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装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2608发布日期:2022-08-24 10:4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装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装控制器。


背景技术:

2.墙控产品是指安装于墙体上的控制装置,如墙装控制器,一来便于用户操作,便于控制家电;二来控制装置的位置相对固定,不会丢失或难以找到,降低用户在需要时找寻控制装置的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墙装控制装置来控制家电,如空调、壁挂炉、热水器等,提高生活的便利性。
3.目前,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迅速,人们对智能家居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墙控产品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期望墙控产品在用于控制家电的同时,还能够对室内的环境进行多种检测。而传统的墙控产品往往只具备单独的温湿度测量功能,或者仅能实现对个别气体的检测,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4.并且,因为墙控产品安装于水泥墙内,受墙壁遮挡影响,其难以与外界进行很好的气体交换,导致气体测量的误差较大,也影响了多种气体检测在墙控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旨在解决传统墙控产品对环境因素的检测单一、检测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墙装控制器,包括外壳与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控制器,所述墙装控制器还包括:
7.设于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
8.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环境参数的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外壳上和/或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及
9.形成于所述外壳上的多条风道,每条所述风道自外界一一对应连通至每个所述传感器处。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与所述上壳连接的底壳,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上壳的顶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设于所述上壳上与所述底壳上。
11.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传感器至少包括co2传感器、pm2.5传感器、tvoc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设成有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
13.所述co2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中,所述pm2.5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中。
14.更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包括自外界连通至所述第一安装部中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均设于所述上壳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位于所述底壳中,所述co2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上。
15.更进一步地,所述风道还包括自外界连通至所述第二安装部中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均设于所述上壳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位于所述底壳中,所述pm2.5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上。
16.更进一步地,所述tvoc传感器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均设于所述上壳上,且所述tvoc传感器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所述上壳的侧壁与外界连通。
17.更进一步地,所述风道还包括从外界连通至所述tvoc传感器的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由所述tvoc传感器在所述侧壁所处的空间与所述侧壁共同构成。
18.更进一步地,所述风道还包括从外界连通至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第四风道,所述第四风道由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所述侧壁所处的空间与所述侧壁共同构成。
19.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触控屏。
20.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墙装控制器中集成多个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环境参数的传感器,且每个传感器都对应了一条连通至外界的风道,使得墙装控制器不但具备了对多种环境参数进行检测的功能,并且每个传感器所对应的单独风道保证了气体由外界向墙装控制器内的有效流通,进一步地保证了对环境参数的检测精度,提升了墙装控制器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的俯视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的右视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的主视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的左视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的仰视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装控制器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传统的墙控产品往往只具备单独的温湿度测量功能,或者仅能实现对个别气体的检测,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且,因为墙控产品安装于水泥墙内,受墙壁遮挡影响,其难以与外界进行很好的气体交换,导致气体测量的误差较大,也影响了多种气体检测在墙控产品中的应用。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墙装控制器中集成多个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环境参数的传感器,且每个传感器都对应了一条连通至外界的风道,使得墙装控制器具备了对多种环境参数检测的功能,风道则保证了气体的有效流通,进一步地保证了检测精度。
31.实施例一
32.请参阅图1、图4与图6,本实用新型的墙装控制器100包括外壳10与设于外壳10内
的控制器,其还包括:
33.设于外壳10上并与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20;
34.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环境参数的多个传感器30,多个传感器30设于外壳10上和/或外壳10内并与控制器连接;以及
