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出料装置的控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8346发布日期:2022-01-19 19:0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用于出料装置的控制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设备领域,具体是用于出料装置的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控制出料装置的信号主要有两个,一个是3d打印设备的通讯控制单元,另一个是通过按键或控制面板等外部控制单元实现的人工控制,为了实现两种控制信号都能够控制驱动组件现有控制组件使用的方案是将3d打印设备的通讯控制单元和外部控制单元同时接入驱动组件,这就导致了当使用通讯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时,存在驱动组件动作时的反向电流倒流至外部控制单元对外部控制单元造成损坏,或使用外部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时,驱动组件动作时的反向电流倒流至通讯控制单元对通讯控制单元造成损坏的问题。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将通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和外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隔离开,避免一个工作时,另一个受驱动组件的反向电流倒流导致损坏的控制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用于出料装置的控制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5.技术方案:用于出料装置的控制组件包括:主控模块,包括外部控制单元,以及与3d打印设备的通讯控制单元连接的通讯接收单元。
6.信号转接模块,包括与外部控制单元连接的第一截止单元,以及与通讯接收单元连接的第二截止单元。
7.所述第一截止单元和第二截止单元都与出料装置的驱动组件连接。
8.所述第一截止单元和第二截止单元互锁配合,使外部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导通时,通讯接收单元与驱动组件截止,或使通讯接收单元与驱动组件导通时,外部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截止。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主控板,安装有外部控制单元。
10.信号转接板,安装有第一截止单元、第二截止单元和通讯接收单元。
11.通讯总线,连接主控板与信号转接板。
12.驱动通讯线,连接外部控制单元与第一截止单元。
13.电机线,连接信号转接板与驱动组件。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电接线,连接通讯接收单元与电源和通讯控制单元。
15.所述通讯接收单元是与电接线插接配合的电接口,通过将通讯接收单元设置为同时连接电源与通讯控制单元的电接口,能够解决使用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电源与通讯控制单元导致的接线复杂,操作困难的问题。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接口的一侧开设有防呆槽,所述电接线与电接口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防呆槽相配合的防呆凸起,通过在电接口和电接线上设置防呆设计,能
够解决使用两个接口时需要预留防呆设计的安装空间过大的问题,有效的优化了电路板的设计成本及空间占用率。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主控模块还包括:微控制器,与外部控制单元、通讯接收单元、第一截止单元和第二截止单元连接。
18.当所述微控制器检测到外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时,所述微控制器向第一截止单元发送导通信号,向第二截止单元发送截止信号,使所述驱动通讯线与电机线导通。
19.当所述微控制器检测到通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时,所述微控制器向第一截止单元发送截止信号,向第二截止单元发送导通信号,使所述通讯控制单元与电机线导通。
2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止单元和第二截止单元是继电器或三极管。
2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止单元是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截止单元是第二继电器。
22.所述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一控制输出端。
23.所述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控制输入端和第二控制输出端。
24.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与第二控制输出端连接。
25.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与通讯接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组件连接,第二控制输入端与第一控制输出端连接。
26.当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到外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将外部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控制输出端向第二控制输入端发送截止信号使通讯接收单元与驱动组件截止。
27.当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接收到通讯接收单元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将通讯接收单元的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控制输出端向第一控制输入端发送截止信号使外部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截止。
2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出料装置的控制组件,该控制组件通过第一截止单元和第二截止单元的互锁配合,能够在第一截止单元收到外部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时,使第一截止单元导通使外部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连通,第二截止单元截止使通讯接收单元与驱动组件断路,在第二截止单元收到通讯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时,第二截止单元导通使通讯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连通,第一截止单元截止使外部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断路,能够在一个控制信号发出时,使另一个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断路,进而解决了驱动组件的反向电流倒流导致不发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与信号转接板的背面连接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控板正视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转接板正视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控制器实施例工作流程示意图。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实施例电路原理示意图。
