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91970发布日期:2022-12-27 19:0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卷烟制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卷烟制丝烘丝机普遍采用的工作原理是:一定流量的蒸汽通过筒体薄板内壁,蒸汽在蒸汽道中凝结使热量有效的传导给薄板至烟丝上,同时,风机将环境空气送入蒸汽加热的热交换器产生的热风,流过滚筒期间,通过对流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烟丝并带走水分,使烟丝达到均匀干燥、均匀加热和填充力均匀的增加,以及恒定的出口水分和温度。同时,筒体内部设置排潮系统,抽取部分含水、含热废气进行排放,以恒定物料的温度,同时间接地影响物料含水率。
3.现有的烟丝控水设备的烘丝机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设置一个在线水分仪器,用于测定烘丝机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的烘后水分。烘丝机下游设置一个冷却风选设备,在这个冷却风选设备后设置一个在线水分仪器,用于测定冷却风选设备出口处的冷却后水分。烘丝机上游设置一个回潮设备,在这个回潮设备后同样设置一个在线水分仪器,用于测定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
4.由于不同的加工工艺和质量需求,现有的水分控制方法通常选择使用烘后水分或者冷却后水分的样本值作为后馈数据对烘丝机出口水分进行控制,从而利用烘后水分或者冷却后水分直接反馈控制筒壁温度,或者以两者级联的形式反馈控制。烘丝机内部则以热量守恒方程建立脱水量关系式,进行pid或者其他方式的直接级联控制。对于烘后水分反馈控制模式容易受烘丝机外部因素干扰,导致较大的扰动,使得水分控制缺乏稳定性,而冷却后水分反馈控制模式使得整个调控存在较大的滞后,使得水分控制缺乏准确性,这都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富有创新的控制方法实现烘丝机出口物料水分的多重级联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分控制精准、控制稳定的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1、测定冷却风选设备出口处的冷却后水分实际值c1;测定烘丝机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的烘后水分实际值,并将烘后水分进行延时处理,获取延时后烘后水分实际值c2,其中延时时间为物料从烘后水分仪输送到冷却后水分仪的时间;测定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实际值c3;
8.步骤2、设置出口水分pid控制器,在出口水分pid控制器上预设冷却后水分标准值s1与烘后水分标准值s2,并将冷却后水分标准值s1与烘后水分标准值s2进行叠加获取出口
水分之和标准值sp1;将冷却后水分实际值c1与延时后烘后水分实际值c2叠加后获取的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pv1作为过程值传输给出口水分pid控制器;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pv1和出口水分之和标准值sp1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9.sp1=s1+s2(1);
10.pv1=c1+c2(2);
11.式中,sp1为出口水分之和标准值;s1为烘后水分标准值;s2为冷却后水分标准值;pv1为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c1为冷却后水分的实际值;c2为延时后烘后水分的实际值;
12.步骤3、根据单闭环负反馈pid的常规定义,计算出口水分pid控制器的控制值,并将其作为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计算公式(3)如下:
[0013][0014]
式中,(sp1-pv1)的差值为pid的输入偏差,k
p1
为该pid模块的比例系数,t
i1
为该pid模块的积分时间常数,t
d1
为该pid模块的微分时间常数。在实际工程化应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编程运算周期与数据趋于离散化,cv1值在plc程序中的实际计算值会做一些近似算法或者量程转化的算法,但不改变公式(3)的比例、积分和微分的计算构造。
[0015]
再将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与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实际值c3根据公式(4)和公式(5)进行计算获取水分修正值x:
[0016]
x=cv1*k1+y*k2(4);
[0017]
y=c3-s3(5);
[0018]
式中,x为水分修正值;cv1为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y为烘前水分偏差值;c3为烘前水分实际值;s3为烘前水分标准值;k1为出口水分反馈修正比例系数;k2为入口水分反馈修正比例系数;