35.形成于外壳10上的多条风道40,每条风道40自外界一一对应连通至每个传感器30处。
3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墙装控制器100中集成多个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环境参数的传感器30,且每个传感器30都对应了一条连通至外界的风道40,使得墙装控制器100不但具备了对多种环境参数进行检测的功能,并且每个传感器30所对应的单独风道40保证了气体由外界向墙装控制器100内的有效流通,进一步地保证了对环境参数的检测精度,提升了墙装控制器100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3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装控制器100具备传统墙装控制器100的基本功能,其可与家电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以控制家电(如空调、壁挂炉、热水器等)的工作,还可通过显示屏20显示家电的工作参数等。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装控制器100还可通过其上的多个传感器30来检测不同的环境参数,经由连接的控制器处理后通过显示屏20显示,不同的环境参数如温湿度、空气中的co2含量、pm值、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含量以及甲醛含量等。
38.如图1所示,外壳10可采用与86盒相同或相近的结构设计,其可通过螺丝等结构件固定于墙体上,显示屏20覆盖于外壳10的顶部,其不依靠卡扣、螺丝等结构件安装固定,而是使用背胶粘贴固定于外壳10上,背胶粘贴的固定效果较佳,还可无须在外壳10设置结构件,能够降低墙装控制器100的结构复杂度,也可避免结构件破坏显示屏20。
39.更多地,显示屏20采用全尺寸设计,其呈现为上下窄边框、左右无边框的外形,墙装控制器100的整机长宽与显示屏20的长宽一致,当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显示屏20与墙体大致平行,便于用户的查看与操作,并且显示效果较佳。
40.控制器可采用单片机,其设于显示屏20与外壳10围成的空间内并与所有的传感器30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个传感器30根据不同的检测功能、自身构造以及对墙装控制器100的内部结构设计等因素,可分别设于外壳10上、外壳10内或外壳10上与外壳10内,例如,可能某些传感器30需要接触的空气多,则设于外壳10上与空气更大面积接触更为合理,可能某些传感器30需要接触的空气少,则设于外壳10内,其结构的一部分自外壳10露出与空气小面积接触即可。多条风道40则分别对应每个传感器30自外界连通至外壳10上、外壳10内或外壳10上或外壳10内,风道40可由外壳10本身的结构形成,也可由外壳10本身的结构结合其他结构共同构成。
4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个传感器30之间相互间隔、各自独立进行工作,以保证对各项环境参数的正常检测,并且,每条风道40之间也相互间隔、互不交叉,保证每条风道40至传感器30的气流顺畅流通,避免因风道40交叉引起的气流流动紊乱。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传感器30可根据用户需求全部开启或部分开启,即用户可通过控制器分别独立地控制各个传感器30的开闭,如此,不但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将无需使用的传感器30关闭还可控制墙装控制器100的功耗,延长墙装控制器100的使用寿命。
43.在一个实施例中,墙装控制器100上可设有多个与控制器连接的功能按键,以控制与墙装控制器100连接的家电,多个功能按键可至少包括开关键、增减键、设置键与功能键等,如分别用于实现开关墙装控制器100、参数的增减、对墙装控制器100进行设置以及检测功能的选择更换等。
44.在正常使用墙装控制器100时,墙装控制器100先与被控家电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以保证最基本的控制功能,同时,多个传感器30可根据具体需求全部开启或部分开启,以检测所处空间的环境参数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后控制显示屏20显示相关环境参数,用户可直观清楚地通过显示屏20获知当前环境的环境参数,体验感较佳。
45.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屏20为触控屏。
46.如此,墙装控制器100的上表面既可实现较大面积的显示,并且还方便进行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无需再使用过多的传统功能按键来进行操作,使得整体的墙装控制器100更为规则美观。
47.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20为tft屏。tft屏的使用范围广,易于获取与安装制造,并且显示效果较好,可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8.实施例二
49.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4与图7,外壳10包括上壳11和与上壳11连接的底壳12,显示屏20设于上壳11的顶部,多个传感器30分设于上壳11上与底壳12上。
50.具体地,将外壳10分为连接的上壳11与底壳12,使得各元器件的安装更为清楚明了,生产者针对不同的功能与结构设计,即可准确地将显示屏20与多个传感器30分别安装固定于上壳11上或底壳12上,节约墙装控制器100的组装生产流程。
5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壳11大致呈矩形框形,底壳12大致呈空心的矩形体状,上壳11的横截面积大于底壳12的横截面积,当将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底壳12嵌入于墙体内与墙体固定,上壳11露出于墙体以使显示屏20位于墙体表面,便于用户操作与显示数据。
5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壳11与底壳12一体成型制成外壳10。如此,外壳10的整体性较好,能够提升墙装控制器100的整体强度。
53.实施例三
54.更进一步地,多个传感器30至少包括co2传感器31、pm2.5传感器32、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
55.也即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墙装控制器100至少可实现对co2、pm2.5、tvoc与温湿度等的检测与显示,co2、pm2.5、tvoc与温湿度等参数均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关注、更多需要考虑到的参数,能够实现墙装控制器100在一般应用场景下的多气体检测功能,满足一般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56.在其他实施例中,墙装控制器100上还可针对不同需求与不同应用安装有甲醛传感器30等具备其他环境参数检测功能的传感器30,以提升墙装控制器100的应用范围,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57.实施例四
58.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6,底壳12上设成有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co2传感器31设于第一安装部中,pm2.5传感器32设于第二安装部中。
59.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壳12为中空结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均设于底壳12内部,以第一安装部为例,第一安装部可以呈安装座(如卡座)或安装槽的形态,co2传感器31可直接嵌设卡固于安装座上/安装槽上或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安装座上或粘贴固定于其上,co2传感器31在底壳12内可与空气更大面积的接触。
