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0971发布日期:2023-07-05 16: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坑,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需要结合现场状况,以及地下水文资料,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通常基坑壁支护方法支撑基坑,防护外侧土层坍入,且配合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水位过高浸没基坑。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911253220.4中提出一种基坑水位检测设备,该水位检测设备使用位置灵活,便于携带和移动使用位置,且检测步骤简单,能直观观察基坑中的水位变化。

3、但其只能观测水位,不能依据水位高度调控真空泵抽水,且基坑水位控制通常是利用浮力阀判断水位高度,同时进行抽水,不能判断水位上升速度,只有在水位高度达到设定高度才能够运行,而水位上升速度快时,进行抽水,水位无法立刻下降,影响基坑状态,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坑水位测量的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解决了基坑内水位监测不准,不能根据水位实时变化进行调整,且无法及时高效抽水,保证基坑内的环境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包括真空泵和水位高度组件,水位高度组件位于管架内,管架的上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放大组件,水位高度组件包括浮球和传力杆,放大组件包括枢纽轴、齿板和齿轮,浮球用于检测水位状态,传力杆和枢纽轴铰接,枢纽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内,齿轮固设在调整组件上,齿板和齿轮啮合连接,调整组件包括压板和压力传感器,齿轮用于控制压板压设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通过传输控制组件和真空泵连接。

2、优选的方案中,传力杆的下侧设置有顶板,顶板通过拉杆和浮球连接,传力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管架的下侧设有条形槽,管架通过支架和真空泵连接,顶板朝向传力杆一侧设有接触开关。

3、优选的方案中,传力杆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部设有第二铰接头,枢纽轴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伸缩杆,靠近管架一侧的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设有第一铰接头,第一铰接头和第二铰接头铰接。

4、优选的方案中,枢纽轴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滑架,齿板固设在齿板上。

5、优选的方案中,调整组件包括转轴,转轴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和支撑架连接,齿轮套设在转轴上,转轴中间设有圆环和连携环,圆环通过导杆和转轴连接,导杆上滑设有滑块,滑块通过联动杆和连携环连接,连携环可转动的设置在滑动环上,滑动环通过第二伸缩杆固设在支撑架的内侧,压板设置在滑动环下侧。

6、优选的方案中,滑块和转轴之间还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导杆上,联动杆两侧分别和滑块与连携环铰接,滑动环底部插接有随动板,随动板通过第三弹簧和压板连接。

7、优选的方案中,导杆两侧分别设有滑槽,导杆上套设有飞盘,飞盘上对称设有凸起,凸起和滑槽滑动连接,飞盘上还设有固定第二弹簧的固定槽。

8、优选的方案中,导杆中部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上贯穿设有第一螺纹孔,转轴上部设有第二螺纹孔,螺钉穿设在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

9、优选的方案中,连携环通过连接组件和滑动环连接,连携环上设有传力槽,连接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环夹板,半环夹板内侧设有对位槽,半环夹板和连携环卡接,对位槽一侧设有外延板,外延板上设有通孔,滑动环上设有第三螺纹孔,螺钉穿设在通孔和第三螺纹孔内。