[0019]
将公式(4)、(5)结合并简化,则获得简化后的转换公式(6):
[0020]
x=cv1*k1+(c3-s3)*k2(6);
[0021]
步骤4、在烘丝机内设置筒壁温度pid控制器和排潮负压pid控制器,按照百分比对水分修正值x进行权重分配,将水分修正值x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1作为筒壁温度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作为排潮负压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
[0022]
x=x1+x2(7);
[0023]
x1=a*x(8);
[0024]
x2=b*x(9);
[0025]
a+b=1(10);
[0026]
式中,x1为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为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a为以筒壁温度控制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占比(或权重)系数,0≤a≤1;b为以排潮负压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占比(或权重)系数,0≤b≤1;
[0027]
根据公式(7)~(10),对水分修正值x简化,获得转换公式(11):
[0028]
x=a*x+b*x(11);
[0029]
步骤5、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1作为筒壁温度pid控制器的输入设定值,并经筒
壁温度pid控制器按照公式(12)进行修订计算出筒壁温度设定值sp2:
[0030]
sp2=sp2'-x1*k3(12);
[0031]
式中,sp2为筒壁温度设定值;sp2’为上周期的筒壁温度设定值;k3为筒壁温度控制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比例系数;
[0032]
结合公式(8)对公式(12)进行转换,获得转换公式(13):
[0033]
sp2=sp2'-a*x*k3(13);
[0034]
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作为排潮负压pid控制器的输入设定值,并经排潮负压pid控制器按照经公式(14)转换后计算出排潮负压设定值sp3:
[0035]
sp3=sp3'-x2*k4(14);
[0036]
式中,sp3为排潮负压设定值;sp2’为上周期的排潮负压设定值;k4为排潮负压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比例系数;由于排潮负压值为负数,水分修正值x1*k4修正的累加系数取负数;
[0037]
结合公式(9)对公式(14)进行转换,获得转换公式(15):
[0038]
sp3=sp3'-b*x*k4(15);
[0039]
步骤6、筒壁温度pid控制器将筒壁温度设定值sp2与筒壁温度实际值pv2进行计算,经公式(16)得到的筒壁温度控制值cv2,并通过控制蒸汽薄膜阀控制烘丝机内蒸汽压力值,从而从筒壁高温去除烟丝含水率的角度确保烘丝机水分稳定;
[0040][0041]
式中,(sp2-pv2)的差值为pid的输入偏差,k
p2
为该pid模块的比例系数,t
i2
为该pid模块的积分时间常数,t
d2
为该pid模块的微分时间常数。
[0042]
排潮负压pid控制器将排潮负压设定值sp3与排潮负压实际值pv3进行计算,经公式(17)得到的排潮负压控制值cv3,并根据排潮负压控制值cv3控制排潮风门开度,从控制排潮抽废气含水率的角度确保烘丝机水分稳定。
[0043][0044]
式中,(sp3-pv3)的差值为pid的输入偏差,k
p3
为该pid模块的比例系数,t
i3
为该pid模块的积分时间常数,t
d3
为该pid模块的微分时间常数。
[0045]
进一步,当出口水分之和的值持续30秒的波动幅度小于0.5%h2o时,只对筒壁温度进行修正,排潮负压不进行修正,即:
[0046]
a=1,b=0,则公式(13)、(15)简化成:
[0047]
sp2=sp2'-x*k3(18);
[0048]
sp3=sp3'(19)。
[0049]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50]
烘前回潮机,所述的烘前回潮机的进口接入烟丝生产线的前工序,所述的烘前回潮机的出口与烘丝机进口之间配装有烘前水分仪,用于测定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
[0051]
烘丝机,设置于烘前回潮机的下游,所述的烘丝机的进口与所述的烘前回潮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烘丝机的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配装有烘后水分仪,用于测定烘丝机出
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的烘后水分;
[0052]
冷却风选设备,设置在烘丝机的下游,所述的冷却风选设备的进口与烘丝机的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相连接,出口与烟丝生产线的后工序;冷却风选设备的出口处配装有冷却后水分仪,用于测定冷却风选设备出口处的冷却后水分;