60.示例性地,第一安装部可以为底壳12内部向中间延伸的多个凸块或凸条,co2传感器31的边角可搭载在凸块或凸条上进行卡固,或增加紧固件来固定,第一安装部还可以为底壳12内部的凹槽,co2传感器31的边角可嵌设于凹槽中进行固定。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第二安装部的结构设计参考第一安装部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61.在一个实施例中,为简化墙装控制器100的结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用于安装co2传感器31与pm2.5传感器32的结构设计。
62.以上关于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描述仅为示例性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实际的实施例设计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即可。
63.实施例五
64.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与图6,风道40包括自外界连通至第一安装部中的第一风道41,第一风道41包括第一进气口411、与第一进气口411连通的第一气流通道412以及与第一气流通道412连通的第一出气口413,第一进气口411与第一出气口413设于上壳11上,第一气流通道412位于底壳12内,co2传感器31位于第一气流通道412上。
65.具体地,如图1与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进气口411设于上壳11下方的侧壁111上以将墙装控制器100外界的空气引入墙装控制器100内,第一气流通道412与第一进气孔连通,且co2传感器31位于第一气流通道412上,使得co2传感器31能够接触到来自外界的空气,以检测空气中的co2含量,第一出气口413设于上壳11左边的侧壁111上并与第一气流通道412连通,将内部的空气导引出墙装控制器100。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进气口411、第一气流通道412与第一出气口413的设计与配合,保证气流在外界-墙装控制器100-外界的正常流通。
66.更多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上壳11露出于墙体上,而底壳12嵌设固定于墙体中,因此将第一进气口411与第二进气口421均设于上壳11上,可避免将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第一进气口411与第二进气口421被墙体遮挡的问题,保证气流能够正常的流通,保证co2传感器31的正常工作。
67.实施例六
68.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与图5,风道40还包括自外界连通至第二安装部中的第二风道42,第二风道42包括第二进气口421、与第二进气口421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422以及与第二气流通道422连通的第二出气口423,第二进气口421与第二出气口423设于上壳11上,第二气流通道422位于底壳12内,pm2.5传感器32位于第二气流通道422上。
69.具体地,如图1与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进气口421设于上壳11下方的侧壁111上以将墙装控制器100外界的空气引入墙装控制器100内,且第二进气口421与第一进气口411间隔,第二气流通道422与第二进气孔连通,且pm2.5传感器32位于第二气流通道422上,使得pm2.5传感器32能够接触到来自外界的空气,以检测空气中的pm2.5含量,第二出气口423设于上壳11右边的侧壁111上并与第二气流通道422连通,以将空气导引出墙装控制器100,通过第二进气口421、第二气流通道422与第二出气口423的设计,保证气流
在外界-墙装控制器100-外界的正常流通。
70.更多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上壳11露出于墙体上,而底壳12嵌设固定于墙体中,因此将第二进气口421与第二进气口421均设于上壳11上,可避免将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第二进气口421与第二进气口421被墙体遮挡的问题,保证气流能够正常的流通,保证pm2.5传感器32的正常工作。
71.实施例七
72.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4,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均设于上壳11上,且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通过上壳11的侧壁111与外界连通。
73.同样的,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上壳11露出于墙体上,而底壳12嵌设固定于墙体中,因此将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均设于上壳11且通过上壳11的侧壁111与外界连通,可避免将墙装控制器100安装于墙体时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相对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被墙体遮挡的问题,以保证气流能够正常的流通,保证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的正常工作。
74.在本实用新型中,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均设于上壳11的侧壁111上,且至少部分自侧壁111露出并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实现对tvoc与温湿度的准确检测。上述侧壁111为如图1所示的上壳11下方的侧壁111,为第一进气口411与第二进气口421所处的侧壁111,即相当于co2传感器31、pm2.5传感器32、tvoc传感器33与温湿度传感器34的进气口均设于该侧壁111上,无需对上壳11的其他侧壁111进行设计开孔,保证上壳11其他侧壁111的完整性,促进墙装控制器100的规则美观。
75.实施例八
76.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4,风道40还包括从外界连通至tvoc传感器33的第三风道43,第三风道43由tvoc传感器33至侧壁111的空间以及上壳11共同构成。
77.具体地,第三风道43由tvoc传感器33在侧壁111露出的部位与上壳11围成的空间结合上壳11(侧壁111)共同构成,如图1与图4所示,第三风道43为侧壁111上所形成的凹陷,该凹陷能够为tvoc传感器33提供一个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空间,且其呈由侧壁111向上壳11内渐缩的形状,如此,能够起到一定的气体聚集作用,提升tvoc传感器33的检测效果。另外,当将tvoc传感器33设于上壳11内时,第三风道43还包括上壳11内的空间,上壳11内的空间即为气流通道,而上述凹陷则应理解为第三风道43的进风口。
78.实施例九
79.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与图4,风道40还包括从外界连通至温湿度传感器34的第四风道44,第四风道44由温湿度传感器34至侧壁111的空间以及上壳11共同构成。
80.具体地,第四风道44由温湿度传感器34在侧壁111露出的部位与上壳11围成的空间结合上壳11(侧壁111)共同构成,且其与第三风道43间隔,如图1与图4所示,第四风道44为侧壁111上所形成的凹陷,该凹陷能够为温湿度传感器34提供一个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空间,且其呈由侧壁111向上壳11内渐缩的形状,如此,能够起到一定的气体聚集作用,提升温湿度传感器34的检测效果。另外,当将温湿度传感器34设于上壳11内时,第四风道44还包括上壳11内的空间,上壳11内的空间即为气流通道,而上述凹陷则应理解为第四风道44的进风口。
8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