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5121发布日期:2022-08-10 00:4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代侦察、对抗和评估活动中,信息获取能力正成为决定对抗胜负的重要因素。目前,在空天空间维度中,主要由配备激光雷达、红外热成像仪、光学摄像头等传感器的单机器人侦察平台组成,而在陆地空间维度中,主要由陆地车搭载摄像头进行侦察。地面站是整个侦察系统的指挥控制中心,能对空天或者陆地的侦察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控制侦察设备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
3.上述侦察手段仍存在诸多缺陷,第一,人机交互方式较为单一,现有的地面站系统通常只为用户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方式,用户操作起来不够灵活和便捷,操作体验不够好。第二,地面站与侦察系统之间的时间不一致问题,导致信息的现势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信息的现势性较差的缺陷。
5.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前端采集层、传输层、基础支撑层和应用层;
6.所述前端采集层部署在单兵设备,用于获取侦察设备集群采集的侦察数据;所述侦察数据通过所述传输层传输至所述应用层;
7.所述传输层,用于搭建起所述单兵设备与指挥站的传输信道,所述传输信道用于传输所述侦察数据;
8.所述应用层部署在所述指挥站,以基于业务数据和所述侦察数据,提供与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协同控制服务;
9.其中,所述业务数据是存储在所述基础支撑层中,用于支持各类服务的数据;所述协同控制服务,是对所述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相关的服务。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单兵设备通过接入层与所述传输层通信连接;
11.所述接入层包括认证模块和验证模块;
12.所述认证模块,用于对所述单兵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13.所述验证模块,用于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对所述侦察数据进行接入安全验证。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传输信道是基于基站联网建立的。
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传输层包括隔离模块、安全边界模块和网络传输模块;
16.所述隔离模块,用于对所述侦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目标侦察数据,并将所述目标侦察数据存放至暂存区;
17.安全边界模块,用于在本周期内,将所述暂存区与所述指挥站的内网接口对接;
18.网络传输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侦察数据进行安全传输。
1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基础支撑层,包括:移动后端服务接口、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多维数据感知服务接口、视频图像解析服务接口、视频地理信息系统vgis服务接口和协同管理服务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2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业务数据包括所述侦察设备集群中各侦察设备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和对应的通讯协议。
2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传输信道是基于自组网建立的。
2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基础支撑层,包括:移动后端服务接口和/或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
2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侦察设备集群包括至少一个空天侦察设备和/或至少一个陆地侦察设备。
2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所述侦察设备集群还包括多维数据采集设备;
25.所述多维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对所述侦察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发送至目标单兵设备,以经由所述目标单兵设备转送至所述接入层;
26.其中,所述目标单兵设备为所有单兵设备中的一个。
27.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基于前端采集层、传输层、基础支撑层和应用层构成一个集计算、查询、存储、可视化于一体的指挥平台,能够面向多设备、多维度的数据源接入,实现侦察数据实时共享,扩充了作战指挥、研判的信息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进而,能够统一平台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网络架构图之一;