[0053]
出口水分pid控制器,与烘后水分仪、冷却后水分仪相连接,将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pv1与预设的出口水分之和标准值sp1进行修正以获取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然后将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与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实际值c3进行叠加转换后获取水分修正值x;
[0054]
筒壁温度pid控制器,设置于烘丝机内,其信号输入端与烘前水分仪、出口水分pid控制器相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与蒸汽薄膜阀控制端相连接,将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1作为筒壁温度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计算获取筒壁温度设定值sp2,然后将筒壁温度设定值sp2与筒壁温度实际值pv2进行修正计算获得筒壁温度控制值cv2,并通过蒸汽薄膜阀控制烘丝机蒸汽压力值;
[0055]
以及排潮负压pid控制器,设置于烘丝机内,其信号输入端与烘前水分仪、出口水分pid控制器相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排潮风门的控制端相连接,将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作为排潮负压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计算获取排潮负压设定值sp3,然后将排潮负压设定值sp3与排潮负压实际值pv3进行修正计算获得筒壁温度控制值cv3,并通过排潮风门开度控制排潮抽废气含水率。
[0056]
本发明的控制逻辑如下:将冷却后水分与经过延时处理的烘后水分之和进行pid控制,再由冷却后水分与烘后水分之和pid输出的修正值与烘前水分检测到的水分值进行叠加,计算出修正结果。再经过权重分配,将修正结果分为两个部分。根据权重分配的第一部分修正结果作为筒壁温度pid控制器的修正值;第二部分修正结果作为排潮负压pid控制器的修正值,从而多重级联地实现准确控制设备出口水分。
[0057]
本发明提供的烘丝机出口水分反馈控制方法将烘后水分反馈控制模式与冷却后水分反馈控制模式进行结合并改良,兼顾两者的优点,摒弃两者的缺点。从样本数据的波动趋势上看,延时后的烘后水分反馈控制模式与冷却后水分反馈控制模式的波动趋势图形状接近,前者存在较大的扰动,后者存在较大的滞后。本控制方法将上述两者的叠加,消除了烘丝机外部单因子扰动,保留了烘丝机内部加工因素导致的波动信息,以便精准地进行反馈调节。本控制方法将前馈水分纳入到闭环控制中,减少入口水分波动对整体水分控制的影响。本复杂控制方法进行公式参数以百分比权重形式赋值化地将水分修正值分配到筒壁温度控制和排潮控制环节,使得烘丝机出口水分反馈值尽可能地接近理论最优值,提高了烘丝机水分检测准确性。由于本发明涉及的两个出口水分pid模块相关参数无需联动协同调试,仅需孤立单闭环反馈调试即可确定;本发明涉及水分修正值相关公式的参数属于线性属性参数,确立相关参数的方法多样且简单,因此本发明方法参数易于调试、推广。
[005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59]
1)消除了烘丝机外部单因子扰动,保留了烘丝机内部加工因素导致的波动信息,可精准地进行反馈调节;
[0060]
2)将前馈水分纳入到闭环控制中,减少入口水分波动对整体水分控制的影响,并以百分比权重形式赋值化地将水分修正值分配到筒壁温度控制和排潮控制环节,使得烘丝
机出口水分反馈值尽可能地接近理论最优值,提高了烘丝机水分检测准确性。
[0061]
3)本发明涉及的出口水分pid控制器输入的相关参数无需联动协同调试,仅需孤立单闭环反馈调试即可确定;本发明涉及水分修正值相关公式的参数属于线性属性参数,确立相关参数的方法多样且简单,因此本发明方法参数易于调试、推广。
附图说明
[0062]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简图;
[0063]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67]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8]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69]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7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071]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72]
本发明一种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3]
步骤1、通过设定在冷却风选设备出口处的冷却后水分仪测定冷却风选设备出口处的冷却后水分实际值c1;通过设定在烘丝机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的烘后水分仪测定烘丝机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的烘后水分实际值,并将烘后水分进行延时处理,获取延时后烘后水分实际值c2,其中延时时间为物料从烘后水分仪输送到冷却后水分仪的时间;通过设定在烘前回潮机出口处的烘前水分仪测定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实际值c3;
