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914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描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扫描器(也可应用在CCD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
背景技术
扫描器根据扫描方式区分为CCD(电荷耦合器件)形式和CIS形式两种。CCD形式具有较长的景深效果,而CIS则具有较短的景深效果。在扫描反射稿时,CCD形式的扫描器与CIS的扫描器,都能顺利获得图像。而扫描穿透稿时,由于CCD形式具有较大的景深效果,所以CCD扫描器可以通过内设的透明适配器(Transparency Adapter)或外加的透明适配器,顺利地进行扫描取得图像。
CIS扫描器目前并没有内设透明适配器,所以只有借助外加的透明适配器。然而,透明适配器的底面设有凸出的脚柱,因此将透明适配器放在CIS扫描器上时,该透明适配器底面与穿透稿之间一定会相距一段间距,由于一般CIS的景深大约只有0.3mm,而此景深明显小于透明适配器与穿透稿间的间距,所以用透明适配器配合CIS扫描器将产生图像模糊的情况。
然而,CIS扫描器具有短小轻薄的特性,是当前产品设计的主要趋势,但只能用来扫描反射稿,显然不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构件,特别是能与CIS扫描器的上盖结合成一体而且能用于扫描穿透稿的扫描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目的,其中一实施例是一种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用以扫描穿透稿,其包括一上盖,其具有一外表面和一远离该外表面的内表面;一平面光源,其固定在上盖的内表面上,该平面光源具有一透光面远离上盖的内表面;以及至少一引导装置,其固定在上盖的内表面上而且邻近平面光源,至少一引导装置具有倾斜形的引导部,用以引导所述穿透稿到平面光源上。
这样,经过引导装置的引导部的引导,穿透稿可以靠在平面光源的透光面上,且上盖盖合在扫描器本体上,平面光源的透光面、穿透稿及扫描器的玻璃扫描窗,三者便呈现平整叠置状态,所以操作相当简便,能顺利地进行扫描,因而可获得清楚的图像。此外,因扫描构件与上盖一体化,所以能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结构中,还可配设传动装置和/或限位装置,以便有助于穿透稿的移动,并避免穿透稿产生歪斜偏移。


图1是CIS扫描器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扫描构件;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又一实施例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的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CIS扫描器的外观示意图。CIS扫描器10包含有一本体11,和一个枢接在该本体11一端的上盖12。上盖12的一侧形成外表面13,另一侧在远离外表面13处形成内表面14,且内表面14上设有一护垫16。当上盖12盖合在本体11上时,内表面14与本体11上的玻璃视窗15相面对,而护垫16则平贴在玻璃视窗15表面上。
在上盖12的内表面14上设有一平面光源21。该平面光源的一侧为透光面22,与透光面相对应的另一侧则固定在内表面14上。应注意的是,设置在内表面14的护垫16上开设有一贯穿的窗口17,平面光源21固定后,透光面22对应在窗口17处,而且透光面22并不凸出于该窗口17的周边表面。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扫描构件。在上盖12的内表面14与护垫16之间,还设有二个引导装置30和二组传动装置40。其中,各引导装置30由一引导座31和一倾斜面32构成。二个引导装置30分别固定在上盖12的内表面,并邻近平面光源21相对应的二端,使二个引导装置30互相对应。应注意的是,各引导装置30的倾斜面32的较高处邻近平面光源21的透光面22,而且不凸出于透光面22。
各组传动装置40由相面对的齿轮41构成。各齿轮41可转动并设置在邻近引导装置30的倾斜面32的位置,且两个相面对的齿轮41的间距与穿透稿61(如图1所示)的宽度相当,各齿轮41边缘的齿42略小于穿透稿61边缘的穿孔62的孔径。
参阅图1、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穿透稿61由护垫61一侧穿入,经过齿轮41时,齿轮41周边的齿42便嵌卡在穿孔62中。随着穿透稿61的移动与齿轮41的转动,该穿透稿61就沿引导座31的倾斜面32由窗口17的一侧穿出;当穿透稿61横过平面光源21的透光面22时,便再由窗口17的另一侧穿入护垫16和上盖12的内表面14之间,并沿着另一个引导座31的倾斜面32移动,与另一齿轮41上的齿42结合。
这样,穿透稿61可以由于引导座31的倾斜面32的引导而顺利移动,通过各齿轮41上的齿42的嵌卡,而形成平稳的放置状态,因而不会产生歪斜偏移的情况,如此对于穿透稿61的放置来说具有操作简便的功效。
当上盖12盖合在本体11上时,平面光源21的透光面22将穿透稿61平贴地压在玻璃视窗15上。于是平面光源21的光线便可通过透光面22,并穿过穿透稿61和玻璃视窗15,以便进行图像扫描。
应提出,由于平面光源21、穿透稿61和玻璃视窗15呈现平贴状态,所以扫描景深被精确地控制在0.3mm之内。换句话说,利用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结构,可以顺利地扫描穿透稿61并可得到清楚的图像。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装置40的另一实施例。该传动装置40由滚轮43和弹性元件44构成,滚轮43与弹性元件44在常态下呈接触状。当穿透稿61穿置在滚轮43和弹性元件44之间时,便可通过滚轮43与穿透稿61之间的摩擦力,使穿透稿61可以顺畅的移动。值得注意的是,滚轮43与弹性元件44压靠在穿透稿61的边缘处(即穿透稿设有穿孔的位置),完全不会遮蔽穿透稿61内的图像。当然也可将滚轮43置换成齿轮,从而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图5所示为传动装置40的又一实施例。该传动装置40由二个相对的滚轮43、45构成。穿透稿61在二个滚轮43、45之间穿过,二滚轮43、45夹持穿透稿61的边缘,不遮蔽穿透稿61的图像。利用滚轮43、45与穿透稿61间的摩擦力,可促使穿透稿61顺畅的移动。也可将滚轮43和45分别置换成具有凸齿和凹齿的齿轮,相互配合达到相同的效果。
