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3291发布日期:2022-11-30 03:3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平台智能运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物联网技术成为实现万物互联和智能制造的具体方式,而云平台管理技术则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相关技术 中的云平台管理技术虽然可以实现监控和控制管理。
3.现有的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只能实现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而不能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现场设备在运行异常导致了设备运行不稳。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解决了现有的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只能实现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而不能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现场设备在运行异常导致了设备运行不稳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包括云管理终端和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终端和云管理平台之间电性连接并建立通信,所述云管理平台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对比单元,所述云管理平台电性连接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电性连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现场设备,所述现场设备电性连接有维护单元和监测单元。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云管理终端和云管理平台之间通过网络协议tcp/ip、profnet、uss、controlnet、devicenet和modbus建立通信。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云管理终端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存储单元设置为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通过阿里云服务器或者腾讯云服务器实现,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现场设备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值和湿度范围值。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存储单元设置为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由ram存储器实现,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现场设备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值和湿度范围值。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监测单元电性连接有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有第二网关,所述第二网关与所述云管理平台之间电性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第三方管理平台,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与所述云管理平台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基于后端管理员操作实现。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现场设备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均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维护单元包括水冷散热模块、湿度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水冷散热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分别用于对现场设备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失火时发出警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云管理平台通过网络协议tcp/ip、profnet、uss、controlnet、devicenet和modbus直接与所述维护单元建立通信。
17.与现有技术相比:
18.1、通过设置监测单元,能够监测现场设备运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并将湿度和温度数据传输给云管理平台,进而云管理平台通过维护单元对运行温度或者湿度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从而保证了现场设备运行的可靠稳定性;
19.2、有效地对故障进行监测,并快速发现故障,并针对故障进行相应的解决,且解决故障的效率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原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监测单元的模块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维护单元的模块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原理示意图。
24.图中:云管理终端100、云服务器101、存储模块102、云管理平台200、第三方管理平台300、第一网关400、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00、控制单元600、现场设备700、维护单元701、监测单元800、第二数据传输模块801、第二网关802、数据处理对比单元90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6.实施例1: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云平台智能运维设备,请参阅图1-3,包括云管理终端100和云管理平台200,云管理终端100和云管理平台200之间电性连接并建立通信,云管理平台200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对比单元900,云管理平台200电性连接第一网关400,第一网关400电性连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00,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00电性连接控制单元600,控制单元600电性连接现场设备700,现场设备700电性连接有维护单元701和监测单元800。
28.云管理终端100和云管理平台200之间通过网络协议tcp/ip、profnet、uss、
controlnet、devicenet和modbus建立通信,还包括存储单元,储单元与云管理终端100电性连接。
29.存储单元设置为云服务器101,云服务器101通过阿里云服务器或者腾讯云服务器实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现场设备700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值和湿度范围值;现场设备其保持正常运行状态,都需要实现的温度环境和湿度环境 ;利用云服务器101进行数据的保存,安全性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快,有效地提高了运维的效率。
30.存储单元设置为存储模块102,存储模块102由ram存储器实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现场设备700适宜工作的温度范围值和湿度范围值。
31.监测单元800电性连接有第二数据传输模块801,第二数据传输模块801电性连接有第二网关802,第二网关802与云管理平台200之间电性连接,还包括第三方管理平台300,第三方管理平台300与云管理平台200之间电性连接,第三方管理平台300基于后端管理员操作实现;第三方管理平台300是基于后端管理员实现的,管理员可以认为进行对维护单元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人机交互效率。
32.监测单元800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分别用于监测现场设备700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均与第二数据传输模块801电性连接;维护单元701包括水冷散热模块、湿度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水冷散热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分别用于对现场设备700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报警模块用于失火时发出警报;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检测模块均分别基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实现。
33.在具体使用时,使用云服务器101或者存储模块102对现场设备正常运行时的温度范围和湿度范围进行存储,并将高于200摄氏度作为一个单独数据进行保存,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到现场设备中,从而构成由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监测模块构成的监测单元800,以实时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监测,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801和第二网关802将采取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传输给云管理平台200,云管理平台200调用数据处理对比单元900进行处理,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与云服务器101或者存储模块102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采集的数据是在正常范围内,则不做反应,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如温度较高,而又低于2摄氏度,则云管理平台200通过第一网关400、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00向控制单元600发出指令,通过启动散热装置(水冷散热风扇实现)来进行散热;如果温度高于200摄氏度,则认为发生火灾,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如果湿度高于正常范围,则通过除湿器进行除湿,如果湿度低于正常范围,则通过加湿器进行加湿。
34.实施例2:
35.参照附图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云管理平台200通过网络协议tcp/ip、profnet、uss、controlnet、devicenet和modbus直接与维护单元701建立通信。
36.在具体使用时,使用云服务器101或者存储模块102对现场设备正常运行时的温度范围和湿度范围进行存储,并将高于200摄氏度作为一个单独数据进行保存,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安装到现场设备中,从而构成由温度检测模块和湿度监测模块构成的监测单元800,以实时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监测,并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801和第二网关802将采取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传输给云管理平台200,云管理平台200调用数据处理对比单元900进行处理,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与云服务器101或者存储模块102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采集的数据是在正常范围内,则不做反应,
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如温度较高,而又低于2摄氏度,则云管理平台200通过第一网关400、第一数据传输模块500向控制单元600发出指令,通过启动散热装置(水冷散热风扇实现)来进行散热;如果温度高于200摄氏度,则认为发生火灾,通过报警模块进行报警;如果湿度高于正常范围,则通过除湿器进行除湿,如果湿度低于正常范围,则通过加湿器进行加湿;或者,云管理平台200直接向维护单元701下发指令,进行除湿、加湿或者散热。
37.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