[0074]
步骤2、设置出口水分pid控制器,在出口水分pid控制器上预设冷却后水分标准值s1与烘后水分标准值s2,并将冷却后水分标准值s1与烘后水分标准值s2进行叠加获取出口水分之和标准值sp1;将冷却后水分实际值c1与延时后烘后水分实际值c2叠加后获取的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pv1作为过程值传输给出口水分pid控制器;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pv1和出口水分之和标准值sp1分别满足以下公式:
[0075]
sp1=s1+s2(1);
[0076]
pv1=c1+c2(2);
[0077]
式中,sp1为出口水分之和标准值;s1为烘后水分标准值;s2为冷却后水分标准值;pv1为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c1为冷却后水分的实际值;c2为延时后烘后水分的实际值;
[0078]
步骤3、根据单闭环负反馈pid的常规定义,计算出口水分pid控制器的控制值,并将其作为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计算公式(3)如下:
[0079][0080]
式中,(sp1-pv1)的差值为pid的输入偏差,k
p1
为该pid模块的比例系数,t
i1
为该pid模块的积分时间常数,t
d1
为该pid模块的微分时间常数。在实际工程化应用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编程运算周期与数据趋于离散化,cv1值在plc程序中的实际计算值会做一些近似算法或者量程转化的算法,但不改变公式(3)的比例、积分和微分的计算构造。
[0081]
再将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与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实际值c3根据公式(4)和公式(5)进行计算获取水分修正值x:
[0082]
x=cv1*k1-y*k2(4);
[0083]
y=c3-s3(5);
[0084]
式中,x为水分修正值;cv1为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y为烘前水分偏差值;c3为烘前水分实际值;s3为烘前水分标准值;k1为出口水分反馈修正比例系数;k2为入口水分反馈修正比例系数;
[0085]
将公式(4)、(5)结合并简化,则获得简化后的转换公式(6):
[0086]
x=cv1*k1+(c3-s3)*k2(6);
[0087]
步骤4、在烘丝机内设置筒壁温度pid控制器和排潮负压pid控制器,按照百分比对水分修正值x进行权重分配,将水分修正值x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1作为筒壁温度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作为排潮负压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
[0088]
x=x1+x2(7);
[0089]
x1=a*x(8);
[0090]
x2=b*x(9);
[0091]
a+b=1(10);
[0092]
式中,x1为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为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a为以筒壁温度控制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占比(或权重)系数,0≤a≤1;b为以排潮负压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占比(或权重)系数,0≤b≤1;
[0093]
根据公式(7)~(10),对水分修正值x简化,获得转换公式(11):
[0094]
x=a*x+b*x(11);
[0095]
步骤5、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1作为筒壁温度pid控制器的输入设定值,并经筒壁温度pid控制器按照公式(12)进行修订计算出筒壁温度设定值sp2:
[0096]
sp2=sp2'-x1*k3(12);
[0097]
式中,sp2为筒壁温度设定值;sp2’为上周期的筒壁温度设定值;k3为筒壁温度控制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比例系数;如果出口sp1为5,pv1为4.7说明出口水分不足,要补水,修正值应该为正。cv1输出为正值。x1也为正值。此时筒壁应该降温,以保留多一点的水分;
[0098]
结合公式(8)对公式(12)进行转换,获得转换公式(13):
[0099]
sp2=sp2'-a*x*k3(13);
[0100]
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作为排潮负压pid控制器的输入设定值,并经排潮负压pid控制器按照经公式(14)转换后计算出排潮负压设定值sp3:如果出口sp1为5,pv1为4.7说明出口水分不足,要补水,修正值应该为正。cv1输出为正值。x1也为正值。因此公式12中间为减号;此时筒壁应该降温,以保留多一点的水分;