以上揭示的各实施例结构中,传动装置40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穿透稿61移动。而齿轮41的齿42与穿透稿61的穿孔62嵌卡,或者滚轮43和弹性元件44夹持穿透稿61,或是二滚轮43、45夹持穿透稿61,这些都可促使穿透稿61不会轻易产生歪斜偏移。
图6、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限位装置50的结构和其使用的示意图。为了避免放置穿透稿61时出现歪斜偏移的情况,还可以在邻近引导装置30处设立限位装置50。该限位装置50由二片相面对的挡片51、52构成,两片挡片51、52之间的间距与穿透稿61的宽度相当。当穿透稿61放置在二挡片51、52之间时,穿透稿61的侧向位移明显受到限制,因此不会造成歪斜的情况。
此外,引导装置30由二片相面对的引导片33、34构成。各引导片33、34在远离上盖12的内表面14的一边制成倾斜边35、36,各倾斜边35、36较高的一端邻近平面光源21的透光面22,而且不凸出透光面22。
这样,穿透稿61穿过一组相面对的挡片51、52后,可顺着引导片33、34的倾斜边35、36上升,横过平面光源21,接着又顺着另一组引导片33、34的倾斜边35、36下降,并进入另一组相面对的挡片51、52中。
当上盖12盖合在本体11上时,平面光源21的透光面22将穿透稿61平贴地压在玻璃视窗15上。这样,平面光源21的光线便可通过透光面22,穿过穿透稿61和玻璃视窗15,以便进行图像扫描。
各实施例中除了上盖12设有平面光源21外,平面光源21、穿透稿61及玻璃视窗15三者可以呈现平贴状,使CIS扫描器可以顺利完成穿透稿61的扫描且获得清楚的图像外,由于引导装置30、传动装置40以及限位装置50等扫描构件与上盖12制成一体,所以可以进一步将上盖12注射成型时的加强肋,设计成引导装置30或限位装置50的结构,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无论是引导座31配合倾斜面32所形成的引导装置30,或是由相对面的引导片33、34配合倾斜边35、36构成的引导装置30,其设计构思在于提供倾斜构造以对应平面光源21,使穿透稿61能顺利横过平面光源21。所以将倾斜面32和倾斜边35、36定义为引导部。
另外,穿透稿61一般指负片或正片,其本身具有色彩,因此为了能够使扫描所得的图像色彩不失真,平面光源61可采用RGB轮流点亮的光源。
参阅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穿透稿61所穿置的方向,与扫描器10设置的光机63的移动方向(如箭头方向所示)垂直。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其中穿透稿61的穿置方向与光机63的移动方向平行。护垫16与上盖12之间同样都设有引导装置和传动装置、和/或限制装置(均未显示),而且各装置的结构与动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只是各装置的设置位置根据穿透稿61穿置方向而不同,即由上盖12的宽度方向改设在上盖12的长度方向。
以上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对CIS扫描器的较佳实施例,同样的设计结构及设计原理可以在CCD扫描器上实施。较佳实施例和附图仅是为了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以等同的工艺方法进行改型,或以权利要求书包含的内容进行实施,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用以扫描一穿透稿,其特征在于,扫描构件包括一上盖,其具有一外表面和一远离所述外表面的内表面;一平面光源,其固定在上盖的内表面上,所述平面光源具有一透光面远离上盖的内表面;以及至少一引导装置,其固定在上盖的内表面上而且邻近平面光源,至少一引导装置具有倾斜状的引导部,用以引导所述穿透稿到平面光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邻近引导装置的位置还设有一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邻近引导装置的位置还设有一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为滚轮和弹性元件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邻近引导装置的位置还设有一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为二个滚轮的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邻近引导装置的位置还设有一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相面对的挡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内表面上还设有一护垫,所述护垫上开设有一窗口,使平面光源的透光面露出,平面光源的透光面与窗口的周边表面平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平面光源为RGB轮流点亮的光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为具有倾斜边的引导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为具有倾斜面的引导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的引导部不凸出于平面光源的透光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其特征在于,邻近引导装置的位置还设有一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和弹性元件的组合。
专利摘要一种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扫描器的穿透稿扫描构件,在扫描器的上盖设置一个平面光源,用以照射穿透稿,在上盖邻近平面光源的位置设置引导装置,用以引导穿透稿面对平面光源;由此在CIS扫描器上得以增加扫描穿透稿的功能,而且扫描构件与上盖制成一体,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此外,上盖邻近引导装置的位置设有传动装置和/或限位装置,以便配合穿透稿的移动,使穿透稿能够顺畅的移动并避免产生歪斜偏移。
文档编号G06K9/24GK2509656SQ0127125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3日
发明者张英 申请人: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