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2391发布日期:2023-10-25 15:3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相关,具体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实验室环境不同于一般的机房或者是办公空间,对于环境条件有其特定的需求,像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对反应温度环境湿度都有不同的需要,因此,这一类的实验室通常需要一套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来满足实验要求,一般是通过通风柜机体进行实验室内外环境空气流动进行通风控温。

2、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1910745552.8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配电柜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内部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mcu、湿度传感器电路、ad转换电路、继电控制器、 风扇、加热器和加湿器,所述配电柜外部设置有lcd显示屏,所述mcu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路通过ad转换电路与mcu连接,所述mcu通过继电控制器分别控制风扇、加热器和加湿器,所述mcu还连接lcd显示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精确调控配电柜温湿度的系统,但是在精确控温时,仍然是通过提高设备的工作功率来实现,无法在通风设备的通风口处控制通风口大小实现更改排风量从而达到快速控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温度控制模块进行精确控温时无法通过控制通风口大小实现更改排风量达到快速控温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3、实验室本体以及所述实验室本体上的换气通风口,所述实验室本体正面设置有通道门,所述换气通风口的一侧连接设置有通风机本体,所述通风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排风罩,所述通风机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架;

4、补风罩位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补风罩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补风罩通过连接架嵌接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补风罩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补风罩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补风罩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连接架设置有驱动齿轮。

5、优选的,所述排风罩上且位于通风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风阀,所述风阀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换气口,所述风阀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换气口,所述风阀内部设置有轴固定架,所述轴固定架上设置有阀机轴,所述阀机轴上且位于风阀内部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叶片,所述阀机轴的一端依次贯穿转动座与风阀外壳设置有第一啮合齿轮,所述第一啮合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设置有第二啮合齿轮。

6、优选的,所述第二啮合齿轮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啮合齿轮,所述第三啮合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设置有第四啮合齿轮,所述第四啮合齿轮上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固定连接在通风机本体侧壁上,所述第一轴座的一侧且位于通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且位于通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的下端均设置有电机支撑板。

7、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一侧且位于通风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二轴座,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轴座、连接框架和安装架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实验室本体上设置有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的下方且位于实验室本体上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下方且位于实验室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保护盖,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显示器、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加热器、风扇、加湿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a/d转化器模块,且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加热器和风扇连接,且湿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风扇和加湿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和连接架均为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嵌接槽,所述嵌接槽的尺寸与连接架一致

10、优选的,所述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一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的另一端与温度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上设置有手动开关。

11、优选的,所述换气通风口上且位于加热器和加湿器一侧输出端均设置有过滤网结构。

12、优选的,所述保护盖的两端通过轴转动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槽活动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通风机本体出口位置处通过增设补风罩结构,并以驱动电机以及减速机驱动补风罩的开关,使得通过补风罩配合风阀装置在通风机本体进行通风换气控温时,增大通风口,使得实验室本体上的温度控制模块在进行精确控温时,能够通过补风达到提高通风效率实现对实验室内部快速控温的目的。

15、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结构简单的电路实现温度控制,通过温度控制模块中设置的加热器、风扇、加湿器、温度控制器和湿度控制器结构,在对实验室环境中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控制的同时,还能对实验室室内的湿度进行调节,便于提供更好的室内环境为实验服务,同时在温度控制模块下方设置的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以及安装有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的安装槽上设置的保护盖结构,通过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与温度控制模块以及外接电源串联连接,来对温度控制模块电路进行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罩(15)上且位于通风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风阀(3),所述风阀(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换气口(4),所述风阀(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换气口(5),所述风阀(3)内部设置有轴固定架(20),所述轴固定架(20)上设置有阀机轴(22),所述阀机轴(22)上且位于风阀(3)内部设置有转动座(23),所述转动座(23)上设置有叶片(21),所述阀机轴(22)的一端依次贯穿转动座(23)与风阀(3)外壳设置有第一啮合齿轮(28),所述第一啮合齿轮(28)的一端啮合连接设置有第二啮合齿轮(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啮合齿轮(27)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传动轴(25),所述第一传动轴(25)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啮合齿轮(26),所述第三啮合齿轮(26)的一端啮合连接设置有第四啮合齿轮(14),所述第四啮合齿轮(14)上转动连接设置有第二传动轴(24),所述第二传动轴(2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轴座(2),所述第一轴座(2)固定连接在通风机本体(1)侧壁上,所述第一轴座(2)的一侧且位于通风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的下方且位于通风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与第二驱动电机(6)的下端均设置有电机支撑板(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机(8),所述减速机(8)的一侧且位于通风机本体(1)上设置有第二轴座(9),所述减速机(8)的输出端贯穿第二轴座(9)、连接框架(12)和安装架(11)与驱动齿轮(19)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室本体(29)上设置有温度控制模块(31),所述温度控制模块(31)的下方且位于实验室本体(29)上设置有控制板(32),所述控制板(32)的下方且位于实验室本体(29)上设置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上设置有保护盖(34),所述安装槽(33)内设置有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35)所述温度控制模块(31)包括显示器、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加热器、风扇、加湿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a/d转化器模块,且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加热器和风扇连接,且湿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器、风扇和加湿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和连接架(17)均为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架(11)的内壁上设置有嵌接槽(16),所述嵌接槽(16)的尺寸与连接架(17)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35)一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35)的另一端与温度控制模块(31)电性连接,所述感应式漏电保护开关(35)上设置有手动开关(3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风口(30)上且位于加热器和加湿器一侧输出端均设置有过滤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34)的两端通过轴转动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槽(33)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实验室本体以及所述实验室本体上的换气通风口,所述实验室本体正面设置有通道门,所述换气通风口的一侧连接设置有通风机本体,所述通风机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排风罩,所述通风机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有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架;补风罩位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补风罩通过连接架嵌接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补风罩之间均通过铰接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补风罩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连接架设置有驱动齿轮,通过补风罩结构配合风阀在通风机本体的通风口处实现控制通风口的排风量配合实验室本体上的温度控制模块在进行精确控温时实现快速控温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周丽,范国民,李振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航宇实验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