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槽恒温系统及线缆槽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87350发布日期:2023-01-31 22: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温线缆槽(10),恒温线缆槽(10)由恒温槽架单元(10a)沿长度方向依序组合构成;组合后恒温线缆槽(10)具备贯穿的中空内腔,该中空内腔构成用于安置测量传输线缆的容线腔;恒温线缆槽(10)的腔壁内穿设有用于维持容线腔恒温环境的换热管(20),该换热管(20)的两端伸出恒温线缆槽(10)后分别与恒温管路的管路进口端及管路出口端连通;所述恒温管路包括沿换热介质流向依序布置的管路进口端、用于吸收空调蒸发器处热量的冷源换热器(35)、用于吸收空调出风口处热风热量的热源换热器(34)、膨胀水箱(33)、空气换热器(32)、三通调节阀twv、水泵(31)和管路出口端,热源换热器(34)的进口及出口处桥接有带有第一开关阀v1的第一桥接管路(30a),冷源换热器(35)的进口及出口桥接有带有第二开关阀v2的第二桥接管路(30b),且管路进口端与三通调节阀twv的旁路出口间通过调节管路(30c)桥接彼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恒温槽架单元(10a)包括方槽状的线槽壳体(11)以及盖覆于线槽壳体(11)上的线槽盖板(12),线槽壳体(11)与线槽盖板(12)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布置有一层保温棉(13),保温棉(13)围合形成的空间形成所述中空内腔;该中空内腔的底壁处的保温棉(13)上凹设有用于安放换热管(20)的安置槽(16),该中空内腔的底壁上布置有用于盖覆所述安置槽(16)的加强层(14);相邻恒温槽架单元(10a)的线槽壳体(11)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彼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14)为金属丝网,加强层(14)延伸方向与恒温线缆槽(10)等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16)槽底处设置有与线槽壳体(11)壁厚等厚的保温棉(13),且安置槽(16)的槽底处布置垫木(15),垫木(15)长度方向平行换热管(20)延伸方向以便托撑换热管(20)。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换热器(35)和热源换热器(34)均布置在同一换热箱(36)内,该换热箱(36)外还设置有用于强制对流的外置风机(37)。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0)沿恒温线缆槽(10)长度方向依序布置,各换热管(20)的出口通过集水器(21)汇流以便连通所述管路进口端,管路出口端设置分水器(22)以便连通各换热管(20)的进口;分水器(22)、集水器(21)和与换热管(20)的连接处布置保温段,并使得分水器(22)沿换热介质行进方向的温度变化梯度不大于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0)外形呈u型、n型、s型或w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换热管(20)布置于恒温槽架单元(10a)或同时布置与两组以上的相邻恒温槽架单元(10a)处,并铺满所在的恒温槽架单元(10a)。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内腔处布置有用于实时监控温度的温度传感器t1。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槽恒温系统的线缆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恒温线缆槽(10)及关于恒温线缆槽(10)轴线对称布置的u状的换热管(20)的
结构尺寸、建立cfd仿真模型;s2、设置换热管(10)的进水温度t
in
、恒温线缆槽(10)外界环境温度t
am
、中空内腔的温度场均匀度j;s3、设置保温棉(13)厚度δ=0m,u状的换热管(20)的两平行段的间距增量δδ;s4、设置相邻两换热管(20)之间间距l=0m、l的最大值l’,l的增量δl;s5、令δ
n+1
=δ
n
+δδ,n≥0且为整数;s6、令l
n+1
=l
n
+δl;s7、将恒温线缆槽(10)及换热管(20)的结构尺寸、t
in
、δ
n+1
、l
n+1
、t
am
作为cfd仿真模型的输入参数;s8、基于步骤s7获得的cfd仿真模型求解恒温线缆槽(10)内温度场,比较温度场均匀度;s9、判断温度场均匀度是否小于j,如否,转步骤s10;如是,计算结束,输出当前的δ
n+1
、l
n+1
;s10、判断是否l
n+1
>l’?如否,转步骤s6;如是,转步骤s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测量传输线缆恒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槽恒温系统及线缆槽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线缆槽恒温系统包括具备中空内腔的恒温线缆槽;恒温线缆槽的腔壁内穿设有用于维持中空内腔处恒温环境的换热管,该换热管的两端伸出恒温线缆槽后分别与恒温管路的管路进口端及管路出口端连通。本发明实现了对恒温线槽的恒温效果,通过优化分水和集水结构,通过模拟优化计算出的保温厚度和水管布置方式,能够确保线缆槽内温度场均匀度始终满足300米及以上长距离测量传输线缆的实际恒温需求;300米及以上长距离的线缆槽从头到尾腔内都仅能有小于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平 周全 蔡松素 昝世超 袁旭东 吴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3/1/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