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68785发布日期:2024-01-23 10:5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窑炉温控的,尤其涉及到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窑炉普遍采用集成一体式设置,将对应窑炉每个温区的功率调节器均集成在一个电柜中,以达到窑炉统一集中控制的目的,但同时此种设置方式也存在着以下缺点:

2、1、在集成电柜中集成多个功率调节器,发热量较大,只通过集成电柜柜体开设的散热窗散热,散热效果较差,而且,窑炉生产车间中存在的粉尘较多,粉尘容易通过散热窗进入集成电柜和功率调节器内部,从而损坏功率调节器,严重时甚至容易引起爆炸。

3、2、窑炉温区与对应功率调节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较长,出现的干扰较多,温度检测及调控反馈不及时。

4、3、窑炉不同温区与对应功率调节器之间所需的连接电缆较长,而且每条电缆的长度均不相同,安装及维护的成本较高。

5、4、所有连接窑炉不同温区与对应功率调节器之间的电缆均布设于线槽中,而密集的电缆在线槽中容易发热,发烫,产生热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其能解决集成电柜内发热量较大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在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也能降低功率调节器的内部温度,同时加强外壳的密封性能,既能防止粉尘进入影响电子器件的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和制冷效果;此外,能降低信号干扰,及时反馈温度检测及调控结果,安装及维护的成本较低,能避免密集的电缆在线槽中产生热损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包括多个功率调节器、与所述多个功率调节器连接的母排和制冷模块;

4、所述多个功率调节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窑炉温区一侧,并与测量对应窑炉温区温度的热电偶电连接;

5、所述母排沿着各个窑炉温区布设,为每个窑炉温区的功率调节器供电;

6、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制冷单元和多个换热管;

7、所述多个功率调节器均包括外壳和功率分配器;

8、所述功率分配器安装在外壳内;

9、所述外壳开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10、所述多个换热管缠绕在对应的功率分配器外围,且其两端分别与外壳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11、所述制冷单元与多个外壳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为多个换热管提供冷却水。

12、本技术方案中,将本来集成在集成电柜中的功率调节器进行分布式设置,避免集成电柜内的设备发热过大。功率调节器设有外壳,均采用水冷的方式对其内部进行降温,在保证其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粉尘进入功率调节器内)也能降低其内部温度,安全性较高。

13、多个功率调节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窑炉温区一侧,从而缩小窑炉温区与对应功率调节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降低信号干扰,无需再做滤波补偿,及时反馈温度检测及调控结果;另外,也能避免因不同的温区铺设不同长度的电缆,安装及维护的成本较低;还有的是母排沿着各个窑炉温区布设,避免密集的电缆在线槽中产生热损耗。

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门体;

15、所述壳体一侧面设有开口;

16、所述门体设于所述开口处,并与壳体铰接;

17、所述开口的边缘设有密封胶。

18、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单元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

19、所述压缩机和膨胀阀均与蒸发器连通;

20、所述冷凝器连通于压缩机和膨胀阀之间;

21、所述蒸发器与冷却水出水管和冷却水进水管连通;

22、所述冷却水出水管与各个功率调节器外壳的出水口连通;

23、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各个功率调节器外壳的进水口连通。

24、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有干燥过滤器,该干燥过滤器连通于膨胀阀和冷凝器之间。

25、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有水箱和水泵;

26、所述水箱与蒸发器连通;

27、所述水泵设于水箱和冷却水进水管之间。

28、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分配器包括主控mcu、三相电过零检测电路、三相电功率控制电路、三相电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三相电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电压采集mcu电路、热电偶电压采集电路、can通讯电路以及数码显示与设置电路;

29、其中,所述主控mcu分别与三相电过零检测电路、三相电功率控制电路、三相电输出电流检测电路、电压采集mcu电路、can通讯电路以及数码显示与设置电路电连接;

30、所述三相电功率控制电路、三相电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三相电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电压采集mcu电路、数码显示与设置电路顺序电连接;

31、所述热电偶电压采集电路电连接于热电偶与电压采集mcu电路之间。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原理及优点如下:

33、将本来集成在集成电柜中的功率调节器进行分布式设置,避免集成电柜内的设备发热过大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等安全事故。功率调节器设有外壳,且采用水冷的方式对其内部进行降温,在保证其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粉尘进入功率调节器内)也能更好降低其内部温度,安全性较高。

34、多个功率调节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窑炉温区一侧,从而缩小窑炉温区与对应功率调节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降低信号干扰,无需再做滤波补偿,及时反馈温度检测及调控结果;另外,也能避免因不同的温区铺设不同长度的电缆,安装及维护的成本较低;还有的是母排沿着各个窑炉温区布设,避免密集的电缆在线槽中产生热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包括多个功率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所述多个功率调节器连接的母排和制冷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门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有干燥过滤器,该干燥过滤器连通于膨胀阀和冷凝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有水箱和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分配器包括主控mcu、三相电过零检测电路、三相电功率控制电路、三相电输出电流检测电路、三相电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电压采集mcu电路、热电偶电压采集电路、can通讯电路以及数码显示与设置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窑炉温控系统,将本来集成在集成电柜中的功率调节器进行分布式设置,避免集成电柜内的设备发热过大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功率调节器设有外壳,采用水冷的方式对其内部进行降温,在保证其密封性的情况下(避免粉尘进入功率调节器内)也能降低其内部温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多个功率调节器分别安装在对应的窑炉温区一侧,从而缩小窑炉温区与对应功率调节器之间的信号传输距离,降低信号干扰,无需再做滤波补偿,及时反馈温度检测及调控结果;另外,也能避免因不同的温区铺设不同长度的电缆,安装及维护的成本较低;还有的是母排沿着各个窑炉温区布设,避免密集的电缆在线槽中产生热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昊,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鹏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