[0101]
sp3=sp3'-x1*k4(14);
[0102]
式中,sp3为排潮负压设定值;sp2’为上周期的排潮负压设定值;k4为排潮负压形式进行水分修正的比例系数;由于排潮负压值为负数,水分修正值x1*k4修正的累加系数取负数;如果出口sp1为5,pv1为4.7说明出口水分不足,要补水,修正值应该为正。cv3输出为正值。x2也为正值。此时排潮应该减少排潮量,以保留多一点的水分。因此公式14中间为减号;
[0103]
结合公式(8)对公式(13)进行转换,获得转换公式(15):
[0104]
sp3=sp2'-b*x*k4(15);
[0105]
步骤6、筒壁温度pid控制器将筒壁温度设定值sp2与筒壁温度实际值pv2进行计算,经公式(16)得到的筒壁温度控制值cv2,并通过控制蒸汽薄膜阀控制烘丝机内蒸汽压力值,从而从筒壁高温去除烟丝含水率的角度确保烘丝机水分稳定;
[0106][0107]
式中,(sp2-pv2)的差值为pid的输入偏差,k
p2
为该pid模块的比例系数,t
i2
为该pid模块的积分时间常数,t
d2
为该pid模块的微分时间常数;
[0108]
排潮负压pid控制器将排潮负压设定值sp3与排潮负压实际值pv3进行计算,经公式(17)得到的排潮负压控制值cv3,并根据排潮负压控制值cv3控制排潮风门开度,从控制排潮抽废气含水率的角度确保烘丝机水分稳定。
[0109][0110]
式中,(sp3-pv3)的差值为pid的输入偏差,k
p3
为该pid模块的比例系数,t
i3
为该pid模块的积分时间常数,t
d3
为该pid模块的微分时间常数。
[0111]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出口水分之和的值持续30秒的波动幅度小于0.5%h2o时,只对筒壁温度进行修正,排潮负压不进行修正,即:
[0112]
a=1,b=0,则公式(14)、(15)简化成:
[0113]
sp2=sp2'-x*k3(18);
[0114]
sp3=sp3'(19)。
[0115]
以杭州卷烟厂调试情况为例,上述取值情况为:
[0116]
a=1,b=0,k1=0.5,k2=1.0,k3=0.57,k4=0.073。
[0117]
当出口水分之和的值持续30秒的波动幅度小于0.5%h2o时,筒壁温度与排潮负压同时进行修正。
[0118]
以杭州卷烟厂调试情况为例,上述取值情况为:
[0119]
a=0.65,b=0.0.35,k1=0.5,k2=1.0,k3=0.53,k4=0.078。
[012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烘丝机出口水分级联反馈控制系统,包括:
[0121]
烘前回潮机1,所述的烘前回潮机1的进口接入烟丝生产线的前工序,所述的烘前回潮机1的出口与烘丝机2进口之间配装有烘前水分仪4,用于测定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
[0122]
烘丝机2,设置于烘前回潮机1的下游,所述的烘丝机2的进口与所述的烘前回潮机1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烘丝机2的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配装有烘后水分仪5,用于测定烘丝机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处的烘后水分;
[0123]
冷却风选设备3,设置在烘丝机2的下游,所述的冷却风选设备3的进口与烘丝机2的出料振动输送机出口相连接,出口与烟丝生产线的后工序;冷却风选设备的出口处配装有冷却后水分仪6,用于测定冷却风选设备出口处的冷却后水分;
[0124]
出口水分pid控制器9,与烘后水分仪5、冷却后水分仪6相连接,将出口水分之和实际值pv1与预设的出口水分之和标准值sp1进行修正以获取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然后将出口水分之和修正值cv1与烘丝机进口处的烘前水分实际值c3进行叠加转换后获取水分修正值x;
[0125]
筒壁温度pid控制器8,设置于烘丝机内,其信号输入端与烘前水分仪4、出口水分pid控制器9相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与蒸汽薄膜阀控制端相连接,将第一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1作为筒壁温度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计算获取筒壁温度设定值sp2,然后将筒壁温度设定值sp2与筒壁温度实际值pv2进行修正计算获得筒壁温度控制值cv2,并通过蒸汽薄膜阀控制烘丝机蒸汽压力值;
[0126]
以及排潮负压pid控制器7,设置于烘丝机2内,其信号输入端与烘前水分仪4、出口水分pid控制器9相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排潮风门的控制端相连接,将第二部分水分修正结果x2作为排潮负压pid控制器的输入修正值计算获取排潮负压设定值sp3,然后将排潮负压设定值sp3与排潮负压实际值pv3进行修正计算获得筒壁温度控制值cv3,并通过排潮风门开度控制排潮抽废气含水率。
[0127]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