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及其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4592发布日期:2021-12-29 16:0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及其PCB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及其pcb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及其pcb板。


背景技术:

2.目前在部分住宅或公共场所会设置有室内供冷供暖系统,在供暖时,通过室内的地面和天花供热,使室内温度上升,从而达到供暖效果,在供冷时,则通过室内的天花供冷,使室内温度下降,从而达到供冷的效果,但是若室内湿度过高,在供热或供冷时会容易产生露水,而露水凝结在底板上会容易使人滑倒,而现有的室内供冷供暖系统通常是通过室内温度来控制供冷供热的使用状况,并没有考虑室内湿度的情况。
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其可避免室内地板或天花在供冷供暖时产生露水。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包括混水泵、混水阀、顶辐射阀和地辐射阀,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单元、温湿度检测单元、表面温度检测单元、混水系统控制单元和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和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用于根据表面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计算露点温度和根据露点温度控制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和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工作,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室内顶部的表面温度,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混水泵和所述混水阀工作,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顶辐射阀和所述地辐射阀工作。
7.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人体微波检测单元,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人体移动的移动情况。
8.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5和引脚7分别与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0与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5、引脚36和引脚43分别与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2和引脚43分别与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连接。
9.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包括混水泵控制单元和混水阀控制单元,所述混水泵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3连接,所述混水阀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5和引脚36连接。
10.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包括顶辐射阀
控制单元和地辐射阀控制单元,所述顶辐射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2连接,所述地辐射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3连接。
11.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还包括回水温度检测单元和混水温度检测单元,所述回水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1连接,所述混水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0连接。
12.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电性连接。
13.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通讯单元包括第一通讯部和第二通讯部,所述第一通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23、引脚24和引脚25连接,所述第二通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2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连接。
14.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和所述通讯单元电性连接。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pcb板,印刷有如上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
16.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通过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采集室内的室内温度数据、室内湿度数据和顶部表面温度数据,所述主控单元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获得露点温度,并根据露点温度控制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和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室内的供冷供热,避免室内地板或天花在供冷供暖时产生露水,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的电路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主控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辐射阀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通讯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输入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中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2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主控单元、2

