长视频和/或植物生长照片,是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确定植物的实际生长状况,将实际生长状况与植物生长模型中同阶段的植物生长状况进行比较;若实际生长状况优于植物生长模型中同阶段的植物生长状况,对植物生长模型进行修正,确定更好的植物生长模型。
[0026]
在进一步的使用本系统时,各种传感器实行不间断的数据测量,实时更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在物联网远端的植物模型中包含有植物生长周期中,每个阶段的环境参数,比较同阶段中实测环境数据和实时获取的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开启或者关闭对应的影响环境的设备,比如土壤湿度传感器将湿度数值进行统计,将得到的统计湿度值和植物模型中的通不过阶段的适宜环境的土壤湿度数值进行比较,判定结果统计湿度值小于植物模型中适宜环境的土壤湿度数值,根据此结果,向维持生长环境的水泵下达指令,使得水泵打开,对植物进行滴灌,等土壤的湿度达到植物模型中的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当监测到和植物模型中的土壤湿度相同时,根据此结果,向维持生长环境中的水泵下达指令,关闭水泵,并将此操作过程上传至物联网云端。对温度的测定相对于对湿度的测定,是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对空调进行操作,当温度超过植物模型同阶段所给定的正常温度时,操作空调进行降温。本发明中传感器可以是空气温度感知器、土壤湿度温度感知器、土壤肥力感知器、水位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可以是专门用于测量土壤的温度传感器,蓄水池可以添加水位位移感知设备的可以是水位传感器。
[0027]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云端的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201:用于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数据分析单元202:用于将植物的所述实测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端,与所述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调整方法;执行单元204,用于调整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得到执行。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装置示意图,在具体的使用中,数据获取单元201:用于实时获取植物的环境参数,得到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比如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光照时长、积温数值、土壤肥力测量等,获取到植物生长数据数据分析单元202:用于将植物的实测环境数据上传到物联网云端,与物联网云端上的植物生长模型同阶段的标准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和生长模型中环境数据的大小的判
断,预警信息包括传感器得到的数据是否是正常范围的判断;处理单元203:用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调整方法,将分析结果传送到处理单元203,根据传入的分析结果,进行环境参数调整设计,得到调整方法;执行单元204:用于调整方法通过智能设备得到执行,将调整方法传入执行单元204,多种智能设备工作,植物的生长环境得到调整。优选的,影像采集器还可以采集植物的生长视频和/或植物生长照片,将植物的生长视频和/或植物生长照片、与之匹配的植物的环境参数以及阈值匹配的调整方法,上至物联网云端,在一个周期的植物生长数据得到后,系统的设定人员,查看全部的植物生长数据,和植物生长模型进行对比,若发现在生长的过程中,参数的调整优于现在的植物生长模型,在此过程中,分析结果还可以包括对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的分析,使得能够及时对传感器进行检修。
[0028]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植物生长智能管理测控装置的结构实体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存储器301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30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0029]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缓存(英文:cache)、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或者存储卡(英文:memory card)。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0030]
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缓存(英文:cache)、硬盘(英文: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或者存储卡(英文:memory card)。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
[0031]
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本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本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
[0032]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当然,也可以将实现某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组合实现。
[0033]
本申请中的方法、装置或模块可以以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
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0034]
本申请装置中的部分模块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0035]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数据迁移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0036]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本申请的全部或者部分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移动通信终端、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0037]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