34.图1至图5所示附图标记为:主控模块1、信号转接模块2、主控板3、信号转接板4、通讯总线5、电机线6、电接线7、驱动组件8、驱动通讯线9、外部控制单元11、通讯接收单元12、微控制器13、第一截止单元21、第二截止单元22、第一信号输入端a1、第一控制输入端a2、第一控制输出端a3、第一信号输出端a4、第二信号输入端b1、第二控制输入端b2、第二控制输出端b3、第二信号输出端b4。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将通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和外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信号隔离开,避免一个工作时,另一个受驱动组件8的反向电流倒流导致损坏的控制组件。
37.在图1中的虚线框表示的是安装在主控板3或信号转接板4正面的电路元件。
38.该控制组件包括:主控模块1和信号转接模块2。
39.主控模块1包括外部控制单元11和通讯接收单元12,外部控制单元11可以是若干个控制按键或控制面板,通讯接收单元12与3d打印设备的通讯控制单元连接。
40.信号转接模块2包括第一截止单元21和第二截止单元22,第一截止单元21与外部控制单元11连接,第二截止单元22与通讯接收单元12连接,且第一截止单元21和第二截止单元22都与出料装置的驱动组件8连接。
41.工作原理:第一截止单元21和第二截止单元22互锁配合,使外部控制单元11与驱动组件8导通时,通讯接收单元12与驱动组件8截止,或使通讯接收单元12与驱动组件8导通时,外部控制单元11与驱动组件8截止。
42.通过第一截止单元21和第二截止单元22的互锁配合,能够在第一截止单元21收到外部控制单元11发出控制信号时,使第一截止单元21导通使外部控制单元11与驱动组件8连通,第二截止单元22截止使通讯接收单元12与驱动组件8断路,在第二截止单元22收到通讯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时,第二截止单元22导通使通讯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8连通,第一截止单元21截止使外部控制单元11与驱动组件8断路,能够在一个控制信号发出时,使另一个控制单元与驱动组件8断路,进而解决了驱动组件8的反向电流倒流导致不发出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损坏的问题。
4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通讯接收单元12需要与3d打印设备的通讯控制单元连接连接,所以需要使通讯接收单元12靠近出料装置与3d打印设备的连接端,以避免走线困难以及不美观的问题,而外部控制单元11需要人工操作所以需要使外部控制单元11远离出料装置与3d打印设备的连接端方便人工操作。
4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控制组件还包括:主控板3、信号转接板4、通讯总线5和电机线6。
45.主控板3安装有外部控制单元11,信号转接板4安装有第一截止单元21、第二截止单元22和通讯接收单元12,通讯总线5连接主控板3与信号转接板4,驱动通讯线9连接外部控制单元11与第一截止单元21,电机线6连接信号转接板4与驱动组件8。
46.在主控板3上还可以安装有温度控制单元。
47.通过主控板3和信号转接板4分离外部控制单元11和通讯接收单元12,能够将使通讯接收单元12靠近出料装置与3d打印设备的连接端,解决了将外部控制单元11和通讯接收单元12安装在同一个板上导致的走线困难以及不美观的问题,还使外部控制单元11远离出料装置与3d打印设备的连接端方便人工操作。
4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现有控制组件的连接接口分别使用两个接口连接电源与通讯控制单元分别实现为出料装置供电,以及控制组件与通讯控制单元的连接,这在拆装出料装置时存在接线复杂,操作困难的问题,而且为了避免电源线和通讯线接错接口还需要在设计信号转接板4时做防呆设计以预留安装空间,存在预留空间大的问题。
4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控制组件还包括:电接线7。
50.电接线7连接通讯接收单元12与电源和通讯控制单元,通讯接收单元12是与电接线7插接配合的电接口。
51.通过将通讯接收单元12设置为同时连接电源与通讯控制单元的电接口,能够解决使用两个接口分别连接电源与通讯控制单元导致的接线复杂,操作困难的问题。
52.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电接口的一侧开设有防呆槽,电接线7与电接口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防呆槽相配合的防呆凸起。
53.通过在电接口和电接线7上设置防呆设计,能够解决使用两个接口时需要预留防呆设计的安装空间过大的问题,有效的优化了电路板的设计成本及空间占用率。
54.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还包括:微控制器13,该微控制器13可以是单片机或plc等微机控制元件。
55.微控制器13,与外部控制单元11、通讯接收单元12、第一截止单元21和第二截止单元22连接。
56.在此实施例中,微控制器13通过通讯总线5与通讯接收单元12、第一截止单元21和第二截止单元22连接。
57.如图4所示,微控制器监测主控模块1的外部控制单元11是否发出控制信号,以及通过通讯总线5监测通讯接收单元12是否接收到通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
58.当微控制器13检测到外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信号时,微控制器13通过通讯总线5向第一截止单元21发送导通信号,向第二截止单元22发送截止信号,使驱动通讯线9与电机线6导通。
59.当微控制器13检测到通讯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时,微控制器13向第一截止单元21发送截止信号,向第二截止单元22发送导通信号,使通讯控制单元与电机线6导通。
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截止单元21和第二截止单元22是继电器或三极管。
61.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截止单元21是第一继电器,第二截止单元22是第二继电器。
62.第一继电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a1,第一信号输出端a4,第一控制输入端a2和第一控制输出端a3。
63.第二继电器包括第二信号输入端b1,第二信号输出端b4,第二控制输入端b2和第二控制输出端b3。
64.第一信号输入端a1与外部控制单元11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a4与驱动组件8连接,第一控制输入端a2与第二控制输出端b3连接。
65.第二信号输入端b1与通讯接收单元12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b4与驱动组件8连接,第二控制输入端b2与第一控制输出端a3连接。
66.当第一信号输入端a1接收到外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信号时,第一信号输出端a4将外部控制单元11的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组件8,第一控制输出端a3向第二控制输入端b2发送截止信号使通讯接收单元12与驱动组件8截止。
67.当第二信号输入端b1接收到通讯接收单元12的控制信号时,第二信号输出端b4将通讯接收单元12的控制信号发送至驱动组件8,第二控制输出端b3向第一控制输入端a2发送截止信号使外部控制单元11与驱动组件8截止。
68.通过第一截止单元21与第二截止单元22的电路设计,能够在不设置微控制器13的情况下实现第一截止单元21与第二截止单元22的互锁配合,与微控制器13的技术方案相比极大的简化了控制复杂度,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方案与电路实现温度控制单元相结合,能够完全避开微控制器13实现出料装置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的缩短了生产和设计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69.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