10、优选的方案中,半环夹板底部设有接触面,接触面上分别设有插杆和锁止孔,外延板和半环夹板之间设有台阶,滑动环上部设有挡环,挡环一侧设有避让槽,第三螺纹孔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挡环上。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浮球对基坑内的水位进行感知监测,然后利用放大组件将水位的状态变化进行调整,然后传递给调整组件,由浮球沿高度方向变化的直线运动转变成转轴的圆周运动,调整组件则对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压力传感器从而根据随动板的变化将压力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通过传输控制组件对真空泵的转速进行控制,从而能适应基坑内的水位上升速度进行调整,保证抽水的灵敏高效,且全程无需人员的值守,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真空泵(4)和水位高度组件(6),水位高度组件(6)位于管架(1)内,管架(1)的上侧设有支撑架(5),支撑架(5)内设有放大组件(7),水位高度组件(6)包括浮球(601)和传力杆(604),放大组件(7)包括枢纽轴(701)、齿板(703)和齿轮(705),浮球(601)用于检测水位状态,传力杆(604)和枢纽轴(701)铰接,枢纽轴(701)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5)内,齿轮(705)固设在调整组件(8)上,齿板(703)和齿轮(705)啮合连接,调整组件(8)包括压板(812)和压力传感器(813),齿轮(705)用于控制压板(812)压设在压力传感器(813)上,压力传感器(813)通过传输控制组件(9)和真空泵(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传力杆(604)的下侧设置有顶板(603),顶板(603)通过拉杆(602)和浮球(601)连接,传力杆(604)上套设有第一弹簧(606),管架(1)的下侧设有条形槽(2),管架(1)通过支架(3)和真空泵(4)连接,顶板(603)朝向传力杆(604)一侧设有接触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传力杆(604)的顶部设有第一套筒(605),第一套筒(605)上部设有第二铰接头(607),枢纽轴(70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伸缩杆(702),靠近管架(1)一侧的第一伸缩杆(702)的端部设有第一铰接头(706),第一铰接头(706)和第二铰接头(607)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枢纽轴(701)一侧设有第一伸缩杆(702),第一伸缩杆(702)的端部设有滑架(704),齿板(703)固设在齿板(7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调整组件(8)包括转轴(801),转轴(801)两侧分别通过轴承(12)和支撑架(5)连接,齿轮(705)套设在转轴(801)上,转轴(801)中间设有圆环(803)和连携环(807),圆环(803)通过导杆(802)和转轴(801)连接,导杆(802)上滑设有滑块(804),滑块(804)通过联动杆(806)和连携环(807)连接,连携环(807)可转动的设置在滑动环(808)上,滑动环(808)通过第二伸缩杆(809)固设在支撑架(5)的内侧,压板(812)设置在滑动环(808)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滑块(804)和转轴(801)之间还设有第二弹簧(805),第二弹簧(805)套设在导杆(802)上,联动杆(806)两侧分别和滑块(804)与连携环(807)铰接,滑动环(808)底部插接有随动板(810),随动板(810)通过第三弹簧(811)和压板(8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导杆(802)两侧分别设有滑槽(816),导杆(802)上套设有飞盘(817),飞盘(817)上对称设有凸起(818),凸起(818)和滑槽(816)滑动连接,飞盘(817)上还设有固定第二弹簧(805)的固定槽(81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导杆(802)中部设有第二套筒(814),第二套筒(814)上贯穿设有第一螺纹孔(815),转轴(801)上部设有第二螺纹孔(821),螺钉(11)穿设在第一螺纹孔(815)和第二螺纹孔(821)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连携环(807)通过连接组件(10)和滑动环(808)连接,连携环(807)上设有传力槽(820),连接组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环夹板(1001),半环夹板(1001)内侧设有对位槽(1002),半环夹板(1001)和连携环(807)卡接,对位槽(1002)一侧设有外延板(1003),外延板(1003)上设有通孔(1004),滑动环(808)上设有第三螺纹孔(822),螺钉(11)穿设在通孔(1004)和第三螺纹孔(82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其特征是:半环夹板(1001)底部设有接触面(1008),接触面(1008)上分别设有插杆(1006)和锁止孔(1007),外延板(1003)和半环夹板(1001)之间设有台阶(1005),滑动环(808)上部设有挡环(823),挡环(823)一侧设有避让槽(824),第三螺纹孔(822)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挡环(823)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基坑水位的测控装置,包括真空泵和水位高度组件,水位高度组件位于管架内,管架的上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放大组件,水位高度组件包括浮球和传力杆,放大组件包括枢纽轴、齿板和齿轮,浮球用于检测水位状态,传力杆和枢纽轴铰接,枢纽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架内,齿轮固设在调整组件上,齿板和齿轮啮合连接,调整组件包括压板和压力传感器,齿轮用于控制压板压设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通过传输控制组件和真空泵连接。本发明设计巧妙,能自适应基坑内的水位高度变化和水位上升的速度变化,及时的调整真空泵的参数,保证抽水的及时高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栾知明,袁冉军,周小进,李伟,钟炜,刘行超,石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国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