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6969发布日期:2022-12-14 04:22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2.医用硅油是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或在医疗器械上起润滑、消泡功能的聚有机硅氧烷液体及其衍生物,在医疗器械的制造中,就需要涂抹硅油与稀释剂的混合物用于保护医疗器械,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还要通风防止该混合物堵塞。
3.cn201721393394.7公开了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其包括冷藏室,其内分割为三个空间:a区、b区、c区;a区内为硅油与稀释剂的混合物,其设有进油口与出油口,进油口设有油泵;b区位于a区的上方,其内为稀释剂,其下部设管道连通a区,管道上设有阀门。c区内为空气,其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出油口上设有开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硅油与稀释剂的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减少了其挥发,节省了原料、维护了环境,提高了劳动效率。
4.上述专利中拥有以下不足:
5.一,由于a区内的硅油与稀释剂的混合物在长时间静止时容易发生沉淀或分层现象,同时在对a区内加入硅油或稀释剂时,不对其进行搅拌,无法保证a区内混合的均匀性;
6.二,在进行吹气时,外界空气会通过进气管直接进入c区,这时刚进入c区的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降温,这时进行吹气容易使未来得及降温的空气吹出,从而影响混合物的挥发,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具备可以对硅油与稀释剂的混合物进行搅拌保证了混合物的混合均匀,同时可以避免把未来的及降温的空气吹出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包括冷藏箱,所述冷藏箱的内腔分别设置有第一存储盒、第二存储盒、第三存储盒和第四存储盒,所述第二存储盒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端与第一存储盒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存储盒顶部的另一侧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贯穿冷藏箱并延伸至冷藏箱的外部,所述第二存储盒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三存储盒和第四存储盒的顶部设置有抽气机构。
9.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底部与第二存储盒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存储盒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贯穿防护盒和第二存储盒并延伸至第二存储盒的内腔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底端与第二存储盒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抽气机构包括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腔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
的进气端贯穿保护盒并延伸至保护盒的外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第四存储盒的顶部连通,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贯穿保护盒并延伸至保护盒的外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第三存储盒的顶部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冷藏箱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二存储盒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硅油浓度检测器,所述冷藏箱内腔的一侧和第四存储盒内腔的顶部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检测器、硅油浓度检测器、驱动电机和抽气泵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存储盒底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底端贯穿冷藏箱并延伸至冷藏箱的外部,所述第三存储盒和第四存储盒的底端分别连通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进液管、进油管、出油管、排气管和吸气管的正面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存储盒的正面设置有液位器,所述冷藏箱的正面且位于液位器的对应处嵌设有透明亚克力板。
14.优选的,所述冷藏箱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冷藏箱的顶部且位于报警器的一侧连通有冷藏管,所述第一存储盒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端贯穿冷藏箱并延伸至冷藏箱的外部连接有密封盖。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机构的设置,通过搅拌机构可以对第二存储盒的内部进行搅拌,防止第二存储盒内部的硅油和稀释剂混合物长时间静止而出现沉淀或分层,使第二存储盒的内部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保证了第二存储盒内部硅油和稀释剂混合物的混合效果,同时可以对再次注入的硅油或稀释剂进行搅拌混合,保证了注入的硅油或稀释剂与原混合物的混合均匀;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气机构的设置,在需要进行吹气时,通过第三存储盒底部的排气管进行吹气,然后通过抽气机构把第四存储盒内部的冷气排入第三存储盒内便于下次吹气,同时通过第四存储盒底部的吸气管吸取外界空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第四存储盒内部,在第四存储盒内进行降温,从而可以避免在吹气时会吹出还未降温的外界空气。