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642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电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适应于水及其它液体液位的自动控制。
目前,社会上用于对液体液位的控制装置有许多种,如浮子式液位自控装置,压力罐液位控制装置等。浮子式液位自控装置存在有结构复杂、体积大、工作不稳定,易出故障,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压力罐液位控制装置不仅存在于上述缺点还存在有使用一定局限性和维修难度大的缺点。总之,目前在社会上还没有发现有一种理想的即简单又稳定实用的液位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稳定、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维修、理想、实用的新型电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案实现的附图
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在附图中N为水箱、A′为上液位线电极,B′为下液位线电极、C′为底液位线电极,A′B′C′三液位线电极采用铜导线或铝导线加工而成。R为2KΩ的电阻器,R1为10KΩ的电阻器。W1为100KΩ的电位器、W2为47KΩ的电阻器。WD采用稳压值为0.3-0.6伏的稳压二极管。BG1采用型号为3DG6的晶体三极管、BG2采用型号为3DK4或3DG12的晶体三极管。C1采用电容量为100μf、耐压10伏的电解电容器,C2采用电容量为470μf、耐压16伏的电解电容器。D采用型号为1N4004、整流电流为1安培,耐压大于20伏的整流二极管。J采用型号为JRX或JQX的继电器,JA为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B为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B为电源变压器,其1、2端为具有6伏电压输出功能的绕组,其3、4端为具有12伏电压输出功能的绕组,其5、6端为输入绕组。CJ为交流接触器、CJb为交流接触器CJ的常闭触点,CJa、CJ-1、CJ-2、CJ-3为交流接触器CJ的常开触点。XD1、XD2为指示灯。D1、D2、D3、D4、D5为熔断器。K为闸刀开关。K0为热继电器的开关。D6为电动机。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个有水箱N和置于水箱中的三个液位线电极A′、B′、C′及水箱中的液体构成的液位开关部分,主要由晶体三极管BG1、BG2和继电器J构成的自动控制部分,主要由电机D6交流接触器CJ和热继电器构成电动机启动部分。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如下描述三个液位线电极A′、B′、C′垂直置于水箱N中,且底液位线电极C′的一端置于水箱底部、下液位线电极B′的一端置于水箱中事先确定的下液位线部位(如附图中b部位)、上液位线电极A′的一端置于水箱中事先确定的上液位线部位(如附图中a部位)。底液位线电极C′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端相连接。下液位线电极B′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A的活动端相连接。上液位线电极A′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A的固定端相连接并经电阻器R后与电位器W1的活动端相连接。电位器W1的二固定端与稳压管WD并联后其稳压管的负极接晶体三极管BG1的基极,正极端接公共端。晶体三极管BG1和BG2的发射极分别与公共端相连接。BG1的集电极与BG2的基极相连接且通过电阻器R1和电位器W2后与电源相连接。BG2的集电极通过并联有电容器C1的继电器J的启动线圈后与电源相连接。变压器B的12V输出绕组经二极管D整流后做为液位开关和自动控制部分的电源。交流接触器CJ的常开触点CJa和常闭触点CJb分别串接指示灯XD1和XD2后并接于变压器B的6V的输出绕组上。三相电源的A、B、C经闸刀开关K、熔断D3、D4、D5后分别与热继电器的三组常闭触点和交流接触器的三组常开触点CJ-1、CJ-2、CJ-3串接后接电动机D6。交流接触CJ的启动线圈的一端通过热继电器的开关K0和熔断器D2后与B相电源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B后与C相电源线相连接。变压器B的电源输入线圈与A相电原相连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如下描述根据附图,当接通三相电源后电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将处于待工作状态,这时设水箱中的液体液面低于b位置线,由于电极A′和B′都没有接触到液体,因此,电极A′和B′都处于零电位状态,晶体三极管BG1无基极偏流而截止,BG1的集电集处于高电平,使BG2导通、继电器J吸合,继电器的常开触点JB闭合,交流接触器CJ工作,其CJ-1、CJ-2、CJ-3闭合,接通三相电源,使电动机D6工作带动水泵工作抽水,同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CJa闭合指示灯XD1点燃显示水泵正在工作;继电器的常闭触点CJb打开,指示灯不点燃。当水箱中的液位升高到b位置线时,电极B′接触到液体,这时电极A′没有接触到液体和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A是断开的所以晶体三极管BG1仍处于截止状态,水泵继续抽水。当水箱中的液位升高到a位置线时,电极A′接触到液体,这时电源通过电极C′→液体→电极A′→电阻器R→电位器W1→稳压管WD后加在晶体三极管G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使BG1导通,BG1的集电极变为低电平,使BG2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J的启动线圈失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交流接触器CJ的启动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工作,水泵停止抽水。同时指示灯XD1熄灭、XD2点燃,显示水箱口的液体已满。随着水箱不断向外供应液体,液位不断下降,当液面下降到b位置线时又重复上述工作过程。上述过程可自动循环进行,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液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将交流接触器CJ的启动线圈接在三相电源中的其中二相上、三相电源的另一相接电源变压B作为电源变压器B的供电电源,这样三相电源只要缺一相,电动机就不工作,实现了对电动机缺相保护的目的。同时为实现过电流保护在三相电源线中串接了热继电器。
权利要求一种主要有水箱N和置于水箱中的三个液位线电极A′、B′、C′及水箱中的液体构成的液位开关部分,由晶体三极管BG1、BG2和继电器J等构成的自动控制部分所组成的电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液位线电极A′、B′、C′垂直置于水箱N中,且底液位线电极C′的一端置于水箱底部、下液位线电极B′的一端置于水箱中事先确定的下液位线部位、上液位线电极A′的一端置于水箱中事先确定的上液位线部位,底液位线电极C′的另一端与电源的正极端相连接,下液位线电极B′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A的活动端相连接,上液位线电极A′的另一端与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JA的固定端相连接并经电阻器R后与电位器W1的活动端相连接,电位器W1的二固定端与稳压管WD并联后其稳压管的负极接晶体三极管BG1的基极,正极端接公共端,晶体三极管BG1和BG2的发射极分别与公共端相连接,BG1的集电极与BG2的基极相连接且通过电阻器R1和电位器W2后与电源相连接,BG2的集电极通过并联有电容器C1的继电器J的启动线圈后与电源相连接,变压器B的12V输出绕组经二极管D整流后做为液位开关和自动控制部分的电源,三相电源的A、B、C经闸刀开关K、熔断D3、D4、D5后分别与热继电器的三组常闭触点和交流接触器的三组常开触点CJ-1、CJ-2、CJ-3串接后接电动机D6,交流接触CJ的启动线圈的一端通过热继电器的开关Ko和熔断器D2后与B相电源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JB后与C相电源线相连接,变压器B的电源输入线圈与A相电原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液位自动控制装置,主要有液位开关部分,自动控制部分,电动机启动部分组成。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稳定、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便于维修、理想实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G05D9/12GK2133868SQ92211749
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4日
发明者夏方华, 夏超 申请人:夏方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