31.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网络架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34.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5.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前端采集层110、传输层120、基础支撑层130和应用层140。
36.具体地,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至少包括前端采集层110、传输层120、基础支撑层130和应用层140。
37.在系统应用过程中,侦察设备集群中各侦察设备均录入至该系统后,在执行实际的侦察任务过程中,将侦察设备集群采集的图像、视频等数经据前端采集层110、传输层120和应用层140实现回传,并对基础支撑层130和应用层140的共同作用下向侦察设备集群发出相应的指挥控制指令。
38.前端采集层110部署在单兵设备,用于获取侦察设备集群采集的侦察数据。侦察数据通过传输层120传输至应用层140。
39.需要说明的是,侦察设备集群,是指一个自治体的集合,各自治体对现场的视频、音频信息进行采集后,通过相互间的直接或者间接通讯,从而通过全体的活动来解决一些分布式的难题。本发明实施例对自治体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40.单兵设备,是指单个用户在公网下使用的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
41.例如:本技术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数码相机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电子设备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42.具体地,将前端采集层110部署在单兵设备中,实时接收侦察设备集群中各侦察设备所采集的侦察数据,并经由加工处理后,将处理后的侦察数据通过单兵设备推送至传输层120,并传输至应用层140进行相应的判断、决策、处置,以跟踪事件的发展态势。
43.传输层120,用于搭建起单兵设备与指挥站的传输信道,传输信道用于传输侦察数据。
44.需要说明的是,指挥站,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操作控制分站组成,指挥站用于对侦察设备进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任务控制、载荷操作、载荷数据分析和系统维护等。其中,指挥站所对应设置的内网系统平台至少包括如下功能:
45.(1)系统控制功能,可以在线监视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具体参数,示例性地,该参数可以为侦察设备集群中各飞行器的飞行数据和告警信息。
46.(2)操作控制功能,可以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来控制各侦察设备的作业路线和执行策略。
47.(3)任务载荷控制功能,可以获知侦察设备所携带的传感器载荷能力,并依此分配
相应的作业任务。
48.(4)数据分发功能,用于分析和解释从侦察设备获得的侦察数据。
49.(5)中央处理功能,用于获取并处理从侦察设备来的实时数据,并依此确认任务规划。
50.具体地,传输层120为处于公网的单兵设备与处于内网的指挥站之间建立起相应的传输信道,以实现公网与内网的之间对合规数据的安全传输。
51.其中,传输信道可以包括捕获上行链路和发送下行链路。捕获上行链路用于接收来自侦察设备的状态信息、侦察数据以及有效载荷,发送下行链路用于给侦察设备发送命令和有效载荷。
52.应用层140部署在指挥站,以基于业务数据和侦察数据,提供与业务数据对应的协同控制服务。
53.其中,业务数据是存储在基础支撑层130中,用于支持各类服务的数据。协同控制服务,是对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相关的服务。
54.需要说明的是,将基础支撑层130和应用层140部署在指挥站中,以提供智能分析及业务支撑能力。
55.其中,基础支撑层130中汇集与存储着可以支撑各类服务的基础业务数据。示例性地,业务数据可以包括各种扩展功能的服务接口或者基础参数设置。
56.具体地,在指挥站的前端接收并响应于使用人员所发出的服务指令,应用层140则根据实时回传的侦察数据,并从基础支撑层130调取该服务指令所对应的扩展功能的基础业务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实现该扩展功能对应的协同控制服务。
57.其中,协同控制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地图基本操作、视频监控调阅、一体化指挥调度、飞行信息实时监测、信息研判发布共享等服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8.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前端采集层、传输层、基础支撑层和应用层构成一个集计算、查询、存储、可视化于一体的指挥平台,能够面向多设备、多维度的数据源接入,实现侦察数据实时共享,扩充了作战指挥、研判的信息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进而,能够统一平台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59.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单兵设备通过接入层与传输层120通信连接。
60.具体地,在前端采集层110和传输层120之间设置接入层,以在单兵设备通过公网向处于内网的指挥站转发侦察数据之前,先通过通信技术对单兵设备向内网的接入进行身份认证与安全防护。
61.其中,通信技术包括但不限于wifi无线蜂窝信号(2g、3g、4g、5g)、蓝牙、zigbee等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62.接入层包括认证模块和验证模块。
63.具体地,接入层可以至少由认证模块和验证模块两部分构成。