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存储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冷藏箱;2、第一存储盒;3、第二存储盒;4、第三存储盒;5、第四存储盒;6、进液管;7、进油管;8、搅拌机构;9、抽气机构;801、防护盒;802、驱动电机;803、搅拌桨;901、保护盒;902、抽气泵;903、进气管;904、出气管;10、控制器;11、硅油浓度检测器;12、温度检测器;13、出油管;14、排气管;15、吸气管;16、液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造医疗器械用硅油温控装置,包括冷藏箱1,冷藏箱1的内腔分别设置有第一存储盒2、第二存储盒3、第三存储盒4和第四存储盒5,第二存储盒3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液管6,进液管6的顶端与第一存储盒2的底部连通,第二存储盒3顶部的另一侧连通有进油管7,进油管7的一端贯穿冷藏箱1并延伸至冷藏箱1的外部,第二存储盒3的顶部设置有搅拌机构8,通过搅拌机构8的设置,通过搅拌机构8可以对第二存储盒3的内部进行搅拌,防止第二存储盒3内部的硅油和稀释剂混合物长时间静止而出现沉淀或分层,使第二存储盒3的内部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保证了第二存储盒3内部硅油和稀释剂混合物的混合效果,同时可以对再次注入的硅油或稀释剂进行搅拌混合,保证了注入的硅油或稀释剂与原混合物的混合均匀;
25.第三存储盒4和第四存储盒5的顶部设置有抽气机构9,通过抽气机构9的设置,在需要进行吹气时,通过第三存储盒4底部的排气管14进行吹气,然后通过抽气机构9把第四存储盒5内部的冷气排入第三存储盒4内便于下次吹气,同时通过第四存储盒5底部的吸气管15吸取外界空气,使外界空气进入第四存储盒5内部,在第四存储盒5内进行降温,从而可以避免在吹气时会吹出还未降温的外界空气。
26.请参阅图1-4,搅拌机构8包括防护盒801,防护盒801的底部与第二存储盒3的顶部连接,第二存储盒3的内腔安装有驱动电机802,驱动电机802的输出轴依次贯穿防护盒801和第二存储盒3并延伸至第二存储盒3的内腔连接有搅拌桨803,搅拌桨803的底端与第二存储盒3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通过控制器10启动驱动电机802,驱动电机802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桨803旋转,旋转的搅拌桨803即可对第二存储盒3内部的硅油与稀释剂混合物进行搅拌,起到了搅拌的作用;
27.抽气机构9包括保护盒901,保护盒901的内腔安装有抽气泵902,抽气泵902的进气端贯穿保护盒901并延伸至保护盒901的外部连通有进气管903,进气管903的一端与第四存储盒5的顶部连通,抽气泵902的出气端贯穿保护盒901并延伸至保护盒901的外部连通有出气管904,出气管904的一端与第三存储盒4的顶部连通,通过控制器10启动抽气泵902,抽气泵902把第四存储盒5内已降温的空气抽气第三存储盒4内进行备用,然后第四存储盒5通过吸气管15吸取外界的空气便于对进入第四存储盒5内部的空气进行降温;
28.冷藏箱1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第二存储盒3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硅油浓度检测器11,冷藏箱1内腔的一侧和第四存储盒5内腔的顶部均设置有温度检测器12,控制器10分别与温度检测器12、硅油浓度检测器11、驱动电机802和抽气泵902电性连接,在硅油浓度检测器11检测到第二存储盒3内部的硅油与稀释剂混合物的空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控制器10可以对控制阀进行控制,在第二存储盒3内部的硅油浓度偏低时,打开进油管7正面的控制阀,便于硅油通过进油管7进入第二存储盒3,以此提高硅油的浓度,在第二存储盒3内部的硅油浓度偏高时,打开进液管6正面的控制阀,便于第一存储盒2内部的稀释液通过进液管6进入第二存储盒3,以此降低第二存储盒3内部的硅油浓度,起到了控制的作用,硅油浓度检测器11可以对第三存储盒4内部的硅油与稀释液混合中的硅油浓度进行检测,在硅油浓度偏低时,可以进行加入硅油,在硅油浓度偏高时,便于注入稀释液,第四存储盒5内部的温度检测器12可以对第四存储盒5的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在第四存储盒5内部空气未降温
时,避免抽气泵902抽气第四存储盒5内部的空气,同时冷藏箱1内部的温度检测器12可以对冷藏箱1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便于控制器10控制外设的冷藏装置对冷藏箱1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
29.第二存储盒3底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油管13,出油管13的底端贯穿冷藏箱1并延伸至冷藏箱1的外部,在使用时,便于排出硅油与稀释液的混合物,第三存储盒4和第四存储盒5的底端分别连通有排气管14和吸气管15,进液管6、进油管7、出油管13、排气管14和吸气管15的正面均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分别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10便于对控制阀进行控制,在需要时,便于打开或关闭控制阀;
30.第二存储盒3的正面设置有液位器16,通过液位器16可以观察到第二存储盒3内部的硅油与稀释液混合物的余量,冷藏箱1的正面且位于液位器16的对应处嵌设有透明亚克力板,方便工作人员通过透明亚克力板观察液位器16,冷藏箱1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报警器,在冷藏箱1内部的控制元件出现问题时,通过控制器10控制报警器发生警报,便于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修,冷藏箱1的顶部且位于报警器的一侧连通有冷藏管,通过冷藏管可以外接冷藏装置,把冷藏装置产生的冷气通过冷藏管进入冷藏箱1内,便于使冷藏箱1的内部降温,第一存储盒2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的顶端贯穿冷藏箱1并延伸至冷藏箱1的外部连接有密封盖,打开密封盖便于向第一存储盒2内部加入稀释液。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