温湿度检测单元、3

表面温度检测单元、4


水系统控制单元、5

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6

通讯单元、7

输入单元、8

人体微波检测单元、41

混水泵控制单元、42

混水阀控制单元、43

回水温度检测单元、44

混水温度检测单元、51

顶辐射阀控制单元、52

地辐射阀控制单元、61

第一通讯部、62

第二通讯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及其pcb板,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9.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包括混水泵、混水阀、顶辐射阀和地辐射阀,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单元1、温湿度检测单元2、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和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所述主控单元1分别与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2、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和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所述主控单元1用于根据表面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计算露点温度和根据露点温度控制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和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工作,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用于检测室内顶部的表面温度,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用于控制所述混水泵和所述混水阀工作,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用于控制所述顶辐射阀和所述地辐射阀工作;所述顶辐射阀用于控制制冷或制热,所述地辐射阀用于控制地暖加热,所述混水泵用于控制热水和冷水的流量,所述混水阀用于控制混水系统的开关情况。
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2和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分别采集室内的室内温度数据、室内湿度数据和顶部表面温度数据,所述主控单元1根据室内湿度数据和顶部表面温度数据计算出当前的露点温度,所述主控单元1再将表面温度数据与露点温度进行比对,若室内温度大于等于制冷预设温度,并且表面温度大于等于露点温度,则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则控制所述顶辐射阀启动制冷模式,而控制所述地辐射阀保持关闭状态,使室内进入供冷模式时不会有水蒸气冷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天花和地面上,提高了安全性,若室内温度小于等于制热预设温度,则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则控制所述顶辐射阀和所述地辐射阀启动制热模式,所述地辐射阀控制地暖启动,所述主控单元1通过控制所述混水泵和所述混水阀调节地暖的加热温度;通过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2和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采集室内的室内温度数据、室内湿度数据和顶部表面温度数据,所述主控单元1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获得露点温度,并根据露点温度控制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和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从而实现室内的供冷供热,避免室内地板或天花在供冷供暖时产生露水,提高了安全性。
31.如图1、图2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主控单元1与显示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人体微波检测单元8,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8与所述主控单元1电性连接,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8用于检测人体移动的移动情况;当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8检测到有人体红外时,即检测到有
人经过时,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8则向所述主控单元1发送信号,所述主控单元1则控制显示设备启动,使显示设备显示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系统的使用状况。
32.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所述主控单元1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5和引脚7分别与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2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0与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5、引脚36和引脚43分别与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2和引脚43分别与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连接。
3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2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1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5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的引脚6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7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芯片u2可以为型号为sht20的温湿度感应芯片。
3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包括第一热敏电阻rt1和外部测温探头,所述第一热敏电阻rt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0和外部测温探头的引脚2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和外部测温探头的引脚1接地;所述外部测温探头设置在室内天花的内部,提高表面温度的准确度。
3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8包括第四控制芯片u4,所述第四控制芯片u4的引脚2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8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控制芯片u4可以为型号为bis0001的红外感应芯片。
3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包括混水泵控制单元41和混水阀控制单元42,所述混水泵控制单元41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3连接,所述混水阀控制单元42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5和引脚36连接;通过所述混水泵控制单元41和所述混水阀控制单元42分别控制混水泵和混水阀的工作,从而调节地暖的使用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混水泵控制单元41包括第三三极管q3和第三继电器kj3,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3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继电器kj3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通过所述第三三极管q3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kj3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混水阀控制单元42包括第三控制芯片u3,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引脚3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5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引脚7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6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的引脚1与所述混水阀连接;通过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放大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所述混水阀根据该控制信号调节水流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控制芯片u3可以为型号为lm358的运算放大器。
37.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包括顶辐射阀控制单元51和地辐射阀控制单元52,所述顶辐射阀控制单元51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2连接,所述地辐射阀控制单元52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3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辐射阀控制单元51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一继电器kj1,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kj1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通过所述第一三极管q1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kj1的使用状态,从而调节供冷模式和供暖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辐射阀控制单元52包括第二三极管q2和第二继电器kj2,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3连
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继电器kj2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通过所述第二三极管q2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kj2的使用状态,从而调节地暖的使用状态。
38.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还包括回水温度检测单元43和混水温度检测单元44,所述回水温度检测单元43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1连接,所述混水温度检测单元44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40连接;通过回水温度检测单元43和混水温度检测单元44实时检测回水温度和混水温度,使使用人员可实时掌握混水系统的使用状况。
39.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通讯单元6,所述通讯单元6与所述主控单元1电性连接;通过所述通讯单元6使所述主控单元1与所述室内供冷供热系统通讯连接。
40.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通讯单元6包括第一通讯部61和第二通讯部62,所述第一通讯部61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23、引脚24和引脚25连接,所述第二通讯部62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2的引脚1、引脚2和引脚3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通讯部61使所述主控单元1与所述室内供冷供热系统通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通讯部62使所述室内供冷供热系统与外部总控端通讯连接。
4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讯部61包括第五控制芯片u5,所述第五控制芯片u5的引脚1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24连接,所述第五控制芯片u5的引脚2和引脚3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23连接,所述第五控制芯片u5的引脚4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25连接。
4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讯部61包括第六控制芯片u6,所述第六控制芯片u6的引脚1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1连接,所述第六控制芯片u6的引脚2和引脚3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3连接,所述第六控制芯片u6的引脚4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u1的引脚2连接。
4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控制芯片u5和所述第六控制芯片u6可以为型号为max485的通讯芯片。
44.如图1至图8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还包括输入单元7,所述输入单元7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1、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2、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所述人体微波检测单元8和所述通讯单元6电性连接;所述输入单元7包括电源管理部、降压部和稳压部,所述电源管理部外接220v交流电源,并输入12v直流电源,12v直流电源输入所述降压部后输出5v直流电源,5v直流电源输入所述稳压部后输出3.3v直流电源。
4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管理部包括第七控制芯片u7,所述第七控制芯片u7与外部220v交流电源连接,并输出12v直流电源;在本实施方中,所述第七控制芯片u7可以为型号为lnk564pn的电源管理芯片。
4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降压部包括第八控制芯片u8,所述第八控制芯片u8的引脚1与12v电源连接,所述第八控制芯片u8的引脚2接地,所述第八控制芯片u8的引脚3输出5v电源;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八控制芯片u8可以为型号为78m05的降压芯片。
47.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压部包括第九控制芯片u9,所述第九控制芯片u9的引脚1
与5v电源连接,所述第九控制芯片u9的引脚3接地,所述第九控制芯片u9的引脚3输出3.3v电源;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九控制芯片u9可以为型号为lm1117的稳压芯片。
4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pcb板,印刷有如上所述的室内供冷供热系统的控制电路。
49.综上所述,通过所述温湿度检测单元2和所述表面温度检测单元3采集室内的室内温度数据、室内湿度数据和顶部表面温度数据,所述主控单元1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获得露点温度,并根据露点温度控制所述混水系统控制单元4和所述辐射阀系统控制单元5,从而实现室内的供冷供热,避免室内地板或天花在供冷供暖时产生露水,提高了安全性。
50.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