64.认证模块,用于对单兵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65.具体地,认证模块在接收并响应于单兵设备发出的接入请求,与预先内置的白名单进行身份认证,若该单兵设备的标识信息处于白名单内,即认定该单兵设备为一个安全设备,则向单兵设备反馈一个准入信息,单兵设备接收并响应于准入信息,开始向指挥站转发侦察数据。
66.若该单兵设备的标识信息不处于白名单内,即认定该单兵设备不是一个安全设备,则向单兵设备反馈一个拒入信息,单兵设备接收并响应于拒入信息,不会向指挥站转发侦察数据,并引导持有该单兵设备的用户对相应的权限进行申请或者修改。
67.验证模块,用于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对侦察数据进行接入安全验证。
68.具体地,验证模块在接收并响应于处于白名单的单兵设备所转发的数据包,对从包内解析出的侦察数据进行接入安全验证,若通过该验证,则将侦察数据传输至传输层120,以被指挥站的内网接收。
69.若未通过该验证,则不对侦察数据做任何处理,避免指挥站的内网因该数据引发安全问题。
70.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认证模块和验证模块构成的接入层,实现侦察数据由公网的单兵设备转发至内网前的安全认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病毒入侵、非法访问、恶意更改毁坏等情况。
71.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网络架构图之一。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如图2所示,传输信道是基于基站联网建立的。
72.具体地,处于公网的单兵设备与处于内网的指挥站之间的传输信道基于各基站所组成的互联网建立的。
73.单兵设备在接入层220准许安全接入后,可以通过当前所接入的基站的上行传输链路,在传输层230中建立起对应的传输信道,向内网的指挥站转发由地面侦查、空中侦查、预警等侦察设备所采集的侦察数据。
74.指挥站的应用层250对接收的侦察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后,生成关于不同侦察设备的协同控制指令,通过对应基站的下行传输链路,在传输层230中形成对应的传输信道,向各侦察设备及其相关挂载设备下发对应的协同控制指令,实现统一的操作控制。
75.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单兵终端作为侦察设备集群和指挥站之间的连接终端,以打通互联网和内网,实现与远程指挥站的图像、数据回传与任务指令接收。能够统一平台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76.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传输层230包括隔离模块231、安全边界模块232和网络传输模块233。
77.具体地,传输层230可以至少由隔离模块231、安全边界模块232和网络传输模块233三部分构成,以实现侦察数据的安全传输。
78.隔离模块231,用于对侦察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目标侦察数据,并将目标侦察数据存放至暂存区。
79.具体地,在通过接入层220的安全验证后,隔离模块231可以对同一侦察区域的各类侦察数据(即包括陆空侦察数据和地面侦察数据),按照对应的时间次序依次对进行汇聚与处理,生成目标侦察数据,并由连接到互联网的隔离模块231将目标侦察数据复制到数据的暂存区中
80.安全边界模块232,用于在本周期内,将暂存区与指挥站的内网接口对接。
81.具体地,当数据需要从互联网(非可信的外部网络)传送到指挥站所处的内部网络(可信网络)时,在隔离开关将暂存区连接到非可信网络时,使目标侦察数据处于暂存区,当一个周期结束后,隔离开关进行切换,将暂存区从连接非可信网络断开,将其与指挥站的内
网接口进行对接,以使得内网的指挥站可以从暂存区中将数据读取出来,从而通过实现数据的传递。
82.网络传输模块232,用于对目标侦察数据进行安全传输。
83.具体地,在确认暂存区与指挥站的内网接口对接后,网络传输模块232从暂存区中将目标侦察数据读取出来,并通过安全加密技术进行加工后,传输至应用层250,以供应用层250跟踪侦察区域的实时态势,并根据指挥站的用户所发出的指令进行与用户角色对应的协同控制。
84.本发明实施例基于隔离模块、安全边界模块和网络传输模块构成的传输层,实现业务信息安全和保密,避免执行超越权限操作的现象发生。
85.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基础支撑层240,包括:移动后端服务接口241、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242、多维数据感知服务接口243、视频图像解析服务接口244、视频地理信息系统vgis服务接口245和协同管理服务接口246中的至少一种。
86.具体地,基础支撑层240可以支持移动后端服务接口241、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242、多维数据感知服务接口243、视频图像解析服务接口244、视频地理信息系统vgis服务接口245和协同管理服务接口246中的至少一种。
87.移动后端服务接口241,可以提供与移动后端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用于对持有单兵设备的用户进行管理和认证,起服务功能如下:
88.(1)对接入内网的用户身份进行注册,并进行合法性认证,身份认证模式可以符合ga/t 669.2-2008中的规定。
89.(2)对用户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限制登录的单兵设备提供的ip地址、限制单兵设备多点登录(即同一账号在多个单兵设备登录)等。
90.(3)组织架构管理,支持查询录入、导入、修改、删除组织架构,支持添加、删除、修改用户与组织架构的从属关系。
91.(4)用户角色管理,支持角色权限管理模型,即:权限类型、资源、角色,并符合以下要求:
