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78985发布日期:2021-08-24 12:3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电设备近几年在消费市场上很是活跃,智能家居行业整体蓬勃发展,各类智能家电设备层出不穷。智能家电设备的出现,提高了用户家中舒适度,给予用户新的体验,满足了年轻人对科技新潮的喜好追求。

目前,智能家电设备虽较传统电器设备有了很大的提高,语音控制,网络异地控制均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上的便捷。但仍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现在智能家电设备的所有的控制方式,都需要用户主动控制,如用户输入语音,按下应用程序中的应用开关,或者主动定时打开设备的某功能,而需要用户主动控制也就意味着要消耗用户精力,不能完全实现智能家电设备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总控设备、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以及至少一个智能家电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智能家电设备均与所述总控设备通讯连接;

所述智能终端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

所述总控设备根据智能终端自身工作状态,确定用户状态,以及

根据用户状态,调整所述智能家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配置设备;所述第一配置设备与所述总控设备通讯连接;

所述第一配置设备对用户状态与所述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

所述总控设备根据用户状态以及所述对应关系,调整所述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配置设备;所述第二配置设备与所述总控设备通讯连接;

所述第二配置设备对所述智能终端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的开始时刻进行配置;

所述智能终端在所述开始时刻达到后,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复用为所述第一配置设备,且所述智能终端复用为所述第二配置设备。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户状态采集设备;所述用户状态采集设备与所述总控设备通讯连接;

所述用户状态采集设备对用户的动作和/或声音进行采集;

所述总控设备根据采集结果,确定用户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状态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以及智能音响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状态采集设备集成于所述智能终端或所述智能家电设备中。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家电设备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

智能电灯、智能空调、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插座、智能电视、热水器、电水壶以及水龙头。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包括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总控设备为服务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总控设备、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以及至少一个智能家电设备;所述至少一个智能终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智能家电设备均与所述总控设备通讯连接;所述智能终端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所述总控设备根据智能终端自身工作状态,确定用户状态,以及根据用户状态,调整所述智能家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完全实现对智能家电设备工作状态的自动化调整,相比于与现有的智能家电设备,不需要用户主动控制,可以减少用户精力消耗,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图2中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框图。参见图1,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总控设备10、至少一个智能终端20以及至少一个智能家电设备30;至少一个智能终端20以及至少一个智能家电设备30均与总控设备10通讯连接;智能终端20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总控设备根据智能终端自身工作状态,确定用户状态,以及根据用户状态,调整智能家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其中,智能终端20可以包括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个。智能家电设备30可以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个:智能电灯、智能空调、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插座、智能电视、热水器、电水壶以及水龙头。总控设备10为服务器。

用户状态具体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置,示例性地,可以为睡眠状态、清醒状态、在家状态或离家状态。

智能终端20自身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当前亮暗屏情况、当前时刻距用户上次操作时刻的时间长度、当前位置信息。

“总控设备根据智能终端自身工作状态,确定用户状态”,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智能终端20自身工作状态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确定用户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终端20检测当前位置信息,总控设备10基于智能终端当前位置信息确定当前距用户家的距离。若智能终端20当前距用户家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用户处于离家状态;若智能终端20当前距用户家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用户处于在家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用户状态为睡眠状态,智能终端20检测其自身当前处于亮屏状态还是暗屏状态,以及当前时刻距用户上次操作时刻的时间长度。总控设备10基于这两个工作状态,判断用户是否进入睡眠状态。若智能终端20当前处于暗屏状态,其当前时刻距用户上次操作时刻的时间长度大于设定阈值,则判定用户处于睡眠状态。

总控设备10根据用户状态,调整智能家电设备30的工作状态,示例性地,可以为若用户处于睡眠状态,调整智能电灯以及智能电视关闭,智能门锁反锁,智能空调调高温度,智能窗帘处于遮光状态。若用户处于离家状态,调整智能电灯、智能空调、智能插座、智能电视、热水器、电水壶以及水龙头均关闭,同时智能门锁处于锁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多个智能家电设备,针对任一用户状态,可以对多个智能家电设备中的一个或几个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也可以对所有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完全实现对智能家电设备工作状态的自动化调整,相比于与现有的智能家电设备,不需要用户主动控制,可以减少用户精力消耗,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总控设备10根据用户状态,调整智能家电设备30的工作状态”的实现方法有多种,示例地,总控设备10根据本用户或其他用户对各智能家居设备的历史使用记录,确定用户状态与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根据用户状态以及对应关系,调整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

或者,可选地,该智能家居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配置设备;第一配置设备与总控设备通讯连接;第一配置设备对用户状态与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总控设备根据用户状态以及对应关系,调整智能家居设备的工作状态。这样设置的实质是,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第一配置设备进行对应关系的配置,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该智能家居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配置设备;第二配置设备与总控设备通讯连接;第二配置设备对智能终端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的开始时刻进行配置;智能终端在开始时刻达到后,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通常情况下,用户往往具有符合自身特性的生活规律,如起床时间、睡觉时间、离家时间等往往具有规律可循。设置第二配置设备的实质是,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规律设置智能终端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以确定用户状态的执行时间。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智能终端全天不断循环执行“确定其自身工作状态”,造成智能终端能耗过高的不良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用户状态误判的几率,提高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智能终端复用为第一配置设备,同时智能终端复用为第二配置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还包括用户状态采集设备;用户状态采集设备与总控设备通讯连接;用户状态采集设备对用户的动作和/或声音进行采集;总控设备根据采集结果,确定用户状态。示例性地,若用户状态采集设备采集到用户在说话,表明用户目前处于清醒状态,而非睡眠状态;若用户状态采集设备采集到用户在拖地,表明用户目前处于清醒状态,而非睡眠状态。这样设置的实质,是通过增加用户状态采集设备,从多个方面共同确定用户状态,可以使得用户状态确定准确,进一步降低用户状态误判的几率。

可选地,用户状态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麦克风以及智能音响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用户状态采集设备集成于智能终端或智能家电设备中。示例性地,若用户状态采集设备包括摄像头和麦克风。可以利用作为智能终端的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作为用户状态采集设备。或者,可以在智能家电设备(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等)中增设摄像头和麦克风,以作为用户状态采集设备。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公开提供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说明。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图2中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参见图2和图3,该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总控设备、智能终端、用户状态采集设备以及多个智能家电设备。其中总控设备为服务器。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该智能终端同时复用为第一配置设备和第二配置设备。用户状态采集设备包括智能摄像头和智能音箱。多个智能家电设备包括智能电灯,智能插座以及智能电视。

智能手机中安装有应用程序,智能手机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与服务器通讯连接。用户可以通过该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进行账号注册、将家中各智能家电设备与智能手机绑定,对各智能家电设备的配置参数进行设置,如设置或更改睡眠状态下各智能家电设备的具体工作状态(即对应关系)以及设置睡眠时间。

服务器端通过存储处理用户的相关数据(如用户为各智能家电设备设置的配置参数),交互控制各智能家电设备。同时,服务器处理智能终端以及用户状态采集设备上报的用户状态,计算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从而触发各智能家电设备与预设的睡眠状态模式对应。

继续参见图2和图3。假设预先设置的睡眠时间为22:00。当睡眠时间(即22:00)到达后,应用程序向服务器上报,服务其查找该用户绑定的各智能家电设备,调用智能手机以及用户状态采集设备开始监测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如若用户处于睡眠状态,则告知该用户绑定的智能家电设备,触发进入对应的睡眠模式,如智能电灯,智能插座以及智能电视均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