92.权限类型,即可以进行的操作类型,包括:系统配置、业务操作、日志维护等。
93.资源,执行操作的航空器系统,所有用户只能对具有权限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操作。
94.角色,一定的资源和权限集合形成为角色,一个用户可以授予多个角色。角色授予给用户,该用户即具备该角色可使用的权限和可操作的资源。宜赋予角色不同的优先级。
95.对用户和权限的管理应包括:用户账号/权限、角色/权限等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96.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242可以提供与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用于支持飞行方案报备和审批功能。飞行任务包括任务名称、飞行架次、警用无人机飞手、航空器、飞行区域、飞行高度范围等信息,并支持据任务区域的大小与执行任务的特点,精确任务分工。
97.数据感知服务接口243,可以提供与数据感知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支持实现多种数据的采集,如:wifi信息、mac地址、手机信息等,可实现多维数据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
98.同时系统支持对前端采集的多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数据、图表等形式的可视化展示,可展示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当前区域内的wifi数量、mac地址数量、多维数据密度分布图、不同数据所占比例图、实时采集的多维数据信息列表如wifi名称列表、mac地址列表等。
99.视频图像解析服务接口244,可以提供与视频图像解析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支持在三维视图中展示航空器、地面站、单兵设备、车载的实时定位,支持从地图上选取单兵、地面站后,直接与单兵人员或地面站人员发送实时语音、文字、图片、地图定位,进行任务的下达及信息的及时共享。
100.视频地理信息系统vgis服务接口245,可以提供与视频地理信息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可与vgis系统对接,调用vgis地图数据,实现在地图上进行监控资源查阅、地图缩放、地图定位等相关操作。
101.协同管理服务接口246,可以提供与协同管理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支持通过统一的标准协议与共享平台对接,通过平台级联对接,将前端采集的视频资源传入共享平台中进行浏览及统一的存储。
102.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汇集与存储各类服务接口的基础支撑层,在指挥平台中实现对各种服务的集成化,能够面向多设备、多维度的数据源接入,实现侦察数据实时共享,扩充了作战指挥、研判的信息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进而,能够统一平台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103.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业务数据包括侦察设备集群中各侦察设备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和对应的通讯协议。
104.具体地,在基础支撑层240中预先根据各生产厂商为对应的侦察设备所提供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和对应的通讯协议,构建移动端侦察设备控制应用,实现控制与用户的人机交互,接收侦察设备返回的侦察数据并展示到界面上供用户查看,并对侦察设备发送指令进行控制。
105.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各侦察设备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和对应的通讯协议,实现空中无人机、地面联动小组及地面特定视频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进而,能够统一平台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106.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侦察设备集群的协同控制系统的网络架构图之二。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如图3所示,传输信道是基于自组网建立的。
107.具体地,处于公网的单兵设备与处于内网的指挥站之间的传输信道基于指挥站下的各移动指挥站点所组成的自组网建立的。
108.单兵设备在接入层320准许安全接入后,可以直接向移动指挥站点转发由地面侦查、空中侦查、预警等侦察设备所采集的侦察数据,还可以由移动指挥站点继续向指挥站转发数据。
109.部署在移动指挥站点的基础支撑层330对接收的侦察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在自组网环境下现场指挥调度及其他功能应用。
110.部署在移动指挥站点的基础支撑层330将侦察数据继续上传至部署在指挥站的应用层350中,统一向各移动指挥站点下发对应的协同控制指令,实现对侦察设备及其相关挂载设备统一的操作控制。
111.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单兵终端作为侦察设备集群和指挥站下的各移动指挥站点之间的连接终端,以打通自组网和内网,实现与移动指挥站点的图像、数据回传与任务指令接收。能够灵活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112.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基础支撑层330,包括:移动后端服务接口331和/或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332。
113.具体地,基础支撑层330可以支持移动后端服务接口331和/或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332。
114.移动后端服务接口331,可以提供与移动后端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用于对持有单兵设备的用户进行管理和认证,起服务功能如下:
115.(1)对接入内网的用户身份进行注册,并进行合法性认证,身份认证模式可以符合ga/t 669.2-2008中的规定。
116.(2)对用户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限制登录的单兵设备提供的ip地址、限制单兵设备多点登录(即同一账号在多个单兵设备登录)等。
117.(3)组织架构管理,支持查询录入、导入、修改、删除组织架构,支持添加、删除、修改用户与组织架构的从属关系。
118.(4)用户角色管理,支持角色权限管理模型,即:权限类型、资源、角色,并符合以下要求:
119.权限类型,即可以进行的操作类型,包括:系统配置、业务操作、日志维护等。
120.资源,执行操作的航空器系统,所有用户只能对具有权限的“资源”进行相应的操作。
121.角色,一定的资源和权限集合形成为角色,一个用户可以授予多个角色。角色授予给用户,该用户即具备该角色可使用的权限和可操作的资源。宜赋予角色不同的优先级。
122.对用户和权限的管理应包括:用户账号/权限、角色/权限等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
123.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接口332,可以提供与无人机侦查作战服务相关资源进行交互的方式,主要用于支持飞行方案报备和审批功能。飞行任务包括任务名称、飞行架次、警用无人机飞手、航空器、飞行区域、飞行高度范围等信息,并支持据任务区域的大小与执行任务的特点,精确任务分工。
124.本发明实施例基于汇集与存储各类服务接口的基础支撑层,在指挥平台中实现对各种服务的集成化,能够面向多设备、多维度的数据源接入,实现侦察数据实时共享,扩充了作战指挥、研判的信息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进而,能够灵活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125.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侦察设备集群包括至少一个空天侦察设备和/或至少一个陆地侦察设备。
126.具体地,部署在侦察区域内的侦察设备集群包括多个拥有一定执行、判断能力的自治体。
127.本发明实施例对侦察设备集群内的自治体种类不作具体限定。
128.可选地,自治体可以为空天侦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飞行器、黑匣子及各类其他挂载等设备。
129.可选地,自治体可以为陆地侦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地面车辆搭载的红外侦查夜视仪、制冷式红外双光侦查夜视仪、猎人红外远程预警系统、头盔式单兵夜视多功能眼睛、头盔式微光全采夜视仪等设备。
130.可以理解的是,自治体还可以为海洋侦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遥控型水下航行器和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等设备。
131.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由至少一个空天侦察设备和/或至少一个陆地侦察设备构成的侦察设备集群,能够面向多设备、多维度的数据源接入,实现空天、陆地的侦察数据实时共享,扩充了作战指挥、研判的信息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进而,能够统一平台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132.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侦察设备集群还包括多维数据采集设备。
133.多维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对侦察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后,发送至目标单兵设备,以经由目标单兵设备转送至接入层。
134.其中,目标单兵设备为所有单兵设备中的一个。
135.具体地,在侦察设备集群还可以额外设置一个多维数据采集设备,该设备接收所有空天侦察设备和/或所有陆地侦察设备采集的侦察数据,并依照不同侦察区域对侦察数据进行分类和归纳,且为了防止信息的完整性被破坏,可以采用数字摘要、数字时间戳及数字水印等技术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封装。
136.将封装后的数据发送至与不同侦察区域对应的目标单兵设备中,由该目标单兵设备将该侦察区域的相关的侦察数据经由接入层认证后转发至内网。
137.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在由侦察设备集群设置多维数据采集设备,能够面向多设备、多维度的数据源有序接入,实现空天、陆地的侦察数据实时共享,扩充了作战指挥、研判的信息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进而,能够统一平台的操控调度,提高信息的现势性。
138.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139.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1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